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领袖风范

打印

军报:像毛泽东那样去读书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无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建设岁月,甚至在弥留之际,毛泽东都手不释卷。他“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学习精神,既让人敬仰,又催人奋进。

  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立志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读书学习,读书学习对他来说既是一种追求和境界,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他博览群书,古今中外、上下纵横几千年,读书数量之多和涉猎领域之广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探寻伟人读书路径可以发现,成就他知识“参天大树”的是以深读扎下根系、以精读建立主干、以博读添枝加叶,这为我们的读书提供了有益启示。 

  对于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做到聚焦要义,深钻细研,融会贯通;而且要像毛泽东那样博览群书,做到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增加知识储备,拓展知识结构。通过读书学习,让知识的甘泉滋润心田,让真理的阳光照亮灵魂,在读书学习中净化心灵、提升品位、塑造人格,坚定“为追求和实践真理而读书”的信念,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毛泽东读书学习讲求独立思考,多读多思、反复读反复思,善于采取分析、比较和提问等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尤其在读历史的时候,注重把所读之书放置在一个恰当的历史背景下,从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悟出为政治国方略。我们在读书学习中,也要用心用脑去真读、真学、真思考,善于用敏锐的眼光洞察新形势、用开放的理念谋划新思路、用务实的态度探索新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水平和思维层次。 

  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毛泽东把理论与实践比作“箭”与“靶”的关系,把实践本身看作是更重要的学习。他依据中国国情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于中国革命实践,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并在这一过程中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像毛泽东那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我们就既要加强读书学习积累知识,还要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推动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形成理论与实践的“闭合回路”,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挤劲和钻劲相促进。毛泽东是“挤”和“钻”精神的提倡者,更是践行这种精神的模范。他主张读书学习没有时间就“挤”,看不懂就“钻”。这一方法对我们读书学习尤为重要。一方面,应善于抓住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坚持业余时间重点用于学习、工作之中挤出时间学习、生活之中不放松读书学习,不断增加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真正静下心来,带着情感、发自内心地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做到目不二视、耳不二听、心不二想、手不二事,在全神贯注中读出思想、学出精神、悟出真谛。

另附同一版两篇文章:

  任何时候都保持本色不变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吕万成 

    在南京有一年召开国防动员会。抵达机场时,参会的领导干部纷纷从VIP通道走,有一位领导同志带着随行人员,耐心地等了半小时才拿到行李。负责接站的司机感叹:第一次遇到这么朴素、不搞特殊的领导。这位领导同志,就是时任福建省省长兼福建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的习近平。实际上,再往前回溯,他当县委书记时经常和大伙儿一起蹲在树下吃饭,任地委书记时忙于调研累得直不起腰,在闽、浙、沪三地留下了“平民书记”的美誉。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依旧参观展览沿途不封路,踏雪北疆和边防战士一起站岗,上军舰与水兵一同吃饭,在包子铺同老百姓一道排队就餐……这为领导干部保持本色树立了光辉榜样。

  对于一个人来说,保持一阵子的本色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守底色、永葆本色。越是时代发展,越是往前走,我们就越不能忘记从哪里来,不能把传家法宝、“看家本事”丢了。不可否认,这些年国家强盛了,物质生活改善了,然而一些党员思想上却失落了、倾斜了、懈怠了。有的丧失信仰,迷失方向,脱离群众,甚至变色变质。“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灵魂腐败是最可怕的腐败。共产党员思想底色丢了、本色变了,再好的教育管理方法都可能会打折扣。如果说,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是否经得住生死考验是党员本色的试金石;那么在和平时期,如何对待功名利禄则是判定党员能否保持本色的分水岭。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讲党性、讲纪律、讲规矩。“三严三实”是共产党人“质”的规定性,是一个党员干部应当具备的本真的东西。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坚守最本真的东西,离开了本真,就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具体到个人,就是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像焦裕禄、谷文昌等先进典型那样,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守住底线、守住操守、守住信仰,不断洗涤思想、净化灵魂,永远秉持共产党人人格的力量。各级党组织则要通过强化党组织功能和严格党内生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组织观念和党员意识,使其始终不忘入党誓言、不忘党员标准、不忘党员义务,使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在什么时候,面对考验信仰不动摇,无论在何时何地从事何种职业,都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形象,保持党员本色。

  人不缺钙,才能长得高、行得端、走得正,党员干部也只有补足精神之“钙”,用理想信念打牢精神根基,才能确保一生一世思想入党。当前,外界环境多样、价值多元、思想多变,更需要党员干部点亮理想信念的“明灯”,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在大是大非前站稳立场,在金钱物欲前守住廉洁,在困难挑战前不畏艰辛。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多问问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多想想自己当初的入党誓言,自觉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改造主观世界,把住思想“总开关”,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在思想领域的交锋较量中,明辨是非,坚持真理,永葆本色,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作出贡献。

  欲知方圆, 则必规矩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友谊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来说,纪律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来说,纪律就是安身立命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守纪律、讲规矩三令五申,言之谆谆。部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在外出考察时要求“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研究改进作风时指出“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搞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我们必须遵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严守党纪党规和国家法令,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旗帜鲜明地指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出这个规定,是由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政治组织。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底线。但是,共产党员作为先进分子,不能仅以“不犯法”的最低标准要求自己,而必须以党章党规定下的规矩要求自己。只有以更严的标准要求和约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才能永葆党的先锋队性质。“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舍得出来”,这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做不到这些,就“不像党员样子”。但在同样的情况下,却不能用这样的标准要求党外的群众。这就是党纪党规作用于共产党员并严于一般群众的具体例证。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沦为国法不容的腐败分子,无不是从违反党的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一些单位和部门不正之风盛行、腐败现象严重、政治生态恶化,往往也与那里的党组织软弱涣散,纪律抓不起来、规矩严不起来有直接关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受审时幡然悔悟:我如果按照党的纪律严格要求,也不会犯法。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在接受组织调查时写下的“万言悔过书”中也讲到,“我头上缺少党纪国法这根高压线,忘记了为人为官的底线。”这些教训表明,严是爱、宽是害,防病于未发,治病于初起,痛下针砭,刮骨疗毒,是对干部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筑起纪律和规矩的坚固防线,才能有效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避免违纪的党员干部“平时没人管、一管就被关”的结局发生。

  守纪律、讲规矩,关键在于铁的纪律必须“铁面执纪”。纪律、规矩的生命力就在于其不可伸缩的刚性,如果实行“情况复杂、情有可原”“念其初犯、下不为例”“点多面广、法不责众”等等一套“宽大为怀”的做法,就会使规矩的刚性大打折扣,催生不可遏止的“破窗效应”。前些日子,王岐山同志在浙江调研指导纪检工作时说,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个个腐败案例,尤其是一些地方、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说明在这些地方和系统,党的纪律、规矩被严重忽视,“不是没有纪律约束,不是没有规矩限制,而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传承”。因此,对党纪党规既要不断完善,更要强调坚决执行。对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苗头,纪律必须先于法律作出反应。只有在一些人图谋不轨的破纪之初就被“大喝一声”,就被“猛击一掌”,方能使目无法纪、我行我素的人心存敬畏,有所警戒,方能彰显党纪党规的权威性,从而保证党的队伍步伐整齐、步调一致,不断夺取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胜利。

  (作者单位:武警学院政治工作系)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5-06-23/3254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只等闲 更新时间:2015-06-24 关键字:领袖风范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