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重新铸就的辉煌
大寨:重新铸就的辉煌
柳 岩
大寨村名片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地处太行山麓。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农民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大寨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1991年11月15日,郭凤莲重返大寨,挑起了重整大寨河山的重任。在她的带领下,大寨先后办起了制衣公司、水泥厂、酒厂、农牧公司、旅游公司、核桃露厂、煤炭分运站等,以“大寨”命名的酒、醋、面粉、杂粮、核桃露等产品纷纷上市。大寨村集体积累以每年近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村民人均年收入18000元,过上了家家住别墅、楼房、人人有工作、户户有股份、年年有福利的幸福生活。
当清晨的阳光透过虎头山上的苍翠松柏,温润地洒向大寨的时候,70岁的郭凤莲早已扎好围裙,在院子里忙碌起来。如果没有人介绍,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装扮得与村子里普通妇女没什么两样的老人,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大寨“铁姑娘队”队长。
眼前的郭凤莲比笔者10年前见到的她要发福不少,除此之外,岁月并没有给她留下过多的痕迹。她依然装扮朴实、心态平和。打扫完家里的卫生,随意到邻居家串门聊天。当村里农家别墅住宿度假的游客慕名前来拜访并提出合影的时候,她欣然地接受。
郭凤莲现任大寨党总支书记、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虽然她并不负责大寨的日常事务管理,但她依然是大寨村的“主心骨”或者说是大寨村的“灵魂”。
谈起大寨和郭凤莲,就不能不谈起那曾经的辉煌。
战天斗地铸辉煌
大寨因北宋时期宋军在此驻兵抗击辽兵而得名。这个地处山西昔阳县太行山麓的小山村,全村只有100多户300多口人,面积1.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大寨村自然条件恶劣,十年九旱,700多亩地被山梁、沟壑分割成4800多块,俗称“七沟八梁一面坡”,平均亩产只有七八十斤。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竟然会成为名满天下的“旗帜”村。
大寨的真正起步是在1953年。为响应中央号召,在时任村支书陈永贵的带领下,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新时代。
陈永贵清楚,大寨当务之急是解决吃饭问题,解决吃饭问题就要治沟平地、围坡造田。于是,大寨人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不计报酬,埋头苦干。夏天“白水馍”,冬天“冰碴饭”成为他们当时的“标准餐”。如此大干苦干10年后,集中连片、一层一层的梯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陈永贵是一个头脑灵活的人,不仅会苦干,还会巧干。他带领大寨创造出合理密植、深刨深种、一茬变两茬等科学种田的方法,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不仅解决了大寨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每年上交国家20多万斤余粮。据《大寨村志》记载,1960年大寨人均收入突破百元大关,劳动日分值达到1元,成为昔阳县首屈一指的富裕大队。大寨村的事迹引起了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关注。1960年8月3日,《山西日报》发表社论《陈永贵——支部书记的好榜样》,大寨成为山西省农业的先进典型。
1963年8月,盛夏时节的大寨漫山遍野绿油油一片,大寨人充满期待丰收的喜悦。8月2日,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暴雨狂泻了7天7夜,虎头山所有山沟浊浪滔滔,洪水如脱缰野马,摧垮堤坝梯田、窑洞房屋。全村的800多亩土地中,有139亩梯田被冲为平地,41亩庄稼被沙土掩埋,其余620亩也几近绝收。全村房屋270间,塌了190间,63间成了危房,能住人的只剩下17间;80户人家,78户无家可归。 百年不遇的洪水冲垮了大寨农业合作化以来10年里大部分成果,给大寨造成了巨大损失。
洪水暴发时,陈永贵刚巧不在村里。他回来后村民围着他痛哭。陈永贵说,“人没有损伤,牲畜也在,这就是大喜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洪水冲走一个破大寨,咱建设一个新大寨!”
