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为何会在转型的大时代里流行
要说2013年最具争议的电影,可能要数郭敬明导演的《小时代》与《小时代2:青木时代》。在这两部电影上映期间,微博上的骂战愈演愈烈,媒体上的质疑文章也一篇接着一篇,可是这些都无法阻止其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如今,《小时代3:刺金时代》又将于今年夏天上映。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到底应该怎么看电影《小时代》及其引发的争论?我国正处在剧烈转型的“大时代”,为什么却少有能抓住当代年轻人的“大时代”故事?近期, “青年文艺论坛”的主要召集人之一,《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李云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小时代》引发的巨大争论,显示出当前社会各种层次文化与价值观的错乱。
《小时代》的叙事方式受到追捧主要与当今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有关
中国青年报:您怎么看围绕电影《小时代》所展开的激烈争论?
李云雷:围绕电影《小时代》的争论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方是以80后为主的《小时代》的粉丝,他们持力挺的姿态与立场;另一方是影视评论界的专业评论者,他们大多持批评的立场,主要是从影视艺术的角度,认为影片不够专业,艺术价值不高;还有一方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他们也以批评为主,但主要批评影片“拜金主义”的价值观。
围绕这部影片的争论,显示出当前各种层次文化与价值观的错乱,是一种颇为复杂的文化现象。如果说《小时代》是一种大众文化,专业影评是一种精英文化,主流媒体代表了一种思想导向,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小时代》是一种“反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它并不像一般大众文化那样温情脉脉,为大众制造温暖或幻觉,而是将这个时代的潜在逻辑或集体无意识揭示了出来,也表达出80后青年的切身感受。从专业影评的角度来说,这部影片混淆了先锋艺术与大众艺术的区别。先锋艺术经常表达极端观念,而《小时代》不仅表达了一种极端观念,这种极端观念竟然还是彻底媚俗的,或许这是它让文化精英难以接受的原因。而从思想导向来说,《小时代》的问题不在于表现了“拜金主义”,而在于对于拜金主义缺乏一种正确态度。《小时代》的这种复杂性是很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中国青年报:在巨大的非议面前,《小时代》的票房却一路走高。怎么解释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
李云雷: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小时代》得到来自精英文化的不屑和批评,与在票房上获得成功,两者并不矛盾,这也是大众文化的常态,《小时代》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部影片是一种“粉丝经济”。试想如果郭敬明、杨幂拍摄其他影片,仍会吸引他们的粉丝追捧;另外是在叙事上确实比较贴近当下青年的心态,比如影片中“小人物”的视角,以及职场的残酷竞争,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鸿沟,都是青年置身其中的现实,而这些被影片以比较“酷”的形式感表现了出来,让青年很容易接受。
其实,这种叙事方式的出现及其受到的追捧,与当今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有关。现在的年轻人一方面生存压力空前巨大,另一方面他们在成长时倍受各方关爱,内心较为脆弱,这两点决定他们更多会选择幻想与逃避,喜欢以一种“酷”的方式面对现实。
中国青年报:批评者担心,《小时代》所表现的拜金、物质至上等人生观会对年轻人产生不好影响;但支持者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不是一部《小时代》就能让年轻人拜金的。您怎么看?
李云雷:《小时代》确实展现了一种拜金主义价值观以及年轻人对此的认同,但这并非影片本身的问题。影片将这一在现实生活中早已普遍存在的意识揭示出来,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面对与思考。
在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微茫感与孤独感,这反映了他们面对整个社会与时代的那种无力与无奈。关键的问题是,在资本所造成的等级制秩序之外,他们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看不到希望与光亮。要改变这一状况,青年应该从微茫感之中走出来,摆脱原子化的个人主义与消费主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现实处境,寻找一条新的道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仅仅批评拜金主义是不够的,只有深入挖掘其产生的根源,才能彻底改变它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要想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社会需要为青年提供更加平等公正的机遇
中国青年报:我国正处在剧烈转型的“大时代”,有许多精彩的“大时代”故事素材。为什么当下“大时代”的文艺作品不能像《小时代》那样抓住年轻人?
李云雷:不少人意识到了,去年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对《小时代》的那场批评是无效的。因为这些批评并不能让《小时代》的观众信服。在这里,有观众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现有评价标准与体系,无法面对新的文艺现象与新的文艺作品,需要加以革新与重建。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艺的生产——传播——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断涌现出新的文艺现象、思潮与作品,比如80后作家的出现,网络文学与类型小说,微信、微博等新的媒介,对于这些新的文学经验,应该加以研究,而不应该仅仅以旧有的评价标准简单地加以评判。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青年文艺论坛”,自2011年6月以来每月一期围绕文艺界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展开讨论,也是试图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将新的文艺经验纳入研究范围,重建一种新的美学评价体系。
现在确实是一个“大时代”,可以说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大的一场社会转型中,很多习以为常的生活与观念都将遭到挑战。作为一个具有独特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一个独立的文明体,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相互融合,对中国与世界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这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世界史意义的时代。从文艺的角度来说,应该建立起新世纪中国的美学评价体系,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中国故事,而对于青年来说,应该具有历史感与现实感,将个人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当然这也需要社会为青年提供更加平等、公正的机遇,以释放出他们的青春与活力。
中国青年报: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多受年轻人欢迎的“大时代”故事?
李云雷:要创作出更多受年轻人欢迎的中国故事,一方面需要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和心理,另一方面也需要文艺评论的引导。创作者往往更注重感性的、具体的生活经验,而文艺评论则可以用更开阔的理论与历史视野勾勒出大时代的面目。在我们“青年文艺论坛”的讨论中,虽然大多着眼于具体的作品与文艺现象,但在每一次讨论中都有大的视野和关怀,来自不同专业、学科的参与者在这里畅所欲言,互相碰撞和切磋,这样的讨论虽然尚不能形成新的美学体系,却可以在与时代的互动中探讨新的美学经验。
新的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应该包括青年一代。他们既要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生活世界,也要在文艺上讲述他们所代表的新的中国故事。一旦新一代青年作为叙述主体走上历史舞台,他们将会向世界讲述一个全新的中国故事,他们的拼搏、奋斗既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也将会把中国与世界带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而作为一个研究者,我也相信,讲述新的中国故事,与创建新世纪中国的美学评价体系是同一个过程,只有不断总结新的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才能建构当代中国人美学经验的新体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14-01-12/2453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