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附文:
青铜时代·东方红传
作者:麻左
东方红传•星际航行
星际航行座谈会:60年代初,各方对卫星有多大用途都不清楚。钱学森主张积极发展卫星,接苏联第一名宇航员加加林上天的东风,61年起举办12次星际航行座谈会。最终达成共识,卫星与导弹互为表里,相互为用,发射卫星与发射导弹所需的火箭技术基本一回事,卫星表面上民用,实际上主要目的还是军用。中国第一颗卫星工程及十年规划捆绑在一起,一开始就包括多个系列卫星和宇宙飞船。63年1月,钱学森从上海机电设计院抽调朱毅麟、李颐黎、褚桂柏和孔祥言四人,亲自指导,开展人造卫星研究设计的先期准备工作。收集和学习国外人造卫星和其他航天器技术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我国卫星和空间技术的发展规划。收集“泰罗斯”气象卫星、“发现者”返回式侦察卫星、“子午仪”导航卫星、“回声”无源气球通信卫星、“电信”通信卫星和GEO通信卫星“辛康”等资料。特别是泰罗斯和发现者,前者料详尽,后者有潜在军事用途。对发现者卫星的考察促使及早开始研制回式卫星。还收集了加拿大“百灵鸟”、英国“羚羊”和月球探测器“徘徊者”资料。详细了解美国“水星计划”和“双子星”飞船计划。四人小组63年秋完成《中国1964~1973年空间技术发展规划(草案)》。64 年春季,4人先后返回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第七研究室从事人造卫星研究设计工作。包括5个工程组,即总体设计、结构与温控、姿态控制、电源和跟踪遥测遥控。65年5月完成人造卫星方案设想,未被采用。
581临时任务:64年12月赵九章建议上马卫星,周恩来65年1月批示。赵九章认为发射卫星比洲际导弹容易一些,因为导弹需要强大的海军配合进行全程试验,解决弹头重返大气层的问题。卫星只需要进入轨道就行了。
65年1月8日,钱学森提出报告,建议制订卫星研究计划。认为“人造卫星有以下几种已经明确的用途:测地卫星、通讯及广播卫星、预警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侦察卫星。重量更大的载人卫星在国际上的应用,现在虽然还不十分明确,也得有所准备。现在我国弹道式导弹已有一定的基础,现有型号进一步发展,即能发射100公斤左右重量的仪器卫星。”65年4月29日,国防科委提交70-71年发射第一颗卫星的报告。5月6日中央专门委员会第12次会议决定上马卫星,中科院负责卫星工程总体及卫星,七机部负责火箭,地面观测、跟踪、遥控系统以四机部为主,科学院配合,总后医学科学院参加,国防科委总协调并建设试验基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任务正式启动。6月临时任务代号581,中科院规划第一颗卫星与未来十年卫星系列。5月31日成立卫星本体、地面设备、生物、轨道四个小组。第一颗卫星三个方案可选择,何正华提议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一号。中科院7月1日呈报中央专委《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建议》的报告,提出第一颗人卫星可供选择的三个方案等。专委8月9日、10日第13次会议批准。要求第一颗卫星必须考虑政治影响,应比苏美第一颗先进,要听得见。卫星工程代号定为651任务,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
卫星十年规划:65年6月,中科院581临时任务中,规划第一颗卫星与未来十年卫星系列。生物组由生物物理研究所负责。规划分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两大系列,并完成6种卫星本体设计方案。中科院7月1日报告建议:确定以我为主,大力协同,由易到难。十年规划中首先发射科学试验卫星,再发展以返回式卫星为重点的应用卫星系列。着重发展以军用卫星为主的应用卫星系列,结合进行空间科学控测。军用卫星中又以侦察卫星为主,其次是气象卫星、导弹预警卫星、通讯卫星、生物卫星和载人飞船。初期以中远程火箭为基础适当修改或配以专门研制末级火箭组成,下一步发展大推力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场利用已有的火箭发射试验基础,同时在适当地点新建发射场。地面观测系统研制周期长,工作量大,必须分期建设,以近为主,远近结合。报告提出第一颗人卫星可供选择的三个方案,卫星轨道选择和地面观测网的建立,重要建议和措施等5个问题作了论述。三个附件包括国外空间活动及人造卫星发展概况;六种主要人造卫星的本体设计方案;人造卫星轨道设计方案。报告并提出,请国防科委设立专门机构领导和组织协调,中科院设立卫星设计院,国内建立必要的地面观测网,并在今后有条件时在海外设立观测站等。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讨论报告并原则批准有关建议。同时确定卫星发展方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确定科学院可以先按报告规划开展工作。中科院方案论证会(651会议)10月20日到11月30日,规划发展对地观测、通信、广播、气象、预警等各种应用卫星。
66年5月10日到25日,中科院召开卫星系列规划论证会议,赵九章提出“对我国卫星系列规划设想”,“以科学实验卫星作为开始和打基础,以测地卫星,特别是返回式卫星为重点,全面开展包括通信、气象、核爆炸、导弹预警、导航等卫星,配成应用卫星的完整体系,进一步在返回式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载人飞船。”确定重点和排队是:侦察测地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载人飞船、导航卫星。讨论了侦察卫星技术方案,讨论了军事医学科学院关于载人飞船在军事任务中的作用等报告。同时安排侦察卫星以及其它空间技术的预研课题170多项。形成《发展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十年规划》。
中科院651工程:中科院65年8月成立三个小组研究卫星,草拟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设计方案;提出院内外各有关单位分工协作方案;提出第一颗卫星发射及今后一系列卫星研制所需的组织措施和条件保证;草拟卫星设计院的组织方案等。10月的方案论证会确定第一颗卫星科学探测,并赞同何正华提出的第一颗卫星为一米级,东方红一号名称和播放东方红乐曲。为发展各种应用卫星取得基本经验和设计数据。具体任务是测量卫星本体的工程参数,探测空间环境参数,奠定卫星轨道参数和遥测遥控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意第一颗卫星在重量、寿命、技术等方面,都要比苏美第一颗卫星先进,并做到“上得去、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听得到、看得见”。慎重初战,努力做到一次成功。
66年1月25日成立中科院卫星设计院(代号651设计院),对外名称科学仪器设计院。赵九章任院长,钱骥副院长。东方红卫星总体组钱骥领导,全组11个人。确定卫星分系统组成是《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结构、热控、能源和姿态测量等。卫星研制工作分为:模样、初样、试样和正样四个阶段。首先证明技术可行、生产可能,验收后出模样星。通过模样星拟订各分系统研制任务书。用初样产品总装出考核卫星结构设计,热控制设计等的结构星、温控星等。通过试验改进直到达成设计要求。然后协调确定试样星以及正样星技术规范。66年5月31日确定卫星70年发射,命名东方红一号,火箭东四加固体三级,命名长征一号。66年11月11日,人造卫星研制工作汇报会上,中科院提出因院所领导机构全部瘫痪,卫星总体工作无力进行,建议指派中科院新领导或其他部门研制。年底中央专委会议上,聂荣臻严重指出,若不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卫星任务将拖延,甚至整个工程夭折。周恩来特派中科院的刘西尧参加会议,提出卫星工程改由国防科委直接组织领导。12月,中科院完成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国防科委五院651工程:67年1月,国防科委决定罗舜初负责卫星工程组织领导工作,李庄带领工作组于67年初进驻科学院,组成卫星工程办公室,直接处理协调卫星工程有关事宜,同时从七机部选调部分技术人员加入科学院卫星总体。科学院卫星研制科研队伍、试验基地、科研设施、工厂,以及研制任务一起交给了国防部门。6月27日 中央军委第77次会议决定组建五院。
67年10月,国防科委召开方案修改与论证会,中科院卫星方案完整合理,因文革冲击,难以按期完成任务。将卫星任务调整为上得去,跟得上,看得到,听得见。大大简化了中科院方案。67年11月卫星转七机部八院研制,12月审定方案,正式命名东方红一号卫星,孙家栋总负责。68年1月批准研制任务书。68年2月,孙家栋任卫星总体设计部负责人(钱学森推荐)。挑选18人搞卫星,后称“航天十八勇士”。戚发轫、沈振金、张福田、朱福荣、孔祥才、韦德森、尹昌隆、王壮、彭成荣、杨长庚、张荣远、王大礼、郑忠琪、刘泽光、鲁力、林殷定、王一方、洪玉林。
