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纪苏:世路上行走的诗行——浪淘沙其诗其人
世路上行走的诗行
——浪淘沙其诗其人
黄纪苏
一
浪淘沙的诗集《弱势群体之声》,它的出现,使人心头一紧,仿佛又听见人体从塔吊,从脚手架,从楼顶坠地的声音。集中就有一篇《脚手架》:
是什么力量驱使你
十有八九拿不到工钱的手
攀上城市的悬崖
把饥饿插在
这繁华的最高点上
可正是这力量敦促我们
九死一生的劳动者
攀上一个世纪的塔尖
把红旗插在
南京总统府的
琉璃瓦顶
呵,这夜
正在颤栗的力量
紧裹着寒冷和悲苦的风衣
他攀上了世界的顶峰
看,神把自己的头颅
插在了黑暗中
算一算,自己已经有二十多年不曾将一首现代诗反复吟诵了。这里面当然有趣味上的原因,我更喜欢古典的诗歌形式,虽然大都风花雪月,局面不大,但能斟酌音声,锻炼形象,悦人耳目,总不是件坏事。至于现代诗,二十多年前读北岛(“在宣判到来之前/宣读那被判决的声音”),读舒婷(“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觉得这样的诗体确有存在的必要。但后来每况愈下,翻阅文艺刊物时每每撞见“美人双腿高擎/我如老汉推车”、“喷精”、“XX挺起来/我们也没办法”、“再深一点再/再重一点”之类的词句。像这类要模样没模样、要德性没德性、耍流氓又耍不过淫秽光盘的东西,他或有出版的理由,我确无阅读的兴趣。不过,现代诗的当代历程,倒也应了俗话所谓“走哪儿说哪儿”:它印证了诗行与世路即社会过程之间那类似月晕之风或肾亏口臭的标本关系。因此,《弱势群体之声》的出现,虽然一点也不会妨碍现代诗人继续出没横裆立裆,但它确以自身真诚而有力的存在,重申了诗歌与社会生活的血肉联系,像路边的标志,指点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又一次深刻的变化。
行走的野草
被践踏的苍茫的队列
牛马的苦役也做不稳的奴隶们
地下矿石最粗哑的裂隙间
出发的兵马俑——
被抢夺了田宅走投无路的农民
被霸占了妻女伤绝无告的穷人
被警察的电棒击碎头骨的民工
被白条、税单、摊派压榨得
痛饮农药又死去活来的寡妇
被白白踢出厂门的下岗工人
被土豪劣绅围剿的告状教师
被贫官污吏打入牢狱的革命干部
两年都拿不到一分工钱的打工妹
被官绅明目张胆骗去集资款的
城镇贫民
还有无数无力爬行
却以心的哭嚎出发的人
中国的子夜
绝望在急行军
——《上访者》
对于中国近十来年的发展,站在不同的位置自会看到不同的真实。前些天电视里播放纪念小平诞辰100周年的专题报道,一位家住北京的老太太被这些年的好生活感动得泣不成声——我想九九艳阳天下如林的好房子如潮的新车子也大都没空着。只是,在世界经济中“一路飚升”的中国之旁,还蹲着另外一个同样真实的中国,一个由农民、工人和其他被边缘化的群体所组成的中国。《弱势群体之声》中的几十首作品便是为这个中国所雕造的一组椎心泣血的群像。
刀。人有刀
我有头,有肉,有内脏
屠宰或割开一个想不通的念头
小东,这个黔南山区的青年
就这样读了大学
科教兴国,小东的父亲
这位扫盲班的中国农民
操刀而起,千辛万苦
不能白费啊,小东父亲
年收入只有,七百元的农民
冲进了城里的大医院
把肾交给有刀者吧
小东,就这样有了学费、路费
和一件城里地摊的新衣服
“娃儿,你要好好读书哇
我们死也不能再做鱼肉呀!”
