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之:央视“大裤衩”——崛起时代的审美观照
央视“大裤衩”——崛起时代的审美观照
建筑是技术也是文化,央视 “大裤衩” 新楼为建筑史和中国文化史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巨无霸式的不朽例证。100个亿,买了这个宝贝作为教训,如果真能起到“启蒙”作用,也值!
作为首都的显赫地标,非大裤衩莫属。“地标”,显然不够——它的文化身份,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崛起时代的审美观照。从50年代的“十大建筑”起,到“鸟巢”“鸟蛋”和“大裤衩”,看看京城著名建筑与时俱进的步履,就能看出时代精神行进的轨迹。
鸟巢从构筑之日起,就有争论,正直的的建筑学家就提出过反对意见。在央视大楼竞标通过时,河清教授就发表文章《应当绞死建筑师?——央视新楼中标建筑方案质疑》并与几位建筑学者准备上书中央,然而无济于事。后来设计者库哈斯自己泄露天机,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极大愤慨,有关方面采取应对措施为自己辩解。无奈老百姓也不是太好糊弄,众口籍籍,谁也无力回天,将裤衩修改成杰尼亚西装。
其实无需看设计者自相矛盾的解说,任何作品一旦问世它就成了一个客观存在,对它的鉴赏权属于接受者,属于鉴赏者自己,作者自己的诠释并无裁决意义。“大裤衩”,这就是中国大众对它的权威评价,无须谁人作肯定否定评判或打分!
将大裤衩看作我们这个崛起时代的审美观着,是最为确切的诠释。
一,大裤衩是资本权势的标志。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一部分人是“先富起来”了,而且富得流油,尼基系数超过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富二代在美国大把甩钞票买豪宅令外国老板羡煞震惊。北京奥运会的奢侈也令他国自愧弗如。中国资本的底气豪气随处可见,百亿打造大楼,小菜一碟。
读图时代、商业文化、消费文化、明星文化,无论从技术优势所带来的普及率,还是从其所传播的内涵,央视无疑在影响和塑造国民精神的作用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巨无霸,为其他媒体所难于望尘。
这巨无霸的出现不过是资本与财富力量膨胀的表现。
毛泽东主席为建设与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文化上层建筑,从批判胡适、评电影《武训传》始,殚精竭虑,惨淡经营。在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文化还是新生的微弱幼芽,它在极为险恶艰难的环境中曲折生长,离不开政治的呵护。而在买办精英的话语里,就是“文化专制”。天可怜见,没有这“专制”,能有这社会主义30年或者60年吗?毛泽东身后人亡正息,继任者不费多大气力,一个“开放”“自由”和“不争论”,给强势文化打开闸门,“轻轻地,我来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化联合着古今剥削阶级的一切污泥浊水,迅速成沧海横流之势。其中,影视文化更为典型,它是亦步亦趋地从港台和欧美“接轨”移植过来的。
从生存运作方式看。在市场化的改革中,全国范围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官纷纷萎缩凋落难以为继,唯独电视台财大气粗富得流油,这就是新自由改革给文化事业的“最佳配置”。黄金时间,几秒钟的广告标价上亿,央视真真是巨无霸啊。在从个别资本面前,它是老大,是霸王;但在社会资本面前,它仰承鼻息,是奴仆,得老老实实为“上帝”服务,虽然是卖方市场。它的生存状况取决于收视率,而收视率又取决于资本所打造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打造着环境,环境也打造着它。
央视打造出的是广告文化、明星文化和消费文化。
铺天盖地无所不在的广告,是资本文化独有的历史特色。从霓虹灯闪烁中土广告特别是洋广告的声势,就可以准确地判断一个国家“接轨”的程度。广告是资本王国派驻传媒的总督,是现代电视运作的生命之源。它以精神强暴的方式强制大众接受消费宣传。广告也是强势霸权资本实现统治和垄断的重要环节,是资本控制媒体的重要方式。
明星文化与广告文化同时崛起,它们的生存都依赖于一个“知名度”。知名度是强势资本、霸权资本力量的体现。知名度影响着消费,是资本实现利润的保障。知名度的需要,产生了广告文化和明星文化。而消费文化则是明星文化的灵魂。以明星文化为代表的消费文化是资本文化支配大众的主流形式。消费文化的突出特征是物欲和时尚。物欲是消费的动力,时尚则给消费提供着永不止息的生命之源。消费文化无孔不入地打造着适应资本社会生存的小市民头脑。消费文化根源于资本不断增殖的冲动。