技术方案修改简化:去掉太阳能电池加镉镍电池供电,采用银锌电池组供电,去掉科学探测和遥控两个系统,去掉姿控部分,只保留姿态测量的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东方红一号分系统改成: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音装置、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和姿态测量等。由此,东方红科学试验卫星转变成工程试验卫星。计算表明卫星亮度5到8等星,末级火箭4到7等星,而看得见需要2到3等星。天文台认为1米直径卫星看不到,抛光加上72面体,转动散光,天文台还是不能保证看到。最终三级火箭增加4米气球解决。最初增加观测裙,但是展开困难。观测体重量17.5公斤以内,绸布镀膜,压缩空气弹射,在旋转运动下形成直径4米球台并锁定,69年初完成。钱学森决策,所有和东方红乐曲有矛盾的都让路。短波发射机最初要求摩尔斯码卫星标志信号,500克以内,功耗小于3瓦,输出功率1瓦。67年初要求换成东方红,只保留短波模拟遥测。输出功率3.5瓦。中科院自动化所乐音装置,电子路线产生复合音模拟乐音,东方红前八小节60秒循环周期。最初要求普通收音机直接接收东方红,经过研究,达到目标卫星太重。改地面湘西站、海南站接收信号录制成磁带,中央电台播出。近球体便于根据轨道变化推算大气密度,便于贴太阳能电池并获得比较均匀的输出功率。
七机部八院:65年1月成立七机部,以国防部五院为基础组建。分四个院,一院负责导弹和火箭,二院负责反导导弹,三院负责海防导弹,四院负责固体发动机,另外上海机电二局负责火箭和地空导弹。上海机电设计院63年归国防部五院,64年承担卫星运载火箭总体,并于65年8月搬到北京,改名七机部八院。
65年提出长征号火箭,后取名长征一号,总师王希季。400公里圆轨70度运载能力300公斤,八院总体,一院1、2级,四院三级。67年八院转卫星飞船的航天器总体,火箭移交一院,八院搞返回卫星。68年八院(即后来的508所)等并入国防科委五院,成立新的总体设计部。
T-7A(Y5)探测火箭:探空七号甲研究V型火箭。八院68年8月8日、20日2枚发射成功,最大飞行高度312公里。T-7A两级火箭、固体发动机与箭头组成三级无控火箭。头锥装长征一号火箭末级固体发动机点火用小发动机。箭头圆柱段部分装起旋发动机。试验成功。1批2枚。
T-7A(Y6)探测火箭:探空七号研究Ⅵ型火箭。八院69年6月至7月两次发射成功。1批2枚。2台红外地平仪、ROBOT相机、航甲11-10相机及遥测系统、回收系统。遥测系统将红外地平仪测量大气二氧化碳吸收带红外辐射强度和起旋情况、摄影光度计测量地面景物光亮度、过载仪测量轴向过载系数等数据无线电发回,为返回遥感卫星姿控和摄影系统研制提供依据。
国防科委五院:68年2月,国防科委五院成立(后来的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3月2日授予五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字八一五部队”番号。包括中科院各部门,七机部八院,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三研究所等。负责国家空间技术研究抓总工作,包括拟制国家空间研制规划,组织空间飞行器战术、技术论证,组织实施和协调空间技术研究工作。负责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及其空间飞行器(包括姿态控制、轨道、控制、遥测、专用电子设备和回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定型及小批生产。负责载人飞船和生物卫星的生命保障技术,宇宙医学研究和宇宙航行员训练,进行空间物理和空间探测技术的研究工作。负责电火箭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定型及必要的小批生产。负责对运载工具和地面测控系统提出战术技术要求,负责空间飞行器同运载工具和地面测控系统的技术协调工作,为靶场提供空间飞行器发射前的检查测试设备技术资料和发射操作规程。负责探空火箭和各武器研究院提出的遥测设备,回收装置和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定型。68年底,五院下属总体设计部、空间控制技术研究所、空间电子技术研究所、空间物理及探测技术研究所、电火箭研究所、宇宙医学与工程研究所、真空技术研究所、北京科学仪器厂、上海科学仪器厂等12个单位,共计员工8570人。
划归五院的中科院所:六五一设计院,自动化所,应用地球物理所,力学所分部,生物物理所六室,兰州物理所,电工所,西南电子所,北京电工所,北京科学仪器厂,上海科学仪器厂,山西太谷科学仪器厂,508厂、590电厂、新技术局(部分)等单位。68年5月统计,共6479人,其中技术人员3188人,行政和政工干部958人,工人2255人,其他78人;1000元以上仪器设备有3036台;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这些占当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数的百分比如下;占研制队伍8386人的77%,其中占技术人员4169人的76%,占行政和行政干部1281人的75%,占工人2741人的82%,占其他人员195人的40%;占1000元以上仪器设备4000台的76%;占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75%。
东方红传•国家轨道试验
701工程:卫星地面观测系统代号。卫星地面系统由测控中心及若干地面测控站组成,包括控制计算中心、光学和无线电跟踪系统、遥测系统、时间统一勤务系统、通信系统等。具体任务是接收记录遥测信息,并向控制计算中心传送;对卫星跟踪观测,算出轨道,做出星下点的全球性预报;综合分析各测控站获取的数据,实时显示卫星的各种工作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决策。66年5月3日组建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管理局,先成立筹备处701工程处,负责卫星地面观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台站选址、勘探和建设、观测人员的培训,以及全国台站网的安装、调整和联系运行等。由杨家德、陈芳允负责。
陈芳允跟踪测轨方案,无线电观测为主,光学观测为辅。66年3月4日,批准陈芳允为主编写的“卫星地面观测系统方案及分工建议”报告。原定四机部为主,科学院参加,改中科院负责卫星地面观测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工作,四机部等参加。确定多站多普勒独立测轨方案,并将轨道倾角从42度增大到70度,可以兼容酒泉发射返回卫星,而不用东北新建发射场。最初射向接近正东,第一级坠落内蒙古,第二级太平洋,第三级东北地区上空点火。倾角2度,对地球表面覆盖面积小。倾角70度,东偏南,第一级甘肃省,第二级南中国海,第三级广西西北部上空入轨。重量有所减小,有人居住地方几乎都可以看到。中科院方案18个测量站,以单频多普勒测速仪和光学仪器为主。多普勒测轨方案精度千分之二,71年轨道改进程序完成,计算定轨误差一公里。
航天测控网:67年东风基地开始建设,成立第六试验部负责(671工程)。70年正式投入使用。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若干个航天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以及连接它们的专用通信网组成。测控网固定站有长春、闽西、厦门、渭南、南宁和喀什;机动站有两个机动测控站和回收测量站。建网初期主测量设备有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多普勒测速仪、光学测量设备和短波遥测设备等。后又增加了双频多普勒测速仪、超短波遥测系统、遥控系统和回收测量系统。
671工程一期:67年3月修改为东风基地方案加单脉冲雷达单站定位,13个测量站(其中4个活动站)。酒泉成立卫星测量部,机关和测控中心在陕西渭南(26基地)。一期工程东方红用,7个测量台站。其中大站4个,中站3个。基本功能是:对卫星及时捕获、稳定跟踪,获取具有足够精度的测轨数据和遥测数据;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事后数据处理;进行轨道计算和轨道预报;判别卫星工作状态。东风主动段测量,湖南新化湘西、南宁、昆明、海南白沙卫星入轨测量,单频多普勒,四站同时测量确定初轨。湘西站154雷达、717计算机,其他三站数据缓冲设备。胶东入境圈测量,喀什出境圈测量。控制计算中心前两次卫星酒泉,然后搬到渭南控制计算中心。
717计算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晶体管专用计算机。68年7月完成两台。第一台717湘西站。第二台喀什站。首次应用汉字显示系统。70年底生产两台车载717计算机。71年初上无13厂接产,改为小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十多台遍布全国测控站。运算速度每秒5万次。上无13厂71年改进,采用集成电路改制成TQ-5型计算机,生产2台。
