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母亲在知青办工作的岁月
武汉人民广播电台老新闻工作者吕平同志是我母亲杨燕萍生前非常好的朋友和曾经的同事,萌生了拟写一篇“知青妈妈”文章的念头,宣传杨燕萍在知青办工作期间平凡而有意义的事情,特委托我提供一些母亲在知青办工作的有关素材:
1968年12月,在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举国上下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热潮。1966、1967、1968届初、高中毕业生奔赴农村、边疆,一场史无前例的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开。
母亲杨燕萍于1968—1982年间,由武汉市劳动局选调到武汉市革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简称“知青办”)工作。
对于母亲在知青办工作上的事情,还不是全面了解,在我的记忆中,依稀记得如下事情:
一是正家风、重家教。唐朝宰相崔祐甫论述过家庭教化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能君之德,靖人于教化,教化之兴,始于家庭,延于邦国,事之体大。”母亲经常教导我们,提高修养,规矩做事,老实做人,懂得感恩。与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知青工作责任重大,知识青年涉及千家万户,意义深远,是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需要。党员知青干部要以身作则,接受群众监督,不搞特殊化,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自己的子女要带头第一批上山下乡,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我是69届初中生,在学校组织的毕业生家长会上,母亲第一个站起来发言并表态,她说:作为知青工作者的家长,要求自己的小孩带头上山下乡,去农村插队落户,不会选择留城……。我们兄妹三人也是按照母亲的要求第一批报名,自己去派出所下户口,整理行李,服从学校统一分配,到生产队插队落户,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
二是坚持以工作为重心。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安排应届毕业生分批次上山下乡,检查接受知识青年的县、区、公社、生产队的安置情况,处理知识青年在农村插队落户期间出现的问题与刑事案件。
母亲在知青办的工作十分繁忙,她自己形容说,有时还要跑步上洗手间,几乎每个工作日的晚上和星期天都不在家,案牍劳形,无暇照顾家庭。
当年,我们尚未成年,在哪个凭肉、鱼、日用品、副食品等票据供给的“计划经济”年代,要求我们生活自理,分工负责,操持家务。
记得在那个时期,她随检查团去偏远山区农村检查知青工作是常态,每次出差1-2个月。风尘仆仆,逐个知青点检查,与当地部门沟通协调。母亲后来告知,在处理有的女知青受侮辱的刑事案件时,通过细致的走访调查,为受害女知青伸张正义,惩治犯罪分子,经常通宵达旦工作。
三是坚持廉洁自律。母亲经常讲,心存纪律讲规矩,廉洁自律守底线,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为官做人之本。
当城市工厂企业开始到农村招收工人时,经常有原单位同事和朋友来我们家并送来一些烟酒、鱼肉类土特产,希望我妈通过工作关系,帮忙安排招工指标,让他们的孩子早日回城。母亲说“君子之交淡如水”,除亲戚之间礼尚往来外,这些人的东西坚决不能收;坚持原则,依规办事,解决实际困难,是党员干部的应尽职责,不须回报;要求我骑自行车把他们送来的东西全部退回去。还有一些素不相识,打听到我们家的住址,带着礼品,找上门来请求帮忙的。为此,母亲对我们再三强调,问明访客来意,不要轻易开门,不能收受礼品,告知他们可以直接去知青办反映情况,提出诉求。
四是坚持以群众为中心。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母亲虽然只是一名小干部,始终坚持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信念,知青家庭冷暖时刻牵动着她的心。
她是知青办有名的“电话干部”。她记忆力很强,政府各部门有关领导干部的姓名和电话都装在她的脑子里,可以记200余个电话号码;能够熟练掌握政策和法规的尺度,言语简洁,直奔主题,突出重点,具有良好的沟通和综合协调能力,每天大多是通过电话与相关部协商并解决问题的办公形式。听她讲,有很多素不相识、未曾谋面的人打电话到知青办,反映家庭实际困难。如希望政府解决应届知青身体有病留城、家庭体弱多病老人需要子女照顾的问题等。母亲遇到此类事情,都是态度和蔼的详细询问和记录家庭成员姓名、具体困难、联系方式,经常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骑自行车到武汉三镇的这些群众家里进行走访,认真调查研究,把党的方针、政策同知青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照顾对象,通过正常的工作合作关系,尽可能的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当按照程序办理完后,她还会逐一通过电话和信件回告对方。
五是心系草根百姓。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关注同情困难群体,做他们的代言人。武汉老年大学对面的人行道上有个母亲不认识的林姓新疆知青摆了一个修自行车地摊,晒得像“非洲人”。她去修车时,了解到其的身世,由于户口不能通过正常程序转回汉,没有正常的工资来源,家里有体弱多病的老母,如果不摆地摊修车,一家几乎无法生存。母亲得知情况,非常着急,亲自代他起草申请报告,多次找到她的老上级,反映林姓知青的家庭具体困难。在她几番努力下,林姓知青的户口终于转回武汉,并安排在一家大型国企,有了固定的工作和收入。
据妈妈回忆,1932年秋始,我外婆怀抱约两个月大的妈妈,迈着小脚憧憬改变了我新的人生,一直沿着从崎岖的小路走向目的地——汉口。外婆起早贪黑地靠着给别人洗衣服的微薄收入,让妈妈和妹妹读完小学。是外婆省吃俭用供她俩读书长大,是外婆的远见,让她们读书学知识,才改变了妈妈的人身轨迹……。
(作者张建新,来源于《今日湖北》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jswx/2023-02-25/8041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