小东,在日记里默写了
千遍的父亲的血泪
寂然无声
同学们只发现
他不会电脑,没有手机
还不认识避孕套
是个冬天不换衣服的贫困生
第二学期,贫困生小东
找到了一份搬运垃圾的钟点工
从此,两朵黑色的
向日葵开在眼中
——《父亲的肾,小东的大学》
对于1990年代包括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在内的社会过程来说,这无疑是华灯的背影,照片的底版。企业家论坛上的主流经济学家可以把生命、苦难、愤怒凉晒成中性的“单位产出”、“比较优势”、“国际循环”,但诗人却从背影和底版走来,将血淋淋的原始积累和盘托出。深圳工业区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神话,那里每年至少2万打工仔的手指、手臂被严重缺乏劳动保护措施的私企工厂的机器斩断:
二万
二十万……
血淋淋白骨锋利的手指
刺在深圳淫逸无度的夜空
金钱擦不去的血光
灼烤着蛇口、罗湖
还有香蜜湖高尔夫球场上
吐着蛇信的头颅
满天挥舞的血手
一年至少二万
十年至少二十万……
无法统计飞溅夜空的流星
拖着鲜血和骨髓的
惨叫
应和着恐怖得令人战粟的
车床、磨床、洗床……
和一切凶残机器
辗碎的人性
二万
二十万……
打工仔的手指
给老板和太子们
打造经济奇迹的手指
为一个时代的脸
贴满黄灿灿金子的手指
二百万……
亲属拿不出诉讼费的手指
二千万……
中国大地上弹响忿怒哀歌的手指
来料、加工、外销、免税
这个开膛的鱼村
是世界一流的投资环境
血沫翻滚的肉浆
酿制着特区新股的红利
二万
二十万……
打工仔的手指
二百万、二千万……
十指连心的灵魂
血痂石块般磨利的匕首
刺在深圳淫逸无度的夜空
——《深圳的手指》
读这样的诗,眼前仿佛无数血肉模糊的手指在钢琴键盘上跳跃,为另一个中国或另一个世界的花好月圆演奏着山高水长的乐曲。
中国
接在帝国主义收银机上的
闷罐车
十三亿双管道纵横的臂膀
搭成土洋老板们的
世界工厂
十三亿座躯体的高炉开工了
血的蒸气向五大洲喷射
黄色的肉块煅造出烫手的美元
十三亿颗心
那些黑夜中废弃的肝胆
都冷却成锈蚀的炉渣
——《罐装劳动力》
十三亿这个数字显然不准确,因为高炉不光出炉渣还出优质钢。在优质钢的眼里,中国是一块热气蒸腾、充满七彩梦幻、只是自由还嫌不够的地方。历史的轮回就这样无情,我们的学者高举“二元对立”的思想方式正往地下摔得起劲儿,社会就离开人性的灰色地带,重新回到一分为二的贫富世界。浪淘沙的诗里出现不少上次中国革命的符号,如陈白露阮玲玉杨白劳,如聂耳鲁迅,当然还有毛泽东——如今为毛泽东招魂招得最起劲的,正是用紫铜之类铺陈豪宅的达官新贵,以及在他们房前屋后打更守夜的厉以宁张维迎们。
在桑拿房淫荡的灯光下
是喜儿给财主们松懈筋骨的岗位
和她曾经畏罪自杀的父亲不同
她不仅是违法者
而且,是拼杀了一天的征服者的
慰安妇
喜儿你那惯于把捏镰刀
纯朴劳作的手
清明茶尖般展不出
一张户口薄
喜儿,你欠了债
你田野山梨花般的青春
就是账单
秋收到了,一个时代的秋收到了
金币打造的律法
比你的镰刀锋利千万哟
中国所有美丽山村的贞操
就这样被收割了
无数挑花盛开的故乡
就这样被收割了
一如超市菜架上廉价水嫩的油菜
大春哥啊,满面汉奸威风的大春哥呵
你如今,怎么
还要以良民的标准
维持冶安
太阳又出来
太阳又从东家林立的高楼间出来了
喜儿,你村口苦井漂洗过头发
终于没有变白
