返回 打印

从血吸虫病到新冠肺炎,中医药如何守护人民健康?

作者:国家记忆   来源:CCTV国家记忆  

19495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解放上海。随后,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在上海周边的松江、嘉定等地继续加紧水上练兵。可没过多久,部队里就流行起一种怪病,皮肤瘙痒、出疹子,还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大批指战员倒下。

经过调查,致病元凶来自部队练兵的湖水。水中隐藏着一种人类肉眼无法看见的寄生虫——“血吸虫

01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血吸虫在患病的人或动物体内产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水中孵化成毛蚴,侵入钉螺发育繁殖为尾蚴。人或动物接触了有尾蚴的水,尾蚴遂即侵入体内导致血吸虫病,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

1953年,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沈钧儒在太湖疗养,他发现长江下游各省血吸虫病流行极为严重。916日,沈钧儒给毛泽东主席写信反映了这一情况。收到信后,毛主席复信沈钧儒: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

102岁高龄的国医大师路志正是当年血吸虫病防治小组中唯一的中医专家。60多年前,路志正前往安徽安庆、贵池等地深入农村调查。

他发现,由于血吸虫病晚期尾蚴成虫堵塞门静脉形成高度腹水,治疗时用西药锑剂杀虫虽有效,但不能减轻患者腹水的问题。于是,路志正想到了用中药治疗腹水,他连夜拟订中西医协作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方案上报领导小组。

图:路志正

中医治水、西医治虫,发挥中医治疗肝腹水的优势解决患者痛苦,再用西医杀虫。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江西余江县第一个消灭了血吸虫病。

19586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则消息,毛泽东主席看到后挥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02

19568月,北京出现了许多突发高烧的患者,伴有头痛、呕吐、嗜睡、烦躁、头颈强直、四肢痉挛等症状,其中三分之二是10岁以下的儿童。如果治疗不及时还会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20%

这种极度危险的疾病就是当时令人闻之色变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1954年,石家庄曾暴发乙脑,患者人数多,死亡率很高。当地中医专家采用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1956年,北京暴发乙脑。医生按照石家庄的经验以白虎汤为基础方进行治疗,然而一些患者服药后高烧不退,有的甚至病情加重出现腹泻症状。乙脑患者越来越多,疫情有蔓延之势。

紧要关头,卫生部和北京市卫生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由中西医专家组成治疗乙脑工作组。中医研究院著名专家蒲辅周、儿科专家赵心波等老中医就在其中。

经仔细研究,蒲辅周找到了问题所在。石家庄乙脑流行时久晴无雨,天暑地热,属温热型,故白虎汤辛凉透邪,清气泄热,切中病机。而北京乙脑流行时久雨少晴,天暑地湿,湿热交蒸。因此,蒲辅周主张治疗湿温,根据北京季节特点采用通阳利湿法。

服药后,近90%的危重患儿转危为安。

03

中国有史可考的大小疫病共有350多次,每一次中医药都起到了关键作用。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向中国医疗卫生发起挑战。

这年年初,北京街头的人们戴起厚厚的纱布口罩。几乎一夜之间,老百姓都知道了一个新词语——“非典

200358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与在京知名中医药专家举行座谈会。时年83岁的路志正作为中医代表坐在专家席右边第一位。

路志正

国医大师

中医要按照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治病。中药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中医理论指导,你的药怎么用?要用中药,辨证论治才是活的灵魂,才能治好病。

路志正和中医专家的观点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重视。上午会议结束,下午第一批煎好的中药就送到了非典病人手中。

中医工作者陆续进入非典病房,北京、广东等地患者服用中药后治愈率不断上升。中国内地的非典防治工作,因中医的加入成为亮点。

04

2020125日大年初一,北京西站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附属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组成的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面对新冠疫情,中医人第一时间援鄂抗疫。

穿越空荡荡的城市,中医医疗队一头扎进武汉疫情风暴眼”——金银潭医院。2020128日晚7时,严阵以待的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接到通知:即刻接管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直面新冠病毒。

虽然中医药加入了治疗,可接管病区的第三天,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的心情却和武汉的天气一样降至冰点。南一区出现了病亡病例。

黄璐琦

中国工程院 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长

当时就围着住宿的地方转,是不是中药出问题了?因为刚开始不知道什么有效。

第四、第五天,随着中医药的加入,患者病情慢慢好转。然而黄璐琦绷紧的神经并没有松懈,他思索着能否找到一个核心药方救治绝大多数患者。

想要找到药方,首先就要抓住患者的核心病因和病机。

李浩

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西苑医院 领队

我们中医叫共性病理特点。第一个有湿,舌头很暗有瘀斑,中医叫血瘀。湿、瘀和毒很关键,尤其湿和毒。

有了明确的病因和病机做基础,接下来就是搭配好相应功效的药物。

活血解毒、宣肺通腑、清热平喘,通过临床辨证综合用药,针对重症确诊患者的化湿败毒方应运而生。

犹如穿破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中医医疗队看到了希望。202023日,南一区第一批重症患者出院。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首次整建制接管一个独立病区,成功开辟了中医药防控新冠肺炎的战场。戴着手套切脉,戴着护目镜看舌象,疫情挡不住中医人望、闻、问、切

中医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继承传统医药精华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展现出独特的力量,为守护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aq/2022-12-22/7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