地面观测跟踪系统:6个分系统,跟踪测轨、遥测、时间统一勤务、数据处理、通信指挥和数据传输、控制计算中心系统。跟踪测轨系统无线电为主,光学为辅(见154一期)。包括东风、湘西14所154-II乙型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中科院西南电子所701-5型无源引导雷达、中科院应用地球物理所、西南电子所和上海科学仪器厂多谱勒频移测速仪(南方各站、喀什)、西南电子所、北京天文台和上海科学仪器厂比相干涉仪(喀什、南宁)、广角望远镜。跟踪经纬仪和打印经纬仪南京天文仪器厂。17所时统短波授时。酒泉108乙计算机卫星运行轨道计算。湘西和喀什两台中科院计算技术所的717计算机实时数据处理并引导有关测量设备工作,也同时进行轨道计算,传给108乙机比较。紫金山天文台承担卫星轨道计算。中科院自动化所和山西科学仪器厂研制遥测系统56型接收机。配有乐音及遥测解调设备,乐音和遥测信号共用的接收机。邮电部研制6种数传设备,其中线载波线路设备4种,短波通信设备2种,清华SCA—3型数传机。控制计算中心配置有数据处理计算机、监控显示设备、通信及时间统一勤务系统设备等。
地面通信系统:有线通信为主,无线电通信辅助。数据传输设备邮电部五二二厂研制;通信线路配套设备邮电部设计院研制。通信工程由邮电部与通信兵部共同负责。一期工程以渭南为通信中心,沟通与酒泉、喀什、湘西有线通信。湘西设汇接分中心沟通海南、南宁、昆明有线通信,形成两级通信网络。渭南、酒泉和各测量站通过不同速率数据传输设备建立计算机间远距离数字通信系统,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远距离数字通信系统。
各站均有通信站,传输干线依托国家电信线路,部分方向辅以无线短波单边带专向电路。通信方式有话音、电传和数据通信。各站利用石英钟向站内测量设备提供标准时间、频率信号。各站石英钟统一以短波对时手段与上海授时台发播的BPV标准时号进行比对,站间时间同步精度达到三毫秒。20基地流传发射费用相当于全国每人1.5元。几乎动用全国百分之六十通信线路。动用六十多万民兵参加线路警戒任务。每个电线杆下面,两个民兵站岗,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一直到试验任务结束。
长征一号火箭研制:CZ-1,英文代号LM-1。东四一二级适应性修改组成长一,硝酸和偏二甲肼。第三级固体发动机FG02。控制系统东四稍改。
长征一号长29.86米,直径2.25米,起飞81570千克。一级4台YF1发动机,单台推力255千牛,61070公斤推进剂,发动机工作140秒。4机并联组成YF2发动机,起动Ⅱ、Ⅳ号分机,0.3秒后起动Ⅰ、Ⅲ号分机,起飞推力104吨(1020千牛)。尾段电池雷达应答机4组舵机和燃气舵,4个稳定尾翼,翼展3.81米。
二级一台YF3发动机,真空推力294.2千牛,11.21吨推进剂,工作102秒。二级锥壳仪器舱控制测量及安全自毁设备,两排6个检查口。二级BWY3大容量遥测系统,2瓦的连续波雷达应答机,单脉冲雷达应答机,导引雷达应答机。火箭工作完毕,一、二级自毁。
三级直径2.25米,直径0.77米GF-02中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真空平均推力111千牛,1805公斤聚硫橡胶-高氯酸铵复合推进剂,工作约40秒,最大推力18.47吨,真空比冲254秒。三级上端程序机构及遥测、外测设备,卫星弹射器分离。高压氮气喷射调姿,捷联补偿纵向制导加坐标转换横向导引和法向导引方案,一次振型相位稳定,二次振型幅值稳定等。气浮陀螺加速度计,静压气浮轴承支撑的二自由度陀螺仪,计算装置65公斤。三级一组控制电路,分离3秒起旋火箭点火,旋转角速度180转/分,3.5秒固体发动机点火,600公里高空点火。三级简易遥测和跟踪系统,单脉冲雷达应答机。
整流罩直径1.5米,容积1立方米。一级关机175秒空中炸毁,二级关机延时483秒空中炸毁。陀螺仪三个姿态角超出±10度时,触及自毁触点自毁,起飞10-60秒立即爆炸,60 秒以后延时15秒爆炸。如果不能按要求转弯,水平陀螺仪安全触点不能及时断开,自毁电路随即接通。箭上4个全向天线安全指令接收机,接受地面自毁指令。各级爆炸螺栓连接。一二级16根杆系连接,热分离,一级有玻璃防热套。二三级冷分离。440公里圆轨道,倾角70度运载能力300公斤。
14-3发射任务:酒泉4月1日2颗卫星和1枚火箭运到,技术阵地4天测试。8日卫星火箭对接,17日运到发射阵地,固体发动机测试异常,21日晚空运备用发动机更换。23日测试工作全部结束。24日凌晨5点45分加注,10点35分结束。发射场区最低气象条件要求云量小于3成,风小于10米/秒;南宁、海南站上空不能有雷雨天气。北京上海天津等主要城市上空最好是晴天。李福泽、栗在山、钱学森签署《发射任务书》。21时35分44.7秒起飞。-20秒遥测系统开机,18秒程序转弯,137.06秒推力减半,140.43秒关闭,140.93秒分离(地面高60.9公里),147.06秒程序转弯,161.56秒抛整流罩,238.05秒推力减半,240.36秒关机滑行,270.36秒转弯,404.36秒转弯结束,513.69秒分离,516.69秒起旋火箭点火,520.19秒三级点火(地面高443.9公里),579秒卫星分离入轨。
20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发射场区二号发射阵地5020工位发射长征一号火箭。工位是发射火箭的工作区域,主要标志是发射塔。火箭每次飞行赋予一个代号,这次是14-3。火箭每次发射都有一个飞行序号,这次是第一次发射,编号F1。导弹有生产序号,这次发射长征一号使用东四导弹改装,东四序号是Y4,表示第四发东四,是遥测弹。改成长一以后,是长一Y1,表示第一发长一火箭。火箭发射需要拿到遥测数据,以便设计改进提高,都是遥测火箭,所以使用Y(遥测)代号表示火箭生产序号。火箭发射以前需要有关总师和专家签字,一旦出现工作失误,事后将视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签字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20基地流传发射费用相当于全国每人1.5元。卫星发射场区到各观测台站,指挥通信和数据传输主要靠明线来完成。几乎动用全国百分之六十通信线路。动用六十多万民兵参加线路警戒任务。每个电线杆下面,两个民兵站岗,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一直到试验任务结束。
东方红一号卫星:Dong Fang Hong I,Red East 1,DFH1东一。68年7月21日,北京卫星制造厂完成三个试样星总装。样星有五颗。
分系统组成有结构、温控、能源、东方红乐曲装置和短波遥测、跟踪、天线,姿态测量。外径约1米近球形72面体,蒙皮骨架式外壳、仪器舱和承力筒三部分,外壳分上下半球壳和环形腰带。顶部四条二米多长的鞭状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火箭的分离环。卫星使用银锌电池,能量密度高。自然平衡被动式温控,舱内温度长时间保持5℃~40℃。姿态测量用红外地平仪和太阳角计。太阳角计寻找太阳,红外地平仪测量地球的红外辐射,两个敏感期能够确定卫星轨道姿态。2.5瓦20.009兆赫发射机播放《东方红》乐曲,交替发送遥测工程参数。100毫瓦200兆赫发射机、腰部短波交叉振子天线和微波雷达天线。一台雷达应答机,接收三脉冲精密跟踪雷达信号。一台雷达信标机,与地面引导雷达配合测轨、定轨。地面在入轨3小时后作出24小时轨道预报。
卫星目视亮度5~8等星,末级火箭亮度4~7等星。自旋稳定,三级火箭自旋180转/分,星箭分离天线张开120转/分。卫星重173千克,初始轨道近地点439.2384公里,远地点2384公里,倾角68.5度,周期114分钟。设计寿命20天,实际工作28天,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目前卫星还在天上,近地点430公里,远地点2076公里,倾角68度。
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国际上第1368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国际天文编号1970-34A,表示1970年第34次发现的轨道物体。末级火箭与卫星都是一起进入轨道的,可能同时出现多个轨道物体,分别加以编号,因为卫星一般在前面,火箭一般在后面,按物体在轨道上前后的相对位置给与编号,东风红一号是34A。
东方红一号外形类似泰罗斯1号气象卫星,因为中国详细研究了这颗卫星,应该有不少技术借鉴。东方红在卫星分类上属于工程试验卫星,主要试验卫星基础技术。携带了东方红乐曲发射装置,用于政治宣传,属于政治卫星。卫星用途由有效载荷决定,东方红一号卫星没有有效载荷分系统,是个纯粹的工程试验卫星,但是发射机负担了政治宣传任务,能够定义为政治卫星。各国第一颗卫星都有政治宣传的用途,因为发射卫星本身就是政治宣传。中科院版的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完善,是科学实验卫星,但是因文革的混乱,为了保证进度,砍掉了科学实验功能,上天的卫星是阉割版。
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当时代号SHJ-1,SH是拼音字头,现在代号简化取拼音第一个字头,叫做SJ-1。五院、北京卫星制造厂等研制。测量高空磁场、X射线、宇宙射线、外热流等空间环境参数。技术试验有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温度控制、长寿命遥测设备及无线电线路空间环境长期工作性能。外形类东一,72面1米直径球形多面体,28面贴太阳能电池。壳体中部圆形密封仪器舱,短波遥测、超短波信标机(202MHz)和银锌电池。两侧2弧形附舱,附舱1两组镉镍蓄电池和小遥测装置,附舱2限制器、移相调配网络,附舱3有5cm应答机,附舱4有10cm信标机。外壳4根交叉十字振子短波天线是两个遥测系统共用天线,环境移相调配网络相互隔离。末级火箭180转/分自旋,纵轴晃动不断加大,最终甩出卫星分离,卫星天线甩开。G-M计数器探测质子和电子总通量,铍窗积分电离室探测太阳X射线。自旋稳定,光亮阳极化涂层壳体,百叶窗式无源主动温控,舱温-15℃~30℃。总重221公斤。近地点266公里,远地点1826公里,倾角69.9度,周期106分钟。