它又被开发公司一夜的红利染透
飞扬成整个时代的旗帜
盛开祖国大地罂粟
——《喜儿进城》
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边缘群体日益壮大。知识阶层开始分化,一部分沿着1980年代“上帝宠儿”的路线拾阶而上,与中国的强势集团形成官、产、学的三位一体。另一部分则加入朝不保夕的打工盲流,与农民工城市贫民辗转在艰难的底层,呼吸着人世的炎凉。他们的大量存在,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重新登陆提供了滩头,使精英主义意识形态和弱肉强食社会原则第一次陷入被“撤资”的危机。
黄花岗车水马龙的高速路口
烈士尸骸奠就的
现代化牌坊下
聂耳,我遇见了你
一个衣衫褴褛的盲流
一个被艺术和神圣剥夺了名字的孤影
一个繁华都市的人渣
一个金钱宣判的罪犯
服役吧,一日三餐就是你的罪证
……
但,脚下是尊严全面失守的
沦陷区
而你就是时代捕杀的乱党
黄花岗的血雨腥风呵
是谁还在非人非鬼的歌唱
聂耳,我看见了你
不,我只看见了那不断抽动的嘴唇
那鲜血喷溅的嘴唇
正面对侵略者被迫着
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吼声
一个时代的义勇军战士倒下了
聂耳,我看见了你
在浸透鲜血的圣歌中复活
——你就是艺术之子
——孙志刚
用23岁的青春铸成最危险的时刻……
——《广州街头相遇聂耳》
中国这些年的基本走向,当然可以用“崛起”来概括。在精英阶层看来,崛起的主要功劳归新兴的资产阶级。这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中华民族到底还是整体,一部分人把自己吃得膘肥马壮,中国经济的总腰围自然也就上去了。关于“崛起”的本质,除了townhouse的落地窗,肯定还有其他视角。这视角未必如广角镜头面面俱到,但肯定比花木掩映的落地窗更真实一些。
西方说,中国一夜间崛起了
但我知道那张国民经济的底单:
成千上万中国民工
正长眠在摩天大楼的基础下
正如宪法上最公正的开头:
“这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
社会主义国家……”
——《民工,一个时代最沉痛的名词》
二
初见浪淘沙,很难跟《弱势群体之声》联系到一块。这是位南方女子,细高个儿,清秀中透着文弱,看上去很适合做现代时尚女性,甚至阔老公的珍珠鸟。她经历比较丰富,干过海关渔政,当过编辑记者,好像还任过团支部书记。她1990年代初开始写诗,被《诗刊》在一个什么新人新秀栏目中“推出”过——还出版了一本诗集《无鸟的秋天》。那时她沿着知识精英的成长路线,从大学进入白领队伍,离开家乡成都到中国改革的发祥地做起公务员,过着不算富裕、衣食总还无忧的生活。读她那个时候的诗作,仿佛灯下女儿用语言的金针穿着幻想的彩线,在绸缎一样的日子上刺绣绮丽的心事——用她自己后来的总结就是“唯持雪夜,但问花朝”:
还有谁能在南方的天空下怀想
旋转的云,高贵的路
以及平原的合唱
——《太阳的线索》
春天大地在复苏
我骨质中的病在复苏
它踏着我的眉山浪迹天涯
欢声笑语咋上我的额头
我拿出多年积尘的灯和长夜
来赡养这千载难逢的大病
——《关于病的日记》
黄昏自上游而来
潮涨潮落已是前世之缘
海的胸前一朵落日
素若水莲
不知从何时起