亿万人走火入魔的追星热,沧海横流的明星文化。官商联手哄抬出天价出场费,以文化垃圾吸引眼球,明星婚变、明星佚事与明星丑闻充斥各色充斥媒体,美丑颠倒善恶倒置越臭越香——只要它能逮住“知名度”就是好猫,“我被罪犯包养”也可以是热门主题。文化殿堂的高等学府也纷纷粉墨登场凑热闹:名牌大学争聘明星担任客座教授——以央视为代表的媒体所打造出的先进文化氛围。
当然,央视本身也是强势资本。与许多地方诸侯一样,它以十二分霸气打造它自己的“政府大院”和“政绩工程”。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大裤衩是CCTV的标志性形象。
对此,一位网友说得极好:
中国建筑界有过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提法,已被“最高最大、标新立异、鹤立鸡群”所取代。外国建筑师聪明地迎合了中国城市政府官员的形象工程预期,而本土建筑师的表现如学者史建所言,已经民工化了(他们在面对中国历史最具挑战性的超建设时代,却完全将精神放逐,变成了以改善自身生活状态为目的的、自闭的技术工作者)。频繁参加各种国际设计竞赛的他们,对城市规划、文物保护、旧城改造、交通组织、拆迁和民生等费时费力无关标的的问题,已无暇顾及。
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国内外建筑师合力在按全球化标准建设中国城市的地标。地标,充满政绩,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其中虽有环保、节能、生态等新理念,也披着不同造型想象力的外衣,但其标准的核心,仍然是作为财富积累和炫耀的象征 ——高度比功能重要,名气比造价重要,形式比需求重要,建筑师名头比本土文化基础重要。建筑师怀抱职业雄心,理所当然地认为“地标应该作为城市中的建筑主角”,人人想为主角当编剧,造出“50年不过时”的建筑;城市的真实需求和建筑存在的合理性不在他们考虑之列。知识分子乐于歌颂大地上一切巨大体量和高度的事物,反正不用自己掏腰包,他们对人工的伟力不吝言辞,而批判立场是多么不主旋律啊。传媒负责报道(而非审视)发生的一切,乐于煽动积极乐观的情绪,营造欣欣向荣的局面,对新地标的溢美之辞,之后会在新新地标身上重现,他们坚信:只要不倒塌和贪污,建设总是好的,无论花了多少钱和钱是怎么花的。经常有市民抱怨本地的落伍(包括市容市貌在内),乐见顶天立地、硕大无朋的地标建筑落成,以此在网上、电话里和大街上对外地人夸耀它的全省全国和全球排名,哪怕他们所分享的仅是拍些照片和逛一下。他们对本城地标的演绎日积月累口口相传,构成了新的民间语文,真真假假地附会成地标的故事。
不禁想起上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
建国十年,不是“普遍贫穷” “闭关自守”吗?从“十大建筑”,人们感受到的是大气、豪迈和自信,是博取众长,“古今中外、皆为我用”,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精神。虽然财力与今天不能相比,但却创造出了不朽的建筑经典。“创作思路基本是自由的,并不忌讳曾经遭遇过批判的大屋顶模式(全国农业展览馆),也不拒绝西洋古典(人民大会堂)或类似前苏联模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同时包含着对新结构和新形式下的中国建筑的探讨(民族文化宫)。而当时中国正处于西方的经济封锁之下,这其实是中国建筑师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的一次独立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
在施工中也实事求是,兼顾国力和民生。“当时,因国庆工程拆迁周转房不够,政府曾接到拆迁户来信,映居住困难问题。为此开会就压缩、缓建一些国庆工程进行研究。周总理仍强调指出,我们修建国庆工程,须同时注意解决人民居住问题。不能像旧社会那样,只顾追求表面上的繁华,而不顾人民的实际困难。我们推迟一些建筑,把材料和劳动力省下来,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是完全必要的。
这与今天的炫耀权势和财富、不计成本好大喜功、漠视民生野蛮拆迁,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的确是富起来了,形象工程不吝巨资以获得洋人的赞许为荣耀。大裤衩100亿,鸟巢70亿,水立方10亿,鸟蛋30亿,首都机场新楼170亿,仅这“五朵金花”就花费了528个亿。类似功能的建筑在西方富裕国家的选择,一般投资也不过北京造价的十分之一。而在这同时,中国穷乡僻壤为百十元学费而失学的儿童在不断增多。如果修建一所希望小学以50万元计,这528个亿可以为全国两千个县每个县修建75所希望小学。
暴发户领着时代的风骚啊!
