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9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使馆就所谓南海仲裁庭裁决结果举行中外记者会,全面阐述了中方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所谓裁决结果的严正立场,揭露仲裁案的非法实质和所谓南海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表明了中方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依据国际法,通过与南海当事方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的立场。
7月20日,英国《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网等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
刘大使回答中外记者实录如下: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致力于通过直接谈判解决有关争议,但他同时表示,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请问,中国愿在哪些领域开展谈判?
刘大使:习主席阐述的是中国一贯的政策立场。在南海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对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存在争议,因此我们主张将争议搁置起来,着手共同开发。中方有12个字:“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不会就主权问题进行谈判,但我们意识到争议的存在,始终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
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英国外交部前副法律顾问霍默斯雷发表的一份法律研究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仲裁庭的观点“不能令人信服”,仲裁庭的裁决“将撼动国际关系的整体稳定”,因为该裁决允许菲律宾放弃其在正式法律文件,如《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立场。你能谈谈对霍默斯雷观点的看法吗?你认为他的观点准确吗?
刘大使:我同意这个观点。中方坚决反对仲裁庭的裁决,该裁决开了一个“恶例”。有人认为裁决书是废纸一张,也有人认为应当束之高阁。我是学国际法的,我看这份判决只能作为国际法教学的反面教材,作为“恶例”收录到历史书里。这份裁决在多个方面违反了国际法。首先,它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宗旨。《公约》旨在维护国际海洋和国家间关系的和平与稳定。但仲裁庭不但背离《公约》的宗旨,还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仲裁庭不仅否定了谈判解决的外交渠道,而且否定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法律地位,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中国和东盟十国达成的一份庄严的官方文件。因此这份裁决根本不能达到和平解决争议的目的。相反,它给相关国家间的紧张关系火上浇油,给地区形势火上浇油。正如我在开场白中所说,中方不承认、不接受裁决,裁决没有拘束力。没有一个国家会把这份裁决当真,任何国家都不应在所谓裁决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主张。裁决是非法的,没有任何法律地位。如果有人在裁决基础上提出新的主张,这将导致新的违法行为,将进一步损害地区和平与稳定。
普罗派乐卫视记者:我来自普罗派乐卫视。你认为,菲律宾新一届政府是否暗示中菲关系将转圜?
刘大使:我们当然期望如此。杜特尔特总统就职后,我们听到了一些积极的表态,比如他希望中菲双边关系保持友好,希望中菲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有关争议等。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此中方从一开始就强烈反对这个强加的仲裁。我们认为仲裁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我们愿意同菲律宾新一届政府开展合作,也期待菲律宾新政府能够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听其言,观其行”。我们希望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使两国关系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中菲两国作为隔海相望的近邻,有着上千年友好交往历史,我们深信这些争议不应影响两国保持友好关系,也希望杜特尔特总统领导的新一届政府为中菲关系带来新的气象。
《金融时报》记者:我希望能请你解释一个关于仲裁庭的问题。据我所知,中方反对该仲裁庭主要有两项理由:第一,仲裁应由当事国双方同意后才能提出;第二,仲裁庭对菲律宾提出的仲裁事项没有管辖权。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两项条款似乎与中方上述立场相悖。一是公约第286条指出,事关公约的解释或适用问题可由任意争端一方提出仲裁,无需双方共同提出。二是《公约》第288条指出,仲裁庭自己有权决定是否有管辖权。请问中方对此有何看法?
刘大使:关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88条和286条,中方有不同解读。中方反对仲裁庭的理由不仅限于你提到的两项。我希望你能认真研读《中国政府关于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声明》、《中国外交部关于应菲律宾共和国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庭所作裁决的声明》、《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我认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至少从八个方面违反了国际法。
第一,它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土主权争端没有管辖权的规定。尽管南海仲裁案被菲律宾精心包装成一个关于解释公约的技术性案件,但其实质是关于领土主权争端。从仲裁庭的裁决过程和结果看,任何人都能得出结论,此案事关中国在南海领土主权。
第二,它违反了中国作出的排除性声明。中国早已声明将有关海洋划界、历史性海湾和历史性权利、军事和执法等活动排除出《公约》强制争端解决程序,其他30多个国家也作出了类似声明。这些排除性声明被视为是《公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仲裁庭裁决显然与海洋划界有关。这一裁决证明仲裁庭肆意扩权,侵犯了中国根据排除性声明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公约》缔约国之所以作出排除性声明,是因为预见到各国有可能就海洋划界问题产生争端。如果此类声明被拒绝,将会构成不良先例,造成严重后果。今天是中国,试问明天会是哪个国家?
