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地理智慧的集成:毛主席带中央红军转战陕北
历史与地理智慧的集成:毛主席带中央红军转战陕北
任志刚
上回我们说了,主席在谈到战略退却的时候,在党内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甚至完全反对的意见和指示。主要是他的主张道路和方略尚未被全党接受。留苏派不愿意丧失土地,感情上说是不愿意伤害人民。主席指出这是似是而非的。弱势一方这样做最终失败。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在举了几个例子,甚至包括苏联的例子之后,主席依然觉得没有说清楚。
主席说:
“这种看起来好像革命的“左”倾意见,来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革命急躁病,同时也来源于农民小生产者的局部保守性。”
这就让这些人比较难过了,主席把共产国际和留苏派的主张,不但不承认他们是马列主义,反而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或者农民,农民和山沟沟富农路线是原来留苏派扣给主席的帽子,现在主席给还回到留苏派的头上。
主席批评这些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小生产者说:
“他们看问题仅从一局部出发,没有能力通观全局,不愿把今天的利益和明天的利益相联结,把部分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联结,捉住一局部一时间的东西死也不放。对的,一切依照当时具体情况看来对于当时的全局和全时期有利益的、尤其是有决定意义的一局部和一时间,是应该捉住不放的,不然我们就变成自流主义,或放任主义。退却要有终点,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帽子之外,都是事实。这些人真的没有本事来通观全局。所以对事业的开创者来说,领袖都是在实践中冒出来的,在胜败中不断验证。不是自封的更不是指派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革命的领袖是毛泽东的缘故。没有现成的道路也没有外部足够的力量,外国的力量都是跑到中国沾便宜来的。
所以主席很不客气到底说,这种能耐:
“然而这绝不能依靠小生产者的近视。”
注意,在这里主席把留苏的视作小生产者。而把有这能耐的说成是:
“我们应该学习的是布尔什维克的聪明。”
估计王明看了得吐血。布尔什维克这个词是留苏派用来表明自己高出土生土长的中国革命者的专用词汇。现在被用来形容聪明,在主席这里逻辑是这样的,中共的高层领导人信奉的都是苏联的主张和道理,之所以信奉,一定是觉得这种道路和理论能带来胜利,所以实践证明,主席的道路是正确的,所以主席说,自己的这一条道路才是真的,能带来胜利的,那就自然是正宗的布尔什维克。而留苏派那一套是失败了,所以是假的。明白这一点就会发现,下面这句话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就是:
“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我们很多人看毛选,看的就是文字表面的字样,没有深入了解主席在遵义会议之前和党内留苏派之间的道路和领导权之争。就是从到达陕北起,主席开始有意识地争夺对马列主义的解释权了。
所以说领袖哪是那么好当的,你得能克服各种困难才能胜任。
“当然,战略退却是有困难的。退却开始时机的选择,退却终点的选择,政治上对干部和人民的说服,都是困难问题,都必须给予解决。”
苏联人给中共指派个年轻学生,他们根本不会打仗,所以越打越困难。最后差一点全军覆没。主席为了讲清楚,再次回到第一次反围剿的战例中。
“退却开始时机的问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在江西第一次反“围剿”时的退却,如果不恰在那种时机,即是说如果再迟,那至少我们胜利的程度是要受到影响的。”
但是如果做不到这样准确,主席再次告诉大家最笨的办法是:
“退却过早和过迟,当然都有损失。但是一般地说来,过迟的损失较之过早为大。及时退却,使自己完全立于主动地位,这对于到达退却终点以后,整顿队势,以逸待劳地转入反攻,有极大的影响。”
成功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呢?不过主席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失误。而是让大家看的更明白些,就是外部的形势不是自己所预料的那样该怎么办?