二,崇洋媚外甚嚣尘上的象征。
“崇洋媚外”一词,是上世纪70年代作为“诬蔑不实之词”进入公众视野的,岂料经过30年拨乱反正,“崇洋媚外”风气居然甚嚣尘上,足以令旧中国望尘莫及,买办精英主宰着时代潮流也。没有这一时代氛围,央视大裤衩也不可能横空出世。
大裤衩好在哪里?且看一位业内网友的评论:
这五大新建筑虽然外形各异,但有很多共同点,归纳起来至少有五大共性。
一、外形奇特怪异,不但完全丧失了中国传统建筑物的特点,在地球上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类似结构,简直就是“从火星上掉下来的”(某建筑师语),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把建筑当作“雕塑”来建,从根本上否决了建筑物最基本的特性:适合人类居住的安全场所。
二、造价惊人,都是以多少亿人民币为单位
三、所用设计均是外国建筑师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无法实施而拿中国当试验品的“新生事物”。如鸟巢设计师是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大蛋是法国的保罗·安德鲁,水立方是澳洲PTW、ARUP公司的作品,机场是英国的诺曼·福斯特,大裤衩是荷兰人库哈斯设计的。
四、设计草率,几经修改,而且都是在摸索试验阶段,施工难度大,隐患多。以鸟巢、水立方为例,都是在没有经过真正可行性论证就盲目上马的,中途遇到困难又才停工以待修改方案。再比如修建大剧院水下巨蛋的建筑师安德鲁所修建的巴黎机场,在使用一年后就发生屋顶坍塌,而鸟巢就采用了类似钢筋结构。
五、建筑本身并不美丽,传达的只是焦虑和躁动。设计央视大裤衩、两栋楼各自倾斜十五度的库哈斯,公开宣称他的设计理念就是“割裂文化、颠覆传统”。这五大建筑既没有古希腊建筑的理性秩序,也没有哥特式建筑的向上飞升与上帝同在,更没有中国建筑的“中和”之气,纯粹是颠覆人类传统的现代变异人在建筑领域的罪恶纪录。
“央视崇洋媚外的铁证和恶果!央视智力低下的铁证和典型! ”
“库哈斯创意是中央电视台××宣传的必然产物,是标志性文化现象,是纪念碑式作品,表现居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主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草民无可奈何,忍辱吧,屈从吧!”
“在里面工作的人不知是何滋味,自己那么多的建筑师不用,偏要自取其辱。无语!”
解放思想观念更新几十年,更新出的一个基本观念:一切是洋的好,美国的好,是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力。大裤衩的横空出世为标志的霸权“理念”,是中国人失去了是非善恶美丑的起码判断力。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曾公开指责央视大楼不负责任,他说得很中肯:“外国人跑到中国来当大师,是我们自己造神运动的结果。”
大裤衩是殖民买办文化甚嚣尘上时代的产物。
三,美丑颠倒时代氛围的标志
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今天的“八荣八耻说”,与官场腐败的愈演愈烈同步,中国国民的精神状况每况愈下,荣耻颠倒,是非善恶美丑迷离。大裤衩正是这一精神文化环境的产物。
央视大楼的建筑造型一出来,老百姓给它取了个通俗的名字“大裤衩”,成了北京老百姓口口相传的笑柄。有网友甚至从中调侃出了央视新大楼造型的三大寓意:一是“卑躬屈膝的巨人”: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二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场腐败的沉重现实;三是“纵横交错的平衡”:和谐社会的美好未来。呵呵,真是绝妙哟!
一位政协委员则直言批判:“中央电视台新办公大楼的整体结构是极其怪诞的‘下跪’造型,并扭曲不正,与中央电视台理应作为公平公正的国家宣传机构应有的端庄周正的形象严重相悖,表现出媚外惧外的八国联军时的国家形象,揭示出设计师欲以此隐晦的方式羞辱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特别是羞辱嘲讽一些人浮于事、对西方文化和势力奴颜婢膝的部门和不称职的官员!”
