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革命地标

打印

江西:第一次长沙会战修水县城保卫战 双井外围战场简介

该外围战场位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

1939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爆发。9月底,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一部从通城入侵修水白岭、大桥片区,进入湖南平江。10月初,该部一支主力从平江折转侵入修水大桥、渣津,突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属川军)第二十军等军队的防线,沿马坳、杭口河岸道路奔袭修水县城,企图解救在修水黄沙桥战役中被中国军队围困的日军第一○六、一○一师团各一部,并伺机“消灭”驻防修水县城郊区的第三十集团军(属川军)总司令部及其有生力量。

第三十集团军急调直属工兵营(舒汉璧任营长)、手枪营,在马坳、杭口等地阻击日军,在杭口镇双井村、宁州镇黄田村夜合山、竹坪乡仙姑岭等地与日激战,保护修水县城绝大部分居民安全撤离而免遭杀戮,并有效策应了黄沙桥战役。10月5日,修水县城被日军占领。10月10日凌晨,中国军队击溃日军,收复修水县城。

2-1双井村设置的展板.jpg

    双井村设置的展板

全民抗战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所属的骆团长所在团部,驻扎双井高峰书院长达两三年。该团许营长所在营部,驻扎在七组虎形的清初所建的陈家大屋。该屋天井四周的墙壁上保留有当时川军征用民房所画的粗黑线标识,许营长所住的下堂前东厢房设有电话。该团另一个营的营部驻扎在原黄庭坚世家公用的黄氏宗祠。该团驻扎双井期间,经常到黄庭坚墓前的地坪操练。当时此处古木参天,村民还保留有一块取材该地古槠树、用于建造对日防空洞的大木板。虎形垴上,现存一座在武宁对日作战中阵亡的、按照四川风俗“竖葬”的罗排长的坟墓。

双井村保存有多处抗日军民所挖战壕、掩体。虎形埂战壕深1.8—1.5米、上宽1.5米、底宽0.8米、长20多米。水源塘战壕深2.1—1.6米、上宽0.8米、底宽0.6米、长15余米,周围还有多条小战壕。杨家岭、杭山、凤凰山等地存有多处战壕。黄家岭山顶有80多个掩体,每个掩体可容1—3人。

2-2川军团部驻地双井高峰书院.jpg

    川军团部驻地双井高峰书院

村民在周边山场捡到过当时的战用品。一组黄家岭村民黄庆元捡到一只日本士兵使用的铝质行军饭盒。该饭盒盒盖上刻有“秋田”二字,盒身刻有装米线和装水线等。七组村民邱衍雄在虎形山上捡到一夹5颗废旧的步枪子弹。这5颗子弹分别由中国四川、汉阳、金陵等兵工厂制造。七组村民邱庆文在1953年捡到5个炮弹。

日军在双井犯下累累罪行。在修水县城保卫战的双井外围阻击战中,日军杀害众多中国军民,并在双井村烧抢淫掠。在杨家岭下的湾里大椿树下,枪杀了3名来不及逃走的村民。因无人敢来收尸,他们的尸体被野狗撕咬得东一块、西一块,惨不忍睹。村民邱庆文被战争遗留的炸弹炸亡,邱衍水等村民亦被炸伤。

双井村是我国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故里,风光旖旎,山环水绕,现保留有黄庭坚墓、高峰书院、“双井”摩崖石刻、陈家大屋等数十处文物古迹,是华夏进士第一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和4A级江西省乡村旅游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mdb/2016-06-03/3818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6-04 关键字:革命地标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