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过近两年的“空窗期”后,中欧重新接续最高层级对话。4月1日,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还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云会晤”。
其间,习近平至少4次提到“自主”,强调“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中国人常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此间分析认为,在中欧关系新的关键性时刻,中国最高领导人这一表述或可从三个视角加以观察。
双边视角:扭转对华认知偏差
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可谓是一次“迟到的峰会”。去年双边关系遭遇多事之秋,中欧领导人会晤罕见中断。在观察家看来,中欧关系经历波折在于欧方对华认知出现偏差,对华视角出现“模糊失焦”。
“中方提出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正是直面中欧关系出现波折的根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指出,欧方看待中国时经常面临所谓“中国威胁”、炒作对华竞争、鼓吹“制度性对手”等杂音,亟需提升自主的对华认知。
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当前中欧关系面临重要的塑造期,双方通过面对面沟通,为扭转认知偏差提供了可能。正如习近平论及中欧关系时曾指出,中欧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有一些竞争、分歧、差异并不奇怪,应该通过对话谈判解决。
“与其说峰会迟来,不如说是迟早要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分析称,中欧双方坦诚深入的交流恰恰说明双边关系具有韧性,将有利于欧方形成自主对华认知,中欧关系前景也将取决于欧洲如何认识自身和中国。
俄乌局势视角:让中欧关系不为乱局裹挟
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中国虽在国际场合多次明确表达自身立场,但某些国家利用欧洲在此问题上的焦虑,企图将俄乌问题与中欧关系绑定,甚至称俄乌冲突让中欧走到“决定性时刻”。
在同欧方领导人会见中,习近平再次重申中方立场原则,并强调“不能火上浇油、激化矛盾”“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把全世界都捆绑到这个问题上”“更不能让各国老百姓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中方通过向错误行径明确说“不”,进一步对外廓清杂音、消除误读。
“欧方形成对华自主认知意味着,欧方不再受外界蛊惑而纠结于中方在俄乌局势上是否‘选边’的问题。”崔洪建指出,这样欧方对中国能够提供的支持、发挥的作用才会有更合理的预期,双方在推动危机和平解决、减少冲突外溢效应、避免制裁连带损害等方面也就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可能。
诚如其所言,乌克兰问题的演变有复杂历史经纬,“非敌即友、非黑即白”的选边站队无益于问题解决。而在外界看来,中方的原则立场与欧方的关切并不冲突。若摒弃“二元对立”的逻辑,双方完全可以在人道主义援助、解决难民问题、经济稳定复苏、能源危机应对等议题上找到更多共识,并有足够动力将共识转化为共同行动。
全球视角: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稳定因素
关于中欧关系,习近平曾提出“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的定位,并强调中欧“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具有世界意义”。在专家看来,在关键性时刻,习近平再提这一定位并注入新的内涵,强调“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更有一层推动中欧关系回归初心之意。
“国际局势的动荡变化使得中欧需要寻找合作初心,共同应对充满不确定的全球性挑战。”冯仲平分析指出,而回归合作初心的基础在于,欧方应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摆脱随人起舞的惯性,不能被其他人带节奏。
外界注意到,8年前,习近平访问欧盟总部时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时隔8年,习近平在这次视频会见中提起这段往事,并表示“中方的这一愿景至今未改变”。这番意味深长的表态,更折射出中方对欧合作的初心。
共同反对制造“新冷战”,拉动世界经济复苏,避免乌克兰危机全球外溢,应对气候变化和疫情延宕……世界那么大,问题也很多。作为世界格局中重要两极,中欧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可做的事情很多,身处百年变局,更需要用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2014年访欧行前,习近平曾在比利时媒体的署名文章中引用这句中国古语。何为智者?观察家认为,若欧洲回归对华自主认知可见,双方在应对全球性危机上的合作不是太多了,而是还不够。而双方合作的目标,也正如习近平当年署名文章的标题——“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