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醉翁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1 点击:
谁可耻?评“战场上让老百姓在前面当‘挡箭牌’和‘替死鬼’”
出于好奇,我到百度“袁腾飞”吧看了看,还真是开了开眼,袁的粉丝还真不少。
看了几篇,想留个评论,不行,这个吧是不允许非会员发言的。我也懒得申请成为他的会员,即是成了会员,结果必定是“先删帖后踢出”。因为我不是他们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可能“畅快交流”(引用百度贴吧的广告词)。
看到一篇《可耻的林彪,可耻的军队》短文,我感到不能不说两句了。全部复制该文如下:
http://www.cmic.zju.edu.cn/cmkj/web-zgxwsys/fujia/10-10.html
--“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徒手的先锋队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对方的火力以后,才正式作战。请问这是什么战术?残忍到极点,也可耻到极点。驱市人为战,纵使胜了,又有什么面子?难道真要把全国同胞牺牲了二万万以争胜负吗?请快软软心肠放下屠刀吧!”
点开那个链接,是《可耻的长春之战!》,刊于1946年4月16日上海版《大公报》。上面那段文字,取材与此文。
有网友留言:我们这一代人怎能知道当时的真相?这是1946年上海[大公报]的社评,只能说你信不信[大公报]的公信力?
当年《大公报》的公信力如何,我们这一代人自然也不知道,先假定它的公信力是最牛的。可是,这些“坐在关内深夜编报的报人”并没有上战场啊,怎么会详细报道战场上对方军队“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呢?我大胆猜想,《大公报》这些以“真实报道为己任”的报人肯定不会胡编乱造,他们一定是采访了战场归来的国军“英雄将士”;这些“英雄将士”肯定也没有信口开河。下面可以证明,在解放战争不同的战场上,国民党一线士兵都亲眼目睹过此类“壮举”。问题是,亲眼所见的,都是事实吗?
网上有一本书,叫《战场上的蒲公英》,近几年出现的吧。这本书通过国民党伞兵部队一名老兵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眼里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很值得一读。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过上述《大公报》报道的“残忍战术”的真相。摘抄如下:
前面的这段横向壕沟虽然比较短,但却是最接近国民党军阵地的地方,华野 53 团的战士们通过两条交通壕运动到这里,只要再冲过五十米的开阔地就能够突破国民党军的防线、杀进杨桥村。
—— 但这五十米的开阔地段现在却成了死亡的炼狱,伞兵的冲锋枪、卡宾枪、火焰喷射器、火箭筒,全都对准这里狂扫乱射,攻击的人群一批批地冲上来、又一批批地倒了下去,这段“撕开防线的捷径”很快就铺满了尸体、浸透了血迹。
在疯狂射击的时候,蔡智诚发现冲在前头的共军士兵几乎全都没有拿枪,手里只拎着几颗手榴弹,这让他在很长时间里都以为共产党是让民兵老百姓在前面当“挡箭牌”和“替死鬼”,觉得真是残忍。直到解放以后他才明白,这其实是土八路的战术习惯,解放军在实施进攻作战的时候经常把部队分成投弹组、火力组、突破组、梯子组 …… 遇到大的攻坚战斗还有投弹排、投弹连 ,他们的任务就是用手榴弹或者炸药包打开缺口,为后续部队创造突破阵地的条件。
为了快速通过火力封锁区,负责投弹的战士精简了一切有可能妨碍奔跑的装备,甚至包括枪械,从跃出战壕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全力向前猛冲,因为他们完成任务的唯一希望就是在最快时间内接近敌人的阵地。
这里描述的是淮海战役的一次进攻场面。前线的国民党伞兵上尉蔡智诚所看到的就是《大公报》报道的“残忍战术”。加上解放军破破烂烂的军服因素,《大公报》记者如果当时采访战场归来的蔡上尉,他一定信誓旦旦说共产党是让民兵老百姓在前面当“挡箭牌”和“替死鬼”,真是何等残忍!义愤填膺的记者岂能不“如实报道”?目击者蔡上尉直到解放以后才搞明白的事儿,当时的采访记者能搞明白才怪呢。
“机枪迫炮在后面督战”,机枪、迫击炮分明在掩护突击部队的投弹手,是减少伤亡的有效战术,怎么到记者那里成为“督战”了呢?
