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柏坡村的土改工作
1944年冬,经中央批准,萧三同志同我结婚。我从绥德调回延安,仍在边区政府工作。我们结婚前一年半,萧三和苏联籍妻子离婚,办完了离婚手续,她带着两个孩子回苏联去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萧三奉命去华北、东北一带工作。当时女作家陈学昭同志和《解放日报》社的杨廷赛同志和我们同行,行军四、五天到达了解放不久的张家口,这里是中共晋察冀中央局所在地。因我已怀孕六个多月,气候严寒,不能再继续行军,就留在张家口了。1945年的2月8日生了长子萧铁塔。休息数月后,分配在晋察冀行政委员会交际处工作。处长徐彬如同志(解放后任中国革命博物馆馆长等职)领导我们接待了在北平蒙受国民党迫害和暗杀的爱国民主人士闻一多、李公仆等先生的家属,以及著名女作家史沫特莱等国际友好人士等。1946年10月,蒋介石已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进犯张家口。我们和丁玲同志全家奉命星夜撤离张家口,到了中共冀晋分区党委所在地——河北省阜平县。萧三和我及丁玲、陈明夫妇同住《冀晋日报》,度过了严寒的冬天。萧三继续写《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丁玲开始写她的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一面抚育幼子,一面在为他们作后勤工作,也为萧三抄写书稿。
1947年5月转到晋察冀中央局所在地城南庄。这时正值国民党胡宗南部占领延安,毛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任弼时同志转战陕北的时候,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和其他一部分中央委员,组成以刘少奇同志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经晋绥解放区进入到晋察冀解放区,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进行中央委托的工作。萧三因工作需要,征得少奇同志同意,于1947年9月初,我们全家搬到了西柏坡村。
到西柏坡村后,我被分配在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的西柏坡村土改小组。中央办公厅秘书长刘火同志任组长,另有两名同志和我共四人。不久,这两位同志离开了西柏坡,只剩刘火和我。当时土改工作已开始了两个多月,贫农团已组成,原来该村的党支部书记等村干部已被“搬石头”搬得靠边站了。当时群众有意见,很难发动。我到土改小组的任务就是深入群众,宣传土改政策,进行全村情况的调查,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同时还要做原党支部中几位“靠边站”同志的工作。刘火同志白天做秘书处工作,晚上才和我们一起开贫农团会议直到深夜。接连几个月几乎天天如此。必要时,刘火和我一起向党中央政策研究室的廖鲁言同志汇报工作,听取他的指示。经过两个多月工作,全村69户农家都发动起来了。到1948年秋,土改工作顺利结束。
1948年5月,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经晋绥解放区来到西柏坡村。当时全村土改工作已进入丈量土地、分配土地阶段。全村贫农分得了土地,人人都兴高采烈地投入了春耕生产。一天早饭后,我去贫农团路上遇到了毛主席。他关心地询问本村土改工作。我向他汇报了当时分“浮财”的情况(“浮财”指没收地主的粮食、金钱、衣服、什物等动产),得以聆听毛主席的教导。毛主席说,要分得公平合理,要大家都满意等等。
(作者简介:甘露,1920年出生,海宁硖石人,文中身份为晋察冀边区交际处干事,在西柏坡村参加中央工委领导的土改试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京市轻工业局任研究室副主任。1987年逝世。)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mdb/2014-07-02/2656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