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姑娘”:干净的声音
作者:郭松民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时节,血海歌剧团带着《卖花姑娘》来了。她来自那个朝日鲜明之国,来自平壤,来自金达莱的故乡。恰好,我去过朝鲜,去过平壤,童年时也看过《卖花姑娘》,我想我必须去看看,不为别的什么,只是为了重温一种久违的温暖和亲切。
1970年代初,电影《卖花姑娘》在中国上映的时候,曾感动了无数国人。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有位性格十分刚毅的女兵石晶,看《卖花姑娘》时却哭得像个泪人,这个镜头颇能凸显当时的氛围。记得那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是在家乡小城中惟一的电影院里看的学校包场,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哭成一团,但很奇怪,我却没有流泪,相反,影片中花妮挽着花篮,迎着早上清朗的阳光,在“春天年年到人间”的歌声中走上开满粉红的桃花、白色的杏花和金黄色的金达莱的小山冈的镜头,却让我产生了一种很温暖、很亲切的感觉,在以后的岁月里,这种感觉让我怀恋不已。
4月15日,暮春的一个傍晚,我走进了国家大剧院,立刻小小地吃了一惊。原本以为,今天不会有很多人对来自美国或欧洲以外的演出感兴趣了,但能够容纳三千人的歌剧院,却分明早早就坐满了,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看来事业和生活都处于颠峰状态的中年人,还有一些,则无疑是80后了。
因为是首演,可能有一些接见活动,演出被推迟了几分钟,但观众的心情是热烈而急迫的,时间刚过,他们就开始用有节奏的掌声来催场了。在乐池里早已做好准备的乐队和合唱队的朝鲜艺术家们,对中国观众的举动似乎有些不解,纷纷用惊讶的眼光往楼上看。
音乐终于响起了,那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旋律。“春天年年到人间,漫山遍野花争艳,失去祖国无春天,鲜花何时开心田……”伴随着清脆的女生合唱,大幕也徐徐拉开,手挽花篮的卖花姑娘一步一步地走向舞台中心,这时,剧场里的喧哗声一下子消失了,在片刻的寂静之后,随即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我顿时觉得眼睛有些湿润了,究竟是什么感动了我呢?
是她们的声音,我想。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她们的声音特质,我能想到就是“干净”。实在是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听到过这样干净的声音了——宛如天籁,清澈、纯真、通透、自如,它让你想到早春、初夏、清晨和风,想到在阳光下晾晒的白床单,想到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漂浮着的朵朵白云。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歌唱家也有声音非常干净的,比如郭兰英的声音就很干净,她当年为电影《上甘岭》配的插曲“我的祖国”,其干净程度就一点不亚于“春天年年到人间”。但这些年来,干净的声音是如此的稀缺,以至于我几乎忘了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了。各种演唱会,歌舞晚会倒是不少,但歌手的声音都十分奇怪,不清澈,更谈不上通透了,似乎感冒还没有好,又似乎咽炎正在发作,又似乎哪里哽住了。从歌手的声音里,你可以听出凄厉、诱惑甚至猥亵,惟独听不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温暖和亲切。而歌手在演唱时,要么全身痉挛,要么像是急性阑尾炎正在发作,要么在舞台上狼奔冢突,没有片刻安宁,像是患了歇斯底里症——总而言之,无论是听还是看,都成了一种折磨,于是渐渐地,我竟与这类演出绝缘了。
但人们还是喜欢干净的声音的,剧场内的观众大都被感动了就是证明,大家在每一幕结束时都倾情鼓掌,待音乐声起后又屏息静听。当剧中被认为已经冤死在狱中的“哥哥”又重新出现时,有人竟发出了无法抑制的欢呼,显然,观众“入戏”了。干净的声音带着真挚的情感,越过舞台飞向剧院的每一个空间,在空中盘旋,最后落入观众的心田。然后,由被感动的心底流出的热泪挂在观众的眼角、腮边……
还没有被商业污染的艺术像一汪清泉,朝鲜艺术家以他们的经典感动中国观众,中国观众在纯美的艺术中感慨万端。演出结束后,大家自发地全体起立,热烈的掌声居然长达10多分钟。一位经常观摩各种演出的专业人士,后来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在中国,这是罕见的场景,似乎不记得有哪个演出团体受到过观众如此礼遇。
中国也曾经有过干净的声音,为什么现在却很少听到了呢?也许,干净的声音是属于时代的,时代过去了,声音也就难再了——想到这一点,我不禁若有所失。惟其如此,我会把“卖花姑娘”那干净的声音,永远珍藏在心底。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9317.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