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俄美争夺北极:双赢还是两败俱伤

作者:唐健 谢玉科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近日俄新网报道,俄计划在北极地区进行25年来最大规模的发射核导弹试验,俄潜艇欲同时发射16枚核导弹,回应美国不久前试射“民兵”战略核导弹;此外,美国联合北约在北极频繁军演以应对俄“入侵”。两个大国在北极地区展开一场独具特色的比拼,这是相互可能也是心照不宣的事,双方都是有备而来的,早已有心理准备。美方极力“出牌”,使俄疲于应付、应接不暇。而俄方积极应对,采取更加务实的“硬碰硬,软对软”举措,北极争夺日趋白热化。

 

俄美到底“谁怕谁”

 

鉴于北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地缘政治和极寒的气候,许多国家以目前的科技实力根本无法到达,历史上,北极一直由前苏联及现在的俄罗斯控制并掌握主导权,这一地区是俄军事力量长年活动的区域,俄在2007年北极7000多米深的海底插上俄罗斯的国旗,对北极宣示拥有主权。长期以来,美国很少踏进北极地区;但近些年美国鉴于北极蕴藏的资源和具大战略价值,极力拓展战略空间,迫不及待地与俄方秀肌肉、一试高低;从目前情况来看,可能不是在“做秀”,更多的是为了实际利益而来。

 

一是大国博弈不是单线,而是以多线为主。大国的利益不只局限于本国,而是全球所有与其相关的所有问题,考虑的更多更长远,也不太可能一局定胜负。中国有句古话,“一山更比一山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去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美国不及俄罗斯;美国反过来联合多国,采取经济制裁,降低原油价格;从多方面孤立俄罗斯,俄罗斯也不好过;北极长期以来就是俄的活动空间,美国联合北约国家在此演习,挤压俄的战略空间;此外,北极将成为海上重要航道,可以节约大量运营成本,并蕴含丰富的天然资源,其价值巨大,美国不可能不为之“动心”,不可能能不参与竞争。

 

二是大国角逐直接考验的是定力。俄美角逐、博弈从未停止过,从表面上看去,都显得十分强硬,谁也不会向谁示弱。但双方博弈到一定程度上,两国谁也不想伤得太深,便会坐下来谈。值得一提的是,两国之间的外交途径从未关闭,这一点非常具有时代特色。冷战期间,美苏争霸,前苏联被美国拖跨了,现在美国与俄罗斯还是难解难分,难以看到终极“目标”。大国之间考验更多的是耐力和定力,并不是说打就打、想把谁打倒就打倒的事,其中有许多道不清、说不明的东西,谁能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不是跟着别国设的“局”走,而是及时调整方向,寻求新的突破,占领新的制衡点。

 

三是大国直接影响世界格局和安宁。客观上讲,美国等大国为世界做出了一些贡献,也帮助某些地区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同时,也制造了一些新的问题,也是一定意义上的麻烦“制造者”。比如,在反恐问题上,美国是付出巨大努力的;打击极端组织上,也动用了相当大的力量,这是有目共睹的;而有些局部问题,却为了一己私利,如:以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发动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致使伊拉克多派势力连年混战,美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事实就是这样,百般解释也不能掩盖现实和历史,等等类似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

 

北极熊遇上美洲虎

 

20世纪90年代前,美苏两国互相构成威胁,搞军备竞赛,核武器数量急剧攀升,两个超级大国谁也别想安稳和踏实,美国以这种方式拖跨前苏联。俄美两个大国对着干、互不相让,谁也别想挑战对方的权威,更不能动彼此的利益和“势力”范围,动了也决不会轻易放过。在这个方向上没赢你,在另一个方向会有胜算。

 

一是美国欲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从历史和现实上看,俄罗斯不如美国“神通广大”,“盟国”没有美国多、相对孤立,并不占优势。两国之争的矛盾多数情况下由美国挑起,俄方是被动应付;但俄方也会积极营造和抓住机会,如棱镜门事件颇让美国“头疼”。人们都能看出来,凡事对美国有利的事,没有美国人不去管的。只要是对俄有利的,美国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出来阻挠。时常把军事力量派到俄方的势力范围挑衅,以扩大自己的战略空间,压缩俄的战略空间。尽管如此,只要是对俄有利的,即使有再大的风险也会去冒,哪怕与美国大动干戈也在所不惜,收入囊中的才是自己的。

