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一:招商引资的环境代价

作者:蒋高明   来源:红色文化网  

蒋高明
 
        从即日起,笔者将采取不定期连载的形式,在这里陆续发表新书《中国生态环境危急》(海南出版社, 2011)的主要内容,该书已正式出版,主要书店将陆续上架。希望笔者这些有关环境保护的呐喊声音,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我们共同关心中国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退化问题,共同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这里发表第一篇。
 
(一)污染被纵容
 
        中国经济的正式腾飞始于“招商引资”盛行的年代。招商引资一词源于中国,旨在集中吸收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带动本土经济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沿海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引起了很大的示范效应,这一效应被各地政府官员发现,随后中国各级政府成立了大量的开发区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是利用人家的品牌、资金、技术、销售网络,利用本土的资源,人力、电力、实现“共同繁荣”。在招商引资“超国民”待遇下,外资可以不顾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即使出现了污染,环保部门在“上面”关照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样的待遇在外资所在国是永远不会有的。有了这样的优惠,二三十年下来,几乎全球所有的著名企业均在中国投资建厂。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学家自豪地称中国为世界“加工厂”。
 
        然而,人家在你的国家生产产品,又控制着市场与定价权,且不负担环境污染代价,自然是人家赚了钱,将污染留给了你。因为你不好意思管他们,人家索性连生产原料也在中国搞,于是乎,中国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农药厂、化肥厂、造纸厂等高污染企业遍地开花,每年世界上几乎50%的资源在中国被消耗掉了。在毛泽东时代,我们想在钢铁产量上超英赶美,结果损失惨重,现在不用赶我们也是世界绝对第一了,因为人家嫌污染不搞这些原料生产了。招商引资,引进了资本,也引进了环境污染,这是中国“带血的GDP”的开
始。
 
        1900年是庚子年,是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一年。为掠夺中国财富,资本主义国家以军事行动入侵中国,当时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组成八国联合军队侵略中国,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清朝付出白银4.5亿两作为战争赔款。而今,进军中国经济主战场的还是这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前苏联除外),那个时候他们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今天我们是以“招商引资”的“超国民”待遇,张开双臂,欢迎人家,人家照样将“白银”赚走,却将一个污染的环境永久地留给了中国。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国人辛辛苦苦积攒的外汇,政府却又借给西方国家,而它们又采取各种手段,比如调整汇率等,使得很大一部分借款永远地蒸发掉,这个数量远远超过当年中国向八国联军的战争赔偿。
 
(二) 廉价的“中国制造”
 
        因为我们没有品牌,没有定价权,没有市场,仅赚了产业链最末端的这点小钱,而最末端的环节恰恰是高污染的环节。20年前,我在英国就感觉到来自中国的东西太便宜了,便宜到你不能相信。50只国际信封只卖人家的5毛钱,合1分钱一个。因为便宜,国外超市的货架上几乎都是中国货,服装、大小文具、儿童玩具、宠物用品、鞋帽、小家电,等等,几乎都是中国人生产的。买卷笔刀,应该按“只”计,或按“打”计的,可在国外市场,对中国的卷笔刀是按公斤计的,我们卖到国外的卷笔刀居然便宜到“论斤要”的地步!卷笔刀很轻,1公斤得装一口袋呀!
  
        便宜的不光是卷笔刀。中国企业向某些国家出口服装时,是按“包”计的;外国海关对中国商品征税时;则按“车厢”计;企业向非洲出口生活日用品时,则按“集装箱”计。想想看,我们真是够“大方”的。一时间,来自“世界加工厂”的商品,遍及地球每一个角落,“Made in China”成了便宜货的代名词。外国人说中国商品物美价廉,这个价廉是没有将环境的价值计算在内的。我们赚的是廉价农民工的血汗钱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钱。
       
        中国是世界电视机第一出口大国,然而产品价格不断下跌,原材料价格却有增无减。中国电视机厂是靠什么来维持生产的?企业老总的回答很简单,除了科技进步,主要是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下降了。听了这话,谁还能高兴得起来。中国经济以每年两位数左右的速度增长,一线工人的工资却在下降。应当说,中国经济的神话是中国的农民工创造的,是以牺牲中国环境为代价的。
 