计划工作1年,实际工作8年,79年6月17日报废,96年6月17日陨落。美国探险者-50卫星正常运行28年,目前还活在天上,我国运行时间最长卫星至今仍然是实践1号。卫星第一圈、第二圈都没有收到信号,第二天收到微弱短期信号,第八天正常,估计最初没有和火箭分离造成的。银锌电池循环充电寿命只有一百多次,所以有效载荷供电很快停止,停止发回科学探测数据。太阳能断续供电的工程信号设备长期工作。
实践一号实际是东方红一号的最初版本的简化版。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以后,利用剩余卫星设备,加紧研制原本应该随着东方红一号上天的科学探测设备,研制了实践一号卫星。但是实践一号还是没有姿态控制装置,还没有完全达到中科院版本的全部要求。如果没有文革的混乱,中科院版本的东风红一号完全能够按原定计划研制出来。实践二号卫星没有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因为当时失去了生产长征一号固体第三级的能力,具体原因尚没有找到,估计固体火箭生产设备无法使用,恢复生产代价巨大。文革的巨大破坏,由此可见一斑,已经搞成功的火箭竟然不能继续生产了。实践一号最初没有分离,英国、美国都发现了。原因是末级火箭有两个反推火箭工作不同步,卡住卫星,后来甩出卫星。美国第一颗卫星失去稳定,因结构柔性影响;实践一号则因结构柔性而分离成功。
低轨卫星试验设施:KM1、KM2、BZ1、BZ2空间环境设备。KM3大型空间模拟器,直径3.6m,长7m。北京环境试验工程研究所和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分别建有直径为1米、2米、3米、5米和7米不同尺寸热真空模拟室。真空度可达10-7托。模拟太阳的远红外加热器。有的还有氙灯太阳模拟器。5吨、17吨电磁振动台和20吨液压振动台卫星振动试验。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大型离心机3×2×2米台面,最大负载2吨,有效回转半径为5.2—7.2米,臂长15米,转速范围每分钟17—18转,最大离心过载2—17g。大型跌落式冲击试验台2.6×2.6×3米台面,有效升程高度15米,台面负载2吨,响应波形峰值加速度为50g。惯性器件研究所和运载火箭总装厂、北京第二机床厂分别研制一套包括陀螺平台动态精度测试的三轴摇摆台和用于陀螺平台静态精度测试的精密倾斜回转台。70年代有微波暗室和地面天线实验场。卫星总装厂研制高灵敏度的同位素氪—85检漏设备。
东方红传•黑计划
灯塔一号导航卫星:1967年,海军提出发展导航卫星的建议,灯塔一号(DT-1)导航卫星68年论证,70年研制。1972年—1979年,样星模装试验。使用重力梯度杆,壳式叠瓦太阳电池阵。78年8月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停止导航卫星计划,完成初样,80年12月31日下马。重力梯度杆是一种简单的定位装置,卫星能始终指向地球,灯塔一号重力梯度杆12米长,可伸缩,顶端一个天平动阻尼器,对地精度5到7度。类似美国子午仪卫星,上千公里极轨,4~5颗组成全球导航网络,双频多普勒测速导航体制导航定位。红外喷气主动捕获地球,磁力备份捕获。
黑卫星:缺乏资料,不清楚当时有多少卫星工程上马。导弹预警卫星、核爆炸探测卫星应该与640工程密切联系,没有任何资料披露。 70年8月15日,国防科委会议拟订71年尖端武器和卫星、飞船的发展规划和四五规划设想。“前三年赶上,后两年超过”世界水平,计划四五期间14种航天器上天,平均每年上天9颗卫星。73年9月8日,五院制定80年前的卫星、飞船发展规划。这些计划都没有资料披露。如果说大跃进叹为观止,文革毫不逊色。2007年,中国发射11颗卫星,首次实现年均9颗的文革规划。
电火箭:五院70年5月停止研制。钱学森49年提出核火箭,北航58年设专业,62年停止。电火箭包括核火箭,60年代以后各国都停止了核火箭的研制,这时候的电火箭通常指小型火箭推进装置。中科院电工所77年研制出脉冲等离子体电火箭试验样机和飞行样机,81年成功完成高弹道空间飞行试验。电火箭(或称离子推进)先后完成离子火箭发动机和脉冲等离子体发动机的研制。82年1月13日,新华社公开报道电火箭首次空间飞行试验成功。目前中国离子发动机卫星即将发射。
流产火箭:72年研制实践二号,因长征一号无法恢复生产,改液体三级长征一号甲,75年转为预研下马。508所(五院北京空间机电研究院)71年负责探空火箭和回收,78年接手长征一号恢复和改进工作,为长征一号乙,探空火箭交长沙工学院。78年12月508所乙改长征一号丙,新长征十一号,研制有控制功能通用液体末级。发射卫星或进行远程弹道导弹弹头的再人模拟试验。81年11月改称CZ-1C,84年成功测试第三级发动机,85年暂缓执行和508所不再承担火箭总体设计。长征一号马杰简作长一马。CZ-1M。方案提出意大利马杰火箭第三级意丽丝固体火箭发动机替换GF-02。因缺乏资金没有购买马杰第三级。
风暴一号运载火箭:60年上海市制定《1960-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草案)》提出逐步研制发射各种小型、中型气象火箭、地球物理火箭、高能燃料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火箭以及建成完整的中型火箭基地等目标。
69年8月,周恩来指示上海搞火箭卫星,8月14日批准701工程及风暴一号(FB-1)运载火箭。70年2月将技术试验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与配套地面设备交机电二局研制(通信卫星后转五院)。风暴一号在东风五号导弹基础上研制,七机部一院提供图纸,上海机电二局20所和新江机器厂研制,立足上海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艺条件,重新论证总体方案,进行各系统设计。元器件、材料70%上海配套。火箭得名于67年上海的一月风暴造反夺权事件。大尺寸整流罩,部分铆接舱改化铣舱,合并某些舱段。钟表机构安全系统。二级游动发动机输送系统泵压式;重新设计发动机主活门等。铝铜合金推进剂储箱;三轴气浮陀螺平台。二级游动发动机输送系统改为泵压式,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箭上计算机KS-1。
风暴一号直径3.35米,长32.57米,起飞192679公斤,起飞推力2746千牛。一级推进剂142730公斤,FY21发动机工作128.089秒。由四台切向±10度摇摆FY20发动机并联。二级推进剂36095公斤,FY23发动机(基本同YF22,不摇摆),由主发动机FY22和FY23U游动发动机组成。FY23U由四台摇摆发动机和共用小型涡轮泵组成,分机±60度切向摇摆。主机真空推力716千牛,工作117.41秒;游机真空推力44.13千牛,工作323.41秒。球锥形整流罩长3.144米,直径2.2米,有效容积5.1立方米。平台-计算机方案,控制一二级关机时间使卫星运行周期偏差最小;视速度作为关机特征量。钟表机构自动延时一二级空中自行炸毁。典型飞行程序,T+0秒火箭起飞,7程序转弯,123.156一级关机预令,125.856一级关机二级主发点火,126.856一级分离二级游发点火,137.156整流罩分离,233.622二级主发关机,416.822二级游发关机,421.822星箭分离二级反推,422.322二级反推转动,423.702控制系统断电飞行结束。华东计算所69年开始研制箭载计算机,72年KS-1箭载计算机用于风暴一号。75年KS-1A用于风暴。
风暴一号飞行:70年11月第一枚地面试验火箭出厂,12月酒泉地面试车。以后每批次仅生产一枚。称为I状态。
72年4月14日02批第一枚试验火箭酒泉第一实验部。低弹道试验,落点新疆库尔勒以南。8月8日上午发射前5小时平台翻转180度,不卸燃料抢修成功。10日8:32酒泉02批火箭发射基本成功,试验配重模拟卫星1050公斤。弹头三天后找到,总理甚至提醒是不是打出国了。资料判断没有打到库尔勒,而是后面的马兰以北红山山区,弹头偏右。偏航后,经鄯善县以南艾丁湖到托克逊西北飞去。火焰山前进公社发现整流罩,艾丁湖许多弹头碎片。最后在托克逊西北20余公里一个河滩找到弹头罐体。平台漂移导致误差185公里。此次是弹道飞行,考验火箭性能。
风暴一号I状态:之后减轻结构质量、滑行方案、提高发动机调整精度和推进剂充分利用等多项,运载能力增加50%。73年1个月测试发射03批,故障严重用了118天。73年9月18日20:12酒泉138工位发射03批,701-03任务,长空一号卫星首次飞行,重1138公斤。二级游动发动机燃气发生器故障没有启动,154秒失控自毁,连同卫星残骸坠落于甘肃省临洮县境内。
74年7月测试检查上百个质量问题,04批二级火箭飞行到近200秒,主发动机故障,残骸散落于广西横县、博白一带。事后发动当地20多万群众搜索,收集火箭、卫星残骸共125件。这次飞行试验中,张春桥听取发射准备情况时说要警惕“卫星上天,红旗落地”。