涛声中有了咸味
而沧桑单纯如一叶
风中的小船
当海也想象的时候
这条船被当作岸
人们叫它海市蜃楼
——《第三之眼》
她有一首《六匹小黑驹》写得青葱可爱。读诗不是查帐,不好说小黑驹笔笔都是诗人的自画,但我想总有两笔写出了作者那时未必很自得但起码挺自信的人生状态:
在高原的夜晚整齐地
昂起头颅;
乌亮的蹄穿过森林
一会儿沉默,一会儿
嘶鸣,像擦亮的火柴的光
惊醒中
随着嗤嗤的鼻息
又水花般逝于大地
只有乌亮的蹄声
远远地,又近近地
传来
像火焰忽明忽灭
没有束缚的鞍辔
没有鞭子在背后追赶
没有时间,没有地点
而他们竟飞起来
金黄的鬃毛,飘动的肌肉
乌亮抖擞的蹄子
每一根鬃毛都带了电流似地撑起
是什么,藏于深曠的暗夜
驱使金黄的鬃毛
疯狂而不停地飞起
六匹小黑驹
诗歌跟人生的关系,有时错综曲折,有时单纯得像照镜子。那时中国的天边虽已雷声隐隐,但房地产股市的礼花正把天空涂抹得姹紫嫣红,人人都觉得好运当头,眼看就要跟着时代的风水转入富人区。知识阶层也是忙着寻找自己跟市场大潮的“接合点”。写诗已等于犯傻,诗人们要么弃而从商,将既有诗名诗才尽快出手,换张经济快车的站票;要么原地蹲下,把诗坛变地摊,跟左邻右舍的法制杂志、奸情小说一起向川流不息的性器官苦口婆心,劝它们“路过经过别错过”。那些有诗才诗胆却无诗心的“诗人”,本来天造地设的贾雨村,却生不逢时,硬着头皮当了若干年贾宝玉,这时遇赦归队,弃暗投明,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浪淘沙却是生就的诗痴,这恐怕在早年就定型了。她平时谈话中常为得到一恰当的词汇而寻寻觅觅,这种表达的紧张在女性中十分罕见——那些跟着港台电视剧学做都市佳人的老少娘们,虽然语言贫乏却都能音韵悠扬。发现浪淘沙的诗人黄以明注意到她“用词非常华丽”。她与友人通信喜用古典文字,我这里收到的几封尽是“天改夏色,木动秋声”“玉路横秋,荻风入肌”之类结对成双的句子。我到旅馆访过她两次,印象中不是一个能把日常生活经营得多井井有条的人。但她自己手制的诗册却清新素雅,从装帧设色到字体插图——还有封面上贴的几枚绿叶一朵紫花——都透出对“自己的园地”的珍爱,所谓“一箪席,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说的就是别人看他一无所有、他自己觉得什么都有的一路人。精神大观园所需物质基础其实有限,温饱而已。我常常在陋巷里溜跶,不少破旧的墙壁为牵牛藤叶所覆盖,一样生机盈盈;黄昏飘雪时低矮的后窗流出的灯光,更是温暖人心:或许一个退休小学教师,或许一个爱好文艺的青年工人,正沿着白纸黑字筑就的时空隧道进入更广大的世界——我的同事黄觉也一个跟头翻到“终年湿漉漉、天空飞满女巫”的爱尔兰北部。据我的观察,精神大观园跟知识的多少尤其是学历的高低没有太大联系,关键看性情人生观是否兼融。因此,那里的常客往往平民百姓多些,为要务所困的博士生导师文艺名流倒是难得一去,去也是浮皮潦草得像首长视察。就这样,浪淘沙继续在精神大观园中咏雪赋菊,作着诗歌逍遥游。她有首《种花》借的是佛陀释迦的外壳,但装些什么,我说不太好。不过其辽阔的想象、神秘的意象、如风行云走般的节奏,确实需要不疾不徐的心律和不慌不忙的步调。而这两样东西正把浪淘沙和乌烟瘴气的诗歌同行区别开来,同时也把她和正在沉入社会底层的广大人群暂时区别开来。
种花的季节王子要出行
王子骑一匹木马
木马驼着百花的种子
木马很美
