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新闻背景: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   来源:新华网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

【始创成员】

二十国集团(G20)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其始创成员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19个国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

G20成员总人口占全球的三分之二,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5%,贸易额占全球的80%。由于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平衡,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有效多边机制。

【成立背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金融问题的解决除西方发达国家外,还需要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参与。根据西方七国集团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财长会议的倡议,同年9月25日,西方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同意建立由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就国际金融问题进行磋商。

1999年12月16日,G20创始会议在柏林举行。会议主要讨论正式建立G20会议机制,以及如何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等问题。会议强调,G20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旨在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全球关键性的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等实质性问题开展非正式对话,以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走向前台】

本世纪初,部分发达国家组建的封闭俱乐部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局限性有所显现。从2002年6月起,八国集团峰会的东道国创造了一种“会外会”,即八国集团领导人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话尚不具备实质意义的决策内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传统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治理机制遭遇严重困境,代表性和行动能力的双重不足清晰显现。

在应对空前危机的关键时刻,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平衡的G20脱颖而出,财长、央行行长对话平台升级为领导人层面的全球治理平台。G20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向世界前台。

【升格峰会】

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G20领导人在华盛顿召开“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这是G20领导人首次峰会。此后,G20领导人又先后在伦敦、匹兹堡、多伦多、首尔、戛纳、洛斯卡沃斯、圣彼得堡、布里斯班和安塔利亚举行峰会。历次峰会上,发达国家领导人和新兴经济体领导人就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交换看法,通过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作出重要贡献。

2009年9月,G20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从2011年法国戛纳峰会起,G20每年举行一次峰会,标志G20峰会机制化。

【机制运行】

G20成立初期,其运行机制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即参与方财长和央行行长定期对话。2008年金融危机后,G20升格为领导人会议,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领导人峰会启动后,G20形成了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

其主要运行模式是:峰会筹备工作在协商一致原则基础上,由“三驾马车”(前任、现任和候任主席)牵头、各成员共同参与,采取G20协调人、G20财金渠道双轨筹备机制。

协调人由各成员领导人任命,多由各成员负责外交、经济、金融事务的高官担任。协调人每年召开3至6次会议,讨论峰会各项筹备工作,重点是政治筹备工作,包括峰会成果磋商。

财金渠道负责就具体经济金融问题进行磋商,并提出建议。G20还视情况举行有关专业部长级会议或设立专家工作组。目前,G20无常设机构,主席采取轮换制。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16-08-26/3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