重建家园需要胆识、能力和物质。陈永贵做出了一个决定,提出“三不要三不少”的口号。“三不要”是不向国家要粮、要款、要物资;“三不少”是当年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分给社员的口粮不少、集体收入不少。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大寨村民至今仍清晰记得,上级送给大寨的救灾物资已经运到了村口,陈永贵让他们拉回去送到受灾更重的地区。对于重建家园,陈永贵信心百倍,他鼓励大家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新大寨!他说,“有我们一把镢头两只手,一根扁担俩箩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一定能战胜穷山恶水,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
重建家园是个相当艰苦的过程。大寨村民赵计划回忆说,早上天不亮村民就下地,早饭、午饭村里统一送到地里,吃完饭接着干,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家。灾后3年,大寨村民的作息制度是这样的: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回家盖房子。这期间,大寨人在1.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植树造林1000多亩,整修良田800多亩,修筑盘山公路12华里,建蓄水池6个,容水10000多立方,盘山水渠28华里,铺设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积达400亩,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水利化。
让大寨人欣慰的是,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仅1963年当年,大寨的粮食产量达到42万斤,亩产745斤,卖给国家粮食24万斤,社员人均口粮400斤,各项指标均与上年持平。
在这场艰苦的灾后重建中,一位大寨少女开始崭露头角,她就是郭凤莲。她和村里的一群年轻姑娘,以非同寻常的干劲和毅力,承担起了和男子们一样繁重的体力劳动,村民们把她们称为“铁姑娘队”。1964年,不满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铁姑娘队”队长。
大灾之年取得如此成果实属不易。大寨人艰苦奋斗的事迹很快被上级发现。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大寨之路》专题报道。1964年3月,山西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向毛主席汇报大寨事迹。毛泽东高兴地说:“穷山沟里出好文章。” 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表扬了大寨,他把“大寨精神”总结为8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966年8月12日,经毛主席同意,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公报中第一次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此后的岁月里,大寨作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吸引国内外人士纷至沓来。据资料统计,大寨先后接待过22位外国元首,国内副国级以上中央领导28位,部级以上领导50多位,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界名人更多。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大寨共接待逾千万名国内参观学习人员和25000多名外国游客。在最辉煌时期,大寨一天接待参观的人数近2万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曾经三次莅临大寨视察指导。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100多位老一辈领导人曾光临大寨。
1975年,创造大寨精神的陈永贵,赴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农民。1973年,年仅26岁的郭凤莲当选为大寨党支部书记。1977年,她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并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78年,她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成了那个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大寨的新老当家人也和大寨一样,走上了人生的高峰。
即便是担任国家领导人,陈永贵始终保持农民本色。即使在中南海,他还一直保持着农民的装扮。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陈永贵按照“三三制”的工作原则,即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央,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面上跑,三分之一的时间回大寨蹲点。回大寨时,他照样和群众一块下地干活。郭凤莲也一样,她从来也没离开过大寨这片土地,直到1980年被调离大寨。