7月12日21:55发射04批,1108公斤长空一号。近200秒,二级主发动机故障,残骸散落于广西横县、博白一带。事后发动当地20多万群众搜索,收集火箭、卫星残骸共125件。这次飞行试验中,张春桥听取发射准备情况时说要警惕“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流传一时。
75年05批和06批。76年07批计算机没有发出关机,远地点高出1756公里仅基本成功,08批游机故障未入轨。
长空一号电子侦察卫星:701工程研制电子侦察卫星,代号CHK-1。收集地面雷达等数据,对外称技术实验卫星(JS-1),设计寿命7天,实际工作能达到10天以上。上海机电二局研制,70-76年共研制8颗,上天3颗均未达到设计目标,81年计划中止。上海汽轮机厂701车间研制生产,78年改名华银,82年改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东风场史馆、哈工大航天馆各保存一颗实物。首次使用计算机,程控为主,地面遥控为辅。双频信标机兼跟踪、遥测、数传综合利用,三轴稳定,使用TTL集成电路,银锌电池重达473.5公斤。美国命名JSSW (Ji Shu Shiyan Weixing or "Technical Test Satellite"),PRC 3(China 3)。
75年7月飞行,重1107公斤,近地点187公里,远地点474公里,倾角69.027度,周期91.02分,9月14日正常陨落。
75年12月飞行,重1108公斤,近地点184公里,远地点387公里,倾角68.991度,周期90.22分,76年1月27日陨落。
76年8月飞行,重1108公斤,近地点191公里,远地点2145公里,倾角69.166度,周期108.44分,78年11月25日陨落。
风暴一号III状态:风暴一号II状态是导弹,下文叙述。78年决定风暴一号一箭三星发射,利用II状态导弹备份产品改装,称为风暴一号III状态,孙敬良总师。适逢航天计划调整,取名新长征一号,XCZ-1。79年7月28日05:28发射,2级游机297秒提前关机,自毁。箭体写着FB-1(III),型号次数XCZ-1-01。二级80年起改用YF24发动机,与FY23基本相同,制导控制系统与长征二号C基本相同。与长征二号主要不同处在于火箭头部。81年9月20日05:28一箭三星发射成功,新长征一号火箭,箭体XCZ-1,生产序号1802。
地面测试发控:程序控制的自动化测试方案;后来使用箭载计算机测试方案。地面设备研究所同上海机械学院七十年代初合作研制成功激光瞄准仪,作用距离100米以上;方位角用数字显示,并可传输打印。瞄准仪还有随风摇摆跟踪装置,在大风下,火箭来回摆动时仍可捕获与跟踪目标。
大推力发动机试车台:69年建成投产。主体工程高59米,长41米,最大宽为22米,建筑面积39.6千平方米。上海七十年代初建设大推力级大型试车台。全箭系留试车台有推进剂系统、气源及配电系统、控制系统、水平测试及垂直测试系统、有线测量系统及无线测量系统等22个系统组成。铁塔高30米,箭体翻转坑深17.5米,30吨悬臂吊,33米深导流槽,地下23米深五层建筑均为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浇注。正面两根高33米、截面2×2平方米的钢筋混凝土立柱。
701试验设备:火箭发动机配套试车台代号7013工程。半敞开式,设备安装在试车台倒流糟两侧。72年7月竣工。上海汽轮机厂锅炉研究所实验工场改建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509工程。有屏蔽室和电磁波吸收室。80年2月建成卫星大型地面试验室,安装跌落式冲击台、离心机和空间模拟器,16吨大型电磁振动台。
实践二号科学试验卫星:代号SHJ-2。杨嘉墀总师。高能带电粒子环境、太阳高能电磁辐射、地球-大气辐射和大气密度等综合探测。有效载荷半导体电子单向强度探测器、质子单向强度探测器、闪烁计数器、太阳紫外辐射计、太阳X射线探测器、长波红外辐射计、短波红外辐射计、地气紫外背景辐射探测器、热电离计、磁强计、太阳角计、红外地平仪等。试验太阳电池阵对日定向姿控和大容量数据存贮,延时遥测,跟踪和遥测合用射频通道超短波统一系统,无源主动温控制,多扇百叶窗调温。11种探测仪器,重257公斤。主体外接圆直径1.23米、高1.1米八面棱柱体,相互隔开4侧面各一块矩形太阳电池帆板,其余 4面百叶窗。发射时帆板下垂靠在4侧面,入轨后张开与卫星顶面平齐,对日自旋稳定。近地点237公里,远地点1622公里,倾角59.5度,周期103.4分。
实践二号甲:电离层探测信标卫星。77年秋决定一箭双星,临时研制二甲,没有姿控和遥测系统。近地点237公里,远地点1629公里,倾角59.5度,周期103.6分。重480kg,银锌电池供电。信标机高频16.2 mhz和40.5mhz,其中16.2跟踪信标用,地面站分别接收多普勒频移和法拉第旋转信号,反演电离层积分电子浓度。设计寿命半年,实际工作52天。
实践2号乙:无源雷达定标试验卫星,发射前临时增加的卫星。近地点228公里,远地点1519公里,倾角59.4度,周期102.4分。直径4米气球作引导光学信标,轨道直径3米,直径0.45米金属球作地面雷达标校用。两球间用600米丝绳连接。气球装升华物和少量残余气体,入轨释放后膨胀,聚酯镀铝表面很亮,引导雷达便于搜寻发现金属球。
中低轨道卫星测控网:类似回收卫星网络。主要区别是双频频移测速仪与遥测系统设备合一。西安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和太华科学仪器厂研制生产。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东风五号导弹70年6月完成设计,在此基础上改制长二,70年七机部屠守锷主持研制。学习上海701大会战,70年展开705大会战,加速洲际导弹、长二火箭、返回卫星的研制,争取当年十一前上天。后要求72年春发射,178个单位参加,火箭不少技术难关未攻克。72年4月改73年一或二季度,计划仍然没有实现。
长二原设计运载能力只有返回式卫星结构重量55%,增加运力是关键。选择东五二级方案,二级主发动机和游动发动机同时工作,关闭主机后游发独立工作到卫星入轨,运载能力提高500公斤,但入轨点航程较远。10项措施减重,一级减400公斤,二级减300公斤,使整体运载能力提高300公斤以上。
平台-计算机制导,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90吨。一级4台并联可摇摆液体发动机,起飞推力282吨。二级1台游发,1台涡轮泵4个可摇摆推力室及相应部件组成,总推力4.7吨,用于姿态控制。
211厂(首都机械厂)生产01批东五导弹共6发,其中后4发改成长二火箭。74年11月5日13时酒泉发射返回卫星,一分钟准备后星上大部分仪器断电,离点火口令下达13秒停止发射,卫星地面综合控制台电源容量较小,脱落插头长线电缆电压下降过大,造成星上电压不够而断电。更改脱落插头供电方式重新启动,卫星工作正常。17点40分第二次发射,起飞6秒出现越来越大俯仰摆动,姿态失稳。20秒安全自毁系统启动,火箭自毁。地面安全指挥员发出安全爆炸指令比火箭自毁指令晚了0.4秒。卫星及火箭残骸坠毁发射塔东南方不到一公里范围内。测量数据分析结合残骸解剖,幸运找到出问题的一小节导线,试验证明为故障原因。火箭控制系统俯仰速率陀螺通道一根导线暗伤,过程中因振动导线短路,俯仰通道失稳。此次是东五Y3弹,改成长二Y1火箭。
154二期工程:返回卫星使用,中、低轨道测控。主动段东风154二期无线电测量系统、单脉冲雷达、光学设备组成。入轨段南方四站测量。二期增加长春、闽西、拉萨,两个活动站和回收测控站。长春站团级,中心控制站。渭南和北京指挥中心。拉萨、长春等测控台站配备时统设备、数传设备、语音调度设备等。闽西站大站,团级。76年第26试验训练基地成立,即西安测控中心。地球轨道测量160型电影经纬仪、150光学经纬仪。930时统。地面站小型轻便广角目视跟踪仪器(光学打印经纬仪),一人一镜,多个配置。光学跟踪经纬仪,人造卫星跟踪摄影机。
返回式卫星:中科院66年成立返回卫星总体组。66年初,七机部八院王希季主持总体方案论证,研制两步走,第一步在轨运行1天1.5吨试验返回式卫星,第二步在轨运行6天1.8吨应用型卫星。八院型号叫解放一号,七机部叫尖兵一号。66年9月返回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确定任务分工和研制进度,要求火箭于69年9月底做好准备,国庆20周年发射上天。67年9月召开尖兵一号大总体协调会,45个单位参加。20基地负责卫星发射、测控、回收。测控、回收任务下达给第6试验部。68年2月中科院卫星工程任务移交国防科委五院。卫星棱镜扫描式相机拍摄地物图像,增加恒星相机摄影定位功能。采用大容积的返回舱,成为可适用多种返回式卫星的公用舱。68年起研制降落伞系统,直到70年以后才获得成功。69年选定返回场四川遂宁市。70年705大会战,72年春发射,72年改73年一季度。尖兵一号是照相侦察返回式卫星,705工程卫星。尖兵一号共4颗试验型,其中第1颗失败。
尖兵一号是照相侦察返回式卫星,属于黑卫星,直到最近才解密关键数据。虽然地球人都知道尖兵这个军用代号,至今官方还没有正式公开,叫做返回式卫星0号试验型,FSW-0,返回、试验、卫星的意思。曾用过返回式一号,FSW-1。由于名称、代号多次变动,中文代号、英文代号随之变动,出现各种各样的混淆。
返回式卫星0号试验型:FSW-0,第一代国土普查卫星。尖兵一号,也叫返回式一号,FSW-1。01批共4颗试验型。11个分系统,有效载荷、结构、热控、姿控、程控、遥测、遥控、跟踪、天线、回收及电源分系统。被动热控,起飞质量1800kg,在轨运行3天。形状羽毛球状的钝头截锥体,最大直径2.2米,总长3144毫米,头部半锥角10度,由仪器舱和回收舱组成。容积7.6 立方米,返回有效载荷260千克。回收舱外部烧蚀材料。前3颗无源搭载辐射剂量探测,塑料核径迹探测器测量回收舱内重核粒子强度、核乳胶测量回收舱内质子、电子和a粒子等,剂量计探测X射线和g射线的剂量。
