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遗物看毛泽东艰苦朴素的家风
从遗物看毛泽东艰苦朴素的家风
陈新征 夏佑新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但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生活上厉行节俭,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终其一生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了几千件毛泽东遗物,与毛泽东思想一样,这些遗物也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了解隐藏在这些遗物后面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珍贵藏品是“第一家庭”艰苦朴素家风的历史见证。
一、身体力行成就艰苦朴素的家风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形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此后,他又多次提及李自成进京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对自身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的严格要求,成就了“第一家庭”艰苦朴素的家风。
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从父辈那里继承了艰苦朴素的品格。儿时毛泽东就学会了做很多种家务劳动,特别是有一段时间,他还曾辍学,完全和长工们一样在田间参加劳动。除了扫地、挑水、打柴、种菜、放牛、喂猪等这些家务劳动外,犁田、耙田、插秧、扮禾这些重活、累活毛泽东都干过。当年毛泽东挑水、干农活使用过的工具,如今陈列在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青年毛泽东就非常注重磨炼自己艰苦奋斗的品格。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毛泽东从不讲究吃穿,从来不坐人力车,不上戏院看戏,不到馆子里吃东西。他的简朴在学校是出了名的。那时,师范学校的膳宿等费用由学校供给。毛泽东在长沙师范学校的这几年、总共用了约160元钱,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花在订报和买书上面。在一师校园内有一口凉水井,毛泽东坚持每天早晨在这里洗冷水浴,以磨炼自己的意志。他说:“这是对一个人意志的锻炼,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克服困难的决心和适应环境而生存的本领。”1951年秋,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几位在湖南教育界的人士。在谈到青少年培养时,他回顾了自己当年在一师时的情景,强调应该培养青年人艰苦奋斗的品质,教育青年人要不畏艰辛、要不怕困苦。毛泽东说:你们办学校不要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贾宝玉、林黛玉式的人,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青年,我们需要坚强的青年,身体和意志都坚强的青年。
革命战争时期,节俭朴素在毛泽东的生活中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从延安到西柏坡,革命形势逐渐好转,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都想,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主席的生活条件也应该相应地提高,但毛泽东从来不那样认为。他和许多普通战士一样穿着缝满补丁的棉衣,警卫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件新的,可毛泽东就是不同意。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说:“我不是已经有棉衣了吗?现在边区的条件还很困难,大家的生活都很艰苦,我们应带头省吃俭用。我节约—件衣服,前方战士就能多发一颗子弹,这件棉衣虽然破旧了,但洗了好好缝补一下,还可以穿嘛。”
一粥一饭常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毛泽东就是这样,对于当前国内仍不断掀起“毛泽东热”,人们用各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毛泽东的无限敬仰之情,我们想这除了因为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以外,在长期革命生涯中毛泽东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力量也许是更为主要的原因,这种内在的力量也铸就了毛泽东艰苦朴素的家风。
二、以身作则保持艰苦朴素的家风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理论大家,更是强调实际行动的巨人,他在全国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威信,源自他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从不要求任何特殊待遇。他以身作则,无论任何时候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品格,是“第一家庭”艰苦奋斗的家风的保持者、发扬者。
