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仰:如何教育《中国孩子》?
据说电视连续剧《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将在“六一”开播。制片方寄了三十多集的碟片给我,希望说点看法。据说该剧有六十集还是一百集,不知道后面的是否已经拍完还是正在制作。大致看了前面三十多集,简单说点看法。
首先是时代背景问题。《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民国时期。制片方认为这是东西方文化激烈冲撞时期,因而,教育孩子也采取对东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式。我能理解制片方在这个问题上的良苦用心,比方说,该连续剧中在私塾性质的民国学堂里,引用了《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古代蒙学读物,还引用了《论语》、《易经》、《孟子》等经典。不放在民国的背景下,学堂上讲述这些东西就有点难,要么再往前走,把时代背景放到清朝,那就显得太过时陈旧了。因此,为了表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把时代背景放在民国,社会背景放在“海派文化”下,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然而,这个选择对于该剧想达到的目的未必能加分。因为,当今中国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更为激烈,民国时期的教育并不能代表东西方文化在教育问题上形成的共识。
其次,该连续剧中私塾性质的民国教育能否替代普及教育?民国时期也有普及教育,制片方在这个问题上有点混淆。例如,民国的确有增补本的《三字经》,其中“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等描述即为民国时期所加。我不太确定民国的普及教育中是否采用《三字经》。该连续剧中私塾教育采用《三字经》,回避了这个问题。但是,剧中在私塾教育中出现了以美国为榜样的童子军,那到的确是民国时期普及教育的内容。一方面显得不切实际,另一方面,一个穿长衫的私塾先生,如何能传授航空、飞行等现代科技知识,而且这个私塾先生似乎还是藏而不露的有钱人,让人觉得很不合情理。再说,片中出现穿美式服装、戴绿领巾的民国童子军,让今天的孩子和家长如何面对今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
第三,该剧试图在民国背景下阐述儿童教育如何融合东西方文化,事实上,片中阐述的主要内容都是今天人们对此问题的理解,套了一个民国的外壳而已。“为了打鬼,借助钟馗”,能否起到完善儿童教育的目的,也颇值得怀疑。说起来是要将东西方文化都融入儿童教育,其实在片中只是堆砌,并没能融合。私塾教育一般都是死记硬背,片中的私塾教育出现动手动脑、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等内容,不知道是真有其事,还是理想化的想象,或者只是借它说事。
第四是观众定位问题。《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究竟是给孩子看,还是给家长或成年人看?这一定位也牵涉到电视台的播出时段问题。我觉得该剧在这个问题上定位不准,也许想大人、小孩通吃,形成全家围坐电视机前的效果,但效果未必好。比方说,教育孩子,除了启蒙知识,还需要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但针对大人的情节中有关于“纳妾”的戏,这算教育孩子吗?当然,今天的有钱人也有变相的“纳妾”,但毕竟与民国时代合法的纳妾不一样。这个内容显然是针对成人观众的需要,把它放在儿童教育里,是否合适?
第五,该连续剧中的私塾学堂墙上挂着“仁义礼智信”等字样。一般来说,教育、文化是一种庄严,教育孩子的目的也是要往高尚的方向引领。然而,该剧整体上充满戏谑的娱乐化成分,对于儿童教育是否合适?也许有人会说,儿童也需要娱乐,这没错。但是,娱乐是天性,正式教育的目的往往是要修正不受约束的天性。虽说教育孩子怎么娱乐也有必要,但是,用成人的各种滑稽能否起到引导孩子的作用?也许,这个现象同样是因为观众定位的游移造成的。
说了些不好听的话,最后也说点好的。教育是一件大事。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终身教育,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手段,都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当今中国社会在这个问题上面临无数众说纷纭的主张和现实手段。《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能够涉及这一问题,应该说还是比较敏锐的。剧中的内容也涉及到这一问题的各种理论探讨和实践方式。我们可以怀疑,用电视连续剧的方式,能否达到教育儿童的目的;我们也可以怀疑,用一些个别教育家的观点或流行的观点来教育儿童是否合适,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认为,这样一个电视连续剧有助于社会各界对于如何完善儿童教育引起更多的关注,也算有益。毕竟近几十年来,中国儿童的课外教育绝大多数都是洋玩意、舶来品。即使是国产的,很多也是西方文化的内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儿童教育成果太少了。《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在这个问题上迈出了一步,做出了尝试,值得肯定一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3-05-28/2102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