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据资料记载,农业学大寨10多年间,全国各地共开掘、兴建人工河道近百条,建水库7万多座,全国增加水浇地1.8亿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递增10万公顷,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在这场遍及中国农村的运动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如江苏华西村、蒋巷村,山东龙口下丁家,河北遵化沙石峪,河南林县等。特别是与大寨同处太行山区的林县,通过学大寨精神,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毋庸置疑,“农业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全国各地在学大寨过程中,出现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一些地方大搞黄土搬家、人造平原等工程;一些领导干部为出政绩,不切实际,搞些面子工程,对当地的经济、环境、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
艰难中的抉择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份“秘密协议”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率先实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从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岗经验”取代了“大寨经验”。
1980年,陈永贵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同年,郭凤莲也离开大寨去昔阳果树研究所担任副所长。昔日车水马龙、人流熙攘的大寨很快转为“门庭冷落车马稀”。从洪峰跌入低谷,大寨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失落。
随着小岗村的声名鹊起,外界对大寨的质疑越来越多、越来越猛,甚至一度出现讨伐的声音。
1980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中发〔1980〕83号文件)。中央在批语中对农业学大寨运动功过进行了总结,清除了农业战线上的“左”倾错误。中央的主旨在于总结教训,但是也肯定了大寨、昔阳以至全国各地学大寨的农业先进典型所做出的贡献。
中央83号文件下达以后,舆论界渐渐停止了对大寨的批评和关注,这个曾经无限荣光的小山村归于沉寂。而此时,包产到户则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推广。但是,大寨却对这项政策表现出迟疑和徘徊。固有的思维使他们一直坚持统一派活、分组劳动、统一评工的老传统,一直到1982年。
1982年底,大寨所在的昔阳县在全县农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浪潮,大寨也终于迈出了改革的步伐。早在1981年,大寨试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走以农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办起了酱坊、醋坊、粉坊、矾石场等。1982年,大寨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860亩耕地全部由社员承包,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原来集体经营的1座粉坊、3台拖拉机、200亩果园、800亩山林,也都承包给社员。1983年春,大寨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体制。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虽然大寨村民生活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是近10年间大寨的农业生产一直徘徊不前,工业单薄,集体则没收入没积累,村两委也没有凝聚力。10年间,大寨换了四任党支部书记,但是却一直不见起色。
可喜的是,山西没有抛弃大寨。曾经担任山西省委领导的一些老同志时刻关注大寨的命运,他们在多个场合呼吁:如果想让大寨振兴起来,还是要让郭凤莲回来。与此同时,从1990年开始,大寨村民联名向昔阳县委提出请郭凤莲回来主持大寨工作的要求。1991年11月15日,郭凤莲重返大寨。
重铸辉煌
事实上,自1980年离开大寨,郭凤莲辗转调动多个单位,但是她的心一刻也没离开大寨。在离开大寨的10年间,是郭凤莲人生中最暗淡的一段岁月。据说她学会了喝酒,常常借酒消愁;她喜欢上了看书,尤其喜欢读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她开始冷静地用一种新的目光审视大寨走过的路。在她看来,无论是自己还是大寨,都需要“复活”。
如何复活?成为摆在郭凤莲面前的最大的难题。
此时全国各地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如火如荼,一些“农业学大寨”的先进村,如华西村、刘庄村等虽然一直坚持集体经济,但是却与时俱进,发展多种经营,搞得红红火火。而大寨则显得有些思想落后,观念僵化,对时代大潮无所适从。
“必须先转换村民的思想观念”,郭凤莲认为。重返大寨后的第一年,郭凤莲多次北上南下,拜访老朋友,带领村民参观学习。高迁村、大邱庄、华西村、南街村、刘庄村等一些当时的明星村都留下了大寨村民的足迹。让郭凤莲欣慰的是,一些老朋友还没忘记大寨,向大寨伸出了热情的双手。郭凤莲意识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大寨精神还是得到人们认可的,“大寨”这块牌子在人们心中还有位置,大寨要发展,首先要打好“大寨”这个政治品牌。
