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红旗飘飘

打印

魏巍:一个拿着枪的诗人,一个拿着笔的战士

魏巍:一个拿着枪的诗人,一个拿着笔的战士

 

R0fdc3104bf867f8aa09767ffc421d2ad.jpg

大家希望我谈谈魏巍是怎样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战地通讯的,借此机会,我谈一点个人想法,供大家参考。

父亲魏巍的童年少年,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在他156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在不要学费的平民子弟学校学习了几年,毕业之后考入不要学费的乡村简易师范学校。上学不要学费,但课本要自己买。有一本“教育总论”,书价是一元。这是他在师范学校唯一的一本自己的书。因为买不起书,同座位同学就把书放在课桌中间,共同看一本书。这个面前没有书本的学生,靠着给学校抄写讲义,在师范学校学习了两年。这期间,他常去市里图书馆看书,在那里遇到了他的革命启蒙者——地下共产党员黄正浦,知道了许多革命道理,从此共产主义思想在他心中萌芽。当得知共产党的军队是为穷苦人翻身解放的队伍,根据地人人有饭吃时,魏巍决心投奔共产党,17岁的他只身一人毅然决然离开家乡,辗转来到山西参加了八路军,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支队伍。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炮火硝烟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他看到身边战士太多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太多的流血牺牲视死如归!他和战友们同生死共命运的经历,让他对战士的挚爱刻骨铭心。他就是人民子弟兵行列里的一名战士、一个兵。

他深知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捍卫世界和平英勇抗击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之战。

1950年他从解放大西北前线回到北京不久,即于195012月奉命前往朝鲜战场。在朝鲜的每一天,他被震撼着感动着。极其悬殊的劣势装备,极其寒冷的残酷环境,完全陌生的地理位置,被烧焦的阵地,冻僵在行军途中的战士;身上单薄的衣物,吃着冻成冰的土豆,由于严寒有时候连枪栓都打不开,手指被粘在冰冷的钢铁枪械上;衣食都无法保障的志愿军战士靠理想信念高于天,保家卫国,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最可爱的人”,是他灵魂深处对我们人民子弟兵长久感悟的积淀,是他对战士们崇高精神境界无比敬仰的激情喷发!

魏巍在赴朝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一个青年要去参加志愿军。他的父母对他恋恋不舍,他对父母说:解放了,共产党给咱们家分了土地。我去参加志愿军,你们要是想我了,你们就去看看分给咱家的那个地,那个地就是我呀!

抗美援朝战争激发出我们志愿军战士的阶级觉悟、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国才有家,国就是家!他们义无反顾走上前线,背负着人民的期望,为捍卫世界和平,去执行国家的神圣使命!他们视祖国的尊严人民的命运重于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生命重于泰山!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记述的那场悲壮的松骨峰战斗。松骨峰是美军争夺的要点,在这里守卫的11233513连官兵用血肉之躯拼死抵抗,打败了美军1000多人无数次进攻。最后,绝大部分人都牺牲了,全连仅剩下7人仍顽强地坚守住了阵地。战斗结束后,112师师长杨大易去了3连阵地,看到一生难忘的场面:阵地前沿堆满了几百具美军尸体和打乱摔碎的枪支。牺牲的我3连官兵,有的紧紧抓住敌人的机枪,有的手中的手榴弹沾满了敌人的脑浆,有的嘴里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战士邢玉堂、2排副排长王健候身上的余火还在燃烧,他俩的身子压着敌尸,牙齿和指甲深深地嵌进敌人的皮肉里……杨大易将3连阵地的情况告诉了前来采访的魏巍,又陪同他重访了3连阵地。魏巍记下的只是13名带火扑敌的烈士姓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争的许许多多烈士的姓名不闻于世,他们的功勋永垂不朽!

魏巍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的肯定。19514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毛泽东批示:“印发全军”。朱德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 周恩来在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谁是最可爱的人》,家喻户晓,流传中外,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鼓舞、教育了几代人。最可爱的人和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第一个喊出了时代和人民的心声。

魏巍在纪念抗美援朝胜利时曾写过一首诗:中华好儿女,何惧风雪狂,一战惊天下,大败兽中王!

在那13名烈士名单中,有3人被抢救死而复生。他们是李玉安、井玉琢、胡传九。和许许多多因伤至残的志愿军战士一样,他们复员转业到国家各行各业工作岗位,作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井玉琢回到黑龙江老家一生从事农业劳动。在解放战争中先后荣立10次战功,在松骨峰战斗中死而复生的李玉安,分配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他们隐功埋名无怨无悔为人民共和国奉献了一生。这都是党史教育的好教材!