        招商引资,起先是在沿海搞,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后来,连污染企业也引进来了;沿海提高了环保台阶后,就向中国的内地和北方草原纵深发展;以前招商引资是国家、省的行为,现在是市、县、乡镇的任务。全国几十万个乡镇的一二把手的头号任务就是招商引资,至于是否引来的污染,没有人管。领导有硬任务,完不成招商引资指标是要摘乌纱帽的。
    
        以“八国联军”为主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有如此多的优惠政策,地方企业更是“待遇从优,环保从宽”,不少都有“超省民待遇”、“超市民待遇”和“超县民待遇”金牌,由此留下的种种环境隐患可想而知。一些地方招商心切,对投资商简直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乃至形成了“相让资源、承受污染、拱送税费”的非理性发展格局。环境遭到破坏,当地人民群众也直接受害,而且危害的时间可以延续几年、十几年甚至几代人,但没有人理会这些。
       
        当老百姓失去清洁的饮用水,呼吸着污浊的空气,连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时,GDP的增长、工业产值的飙升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发展的确是硬道理,但是如果发展破坏了生存环境,那就没有道理了。中国必须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不能再继续牺牲环境和健康换美元。否则,我们就是对子孙后代犯罪。
(三) 出力不讨好
 
        财富是中低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在中国就是农民,也有人称农民工,是他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在生物界里,是没有财富这个概念的,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水分与空间资源就是生物的财富;只有人类才会在衣食住行之外,有过多的奢侈追求;奢侈消费必须开发利用资源,而开发利用资源必然有人干;人要有力气,必须得填饱肚子,因此,食物是最初的财富源泉。从历史上看,从事农业的人口是最受人尊重的,而今,中国的农民除了种地外,几乎干了城里人所有的话计,即使如此,农民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从城里人对农民的称
谓中就可以看出。由上世纪50年代称呼农民为”农民爷爷”,80年代初称“农民伯”伯,现在则直接喊“农民兄弟”了。50年来,辈分连降三级。
 
        过去30多年来,城市里的各行各业都以农民工为主力,甚至连印钞厂里也有民工的影子。正因为中国农民工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的巨大贡献,2009年,中国农民工上了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在这之前,吴佩孚、毛泽东、汪精卫、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曾上过该杂志的封面,那都是些明星人物,可见中国农民工的重要性和关注度之高。中国人在短期内创造巨大的财富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就是生态环境、农民工的生命健康以及整个社会道德。然而,非常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是,中国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美元有些永久成了废纸。“招商引资“、“出口换汇”风光不在。
  
        大量出口廉价工业品的直接后果,是中国进口资源和能源大幅增加。对国外资源和能源的严重依赖,使一些资源出口国在价格上不断要挟我们,铁矿石就是其中一例。一些国家一方面享受着向中国出口或从中国进口带来的巨大好处,另一方面又在说风凉话,炒作“中国威胁论”,说中国扰乱了别国的市场,抢走了别国的就业,掠夺了别国的资源,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效应。以低价方式获取市场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大量生活日用品和工业品难以保持稳定的质量。一些企业为了保持低价,不得不在质量上“下功夫”。于是,在世界的许多地方,中国商品成了穷国和穷人消费的对象,成为“低价低质”的代名词。这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企业形象,也给有能力打进中高档消费市场的中国企业制造了重重障碍。
  
        中国成了世界的加工厂,当国际上一些人在责怪中国能源消耗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时,有谁会说句公道话——中国消耗的许多能源、排放的许多污染都是在为别的国家服务,并非真的都是为了中国人自己。中国在为全世界做出牺牲,却还要背上一个骂名。我们得到了许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靠招商引资建立的“世界加工厂”带来的环境污染,将使我们无颜面对子孙后代。


https://www.hswh.org.cn/minxinsuoxiang/dushu/2013-05-02/1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