思想统一以后,郭凤莲对村党支部进行了新老交替的调整。大寨新党支部确定了“发展商品经济、非农兴村”的发展思路。
1992年,大寨成立了集体性质的村办企业——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亲自担任董事长。从此,她开始了在全国各地的考察、合作。郭凤莲的人生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1992年11月28日,“中国大寨羊毛衫厂”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大寨村第一个合资企业成立了。这是“铁姑娘”郭凤莲复出后的第一次高调亮相。站在主席台上,她说,经受过时代浪潮冲击的大寨,不会忘记昨天,也不会看不到大寨的今天和明天。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互利共赢,而不是你名气的大小。郭凤莲的二次创业依然充满了艰辛。当时的大寨没有一点积累,投资办厂缺资金少人才,甚至外出考察都需要郭凤莲自己垫资。郭凤莲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曝“囧途”:一次去上海出差,为了省钱,住在一个15元钱一晚的小旅馆里,住了三天吃了三天的方便面。“我不敢下楼吃饭,害怕楼下的人认识我,害怕我太寒酸了,更害怕人家笑话大寨。但是我又害怕别人不认识我,不认识我也不好办事,很矛盾。”
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经历过“战天斗地”岁月的铁姑娘。人到中年的郭凤莲走南闯北,与各种各样的人打着交道。她学会了如何与企业家谈判,学会了赔着笑脸求人,学会了大杯喝酒,学会了用商业的眼光思考问题。郭凤莲在市场经济中逐渐得心应手。在她的带领下,大寨先后建了制衣公司、水泥厂、酒厂、农牧公司、旅游公司、核桃露厂、煤炭分运站等,以“大寨”命名的酒、醋、面粉、杂粮、核桃露等产品纷纷上市。在大寨与三家外地企业合资创办的企业中,仅“大寨”这两个字,就给村子带来了合资企业25%的股份。
1997年,大寨村生产总值达到5000万元,2002年达到1亿元,2008年达到3亿元,2010年达到6亿元,2012年近10亿元。大寨村集体积累以每年1000万元的速度递增,村民人均收入已经达到近1.7万元。自1997年起,大寨村就成为昔阳县“纳税第一村”,累计缴税近亿元。郭凤莲和大寨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走进大寨
大寨不近也不遥远。
从阳泉北高铁站出发,驱车沿天黎高速公路向南行进,约1个小时就进入昔阳县境内,路旁的风景也从光秃秃的丘陵地带转换为满目苍翠的山岭地区。车从昔阳下高速,不到10公里便进入大寨。司机说,现在来到大寨路程稍远了点,不过到2018年,阳大(阳泉—大寨)高铁将正式通车,那时去大寨就便捷多了。
汽车进入大寨,宽广整洁的马路和路旁的绿树红花,让人感觉不到一点印象中的传统农村面貌。眼前雄壮的大寨牌楼、环境优美的大寨游客中心、宽广的大寨广场、毛主席“农业学大寨”题词墙以及周围各个纪念品店传出的“红歌”声音,显示着大寨的与众不同。
大寨村很整洁很漂亮。大寨的房子按地势高低分为三个档次。广场周围是过去的老窑洞,老窑洞几乎全部出租或用于商业。再往上分别是村里1998年和2003年修建的别墅和小高层居民楼。目前所有村民们全部搬进别墅或楼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寨村民住房采取个人建房集体补助的办法,村民只需要支付相当于房屋总价的三分之一就可以搬入新居,三分之二由集体补贴,村集体因此支出总补贴金额达1000万元。不仅如此,别墅和居民楼的水、电、气、路、通讯、网路等配套公共设施,全部由村集体投资建设。
大寨村委会接待办负责人介绍,随着大寨集体经济的长足发展,大寨不断改善和加强村民的社会福利。在大寨,本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免费上学,考上大学的有奖学金,本科生每年1000元,专科800元。从1993年起,大寨村向年满60岁的老人发放养老金,60-69岁每人每月200元,70岁以上300元。村民全部实现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之外的费用由村集体报销,每人每年还享受大寨村委会给予的1000元大病现金补助。
大寨村民贾国存骄傲地说,如今大寨村民挣得越来越多,花得却越来越少。“我们的水是免费的;我们烧的跟城里一样,也是煤气,但是每户补助1800块钱的气费;电费是半价,另一半由村集体补贴;有线电视费,也是村集体统一支付。现在农民种地啥也不用管,把粮食收回来自己卖钱,耕地播种包括买种子这些全是集体出钱……”
靠农业起家的大寨现在的农业收入只占总收入的0.3%。村里现在用于耕作的耕地只有400亩地,有专门的服务队进行耕收,其他土地全部用于退耕还林。昔日的虎头山如今已成为郁郁葱葱的森林公园。
目前,工业依然是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但是,这些年来,大寨的工业发展并不太理想,未能形成核心支柱产业。虽然企业不少,但企业之间的关联度很小,没有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缺乏核心市场竞争力,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低。郭凤莲表示,大寨驾驭工业不太容易,未来大寨将更多地走与其他企业联合发展的道路,而不会单独开办大型企业。
有关专家到大寨考察后认为,大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大寨应该结合红色资源和自然风光,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郭凤莲采纳了专家的意见,成立了大寨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村216户,每户出资2000元入股,每年将大寨旅游收入的30%用于村民分红。大寨开发虎头山为森林公园,修建了大寨展览馆,整修了大寨纪念馆、陈永贵故居等,开发了大寨红色记忆一条街。
