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8日讯(顾华宁 记者 陈淋)“2017年,中国将按计划在海南文昌发射“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软着陆月球后将用自动取样器采集月壤和岩石样品,放到返回舱里面返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10月28日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庆60周年学术专场报告会上透露。欧阳自远还说,作为中国首个执行月面取样返回任务的“嫦娥五号”将主要在着陆区开展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
在28日下午题为《中国的探月梦》的学术报告会上,欧阳自远院士从各国神话中的月亮传说谈起,图文并茂地向成都理工大学师生们展示了月球的起源、现状以及演化过程,他指出,关于月球的起源,目前国际公认的是大碰撞学说。碰撞的证据来自阿波罗计划带回来的月球岩石,其中所含的氧同位素组成比例与地球的地幔几乎完全一样。
欧阳自远还结合“嫦娥一号”的探测成果、“嫦娥二号”的使命与拓展试验、“嫦娥三号”及嫦娥工程的后续发展介绍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他介绍,“嫦娥五号”作为中国首个执行月面取样返回任务的探测器总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他表示,随着探月工程的进展,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持续开展太阳系探测的能力,将在未来以火星探测为切入点,对火星开展全面系统的探测,评价改造火星成为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可能性与实施步骤。同时,我国还制订了开展金星、太阳、小行星、木星系统与木卫二等天体的探测目标、方式、技术方案与路线图。
欧阳自远院士遗憾地表示,自己作为地质学家没有机会亲自登月安放一台地震仪器监测数据,但他希望在场大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到中国的探月工程中来,多提创新性问题,多设计创新性实验,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让科学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