返回式卫星相机:67年1月决定160甲片星相机,160乙片地物相机。甲片中科院化学所,乙片保定胶片厂,74年试生产,达到并超过指标。67年11月,由长春光机所、公安部811厂、北京工业学院组成相机工程处,王大珩领导研制相机。508所棱镜扫描式全景地物相机,分辨率20米。卫星近地点170公里地面分辨率10米,采用线对分辨率,是单线分辨率(或光电成像卫星CCD象元分辨率)的两倍。一台棱镜扫描式全景相机。
FG14返回式卫星制动火箭发动机:1974~1987年间,10次全部成功(SpaB-68返回制动,球径680mm,工作时间19s。75年至今28次成功送回地面)。FG23返回式卫星制动球型火箭发动机,FG14改。87~93年5次参加返回式。
返回卫星防热:姜贵庆等开展热防护和内部温度计算、防热涂层烧蚀计算的课题研究,提出低温碳化烧蚀材料热分析计算和防热涂层烧蚀计算的方法,建立涂层烧蚀计算数学模型,为涂层防热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第1颗返回卫星:75年11月26日11时30分。8分钟后星箭分离。根据遥测数据,以箭上惯性坐标系为参考,计算出分离点轨道参数为:倾角63,近地点181km,远地点487km。稍后外测雷达参数为:倾角62度57’,近地点174km,远地点490km。近地点177公里,远地点479公里,周期91.1分,倾角63度,1790千克。回收600近181远495。遂宁回收场区纵向(卫星返回轨迹方向)±116公里,横向(卫星返回轨迹垂直方向)±288公里的地域。3天返回,返回舱裙部和部分仪器被烧坏,落点偏差较大,贵州省六枝营盘公社回收(东经105度30分47秒,北纬26度13分39秒),接近硬返回。60Kg胶卷2Km照片,片盒破碎,部分胶片曝光。对所有回收物都进行仔细检查和测试,对烧坏的裙部和碎片金相分析;返回舱微型磁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返回卫星总体室负责人孔祥才75年组织力量研究。75年5月确定相应改进措施。
第2颗返回卫星:76年,完好无损,近159远489周期91.1分59.4度1812千克(1790/600/172/492/59.5),遂宁回收场区调整为纵向±90公里,横向±250公里长方形区域。两套160乙片。76年12月7日12时22分,离点火2分钟,摆杆失灵。3战士爬到30米高塔顶成功用手摆动摆杆,然后跑回到地下室,仅用5分钟完成任务。但是此时已超过预定发射时间十多分钟。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负责返回式卫星综合测试的郑松辉,建议继续发射。卫星在最佳时间内发射了。入轨后姿态控制系统耗气量偏大,担心3天后返回姿态调整用气量不够;担心消除引起返回舱姿态偏差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失灵。现场指挥员决定仍按3天回收安排,并根据舱内压力调整两舱解锁指令时刻。10日第47圈,遥控站发出姿态调整指令,接着遥控站准时发出两舱解锁指令,两舱解锁同时,两台回收时间控制器启动,依次发出起旋火箭点火、制动火箭点火、消旋火箭点火、回收信标机开机等指令,返回舱按预定轨道飞向地面。渭南测控中心利用雷达测得制动火箭熄火后的外测数据进行计算,根据回收控制判别准则发出遥控指令,切换成“过载~时间”控制。返回舱轴向过载6.5g时,过载开关触点闭合,再次启动时间控制器。此后时间控制器依次发出弹射底盖及制动火箭壳体、弹引导伞、减速伞分离、拉出主伞等信号。返回舱乘主伞以每秒14米左右的速度在四川预定回收区内安全着陆,返回舱及舱内仪器设备完好无损。
第3颗返回卫星:78年,首次按计划摄影。两套160乙片、170黑白红外负片和180彩红外底片。近167远509周期91.2分57度1810千克(回收650/近169/远488)。
671二期工程:返回卫星使用渭南等4个站。跟踪测轨、遥测、遥控、数据处理、回收、时间统一、通信和调度指挥系统组成。新建长春、闽西、拉萨测控站,第一、第二活动站和回收测控站。七机部504所、上海科学仪器厂双频测速仪;南京天文仪器厂大型折反射人造卫星摄影机;七机部704所、289厂中低速率遥测系统;上无13厂测控计算机;17所遥控系统。70年代初卫星测量部成立轨道室,返回卫星测控软件系统12部分组成,包括总联、信息交换、数据预处理、初轨确定、轨道改进、轨道预报、数据注入、时间校正、卫星寿命计算、返回轨道预测、遥测数据处理和模拟等。75年9月,西北综合导弹试验基地卫星测量部编,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
71年起加快无线电单边带通信系统建设。以渭南为中心,沟通至长春、胶东、闽西、湘西、拉萨、喀什、第一活动站、第二活动站和回收站的无线电通信网络。以湘西为局部网络中心,沟通至海南、南宁、昆明的无线通信。增配短波单边带收发信机、无线数传机和无线通信车。初步形成以有线为主、无线为辅的卫星测控通信网络。
测控站对卫星跟踪观测,数据处理,计算初轨并修正,计算精轨,作出预报,计算时间校正量,选择回收圈,预报发出回收调姿、分离指令的时间及粗略落点;接收并处理遥测数据,对其中部分参数实时处理;对卫星发出遥控指令,以控制星上部分设备开(关)机,校准星上的计时装置;根据轨道寿命和遥测参数两个因素,判断卫星是否需要应急回收,执行运行段安全控制任务;卫星回收段完成再入控制、跟踪观测、再入弹道计算、安全判断和安全控制等任务。
跟踪测轨系统154Ⅱ乙跟踪雷达和701-5无源引导雷达,双频多普勒频移测速仪替换一期单频。卫星2个互成一定比例的高稳定频率信标源。实时遥测系统低速率编码,实时传送卫星上各系统工作状况及测量参数。延时遥测系统用星上磁带机,中速率编码遥测系统。七机部遥测设备研究所设计,巴山仪器厂生产。遥控指令和注入数据,均以编码形式传送。
返回场:四川遂宁市为中心。长二最大入轨周期偏差8秒,飞行3天返回横向偏差150公里,8天400公里,增加备用回收场。卫星回收由星上控制系统与地面测控系统配合完成。卫星测控中心控制指令。第一、第二活动站发出遥控指令,返回舱按计划再入大气层。第二颗有5台超短波定向车。4架载有定向罗盘的直升机在返回前半个小时先后起飞,预定待命点上空盘旋。地面搜索分队带中波定向仪。中午时分,预定着落区上空传来一声低沉的轰雷声。从西北方向飞来一个黑点分成两个,其中一个(返回舱的防热罩)一闪一闪地下降得快一些,落在一条公路边。另一个黑点(返回舱)后面拖着一具降落伞,徐徐下降。最后降落在山坡上的一块菜地里。返回舱着陆后3分钟,直升机不到100米坡顶着陆。
东方红传•生物卫星
581组生物航天:1957年11月,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乘客是一条叫做莱卡的小猎狗,由此,中国卫星计划一开始就考虑装载生物。58年10月成立由蔡翘领导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宇宙医学研究组,进行宇宙生物研究。59年12月制定计划,提出65年完成人在宇宙飞行中的医务保障研究。60年军事医学科学院正式组建航空医学研究室,《中苏两国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的重大技术项目》草案,将“火箭飞行中的生物(狗)生命保障系统的研制与训练”课题列入项目。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进入太空。61年6月3日起共组织12次星际航行座谈会,为载人航天作准备,64年结束。1961年,秘密挑选过宇航员,20多人集中在十一航校,几个月后回原单位,理由是改装米格21,体检没过关。61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承担探空计划中的宇宙生物学部分,发展生物探空火箭计划,要求62-65年完成动物进入太空的地面模拟试验与生命保障措施,65-68年完成宇航员地面模拟试验与生命保障措施。63年将宇航员部分调整为暂缓研究。64年5月军事医学科学院成立航空宇宙医学研究所,9个研究室。以人体实验为中心,辅以动物实验,重点开展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64年1月,卫生部制定的《宇宙医学发展十年规划》列入国防科委科研规划,由总后军事医学科学院抓总。65年卫星十年规划中,包括飞船等。
中科院生物探空:58年9月成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负责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生物物理所主要任务是研究有机体的物理及物理化学过程,研究外界物理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对有机体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第一步开展原子能和平利用,动植物增产及新品种培育和辐射防护,高空探测中重力和宇宙射线对生物的影响等研究。贝时璋领导,成立581组生物小组,研究人和生物太空飞行环境因素,当时叫宇宙生物学,现在叫空间生命科学。生物小组在跃进成果展览会保密馆展出一个生物火箭头模型,展出佩戴测试设备的小狗。生物小组成立宇宙生物学研究室,开展高空探测中的生物学问题研究。五年规划目标是找出高空探测外界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首先是超重和失重影响,从生理、生化、形态等方面研究,找出防护方法。下设宇宙力学、低压供氧和温度、宇宙辐射、生化检验、动物训练及挑选、工程技术等研究组。随后以动物实验为主,开展了一系列重力、密闭环境有关的模拟研究。建成了动物离心机、振动、低压、温度、生化和动物训练等实验室。实施生物探空火箭计划,利用T-7A火箭进行生物试验。65年扩充为三个研究室,分别承担生物实验研究,动物的挑选训练和总体规划设计工作。66年科研人员百余人。