第三,它违背了中国与菲律宾达成的双边协议。菲律宾已与中国就如何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包括双边签署的文件、宣言和协议。
第四,它违背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该宣言是国际法的一部分,各方承诺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宣言的作用十分重要,一直为中国和东盟国家所尊重并遵守。
第五,仲裁旨在否定中国对南海有关岛礁的主权,否定中国包括断续线在内的历史性权利,挑战了《联合国宪章》关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准则,因此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第六,仲裁庭曲解《公约》第286条,非法受理菲律宾单方提出的仲裁案,却否定了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
第七,仲裁庭对《公约》断章取义,破坏了《公约》的完整性和严肃性,树立了“坏典型”。
第八,仲裁背离了《海洋法公约》促进争端和平解决的初衷。相反,它加剧了地区局势紧张。
回到你刚才所提的两个条款。仲裁庭虽然可以自行对管辖权作出解释,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不顾事实乱作解释。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只看到《公约》赋予的权利,却看不到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对《公约》管辖权的尊重,对中国就海洋划界所作排除性声明的尊重,对中国主张通过双边外交谈判解决争议的立场及为之做出努力的尊重,对中国与东盟十国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尊重,等等。所以,在管辖权问题上,仲裁庭没有绝对权力,更没有不履行《公约》规定义务的权力。
《人民日报》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仲裁案对中菲关系有何影响?今后中菲关系将如何发展?第二个问题是,就我们所知,过去许多个世纪,甚至在过去数十年,南海是非常和平、安宁的海域。但如今南海局势越来越复杂,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热点。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刘大使:首先,仲裁结果不会对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产生任何影响,也没有任何拘束力,它是非法的,不能作为未来谈判的基础。如果菲律宾同意我们的意见,我想我们可以很快恢复双边谈判。如果菲律宾将裁决作为谈判的基础,那是行不通的。
我希望地区国家站在中国的一边。已经有一些国家表示支持中国的立场,一些国家对裁决所产生的后果表示担忧。怎样做最符合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利益?怎样做最有利于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我希望中国和东盟国家能够达成共识。我们注意到菲律宾新政府的一些积极表态,但还不清楚他们就裁决结果持什么立场。可以明确的是,我们不会执行这个裁决。希望有关方面不要借所谓仲裁结果采取进一步的非法行动,使本已紧张的局势进一步升级。那是我们所不想看到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上世纪70年代前,没有人对中国南海主权提出挑战。断续线受到普遍承认,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和许多其他国家印制的官方地图都标明了断续线。随着70年代南海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一些地区国家趁机非法侵占南海岛礁。我们就这些非法侵占问题向有关国家提出了强烈抗议。但不幸的是,当时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因为内乱,中国无暇顾及维护对这些岛屿的主权。
最近几年南海发生的事,和美国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关。尽管我们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一些邻国之间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之间仍然保持着双边沟通的渠道。中国和越南完成了北部湾海上划界。我们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地区国家签署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但美国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后,这些项目中断了。有美国撑腰,这些国家更大胆地向中国提出挑战。现在美国不再满足于幕后操纵,而是跳到台前,派出战舰和飞机到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空域抵近侦察,挑战中国的主权。这些行为造成了局势紧张。我们希望南海消除紧张局势,希望和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一道努力,使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友谊之海。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和重申的,是中国对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承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海牙仲裁庭是《公约》框架下设的法律机构。中国宣称“不接受”,“不承认”该仲裁庭裁决,你做何解释?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仲裁庭裁决,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中国将不会就此做出任何反应?
刘大使:首先,我要纠正一下这个仲裁庭的性质。该仲裁庭不是国际法院的一部分,与联合国没有关系,甚至也与常设仲裁法院(PCA)关系不大。该仲裁庭是应菲律宾政府请求为本次仲裁案临时组建的,据我所知,它与常设仲裁法院唯一的关系,就是使用了后者的场地,并且借用了其秘书处的一些人员,仅此而已。它的法律基础十分薄弱。
我愿进一步介绍一下这个仲裁庭的组成。这个仲裁庭由5名仲裁员组成,除了菲律宾自己指定的仲裁员外,其他4名仲裁员都是由国际海洋法法庭时任庭长、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先生指定的,此人曾任日本驻美国大使。我对其政治动机非常怀疑。他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政策顾问,在协助安倍修改和平宪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我认为本次仲裁案为他再次挑战战后国际秩序提供了新的机会。
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日本在二战期间曾非法侵占中国南海诸岛。二战结束后,日本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将其归还中国。如果任由该仲裁庭否定《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将鼓励其他南海国家争相效仿,并引发一系列类似事件。或许终有一天,他们会宣布《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也没有法律依据。我不知道届时事态将如何演变。
根据《开罗宣言》,日本必须归还所窃取的所有中国领土和岛屿,其中包括南海诸岛。事实上,当年中国政府的军队正是乘坐美国军舰收复了南海诸岛。仲裁庭此次试图将中国南沙群岛太平岛定性为“岩礁”而不是“岛”,暴露出其提起仲裁的目的是企图否定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及相关海洋权益,这是违反国际法的,完全不能接受的,受到了台湾海峡两岸中国同胞的一致强烈谴责。
中国不参与南海仲裁,是因为从第一天起,我们就坚信这是一场政治闹剧。只要你对仲裁庭的组成及其仲裁背后的政治动机有所了解,就会立即判断出其结果会是什么。我们清楚这场闹剧不会有任何结果,自然也没有兴趣参与其中。仲裁庭的裁决没有法律拘束力,中国决不会接受该仲裁裁决,并且希望其他国家不会执行所谓的裁决。你怎么能指望如此毫无公信力、不具合法性的仲裁庭,能做出有公信力的裁决?如果该裁决得到执行,势将对地区形势造成进一步破坏。
《每日电讯报》记者:许多不是南海争端当事方的人士指出,中国是在有选择性地遵守国际法。中国声称将和平崛起,中国既然能遵守其它领域的国际法,是否在南海问题上也应遵守国际法?有观点认为是美国鼓励菲律宾提出南海仲裁案,你如何看待美国在南海争端中扮演的角色?