 

二是俄罗斯决地反击,决不示弱。俄罗斯天生善于冒险,这一特点好像其它民族没有那么强烈。在北极地区俄方岂能容忍美方如此挑衅,一方面触及到了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美方从俄“后背”下手了,俄方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坐视不管。两国争夺到何种程度这完全要看美国下一步采取何种措施。“一方出招,另一方应招”是新时期两国的博弈方式,由拖垮转变为“势力范围”争夺,也就是所谓的战略空间争夺。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企图用冷战思维来遏制别国已经过时。俄国虽不是超级大国,但也是大国,完全有能力与美国在诸多领域相抗衡。

 

三是只有开幕没有闭幕的争夺。在可以预知的将来,人类对外层空间的角逐只是少数国家的事,也只有少数国家具备实力参与角逐,似乎俄美两国争夺并不是那么“炽热”,但为了势力范围的争夺可能会此起彼伏,从有形的疆域到无形的网络、感知空间;从看得见的地球到遥远的宇宙空间;从军事、技术和外交领域到民生领域;争夺得不亦乐乎、难解难分。虽然两国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但这种实力悬殊并不构成所谓的“不对等”,双方既有强项,也互有“软肋”,都有“王牌”在手,所以两国会长期围绕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博弈下去。

 

双赢还是两败俱伤

 

合作会有两个赢家;争夺恐怕只有一个赢家;发动战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俄美两国距相安无事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据有关部门分析,目前两国的主流仍以对抗为主,甚至给外人感觉两国有“大打出手”的可能,但斗而不破,每次也都会与战争擦肩而过、平稳过度;当然两国在某些领域也有合作,比如,在反恐问题、反核扩散等问题上,有许多共识。如此下去不知是时代的福音,还是灾难,现在还不由分说。

 

一是针锋相对的比拼,收好场遥遥无期。过去美国在北极的举动并不多见,进行过的一些“尝试”也只是遮遮掩掩;而现如今,毫不隐晦地进行相关军事活动,可以预知,美国既然来了,就不会走,至少要达成一定的目的才会缓和局面。来势汹汹的背后一定有诸多考量。此时,美国纠结北约国家实施一系列联合演习的动机可能是多方面的,为了利益是毫无疑问的,同时也是为了遏制俄方的发展。双方在北极的态势会不会不断升温要看后续的发展趋势,要看双方管控危机的能力,也要看美国会不会在这个方向上投入“重兵”,等等。

 

二是争夺将长期在有限强度内展开。客观上讲,北极实在是太大了,俄虽在北极有限的力量部署,对于幅原辽阔、地广人稀的北极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应接不暇。美国借机乘虚而入,令俄罗斯猝不及防。但俄美两国经历过“冷战”长期拉锯战后,相互变得相对理智和冷静,不会轻举妄动,即使出现剑拔弩张局面,那也未必会真的开战,更多是展示实力,双方时常是进一步,再退一步;因为真的开战了,是收不了场的,他们都清楚,这将不是一个“玩笑”,可能会出现“渔翁得利”的局面。

 

三是域外国家利益可能受到影响。各主要国家正是看重北极丰富的资源和航道带来的巨大价值,战略物资运输和海外贸易可以避免或摆脱传统单一通道的制约,减少运输时间和资金成本,将会给欧亚诸多国家带来更大实惠。美国此时积极挤身北极,意图十分明显,企图名正言顺的参与其中,改变过去旁观者的角色,成为参与者,并积极努力成为主导者。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北极是可能成为热点或半热点地区,军演时断时续,势必影响航道运行,特别是一些相对敏感的“要道”,要想通行必须与相关国家搞好协调与沟通,加大运营成本是毫无疑问的,还有可能涉及到站到哪一方的立场问题,将会触及到其它更多领域和更高层次问题,不能不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四是北极或许拥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财富”。人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是相当有限的,北极地区相当辽阔、特殊的气候条件,目前主要探明了蕴含丰富的可燃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深入探索,或许会有更多“惊喜”,可能会发现其它不为人知的稀有资源和宝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或许带来新的契机,特别是一些稀有资源的价值会逐步显现出来,可能会给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这就要看如何把握和北极的态势如何发展。



https://www.hswh.org.cn/wzzx/zyxw/gj/2016-04-19/3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