T-7A(S1)生物火箭:探空七号甲生物Ⅰ型试验火箭。61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承担探空计划中的宇宙生物学部分,63年提出T-7A(S1)研制要求。换生物Ⅰ型箭头,重1.144吨,最大飞行高度76公里。64年7月19日第一枚发射成功,65年6月发射成功2枚。3次高度60-70公里,箭头降落伞回收,白鼠等实验动物全部活着返回。箭头重122公斤,由密封生物舱、遥测舱和回收舱组成。生物舱下段2只固定大白鼠、2只可自由活动大白鼠和4只小白鼠,12支生物试管装果蝇、须酶等。上段摄影系统。2批3枚。T7A生物火箭一发造价100万至120万元人民币。
T-7A(S2)生物火箭:生物Ⅱ型箭头重170公斤。八院65年10月研制,起飞重量1.325吨。66年7月15日和28日,安徽广德2枚发射成功,飞行高度68.70公里,雌狗“小豹”和“珊珊”活着回收。验证密封生物舱结构和生活保障系统等。箭头直径0.6米,由密封生物舱和回收舱等组成。生物舱上段磁记录器,下段装摄影系统、生命保障系统和实验生物(含4只大白鼠)。生物舱完全满足动物近30分钟飞行需要。期间小狗耗氧量测定约每小时3~6升。温度保持24摄氏度左右,1个大气压左右,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降落伞面积58平方米,每秒8米速度距发射地约40千米山区安全着陆,约40分钟后取回小豹。新的狗生物舱火箭没有发射,起飞1350千克,可将180千克发射到约70千米。小狗北京展出,后因无人看管,中科院不知其下落。实际上去了宇宙医学所。
和平一号探空火箭:58年秋,中科院与五院联合制定和平一号地球物理火箭探空计划,争取国庆十周年发射,中科院裴丽生、五院梁守?负责,五院刘秉彦负责靶场挂勾问题。59年5月4日,钱学森和平一号协作分工会议,就遥测系统、箭上仪器、结构设计、弹道测量与靶场挂钩问题作了具体安排。后来任务转为T7A电离层探测火箭研制。65年研制和平一号生物火箭,采用退役东风2导弹改装,酒泉发射,射高300公里,生物舱容积1立方米,1猴2狗和其他生物,计划68年发射。回收载荷1500公斤,空投试验成功。67年又研制了2450公斤回收载荷系统,70年6月空投试验成功,没有使用。67年冬完成生物火箭头并查看发射,68年文革混乱,取消发射任务。
651规划载人航天:65年5月,钱学森提出发展载人飞船,人造卫星上天十年后发射两艘无人试验飞船。65年中央专委第13次会议原则同意79年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设想。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提出的生物卫星系列叫跃进号,包括两艘跃进号无人宇宙飞船。袁树芝负责论证载人飞船方案,组成飞船设计组,先后提出两个论证方案,安排近200项研究课题。生物卫星为发展载人飞船、载人空间站服务的前期研究工作,为载人飞行积累数据和资料。65年10月651会议上,中科院编制了生物卫星系列,编制宇宙飞船力量不够。中科院想自己搞飞船,钱学森主张七机部搞。飞船问题只提了一句,议而未决。
中央专委认为可以上马飞船,66年初,中央专委罗舜初委托军事医学科学院蔡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贝时璋、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沈其震三人商讨、制定飞船规划。贝时璋力主先上生物卫星,再上飞船;蔡翘力主第一次就载人。最后决定视技术进展而定,不排除发射一至两个生物卫星。66年春召开宇宙飞船规划会议,最终形成“载人宇宙航行规划宇宙医学宇宙生物学部分(初稿)”规划文件,设想在1973~1975年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实现首次载人宇宙航行。提出为确保宇航员安全和活动,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关键问题有生命保障、返回和救生的医学保障、宇航员的选拔训练与医务保证、人-机关系、生物遥测和数据处理等。主要措施中提出筹建宇宙医学和宇宙生物学研究中心及大型模拟设备的规划。6月28日委托蔡翘重新审改规划文件。
东方红传•国家旅行计划
曙光一号飞船:67年5月,聂荣臻指示第一颗卫星基础上要搞气象卫星、宇宙飞船。68年1月8日召开第一艘载人飞船总体方案设想论证会,钱学森建议第一艘载人飞船命名曙光一号。王希季提出一种载人飞船初步方案。初级飞船,生命保障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由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承担,先制定研制方案及相应计划。最后拟定五人方案,因为毛泽东希望人多点。钱学森又布置三人或两人供对比,6月5日,提出《“曙光”一号医学、分系统方案(草案)》,没开论证会。68年2月起,医学总体方案组提出生命保障大、小循环医学及工程、工效、救生、电子、设备、选拔训练航天员和医监各分系统初步方案设想,研制指导思想和任务,医学、生物学实施的技术途径,研制进度,地面模拟设备及地面实验方案,地面跟踪观测船、站,发射靶场、回收点的医学技术要求,航天员工作程序,重量、体积、功耗的分配意见,以及任务分工以外的诸如航天员个人携带物品、专用车辆等研制要求。然后按照专业分工进行调研、制定分系统方案。曙光一号论证过1、2、3、5人方案。设想第一次发射上天两名宇航员。69年11月召开载人航天具体科研计划方案讨论会,形成曙光一号医学总体方案初稿,共11份文件。69年研制降落伞,71年试验回收系统成功。回收舱模型重3.4吨,两具减速伞和3个主伞组成。减速伞锥形带条伞,单个伞衣面积8平方米,一次收口。主伞环帆伞,单个伞衣面积334平方米,两次收口。减速伞弹伞筒开伞,减速伞分离后倒拉式拉出主伞。一共进行10次空投试验,均成功。类似阿波罗飞船海上溅落回收系统。
714工程:70年4月24日至30日,400多名专家在北京京西宾馆参加曙光一号总体方案论证会,提交《“曙光”一号生命保障系统方案》报告,七机部八院展示载人飞船样图和模型。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后,即要求73年把第一艘载人飞船送上天。6月20日《“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医学总体实施方案(初稿)》出台。70年7月14日毛泽东圈阅选拔航天员报告,确定上马,后来代号定为714。8月15日,国防科委会议全面落实任务。11月9日(119会议),七机部北京召开三星一船方案论证会,展示曙光一号全尺寸模型,60多个单位350多名代表参,确定东六作为发射工具。11月27日,国防科委呈送《关于研制载人飞船、通讯卫星、导航卫星的请示报告(草案)》,飞船计划命名714工程。曙光一号2人驾驶,最长飞行时间8天,争取73年发射无人飞船,成功后于74年再发射载人飞船。71年4月会议决定714工程上马,并展示航天食品,全尺寸两舱式飞船模型。类似双子星座号,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组成。座舱两个弹射座椅,航天员可以坐在座舱内的弹射椅上进行仪器仪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操作。座舱有仪器仪表、无线电通信设备、控制设备、废物处理装置,配有食品、水、降落伞等。设备舱有制动发动机、变轨发动机、燃料箱、电源和通信设备等。
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生命保障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定为飞船关键课题,先确定方案,才能展开飞船研制。65年9月,宇宙医学研究规划小组制定《1967年至1975年宇宙医学研究规划(草案)》。中国医学科学院65年重新制定宇宙医学规划草案,当年进行七昼夜大型联机模拟动物(狗)试验,为动物正式飞向宇宙进行探索性准备工作。总后一年给航空宇宙医学研究所20万元,最多30万元,65年10月要求军事医学科学院航空宇宙医学研究所调出,成立宇宙医学研究机构。66年下达研制航天医学工程环境模拟设备任务。68年4月1日正式成立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即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军队编制,隶属空间技术研究院。抽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100余人,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负责研究在飞船内为航天员提供安全且适宜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并能在紧急状况下保证航天员的安全。下设科技、政工、后勤、航天员训练组及9个研究室(组),总体、生命保障医学、生命保障工程设计、航天军事活动效率、起飞返回、救生医学防护、医用电子仪器、选拔航天员和训练、医学监督,若干研究组及一个试验工厂。编制定员1265人。73年7月24日,五院划归七机部建制,取消军队番号,宇宙所保留番号。74年1月1日国防科委直接领导宇宙所,75年9月改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
