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全亚洲的面驳斥美国,这名中将啥来头?
目前,以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正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参加第16届亚洲安全会议。
当美国老调重弹抛出所谓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时,这名中将义正词严地驳斥称,南海航行自由从来都不存在问题,但航行自由不等于动用军事装备进行抵近侦察。
法晚·观海解局(微信ID:guanhaijieju)记者了解到,何雷中将14岁就参军,目前已从军47年。从班长、排长,再到军队指挥学专家,这名军事智囊早在上世纪的海湾战争期间就做出了印发全军学习的研究,提高了我军夜战能力。
生于军人家庭,不到14岁参军
公开简历显示,何雷毕业于国防大学首期师团职领导干部培训班、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等院校,荣立三等功7次,多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全军科研成果奖和国家图书奖、军队图书奖等奖项,是《联合作战基础知识读本》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正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参加第16届亚洲安全会议。图片来自中新社
2009年,何雷在接受中国广播网采访时称,自己是军人的后代,父亲是一位老红军,母亲是解放战争后期参加革命的,所以他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有幸不到14岁的时候就参军了,到了一个英雄的部队。
(何雷)
“我从连队的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这么一级一级成长起来。组织上对我一直倾注着培养之情,1982年就把我送到一所炮兵学院学习,学习两年,回来以后就到军里机关工作,在作训处工作大概有三年时间。后来到一个英雄团队带来团长,主持全团军事工作。这个团队是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团队。”何雷说道。
在这个团当了一年代理团长后,第二年他就调到炮兵团当团长,这个团队当时是全军机械化、自行火炮炮兵团,火力非常猛、战斗力非常强。到1990年年底,何雷又有幸从作战部队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军事科学院,从事理论研究。
“我觉得我有两个非常好的集体,第一个就是英雄的部队把我从一个战士培养到一个团长,第二个是军事科学院,学术的殿堂、寂静的战场。在这里我可以静下心来研究问题,为军委总部决策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些建议,还可以为部队作战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何雷说道。
视频截图
他对海湾战争的研究印发全军
何雷说,作为现代化的军人,不仅要能够带兵、训练、打仗,更需要有先进的军事理论做指导。
“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到军事科学院再进行深造,专门研究这些理论,能够为部队治军、建军、打仗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所以这是促使我从一个团长到军事科学院当研究员最主要的原因”,何雷在采访中说道。
据军报报道,1990年10月,何雷来到军科。1991年1月17日凌晨,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将巴格达电信大楼夷为平地,由此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第一个攻击目标为什么是电信大楼?美军为何选在深夜发起突袭?独特的战争开场,引发了众多中国军人的思考。 刚从某集团军炮兵团长岗位调入军事科学院的何雷,连续多天陷入深思。随即,一份洋洋洒洒数千字的研究报告一气呵成。
(何雷中将去年参加香山论坛)
这个研究报告报上去之后,引起军委总部首长的关注,也做了重要的批示,印发全军。从此之后,我军在那几年开展高技术条件下夜战训练,高技术条件下夜战能力有所提高。
他还有机会到了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学习。这是俄罗斯最高的军事学府,所有将军都出自于这个学校。军事学院教学非常严格,考试非常严格。
“我们5人是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第11期中国留学生,对方组成由两个将军、一个上校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对我们进行严格的考试。我们全部获得了优秀。当时考试委员会主任就说了,通过对你们平时学习的考察以及考试,还没有找到扣你们分的标准”,何雷表示,“我觉得干什么,既然要干就得干最出色”。
他主持并编写了6部军事法规
何雷常常这样说,身为军事理论工作者,没有号令千军的威严,却时刻感受着为一篇文章凝神思考、字斟句酌的充实,体味着为学术真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快慰。
据《解放军报》报道,从作战部队一团之长,到军事科研普通一兵,曾有着丰富作战部队任职经历的何雷始终怀着“形势喜人、形势逼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夙兴夜寐,刻苦钻研,被同事称作“拼命三郎”。
担任研究室主任以来,何雷先后组织领导了《司令部条例》、《健全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问题研究》等军委、总部赋予的重大研究课题40余项,主持并参加编写了6部军事法规、27份研究报告、7部理论专著、4部研究生教程和2部百科全书分册。
军事理论科研事业是一个寂静的“战场”,常人眼中极其单调、枯燥的科研工作,何雷却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和充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何雷常说,“挑战自我无极限,作为一名军事理论研究者,就要耐得寂寞,执著攀登,这样的人生最幸福!”
(法制晚报记者 李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