魏巍的晚年,面对苏共的垮台,苏联的解体,他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19911225日,戈尔巴乔夫下台,叶利钦宣布苏共非法,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顶飘落。令人震惊的是,苏联绝大多数群众表现出的冷漠,广场上有人群在欢呼,有人在焚烧苏共党证。

贪婪腐败已经变质的苏联共产党不得人心啊!

1989年前后苏联国内曾经做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的调查报告,认为苏共代表劳动人民的只占7%,代表工人的只占4%,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达85%。苏联巨变后的进程证明,最大的赢家不是黑市倒爷,也不是持不同政见者,而是之前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成员,他们摇身一变成了后来俄罗斯的新显贵。

据外电报道,美国掌握俄政府高官大量腐败把柄,逼迫俄政府做出多种战略性让步。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国家的“关键人物”从私有化中大发横财,而其海外账户无不攥在美国人的手中。美国就是利用这些国家政要的腐败借机行事,一面煽动“街头政治”,一面向政要们施压,由此成功完成“颜色革命”。

1998年,我的父母亲到绥芬河,去看中苏边界的贸易市场,那个市场很大,中苏两边的人很多。去那里后,看到商人很多,有苏联人卖苏联红军的军装,全套的肩章,还有奖章,纪念章,皮鞋,狐狸皮,小盘子、小瓶子,各种砍刀、羊肉串叉子等等等等……苏联商人围了一个大圆圈,有人用中国话叫卖。当地人说苏联钢好,要多买砍刀。还有中国人拿袜子、小裤衩换苏联人的贵重产品,还有从苏联运来很多大木头。他们转到另一条街上,看到一些车辆都装的满满的物品。有不少中国男人、女人背着大包满街串,用很少的东西换来人家值钱的东西,用我国的暖水壶换人家的钢材,真是看不下去。魏巍说:“社会变质了就是这样,中国千万不要变,变了也这样!”他实在不忍心看了,叫我妈妈快走,他说:“不看了,回去吧。”

面对80年代之后国内出现的各种触目惊心的腐败腐朽现状,他极为忧虑。媒体上有人公然诋毁领袖、造谣中伤英烈、抹黑共产党和国家制度,以至于发生了污蔑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恶性事件,竟然还要烈士后人走上法庭去维护英烈的名誉。

难道我国也会发生人们焚烧共产党党证的那一天吗?

魏巍主要著作多为战争文学,其中最多的是歌颂战士的文章。他在总结他的三部长篇小说《东方》《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的后记中,写有一首小诗:三部壮曲喜完工,俱是烈士血染成……他说,他的职责是记述惊天动地的中国革命历史,记述党和人民的伟大功绩。

魏巍的著作中,诗歌占有很重的分量。他少年时代就喜欢诗歌,15岁开始在当地报纸发表诗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他是伴随着自己的诗歌走过来的,他写有大量的街头诗、诗传单,他把自己的诗比作自己的嘶鸣的战马。他说:天生不怕死的人是怪物。他的一篇作品写道:生命是朵鲜红的花,哪个战士不爱她?真正的战士懂得生命和使命的含义。在他那沸腾着热血的诗句中,能看到他战火硝烟中的青春岁月,看到了在血泊里的中华大地,看到舍生忘死浑身挂满手榴弹的战友……他的诗中有人民的苦难,有民族的抗争,有战斗的豪情,有壮烈的牺牲,有诗人自己坚定的信念。

我妹妹魏平的儿子李唯同经常回想起幼年的往事,在他67岁时曾经问过姥爷的那些幼稚的问题。“姥爷,什么是作家呀?”“作家就是为人民写文章的人。”“那什么是人民呀?”“人民就是劳动的人,就是那些让我们幸福的人。”

魏巍曾说,人们给予他许多荣誉,许多称号,他最喜欢的是两个:战士、诗人!

魏巍一生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俯首甘为人民,他是一个满腔热血、爱憎分明、光明磊落的人。他是一个以笔作刀枪的战士。“继续革命,永不投降”,是毛主席的战士留下的铮铮誓言!

父亲给我们留下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笔无价的精神财富至今主宰着我的思想和感情,他好像一直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审视着我,审视着我的思想和行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在庆祝建党百年的时候,我们永远怀念魏巍这位来自于劳苦大众的普通一兵!他传承红色基因用尽了毕生精力。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中小学教师是孩子们灵魂最重要的工程师,是红色基因的传人,你们塑造着祖国的未来,我代表家人,赠送魏巍全集3套,全集包括三部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东方》《火凤凰》,还有他的诗集和通讯杂文。希望你们传承红色基因,把孩子们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红色江山的接班人!

(根据魏欣同志2021515日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红色经典全媒体阅读---2021京津冀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合作与发展论坛》大会上的发言整理,有删改,已经本人审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hqpp/2021-05-19/6927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05-20 关键字:红旗飘飘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