日常生活中,毛泽东这位出身农家,深受农家勤俭美德熏陶的伟人对热水瓶、毛巾、牙膏、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也十分注意节俭。他生前经常嘱咐工作人员,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不要多买,不能浪费。而且,毛泽东的生活用品比一般人的“结实耐用”,即使破旧不堪了,他也不许工作人员随便丢掉,只要还可以利用,毛泽东总是要求工作人员拿去拼接、修补。所以,在毛泽东的生活账中很多地方就有关于修补热水瓶之类生活用品的记录。如1963年11月24日,修小锅换底1个,用去1.01元;1964年5月,毛泽东的皮凉鞋换底,用去手工费2元。毛泽东有一只瑞士产欧米茄手表,此表是1945年8月重庆国共谈判时郭沫若送给他的,此后毛泽东便一直将其戴到临终,其间手表坏了多次,便派人去钟表店修理,前后用去了几十元修理费。毛泽东在世时,现代意义上的牙膏已大量面世,但他还是愿意用牙粉。在他看来,这不只是习惯问题,而且牙粉还比牙膏便宜许多。毛泽东去世后,这样的牙粉还剩余不少,大概是工作人员担心工厂不再生产而特意为这位老人储备的。如果说毛泽东终生只用牙粉是个人习惯问题,那么,他对牙刷的使用则可谓近乎“吝啬”。他一生用过的牙刷并不太多,因为他一把牙刷要使用多年,一直到变成“不毛之地”时才最终放弃。有一次,工作人员见毛泽东的一把牙刷已经秃得不像话了,便去请示毛泽东。因为不经他本人同意,他的东西是不能随便动的。“主席,这把牙刷实在不能用了,还是换把新的吧?”毛泽东当时正在看书,也许书中内容极为有趣,因此显得很高兴。他听了这位工作人员的话后说:“我看还能用呢,新的还不如旧的好用,不要急于换嘛!”工作人员无可奈何退出了他的房间。后来,这把牙刷又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秃头秃脑时毛泽东才提出换把新的。工作人员觉得毛泽东这些生活习性十分有趣、可爱,而且也很感人,于是他们很有心计地保存了几把毛泽东用秃了的牙刷。所以,这些已变成“不毛之地”的牙刷如今仍然保存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文物库房内。
毛泽东生前对全家生活开支的控制十分严格。同普通老百姓一样,他的生活开支主要来源于工资。当然他的工资级别比当时一般公务员的工资自然高了许多。1955年中国实行了行政级别工资制,作为军委主席毛泽东拿的是一级工资,加上补贴总数是610元。三年自然灾害后,毛泽东带头将工资降到了三级404.8元,到1976年他去世,都没有调动过。当时,江青的收入不高,家中有生病的儿子岸青,还有在校读书的女儿李敏、李讷和侄儿毛远新。另外,江青的姐姐也同他们生活在一起。所以,这一家的生活负担也不轻,每月下来,党费、房租、水电费、餐费、医疗费,加上毛主席抽烟,每个月要将近100元,还要几十元的茶叶费,另外湖南老家经常来人,有的是经济困难,有的是来看病,交通食宿和走时带的一点生活费,都由毛主席负担。这些开支常常使他的生活管理员捉襟见肘。为此,这个第一家庭不得不为日常生活精打细算,卫士长李银桥受命为毛泽东家制订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计划送请毛泽东阅示时,他提出每天三元的伙食标准太高。李银桥解释说这三块钱中还包括招待客人的费用。毛泽东听后沉吟半晌,才提笔写下“照办”两个字。毛泽东常说:“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人,人跟动物就有这个区别。”
衣着上,毛泽东向来不挑剔,有什么就穿什么,始终保持朴素穿着习惯。他穿过的衣服、鞋袜,常常是补丁叠补丁。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条件改善了,毛泽东在公开场合从来都是衣着整洁,神采奕奕。但没有几个人知道,衣冠楚楚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笔挺的中山装后面却是补丁摞补丁的内衣,甚至是条打了补丁的长裤。1954年,英国工党领袖、前首相艾德礼率工党代表团访华,工作人员看到毛泽东穿着一条屁股上轧满了罗纹补丁的裤子去见这样一位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赶忙劝他换一条,但毛泽东并不在意。就这样,毛泽东穿着这条补丁裤子会见了艾德礼。在毛泽东遗物中还有一双一缝再缝,一补再补,最后连鞋匠都不愿再修的拖鞋。据考证这双皮拖鞋还是1949年毛泽东第一次去莫斯科时,专列上的工作人员为他准备的。在来回的路上,工作人员收拾他的书籍、行装时,毛泽东嘱咐不要丢下这双拖鞋,他还要继续穿。后来这双皮拖鞋就一直跟着他的主人,游遍大江南北。由于穿得太久了,拖鞋的样子看上去实在很破旧,鞋面便开始褪色,变得灰头灰脑,十分难看。在1964年5月的日常杂费开支表中就有为毛泽东的“皮凉鞋换底,用去手工费2元”的记载。但毛泽东怎么也舍不得丢,工作人员想为毛泽东换双新的,毛泽东却坚辞不允。20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来到武汉视察,拖鞋鞋面突然断裂,工作人员送到鞋店,修鞋师傅非常惊讶:“这么破了还补什么?”怎么恳求他也不肯补。工作人员只好自己找了一块擦汽车的麂皮补了一下。20世纪70年代初,这双鞋再也没办法补了,毛泽东终于同意与跟了他二十多个春秋的“老朋友”拜拜了。毛泽东有两件极为普通的睡衣,一件是黄色的,一件是白色的,这两件睡衣,他穿了好多年了。线开了缝一缝再穿,哪里破了就用块旧布补起来,也不知缝补了多少次了,工作人员劝他换件新的,他说:“我们国家还很穷,发的布票很少,你不也穿着补丁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么,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但毛泽东对补丁还是“讲究”的,他要求补丁的颜色尽量选用同衣服本色相同或相近的布,补丁的形状也要尽量整齐规矩。他说:“找块好布,帮我配合适,要给外人看,太刺眼了对人不礼貌。”
在饮食起居上毛泽东始终都奉行这样的原则:简单和适合自己就行。他很少听保健医生的话,并经常对保健医生说:“你的话不听不行,全听全信我也要完蛋!照你那么多讲究,中国几亿农民就别活了。”“你讲我吃的没道理,实践检验真理,我身体不好吗?你搞的那一套也许有你的道理,但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未必就有我这个身体!”总之,毛泽东是不完全同意保健人员提供的食谱的,他喜欢随心所欲,顺其自然。毛泽东每日两餐,有时甚至只有一餐,中间饥肠辘辘时便以麦片粥、烤芋头、压缩饼干等充饥。每次开餐,工作人员都是用一个提篮提到卧室,然后一碟一碟地端上床头的小餐桌。只有在生日时,毛泽东才会同意多加几个菜,叫上家人、工作人员一起吃顿便饭。毛泽东家从来没有举行过生日宴会。因为他反对祝寿送礼这些不良风气。在延安时,毛泽东就倡导“不祝寿,不送礼”。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以身作则,严厉禁止党内祝寿送礼之风。他常说:“庆贺生日不会使人长寿,因此并无必要庆贺。”毛泽东抽了一辈子烟,但从来没有用过打火机,他擦划火柴的习惯也与众不同。一般人用火柴时大都在火柴盒两侧磷皮上随意擦划,而毛泽东则有意从磷皮两端擦起,这样一盒火柴棍擦完后,磷皮的中间部分可能还完好如新。这时,毛泽东就要工作人员从北京火柴厂买回散火柴重新装上继续使用。一只空火柴盒在他手里往往反复使用,直至完全不能使用时才扔掉。