当年的国军士兵和记者不明白土八路战术可以理解,今天的人再误解,或蓄意误解,就不是脑残可以简单解释了。拿这个“公信力”的历史旧闻说事儿,忽悠年轻人,其动机值得怀疑。
国民党政权为什么迅速瓦解?淮海战役解放军为什么五百万支前民工?《战场上的蒲公英》中,蔡上尉承认,“国民党没有能力弄来支前民工,我们只有运输部队”。在战场上被俘的蔡上尉冒充学生,有幸看到了后方的民工是的支前热情,恕我抄袭一大段。
淮海战役期间,支前的民夫主要承担 “ 运输 ” 和 “ 担架 ” 两项任务。
运输人员分为三类, “ 挑夫队 ” 随军行动,每副担子 50 斤; “ 小车 ” (独轮车)承载 200 斤,装的是军粮;而 “ 大车 ” (畜力车)的载重量都在千斤以上,由武装押运,主要负责输送弹运输队的成员大多从老解放区远道而来,而担架队的队员则是新近翻身的本地民众。每副配备三人,每支担架队有十八副担架、大约五六十人,这些担架队也分为两拨,一拨负责场上的伤兵抬到转运站(前方医疗所),叫做 “ 前线队 ” ,另一拨再把转运站的伤员抬到后方医叫做 “ 二线队 ” ,通常情况下,这两拨任务是轮换着执行的。
可忠义集路口上的这支担架队却不愿意进行轮换,他们已经在前方忙碌了三四天,依然不回二线,“ 按窝(很快)就捉黄维了,等捉到黄维再回去”,“我们吼吼的出死力,现在换别吱拉声摘果子,不中不中! ”
管理员来来回回地做工作,说干二线和干一线都是同样的重要,但民夫却有自己的主张:“糊谁喽!谁不晓得前线立功好光荣! ” ,闹到最后,还是转运站的站长出来说了话,保证北线的时候一定请他们去收尾,民夫们这才意犹未尽的勉强点头: “ 也熊也熊,这边只瞎一个兵北边却有两个,我们蹬歪蹬歪、正好捉杜聿明去 ……” ,那口气仿佛人家蒋委员长的得意门国民党军的王牌战将就是他们水缸里的王八,可以手到擒来似的。
民夫们的乐观情绪是有根据的,转运站内外的热闹景象就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标志。 忠义集的场院里摆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车和小车,军需物资堆积如山。镇上的建筑虽然已经被战火摧毁,但兵站人员又在废墟之上树起了各类标牌,放眼望去,有医疗所、军械股、粮秣股、运输股、保卫股、总务股 …… 而管理人员的袖箍也是分门别类,有炮弹组、机枪组、步枪组、手榴弹组、器材组、被服组、鞋袜组、柴草组、米组、面组、菜组、会计组、协调联络组 ……操着各地方言的民众在各种军需物资中间穿梭奔走。兵站的内外没有呵斥、没有催促,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鼓励和祝贺,在这有条不紊的忙碌之中,源源不断的弹药和热气腾腾的饭菜随着热情高亢的歌声被一批一批的送往了前线。
——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 ……
有意思的是,这首豪迈的解放军战歌第一次传入蔡智诚耳中的时候居然是出自一群北方农民的嘴里,那些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的民夫,背上驮着单薄的铺盖卷、腰间系着自家的干粮袋,衣衫褴褛、风尘仆仆,却在这远离家乡的战场上把毛泽东的军歌唱得如此嘹亮。
在这充满激情的歌声中,蔡智诚终于明白了共军为什么会有使不完的兵力、会有打不完的炮弹因为,这些普通的百姓其实全都是毛泽东军队的成员,是他们把解放军的兵工厂、粮食库、军医院和训练营全部搬到了战场上。
如果,共产党在战场上让老百姓在前面当“挡箭牌”和“替死鬼”,还会有如此卖力的民工?他们为什么不去帮助“国军”?
《战场上的蒲公英》一书的主人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兵,参军的部队又是素质较高的伞兵部队,抱着抗日救国和改造军队的理想投笔从戎。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从国民党军队内部、从微观角度看,看失败者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失败的。
读了《战场上的蒲公英》,感觉不错,想在博客里推荐一番,今天,借这个话题,特此推荐,虽然我不是什么名人,知道自己的推荐是微不足道的。
另外,感谢一下小袁的贴吧。正因为它不让我发言,才引发我这么多的文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