聚声色万物于一身
王子骑在木马上木马午夜嘶鸣
王子听见无始以来的欲望
在乾坤之上木马踏过
落花川流不息
王子伸手拈起一片天地
拨开幻化钟鼓四起
王子交出王冠和圣心作为天长地久的证据
王子做完了这一切
王子要出行远离永恒
远至梦的疆土远至一年之外
王子骑在木马上追赶天地
木马头顶日月
群峰如鞭心原万古寂静
木马叫虚空
王子骑在木马上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王子不厌其烦地打理花开花落的生意
王子倾心于这无涯的工作
王子骑在木马上享受着天荒地老的绝境
木马驼着百花木马驼着天机和隐秘
……
王子骑在木马上王子要出行
王子发誓要拯救种子内部的炼狱
王子的善心普及墓地和狼群
……
王子要出行王子骑在木马上
王子抛掉了头颅和身体
王子是红尘一粒包容万壑千山的红尘
王子骑在木马上沉静如大风
木马来至猎户座的深处
木马驮着百花的种子,里面暗藏风声
大风穿透百花的皮肤
屋舍人烟的声音挂满木马的毛孔
王子骑在木马上百花的孩子如雪诞生
……
浪淘沙还有首优美动人的《盲姑娘》,结尾一段是这样的:
一个坐在水车唇边的盲姑娘
她的木桶里装着苦心的月亮
她抱着一只黑色的火把
在四野的村庄,在简朴的时刻
盲姑娘,你不能说夜是你无尽的宝藏
这诗让人不由想到前引《父亲的肾,小东的大学》。盲姑娘抱着的那只“黑色的火把”和干上垃圾钟点工的农村大学生眼中那“黑色的向日葵”,一样让人在弱者的无望之望中体会出难以名状的苦涩。但两者的差别也同样明显,盲姑娘更像一件其他什么事情的隐喻,而不像一个真实群体的代表;她更是一种美学的存在而非社会的存在——如果放在《弱势群体之声》里会不合群。
1990年代中后,烟雾散去,遍地狼藉,社会过程凶相毕露。诗苑更是让路人掩鼻,里面的正派人为独善其身,只好搬到别处。浪淘沙就是“抱朴远离”“以为平生嬉游尽矣”。她在精神大观园中选了一处更偏僻的所在——就算它栊翠庵吧——“仰止我佛靡涯之大悲雄力”,成了佛教居士。每颂佛号,“如含泪呼久离之父母。故虽处花城纷繁,然禅心尤寂”。有趣的是她转而学着用旧体诗词为这段人生的绘影图形。旧体诗在当代已不构成“坛”“林”之类的社会竞争场或等级体系,五绝七律基本自产自销,最多示二三友人,说来属于真正的“私人写作”。浪淘沙知道我有这方面的兴趣后,抄寄过一组诗词并题名《今竽集》。集中颇有一些涉及参禅礼佛的经历,如《丑奴儿·大佛寺》:
晚风遍参如来意。瑟瑟萧萧。瑟瑟萧萧。墨池花雨幡幢飘。 清磬声传贝叶情。摩呵般若。摩呵般若。鸟依禅杖念弥陀。
又如《禅坐》:
碧纱窗外月如银
宴坐焚香寄此心
灵通一点闲情念
恐使觉海化烟汀
再如《无著庵》:
晚蝉送秋节
疏钟洗艳色
风叙斋鼓夜
灯语缁裟袂
掌合数珠寂
香拈白衣客
对坐窗月看
莲开旃檀阁
九十年代中国的宗教形势与八十年代有所不同。就知识阶层而言,八十年代乘潮御风,全线飘红,要继续“上层次”需服用中华鳖精而不是“人民的鸦片”。那喜气洋洋的局面无需“不生不死不净不垢”的辩证法来打扰。个别读书人也有落发为僧的,但那时价值观正在急剧转型,不择手段开始成为通行的手段,奔竟之徒急了取道佛门完全可能。寻常之辈倒是纷纷皈依了基督,唱圣诗背圣经的同时学了英语,这样跟“先进文化”就能有更多更深的交流。转入九十年代,尤其到中后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模式终于让一部分人先穷起来。