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凸显了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也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又一个巨大成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支持、取得辉煌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在现代化征程上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追求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为消除贫困,过上富足、美好生活进行着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礼记·礼运》描绘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状态,反映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幸福生活、共同富裕的期盼和憧憬。然而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制度下,共同富裕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快速增长,但劳动人民贫困化和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程度却不断加深。马克思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可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大人民价值观念相通相融。在现代化征程上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就是为了让人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信这条道路能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让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江泽民同志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同志强调:“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方向,描绘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

  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社会主义现代化追求的是共同富裕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潮流,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向往。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一个紧迫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一些西方国家率先迈入现代化国家行列。这些国家的一些人视西方国家为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社会的典范,认为其他国家只有接受西方模式才能走向现代化。但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历史文化和国情不同,西方现代化的一些成功经验虽可借鉴,但决不可简单复制、照抄照搬。毛泽东同志指出:“资本主义道路,也可增产,但时间要长,而且是痛苦的道路。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但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丰富了人类现代化的内涵,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新征程中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

  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在新征程中推进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做好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不断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和工作体系,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了具体部署。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就一定能够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期待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通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等举措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必须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努力使脱贫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了到2025年、到2035年的目标任务: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这样的目标任务,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作者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n/2021-04-10/6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