回顾20世纪的中国历史,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树立了不朽的功勋,但在党和人民的利益面前,毛泽东始终坚持“无私奉献”四个字。他不仅时刻告诫全党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永远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节俭朴素的本色。
三、教育子女发扬艰苦朴素的家风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对于一个几口之家来说,他是一家之主;对于他领导的人民来说,他同样担负有父亲般的责任。毛泽东不但自己一生保持着艰苦奋斗、节俭朴素的品格,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女们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共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她们是毛家艰苦奋斗、节俭朴素家风的继承者。
毛泽东对自己近乎苛刻,对儿女的要求也十分严格。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先是让岸英脱下那身苏军制服和大皮靴,换上自己穿过的旧棉衣棉裤和江青用边区纺的粗毛线织的毛背心、毛袜子。不多久,毛泽东又让儿子从自己那儿搬到中央机关去住。他还问岸英:“你吃什么灶?”岸英如实地问答:“中灶。”毛泽东一听便生气了,责问儿子道:“你有什么资格吃中灶,你应该跟战士一起吃大灶。”1947年10月8日,在给岸英的信中,毛泽东教育儿子:“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毛岸英十分珍视父亲在这封信中关于人生、事业的那段教诲,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毛泽东家还有一条规矩,就是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儿女们与他同餐共桌。李讷和李敏考上大学后,继续过着与工农子弟画等号的生活。她们吃住在学校,同普通群众的子女一起,七八个人住一间宿舍,睡上下铺,吃一样清淡的伙食,一样下乡参加劳动,回家一样挤公共汽车。只有到了周末大家都可以回家的时候,她们才能得到回家见见父母的机会,而就是在这种时候,她们一般也还是照例去机关食堂就餐……
毛泽东就是这样,他一生憎恶特权,反对特权,与特权做斗争,对待自己的子女,也不允许他们享受任何特殊。1958年李讷因急性盲肠炎打针针头断在肌肉里,连续做了两次手术。手术不顺利引起伤口感染,发烧。毛泽东为此非常担心,为解除李讷的思想负担,他写了一封信:“李讷:念你。害病严重时、心旌动摇,悲观袭来。信心动荡……意志可以克服病痛,一定要锻炼意志。你以为如何?”信末还抄录诗—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毛泽东要李讷充分体验意志的力量,通过与疾病作斗争,使自己意志更加坚强。毛泽东经常教导自己的子女: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1956年的一天,毛泽东在院里散步,问身边的卫士:“依你看,是李敏好呢,还是李讷好?”“都挺好。”卫士爽快地回答:“她俩对我们都很尊重,身上没有高干子女的那种优越感。她们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有上进心。”听了后,毛泽东不以为然地说:“我看她们不如你们有出息,也不如你们有前途,她们比你们吃的苦少,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主席,您还想叫她们怎么吃苦?比起普通人家的子女来,她们吃的苦只多不少。”毛泽东不同意,摇头说:“不对,你讲吃苦的时候,思路不对头,首先想到她们是我的女儿,所以给她们定下不同于一般人家子女的标准。她们不就是吃食堂吗,食堂的伙食要比多数农民家庭的伙食好,不是这样吗?”“主席。您总找低的比,这不公平。”卫士争辩道:“大多数城里人家的伙食,未必比学校食堂差。我家里就比大食堂的伙食好。”“你为革命做了贡献么,吃好点人民没意见。”毛泽东收起了笑容,严肃地说:“她们还没有做贡献呢。人哪,生活还是跟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出息了。”
父母对子女都有舐犊之情,同时父母又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毛泽东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希望青年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的子女做到。在家庭生活中,毛泽东是子女的严师,又是子女的慈父。他对子女,在思想上严格要求,尤其注意防止子女在思想生活上的特殊化倾向。他所耕种的“教子实验田”对于小家虽无五谷丰登,对大家却是功德垂范。毛泽东遗物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它们不仅见证了一代伟人的家风,也是毛泽东家风的载体。毛泽东曾说过:没有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个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个难以做到,共产党就是要做难以做到的事。这句话也许道出了毛泽东艰苦朴素家风的精神实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3-12-16/2416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