被两极撕开的中国社会血肉模糊,无助无告的底层除了买彩票溜门撬锁迁坟就只剩下认命了。而认命从来也没有干认的,总得有套说法。昔日“全能”(totalism)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这时已落到全不能境地,爱莫能助。于是形形色色的宗教准宗教复苏的复苏,还阳的还阳,就连初中毕业生李洪志都有意承包“以德治国”。浪淘沙还没沦落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她继续在大观园里入定,饭前饭后把个佛经背诵得流血般流畅——在“五浊恶世”中过深山古刹的日子。但无论怎么念,华盖运还是收走了她的饭碗,浪淘沙终于在2001年下岗。“危危乎,俗米既断;哀哀兮,道粮亦荒”,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尤其是喜欢咬文嚼字的“人文知识分子”从大观园流落泥途时的生动写照。这个父母的宝贝女儿望着两位“桑榆之老人”,计无所出,那种全家人默默相对、彼此哀怜的场面,我想这些年无数家庭都曾经了。
泥途中的浪淘沙用接下来数年的蹉跎困顿体会了另一种人生,经历了另一个中国,并以她特有的敏感细腻和紧张对此做了震撼人心的记录,于是便有了《弱势群体之声》。诗集中有一首《光孝寺的生意经》说的是她所在省份利益集团为争夺佛协领导人的肥缺,竟然买凶杀人的事件:
初一、十五
像一颗子弹
射穿了菩提树金刚不坏的
年轮
红包是这个时代飘落的
贝叶真经
集结在大红袈裟宽大的袖口
开光的咒语从僧僚中
传来
买进卖出正在繁忙的交易
六祖的发瘗
被信仰短缺的红男绿女
包围
庄严的山门
被贵胄门生怕坐不稳的
进口轿车包围
这早已与市场密接轨的
一堂数万数十万的法事
被院墙外二百米长的
残疾乞丐包围
人山人海的购买力哟
让大师们富甲羊城
但首座法师崭新的“皇冠”
突然爆炸
那一天,光孝寺处级以上的比丘
正在推举佛省协领导的人选
那一天,佛陀就在大雄室殿里
被暗杀
鲜血溅在金钱绣莲的拜垫上
溅在应声倒下的信徒
来不及献上的贡果上
溅在每日早晚礼佛
敲打的神圣的法器上
浪淘沙仍是一位十分虔诚的佛教徒,佛学仍是她最热衷的话题——她最近刚刚完成一部弘扬佛法的《人间菩提树》。只是金刚、战斗佛之类更多地出现在她的视野里。生活引导她把怜悯与仇恨,审美与批判,出世法与世间法辩证地统一到了一起。由此我也顺便明白了梁漱溟先生早年向佛、中年返儒的历程。心路的根据归根结底在世路,浪淘沙的诗行见证了这朴素的道理。
不过,我读浪淘沙金刚怒目的《弱势群体之声》心里有种不忍,就像我不爱看女子拳击或相扑一样——我想普天下不会有谁会欣赏自己姐妹妻女挣扎搏斗的场面。我更欣赏浪淘沙的《忆秦娥·兰圃品茗》:
风泛烟。秋影浪入秋影阁。秋影阁。兰会玉桂。香抚琴瑟。
玉屏窗外夕照斜。云液斟淡白衣客。白衣客。独品风流。半壶暮色。
世路延伸到今日,文化学术各个领域都星星点点出现了对以往道路的质疑和批判。这些相互映照的星火有朝一日也许真能把道路引向一个诗意的秋天薄暮,一个被桂香浸染、茶烟缭绕的秋天薄暮,一个向大多数姐妹弟兄开放的秋天薄暮。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02/9657.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