一个被扭曲的建筑,也许正反映了一个被扭曲的真实世界。今天的北京真是热闹,“鸟巢”、“鸟蛋”、“大裤衩”一应俱全,接踵而至的外国建筑师给我们增添了一个又一个笑料,我们真不知道对有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来说,这到底是喜还是忧。面对设计师库哈斯自己的解说,面对全国老百姓的愤怒,不管央视的领导们如何辩解,他们都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试问央视的官僚,听听下面这些网友的质问和批判,你们还坐得住吗?
《中国青年报》发表署名余人月的文章:《央视新楼是生殖崇拜 色情玩笑后果很严重?》,虽然承认库哈斯设计的寓意,但他称:
“设计师库哈斯近期出版的一本名为《Content》的著作,揭开“大裤衩”的谜团,解释其内涵为男女生殖崇拜:主楼是一个女性的臀部朝外趴着,副楼就是与之对应的男根。”是一个“生殖崇拜”的“色情玩笑”,“业界的不少建筑设计师早就看出它的色情寓意”,“在中国建筑界引起强烈愤慨”。但他却又无耻地无事一样地宣称,“‘生殖崇拜’既然古已有之,并不色情,就算是被老外借央视大楼发扬光大了一回,又岂是对国人的大不敬?不过是中为洋用,恰恰说明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男女和谐思想融入了老外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一座完美的建筑,首先要结实耐用,之后才是好看。央视大楼不过是一个建筑而已,千万别跟国家形象、民族大义扯起来,那样的玩笑,才真的开大了,也太沉重。……只要是保证质量的建筑经典,只要大楼的设计、建设是干干净净的,就谈不上污秽龌龊。”
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河清教授说:“央视大楼这样的怪异建筑风靡中国,是因为中国建筑领域是洋人奴隶的重灾区。这样一座含有男女生殖器邪淫寓意的大楼中标,何止是文化自卑,而是彻底的文化自虐。”
河清一点也没有夸大。
四,作俑者自树的耻辱柱。
网上披露,大裤衩的决策与央视某位有着日满情结的头头有关,是否属实,且置勿论。这里谈论这个问题不在于追究个人责任,那是有关方面的事。估计希望不大,这样不光彩的事抖搂开来对谁都不好看,难顶亦难追究,反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不清楚,淡化结果会不了了之。关键问题是,大裤衩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产物,它的巨无霸身份和典型的文化意蕴,可以当之无愧地充当我们这个崛起时代的审美观照。
“(这个方案)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无排他性。其结构方案新颖、可实施,会推动中国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结构思想的创造。实施这一方案,不仅能树立CCTV的标志性形象,也将翻开中国建筑界新的一页。”——极力为库哈斯和央视辩护者的评价也极高。
笔者赞同如下的评价:
“库哈斯创意是30年经济基础的必然产物,是标志性文化现象,是纪念碑式作品,表现居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主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屁民无可奈何,忍辱吧,屈从吧!”
“一个被扭曲的建筑,也许正反映了一个被扭曲的真实世界。今天的北京真是热闹,“鸟巢”、“鸟蛋”、“大裤衩”一应俱全,接踵而至的外国建筑师给我们增添了一个又一个笑料,我们真不知道对有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来说,这到底是喜还是忧。面对设计师库哈斯自己的解说,面对全国老百姓的愤怒,不管央视的领导们如何辩解,他们都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
我们的着眼点不在个人责任,而在从根本处的反思,花了一百个亿如能买个醍醐灌顶,也就够了。
摆在国人和世界面前是个造价百亿的工程,谁也无法随意拆除了。这是作俑者自造的耻辱柱,想拆也拆除不了了。他们自己把自己永远钉在者造价昂贵的耻辱柱上了。
据悉,某大佬公开出面否定毛泽东,暂时还算手下留情,只是倒三七开。那么,如同前苏联对斯大林一样,毛泽东主席也应请出纪念堂,焚尸扬灰了。于是,在下突发奇想:如果该大佬果真如愿以偿,那么,将大裤衩改作“改开神社”,待该大佬百年之后的,包括已故的赵某某和如今健在的李某,以及达赖和热比娅等先锋英烈,统统供奉在里面,就像日本每年一度的参拜一样,以供马立诚、焦国标和余杰们参拜,那倒不失为大裤衩善后处置的一个最佳选择。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1316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