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杜鹃花开 >

文艺评论

打印

看《长津湖》,不仅仅是感恩

看《长津湖》,不仅仅是感恩

望长城内外

  今年国庆长假,一部电影《长津湖》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在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和卧冰尝雪、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硬是凭着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全世界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刮目相看,使中国人不仅在世界上真正站了起来,而且也在自己的心里站了起来。电影《长津湖》再现了这段历史中的一个片段,让许多观影者为之动容,感慨万分。

  影片中的那句话,“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我们下一代就要打”,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一位观影者的观后感,“自己看完电影后一直没走,想着也许还会有‘彩蛋’,但坐在位置上等了很久,什么都没等到,只好离开。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灯火阑珊、高楼林立,热闹非凡,想来这便是最后的‘彩蛋’”。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对于当年志愿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和牺牲,对于亲自决策和指挥这场“立国之战”的毛主席,我们今天的人确实应该感恩:没有当年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和指挥,没有当年广大志愿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和牺牲,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就没有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和平生活。我们应该永远牢记他们的恩情,世世代代永志不忘。

  然而,我觉得,我们今天的人看了《长津湖》之后,不能仅仅只是感恩,更重要的是要向毛主席和志愿军指战员学习。

  首先,要学习毛主席高瞻远瞩、居安思危的战略眼光和的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坚强意志和精神。

  我们应该看到,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当年的长津湖之战还有可能发生。其实,抗美援朝战争之后70年的和平,对于中国人来说也只是相对的和平,而不是绝对的和平。今天和今后,战争仍然有可能发生。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根源。看看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几乎天天都在打仗,多年来在我国周边驻军几十万,美国的军舰和飞机时常在我国周边海域和和空域游弋和侦察,它还纠集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积极构建对付中国的军事同盟,并支持台独、港独、疆独和藏独势力,干涉我国内政。特别是2018年以来,美国公开宣布中国是它的主要敌人,不仅对我国发动贸易战、科技战,还在政治外交、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极力遏制封杀中国。今后,中美之间发生军事冲突甚至是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此,我们不能陶醉于今天的岁月静好,对美国霸权主义存在着幻想,一定要丢掉幻想和居安思危,克服和平麻痹思想,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也不能被美国霸权主义的耀武扬威所吓倒,要学习毛主席,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坚决打败美国的遏制封杀和任何军事冒险。

  其次,要学习志愿军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无论是建设祖国还是保卫祖国,都需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当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钢多气少”的美军,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除了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和指挥之外,志愿军指战员的英勇奋战和牺牲也是“以气克钢”的决定性因素。

  今天,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比当年好了许多,但志愿军在长津湖之战中遇到的艰难困苦仍然有可能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今天的人都应该想一想,“如果我遇到当年长津湖那样的情况,还能不能坚持到底,还会不会慷慨赴死?”特别是市场经济激起的私欲和长期和平生活带来的贪图安逸,这个问题尤其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建立在“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基础之上的,当年志愿军指战员在长津湖之战中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困苦和英勇牺牲,是因为他们懂得是为了祖国而战,是为了人民而战。今天,我们要学习和弘扬志愿军指战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首先就必须时刻把祖国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第三,要关心和支持国防与军队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后,中国之所以有70年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不仅是因为抗美援朝这一“立国之战”,也是与毛主席、党中央重视国防建设,以及人民解放军努力保卫祖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分不开的。和平时期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边防部队指战员天天都在艰苦的条件下为祖国站岗,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和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职工,为了国防与军队建设甘愿奉献,许多人长期夫妻峰分居,“献了青春献子孙”,同样也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去参军和加入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但关心和支持国防与军队建设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我不能自己亲自去当兵,但可以为拥军优属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我不能加入研制军舰飞机和坦克的队伍,但可以在国防教育、民兵训练等方面尽自己的力量。关心、支持国防与军队建设,就是关心国家和我们自己;关心、支持国防与军队建设,也是对当年长津湖之战的勇士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总之,看了《长津湖》之后,我们不能仅仅只是感恩,更重要的是要向毛主席和志愿军指战员学习,做一个他们那样的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djhk/wypl/2021-10-07/7166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10-08 关键字:文艺评论  杜鹃花开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