68年至70年,利用军事医学科学院低压舱、人用离心机(58机)和高低温等实验设备,开展与完成53项主题科研任务,其中载人医学工程课题20项。天象仪(德国进口,73年开工78年完工)、多功能转椅、电动秋千(74年开工76年完工)、冲击塔(74年开工84年使用)、变电室、地面弹射救生装置、模拟失重装置、高空减压舱、潜水加压舱及高温舱、低温舱等。68型人用离心机(68机)主机于70年陆续投产,绝大部分部件76年完成,85年5月通过验收投入试用。还研制了大、中、小型真空与低压舱、人体与工程实验用的振动台、冲击台、跑台、转椅和等地面实验设备。
太空生活模拟实验舱:兰州物理所研制。71年9月3日,环境模拟试验站正式建设,代号507工程。建成1、2、3号飞行模拟器实验室,1、2、3号舱实验室。密闭实验舱体积72立方米。舱内可调节温度、湿度、压力、风速、气体成份等因素,变换实验环境,并有5个乘员居住的生活设施及条件,可供较长期实验使用。75年正式投入使用。曾做过人体实验2000多人次,其中1次5人在舱内进行了较长期的模拟太空人生活实验。最长一次生活29天。80年代又对实验舱的控制系统,包括气体成份控制及净化、温度控制等进行了改装,实现了多参数的计算机控制。船姿态控制模拟训练器是早期研制的1台单项航天模拟训练设备。包括内部环境、外部视景和控制机构等部分,通过模拟飞船姿态与控制程序的方法训练航天员。
生保医学工程实验舱模拟载人飞船内外环境和进行航天员生命保障医学工程实验,70年研制航天员生保实验舱。有主舱与副舱系统。主舱系低真空系统,有效空间可供两人在其中做实验。主舱与大型负压筒连接,可做爆炸减压或迅速减压实验。副舱是高真空系统,采用了温度自适应控制技术。77年投入使用。
航天服:71年7月舱内航天服、头盔一型在医学所工厂研制,72年9月完工。8月3日舱外高压氧气瓶开始研制,79年底完工。飞船供气方式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展示会有传感器、氧气瓶、减压阀、水蒸发器、风机等。1978年国家科技大会奖第一代航天服,设计者葛申然、单连国。
航天食品:69年5月,507所与轻工业部发酵食品研究所、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四厂和梅林罐头食品厂为主,另有20多家单位参加,成立航天食品研究组,代号7204任务组,以上海益民食品一厂为主基地,按科研、设计和工艺三结合方式展开工作。三种航天食品系列,其中一种常态航天食品,还有应急飞行食品和救生食品,一共试制出200多种主食、副食、饮料、压缩食品、半固体食品。
航天锻炼员:59年3月,卫戍区抽调21名符合空勤健康标准的战士(锻炼员)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劳动生理研究所参加医学科学人体试验任务,模拟飞船活动,空勤灶伙食标准。宇宙所组建后,锻炼员纳编。宇宙医学及工程研究所68年挑选航天锻炼员展开试验研究。锻炼员要求身高170厘米左右,体重60至65公斤。模拟太空飞行训练,为设计、制造宇宙飞船,培养航天员提供生理参数。30人编成锻炼排全面试验训练,有1:1飞船模拟舱。飞船内环境模拟舱、飞船爆炸减压模拟舱与低压变温舱。其中飞船内环境模拟舱曾进行了大量人体实验,舱内环境控制系统已经满足地面评价要求。70年3月申请补充锻炼员,指定部队每年挑选15至20名战士替换退出实验的锻炼员,每年换三分之一,复员回去必须安排工作。不少锻炼员退役没走,留下来参加科研。79年叶永烈拍摄电影《载人航天》,出现了航天锻炼员。
曙光一号宇航员:70年最初计划半年选拔20名宇航员进行训练,集中时间71年11月。70年10月选拔,初选两个月。要求身高1.59至1.74米,年龄24至38岁,体重55至70公斤,飞行时间300小时以上。需要耐受10G。通过政审、飞行技术审查和最初的体检,从1918名飞行员中初选215名,又一轮筛选选出88名。在北京空军总医院选拔出33人,71年3月15日结束选拔,选出19名预备航天员人选(名单20人)。71年5月15日宇航员训练筹备组宣布成立,计划73年底发射飞船。913后,714办公室被怀疑是起义事的代号,包括宇航员训练在内的许多工作全部中断。714工程队长薛伦,政委李振军。航天大队队员:王荣森、方国俊、李世长、王志跃、鲁祥孝、柴鸿良、邵志坚、王福全、孟森林、杜金诚、刘忠义、张汝祥、王全博、马子忠、董小海、胡占孜、刘崇富、王福和。定选回忆是9人,航天基地准备接收12人。71年12月底,《中国第一批航天员选拔》、《中国航天服的研制》、《中国航天食品的研制》、《海上打捞试验》等多部影片完成。
歼教5失重试验机:69年11月研制,70年6月27日完成失重试验。锻炼员坐后舱,前面安放一架电影摄影机,记录试验的全过程。每架次能飞四至六个抛物线,每个抛物线能提供42秒失重时间,微重力10-3g。在失重的条件下,测血压、数脉搏,检查心电、脑电图,一共10个检查项目。还做了失重时心血管和前庭功能的变化、进食进水等实验,以及工程产品实验。飞行服务300多架次。71年航天员体检时,42人进行过72架次失重选拔实验。还用安2飞机进行前庭功能晕机检查。
曙光一号飞船火箭:资料互相矛盾,争议很大。盖因当事人参与项目的阶段不同,所了解的方案大相径庭,出现严重混乱。
一说73年发射长征二号,一说东风五号改装发射曙光一号两名宇航员,一说新火箭论证,71年投入研制,74年下马。一说东风六号洲际导弹改装发射飞船。
最初主流意见基于运载能力,系一人飞船,即聂荣臻提出的在第一颗卫星基础上发展飞船。制定规划时,第一颗卫星是返回卫星,由东五发射。运载火箭和早期的洲际导弹主要部分一致,导弹修改装上卫星,就成了运载火箭。早期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直接用生产出的东五导弹修改而成。东五运载能力不足两吨,只能支持简陋的单人飞船,即使进行大幅度改进,也只能勉强发射简陋的两人飞船。5人方案含政委,指令长,领航员,机械师,医生。飞船长7米,两舱结构,包括返回舱和推进舱。飞船重5.5吨,其中返回舱重3.4吨。与双子星座比,曙光一号重数百公斤,返回舱仅略重一些。后来调整为双人方案,和双子星座载人数一致,飞船重量尺寸和五人制飞船相当。东五运载能力远远不够,不可能成为飞船运载工具了。使用东风六号导弹修改的运载火箭发射曙光一号导弹。
东五最初设计的载重量很大,后因一系列原因改成阉割版。东五的原设计版本能够运载三吨多卫星,能够发射飞船,是候选运载工具,修改设计以后,东五失去发射飞船的能力,必须使用新设计的更大的运载火箭。东六74年下马,此后,飞船发射用的火箭可能由其他洲际导弹改装或者新研制运载火箭,无资料。
7201工程:69年12月,东风基地组成40余人选场勘察小分队,历时3个月,9个省25个地区81个选点,主要用于卫星、飞船和空间站的飞行试验及应用发射。预选16个方案,最后精选3个预选点。一个重要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长远发展,又要便于保密和施工。选择四川凉山境内越西,四面环山,地形隐蔽,向东北发射大倾角卫星和飞船时,一、二级火箭落点比较安全。复查发现越西电力供应紧张、交通不便、施工量浩大等缺陷。第三次对越西实地复察,并对西昌进行补充勘察。70年6月决定大凉山腹地西昌。波萝沟口一个阵地,按两个工位考虑,先上一个。向西两公里青杠坝,向东3公里麻叶林,可再建两个阵地。技术阵地杨家沟,控制中心,对应三个发射阵地。赶羊沟几座山头,放光学测量设备,建指挥中心。西昌地处安宁河断裂带,1850年西昌县城毁于一旦。大地震周期时间一般是100年至200年左右,当时争取时间,先上了。西昌海拔高、纬度低,地形隐蔽,地质结构坚实。气候适宜,水源丰富稳定。距发射场50公里处是西昌飞机场。距成昆铁路和川滇公路都不远,东面金沙江航道可以水路通达宜宾。国家通信干线紧邻发射场。
70年10月14日,宇航发射场西昌以北的松林地区开工,代号7201工程,意思是72年前完成。飞船发射工位修建3条隧洞、5公里铁路线。到75年,工程总体建设方案仍未正式确定和批准,已批复的发射、技术阵地等分系统方案,也经常修改变化,反复不定,建设周期和执行任务的时间也一再推迟。75年完成三通一平之后,徘徊不前。
714工程下马:71年913事件后,飞船计划暂缓,修改为10年内上天。73年9月8日,五院发展规划将载人飞船发射推迟到78年。74年10月24日上报,认为曙光一号进展十分缓慢,应当对原方案适当修改。75年3月决定载人航天工程下马,但是曙光一号没有停止研制,转预研。78年8月根邓小平的意见,收缩战线。中央专委调整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研究的方向,推迟载人航天研制,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型号研制工作停止。79年正式通知下马。该阶段研制成果为后期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航天员系统总体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突破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hqpp/2014-04-24/2578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