如今,每年有近30万人来大寨参观,旅游总收入近千万元,并带动大寨以及周边村民200多人就业,每户年平均收入达到2万多元。
行走在大寨街头,特色商店和农家宾馆比比皆是,热情淳朴的大寨人和琳琅满目的红色纪念品,打捞起无数人心底的红色记忆。攀登上大寨虎头山,放眼望去,昔日的七沟八梁一面坡,满山遍野满目青翠,天南海北的游客在尽情感受天然“氧吧”的时候,也对这片红色土地有了新的感受。
郭凤莲的大寨梦
来大寨想见到郭凤莲并不容易,因为她大多数时间不在村里。
据介绍,作为大寨党总支书记、大寨经济开发公司董事长的郭凤莲,经常在全国各地东奔西走谈合作跑项目。不久前召开的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郭凤莲代表大寨村与广药集团旗下的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开发核桃露饮料深加工项目。
虽然已是70岁高龄,但郭凤莲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只要出现在公开场合,郭凤莲总是衣着色彩明快,嗓音清脆透亮,显得干练自信、精神十足。大寨村83岁的老劳模宋立英说,郭凤莲年轻时能言善辩,干活泼辣卖力,能歌善舞会演戏,而且还是打枪的好把式,曾经取得5发子弹打中49环的佳绩。
由于身兼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企业董事长等多项职务,所以郭凤莲常受到外界“诱惑”,但郭凤莲始终严格律己。“小到村民、大到煤老板都有送礼的,但都被我拒绝了。”郭凤莲说,“先做人,后做事。荣誉不是白给的,一定要清清白白,公正廉洁。”不仅从来不占公家便宜,郭凤莲在村里兼职几十年来,从没有在村里领取一分钱报酬,此外还积极捐钱帮助邻村修路,常年照顾孤残村民,随时为群众排忧解难。
郭凤莲认为,大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始终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这种大寨精神能否传之千秋万代,关键在干部。“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等一些当年全国学大寨时流行的口号,至今仍然被郭凤莲拿来教育村干部和党员。
不仅如此,郭凤莲还要求大寨党员干部和群众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前是全国人民学大寨,现在是大寨人民学全国”,郭凤莲说。为顺应农村发展浪潮,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郭凤莲经常带领村干部去外地学习先进经验。
目前,大寨大力发展林木业,并依托核桃农优产品,做大核桃露产业;引进资金发展生态农业,打造“大寨牌”优质生态农产品;积极顺应“互联网+”,建起了“大寨粮仓网”电商平台,将优质肉、放心粮卖到全世界……
“如果郭凤莲退下来了,这日子咋过呢?”一些大寨村民担忧。谈到退休问题,郭凤莲坦言,不是自己不同意,而是现在的形势还不允许。她说,眼下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情要办。首先要继承大寨精神,保护好大寨这个历史文化名村;其次,继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大寨再富裕一些,到2020年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第三,找一个有开拓意识、有文化的人来接班,上马以后送他一程,自己再退休。“到那时,大寨是满山遍野的果林,我可以在家乡做个守山护林的园丁”,郭凤莲说。
郭凤莲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2013年4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全国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各个时期的劳动模范代表。在同全国劳模代表座谈时,劳模代表郭凤莲邀请总书记到大寨去走一走。习总书记说:“1974年我也做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县里组织到大寨参观,我也报名了,结果村子里临时有点急事没去成。有机会我会去(大寨)看一看,做个对比,看看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郭凤莲说,她不会辜负习总书记的期望,不遗余力,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大寨,随时等待着习总书记的到来。
这是郭凤莲的“中国梦”,也是她的“大寨梦”。
郭凤莲治村名言
太行山脉上的每一座山头每一处村庄都像一条船。我是大寨这条船的船长,船长是船舶的行政和技术一把手,船东是全体大寨村民……大寨党总支部扬起的是共同富裕的风帆,我们要掌好舵轮。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车头就是指领导干部,领导干部靠什么来带动火车跑得快呢?这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想让农村发展,让农民的生活过得光鲜,干部必须走在前面。
群众是集体经济的载体,集体经济又是农民的靠山。要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把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做好。只有这样,建设新农村的事情才能办好。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jswx/2017-09-12/4616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