刘大使:我不同意你关于中国有选择性地遵守国际法的看法。中方立场有坚实的法律基础。正如我刚才谈到,南海仲裁庭在八个方面违反了国际法。而中国完全遵守《公约》规定。中国坚定遵守双边达成的协议,包括中菲之间曾达成的协议。中国同样致力于遵守与东盟国家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严格遵守国际法,依照国际法行事。国际法的基础之一是《联合国宪章》,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维护宪章的重要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
关于美国,我认为应给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划上一个“大问号”。首先,美国迄未批准《公约》,不断违反《公约》的条款,但却自诩为所谓的《公约》“守护者”。如果美国真的如此热爱《公约》,为什么不立即批准《公约》?这是因为美国担心《公约》可能会妨碍他们所谓“航行和飞越自由”。美国要的是完全不受国际法限制为所欲为的权利。其次,南海仲裁案完全是政治操纵的产物。这是美国战略的一部分。一方面,美国不断派军舰和军机抵近中国领土。另一方面,美国希望利用针对中国的南海仲裁案,借此在外交上侮辱中国,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并为挑战中国主权寻找法律基础。但美国的上述图谋是注定会失败的,因为其所作所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基础,而南海仲裁案已完全演变成为一场政治闹剧。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听到多少国家支持仲裁庭的裁决,与此相反,已有70多个国家、290个政党和组织表达了支持中国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的立场。我们希望仲裁案结束后,常识和理性终将占据上风。相关沿岸国能够重返谈判桌,接受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倡议,进行认真严肃的外交谈判。这样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国希望美方能切实尊重中方的关切和权利。美国在亚太地区有利益,但是不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损害他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中国和邻国在南海地区是命运共同体。中国最不希望看到南海地区动荡。南海是重要的国际航运航道,中国将继续确保该地区的和平稳定,并维护航行及飞越自由。
《欧洲时报》记者:有人认为南海争端是中国历史性权利与美国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观之间的冲突。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争端是否将长期化?你提到谈判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中方是否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准备?
刘大使:首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谈历史性权利,这是中方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人称,中方已经抛弃了“韬光养晦”的战略,不再单纯关注经济发展,正在谋求更多权力。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捍卫的是中方自古以来拥有的领土主权。断续线是1948年中国政府正式公布的,并且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不是创设新的权利。直到南海地区发现了资源才引发一些国家竞相侵占中国的岛礁。中国过去没有,现在和将来也不会寻求属于自己的领土主权以外的东西。正如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中指出的,别人的领土,我们一寸都不要。我们对别人的领土不感兴趣,但我们珍视、捍卫自己的领土。中国曾经失去很多领土,当时中国积贫积弱,遭受外强入侵,被迫接受割地赔款等不平等条约。所以,捍卫国家主权权益是中国生而俱来的基因决定的。我们希望国际社会能尊重中国拥有的历史性权利。
上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是承认中方历史性权利的,许多历史、法律和国际法文件均对此予以确认。但是,现在情况变了。他们有新的盟友,新的利益。我曾在《世界邮报》撰文谈到,“超级大国历来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菲律宾应当知道,邻国比超级大国更重要。邻国无法选择,必须相处。
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的地位,但也不能接受不平等的国际秩序。中国尊重现有国际秩序,中国也是这一秩序的受益者。中国多次重申愿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我们无意改变现有秩序,无意重起炉灶。但今天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改革过时的国际秩序,特别是要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
习近平主席指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我们希望中美携手合作,而不是走向对抗。我们希望美国认识到中国无意挑战其地位。我们承认,美国虽然不是域内国家,但在地区拥有经济和安全利益。我们尊重美国的利益,也希望美国尊重中国的利益。中美两个太平洋大国可以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谢谢各位出席今天的记者会。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