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刘仰:郭德纲的“土围子”

作者:刘仰   来源:红色文化网  

 

作者:

    《法制晚报》8月7日发表文章《外媒关注中国高官反三俗讲话,称中国重视软实力》。文章里提到的“中国高官”是指文化部长蔡武,所谓“三俗”是指“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蔡武最近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较多地谈到了当前中国文艺界的“三俗”问题,指出要“反三俗”,要建设中国的文化事业,政府要注重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对于这些内容本人没有多大意见。《法制晚报》的这篇文章主要引用了BBC、法新社、新加坡《联合早报》、《英国每日电讯》、路透社等外媒对中国“反三俗”的认识和理解。外国人对中国的事情有他们的理解,认识或有差异,这都很正常。关键是,这篇文章以较大的篇幅谈到了郭德纲。
    之所以谈到郭德纲,显然是因为最近发生的郭德纲弟子向记者动手的事件。这一事件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然后郭德纲对媒体放狠话,然后郭德纲涉嫌动手打记者的弟子被拒、被罚款,然后有郭德纲弟子声明退出德云社,然后书店里郭德纲的出版物下架,然后德云社停演自查,等等。大家对于这一事件的结果可以拭目以待。就郭德纲弟子打记者事件,我认为有关法律完全可以按照事实处理,没多少讨论争论的必要。但是,《法制晚报》的这篇文章主题是在讲“反三俗”,将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放入其中,又引用了不少外媒对此的评价,就让我有点看不懂,难道谴责郭德纲弟子打记者,也算“反三俗”的一部分?
    郭德纲的相声算不算“三俗”,我不好做出判断。就算郭德纲的相声的确是“三俗”,属于要被“反三俗”的对象,那么,要“反三俗”也应该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地反对。严格来说,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与是否“三俗”应该没什么关系。文艺界、娱乐圈里明星与娱记有肢体冲突的事情并不罕见,难道都算是“反三俗”的对象?事情应该一码归一码,将郭德纲弟子打记者事件借题发挥为“反三俗”的配套动作,似乎有点不合适,说不过去。如果这两件事情真的就这样联系起来,倒显得“反三俗”有点太绕弯子了。何必呢?
    细看《法制晚报》该文引用外媒对郭德纲弟子打记者事件的评论,似乎也没什么与“三俗”、“反三俗”有关的内容,主要都是在说成了名的公众人物应该对社会、对大众有怎样的责任,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在公众里的形象,与郭德纲相声的内容是否“三俗”、是否该反,基本上不沾边。所以我觉得《法制晚报》的这篇文章应该分成两篇,或者换一个标题,免得让人觉得处理郭德纲弟子打人事件是政府“反三俗”的一部分,难道日后“反三俗”都要用这种方式来进行?
    《法制晚报》的这篇文章最后引用了一段美国《世界日报》的评论。美国《世界日报》指出:“郭德纲事件不是艺人的小问题,而是中国社会转型涌出大大小小新‘土围子’(不良势力的顽固堡垒)的麻烦。”《世界日报》还写道:“今天的中国出现一批新‘土围子’,打掉这些无法无天的‘土围子’,才是中国的新课题”。我感觉美国《世界日报》的这篇文章不像是美国人写的,将“土围子”这样的中国俗语运用的如此到位,不是一般美国记者能够做到的。然而,我不理解的是,美国《世界日报》对于“土围子”的定义是什么?从它的表述来看,“土围子”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文艺界的黑社会,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已经到了非打掉不可的地步。有那么严重吗?如果这也与“反三俗”有关,怎么感觉《世界日报》像是在借“反三俗”而另有他谋?
    按我的理解,美国《世界日报》所称的“土围子”,一方面可能是指臧天朔、鄢颇这类事件,另一方面大概是指赵本山、郭德纲、周立波这些中国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美国《世界日报》将他们冠以“土围子”这样略带贬义的形容词,令人联想起土匪、恶霸,因而才是需要打掉的。对于前者,不用美国《世界日报》耳提面命,中国也会处理。如果美国《世界日报》所指的是后者,问题就会复杂一点。是否因为这些中国“土围子”从内容到形式都不符合“洋围子”的标准,甚至异军突起,抢了“洋围子”的一部分饭碗,才使得美国《世界日报》对于“土围子”有如此坚决的态度,要求中国非将其打掉不可?从是否“三俗”的角度说,很多“洋围子”“三俗”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是被西方人肯定过的,比方说上过《时代》杂志封面,就可以免于被“反三俗”的命运?即便真的属于“三俗”,真的要被“反三俗”,也不能像美国《世界日报》那样用恶狠狠的词汇来“打掉”吧?这种文革词汇出现在美国媒体,让人有运动整人的感觉。
    要“反三俗”没错,但是,《法制晚报》所引用的美国《世界日报》体现了一个很不好的暗示或倾向,凡是“土”的,大概就属于“三俗”。尤其当“土”的形成了“围子”,也就是占据了市场份额,获得了中国百姓一定程度的认可,就要被“反三俗”。按理说,对于“反三俗”,不管是“土围子”还是“洋围子”都一样,我甚至认为当今中国“洋围子”的“三俗”更严重,其中以各种“选秀”为代表。所以,是否该被“反三俗”,不该让人误以为是以“土”或“洋”来划分界限,似乎“土”的就俗,“洋”的就雅。这种暗示是对中国民众严重的误导。我不知道这一暗示是美国《世界日报》的本意,还是《法制晚报》的“匠心”。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