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门峡渑池八路军兵站旧址
在渑池县城东关小寨村仰韶大街东段,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豫西特色四合院,这就是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含兵站旧址、刘少奇旧居、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旧址三处。
1938年春,华北沦陷,日军调集两个战场的兵力沿陇海线西犯,企图攻占郑州,夺取中原,进而南下,配合长江方面的日军围攻武汉。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由郑州迁至洛阳。洛阳便成为河南军事、政治的中心。中共中央为便于和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建立直接的上层统战关系,决定在洛阳设立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因洛阳特务活动猖獗,我党只在洛阳建立通讯处,而把目光投向离洛阳不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的渑池。渑池地处陇海铁路和南韩公路的交汇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向东经洛阳通讯处可达确山县新四军八团后方留守处;向西经西安办事处可达革命圣地延安;向南可进入便于开展游击战争的伏牛山区;向北沿南韩公路可达黄河渡口,通往山西第二战区。立足这个小县城,可为各部军队转运物资。
1938年11月经朱德、彭德怀签署文件,林伯渠写信委派刘向三与国民党当局谈判后在渑池建立公开机关。任务是:转运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保护党、政、军干部和爱国人士过往的安全;宣传抗日、加强统一战线;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参加抗日斗争。兵站从1938年11月建立,到1941年结束,一个只有30多人的兵站,对于发展壮大党的队伍,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的几年间,这个兵站为我党我军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抗日前线运送了大批军需物资,护送了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华北、华东、苏北等地的大批干部和进步学生。 说起渑池兵站,必须提到一个人和一部著作,这就是刘少奇同志和他的政治名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1938年11月28日,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前往中原局途中在此居住。刘少奇旧居,位于渑池县城海露大街95号(原名中山大街)王姓院内。该院坐南面北,北临大街,分前、中、后三院,后院有出前檐上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室内设备简陋,旧居内陈设的木床、桌子、椅子和火盆,均为刘少奇当时所用的原物。
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旧址位于渑池县东关海露北街24号院内,是一座普通的砖拱券民居窑洞。窑洞坐北面南,1洞3室,中间1门,东西套间各开1窗,总面积约相当于民房3间。室内设施有破旧漆桌1张,小方凳3个,煤油灯1盏,地面原铺有谷草和苇席。
1938年12月20日,中共豫西特委扩大干部会议在此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30多人吃住都在窑洞。刘少奇(当时化名胡服)在会上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组建了豫西省委和5个地委,制定了豫西省委的工作方针,具体部署了豫西党组织的发展与巩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等项工作。对巩固发展党的组织,推动豫西抗日斗争起了巨大作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mdb/2017-10-11/4665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