“惟独第三次战役,因为不料敌人经过第二次战役那么惨败之后,新的进攻来得那么快(一九三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我们结束第二次反“围剿”的作战,七月一日蒋介石就开始了他们的第三次“围剿”),红军仓卒地绕道集中,就弄得十分疲劳。”
这两次反围剿中间时间只有一个月。属于特殊情况。所以主席说:
“如何选择这个时机,全靠收集必要的材料,从敌我双方大势上去判断,和前面说过的选择准备阶段的开始时机所用的方法一样。”
所以我们并不认为,看了主席的书,每个人就都会打仗了,选择时机,还是需要领导者做出判断的。这个判断依然是少数人的悟性决定的。
主席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成为中共实际上的掌舵人。这是因为长征途中大家都没有招数了,主席出来掌舵,把红军和中共带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圈。但是主席想起过去十年所遭受的抵触,依然感慨:
“战略退却,在干部和人民还没有经验时,在军事领导的权威还没有达到把战略退却的决定权集中到最少数人乃至一个人的手里而为干部所信服的地步时,说服干部和人民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什么是干部和人民没有经验?就是干部和人民没有看着胜利或者失败的时候。什么是军事领导的权威还没有集中一个人手里,就是没有集中在毛泽东手里啊。这时候,说服干部很困难啊。这句话并不重,但是却包含着主席在十年间所遭受的所有的磨难。从某天起,似乎敌人就伤不到毛泽东了,主席觉悟并不晚,但是之后主要的伤害基本上来自自己的伙伴。
主席也没有从上井冈山算起,而是简单地从五次反围剿说起:
“由于干部没有经验,对于战略退却不相信,在第一次和第四次反“围剿”的初期,第五次反“围剿”的整期,在这个问题上都遭遇了很大的困难。第一次反“围剿”时,由于立三路线的影响,干部的意见,在没有被说服以前,不是退却而是进攻。第四次反“围剿”时,由于军事冒险主义的影响,干部的意见是反对准备。第五次反“围剿”时,干部的意见开头是继续军事冒险主义反对诱敌深入的观点,后来是变成了军事保守主义。”
一开始,大家就不接受,主席争了好几次。第四次就开始靠边了,好在周恩来朱德王稼祥领军,基本上是按照主席的方法打的,但是到了第五次,干脆就是博古带着留苏派直接开干了。这胜利之路如此之难。路线斗争其实涉及党的生死存亡。
除了五次反围剿,主席还举出一个特例:
“张国焘路线不相信在藏人和回人(46)地区不能建立我们的根据地,直待碰壁以后方才相信,也是实例。”
当主席带着中央红军跑出蒋介石的包围圈之后,红军会师了,人强马壮的张国焘看不起残兵败将的中央红军,仗着自己人多,要权要官。还要制定红军的战略方向。张国焘指出的方向是依托藏回少数民族地区,真正的指向是依靠苏联脱离中原,差一点带着共产党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分子。
主席带着中央红军把战略指向定在陕北,中国古代的龙兴之地。这就是顶级智慧了,这是历史和地理等所有智慧的集成。
张国焘带着八万人马,碰壁之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主席的主张,等到真正到达延安的时候,第四方面军已经只剩下一万多人了,这就是张国焘的罪行。所以张国焘只身叛逃,被扔出去了。大家都想当老大,那就得拿出真本事来。打仗正误立判。这种真本事是从哪里来的呢?主席说过是从实践中来的,总结经验中来的。不过,
“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确是成功之母。但是虚心接受别人的经验也属必需,如果样样要待自己经验,否则固执己见拒不接受,这就是十足的“狭隘经验论”。我们的战争吃这种亏是不少的。”
大概是说,这种经验也不是全部来自自己的经验,而是包含着前人的经验。可是前人的经验摆在那里,可是大家都学了啊。依然是有人总结的对,有人总结的错。我们在《为什么是毛泽东》一书中专门讨论过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认为还不够,还需要灵性,需要成功之父。
对于基层群众,主席使用了人民这个词汇。我们随后需要查阅一下,主席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人民由于没有经验而不相信战略退却的必要,莫过于江西第一次反对“围剿”的时候。当时吉安、兴国、永丰等县的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无不反对红军的退却。但是在有了这一次经验之后,在后来的几次反对“围剿”时,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大家相信,根据地的损失,人民的吃苦,是暂时的,大家都有了红军能够打破“围剿”的信心。”
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阻力主要还是来自最高层的干部:
“然而人民的信任与否,密切地联系于干部的信任与否,因此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说服干部。”
从上井冈山开始,主席的主要工作就是说服中共军队的高级干部,听自己的主张和战法。用不断的胜利证明自己,就这大家依然倾向于接受苏联的指示,是因为苏联的指示是快赢,主席的道路过于漫长。事实上,打仗最复杂,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战略退却问题。
“战略退却的全部的作用,在于转入反攻,战略退却仅是战略防御的第一阶段。全战略的决定关键,在于随之而来的反攻阶段之能不能取胜。”
但是先退一步就多了胜利的把握。所以这一步真的重要。这是个顺序问题。
随后主席谈到:
“战胜绝对优势敌人的进攻,依靠于在战略退却阶段中所造成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比较敌人开始进攻时起了变化的形势,而这种形势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主席在说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在他眼前仿佛出现过去的历历战事。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主席是先撤退,集中兵力,然后制造和积攒自己这边的优势,开始算计,时刻惦记着啥时候开始出手。
最初的时候,在井冈山上听到的老土匪的故事,大概那个老土匪玩的就是彻底地跑,跑到无影无踪的程度,等着官军待不下去了撤退了在重新回山上当土匪。这个招数甚至被某些领导人接受了,项英在遇到强敌的时候就想着彻底跑了。主席既接受老土匪战法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又有自己的提升,就是战略后退是为了主动打击敌人。
“然而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和形势的存在,还没有使敌人失败。这种条件和形势,具备着决定胜败的可能性,但还不是胜败的现实性,还没有实现两军的胜负。实现这个胜负,依靠两军的决战。只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这就是战略反攻阶段的全任务。”
敌人的额反围剿是要追着红军打的,所以主席知道必须给予沉重地打击,必须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才能扭转形势。战略后退就是收缩,等待的是反弹,而且一旦开始反弹,就会连续出手。
“反攻是一个长过程,是防御战的最精彩最活跃的阶段,也就是防御战的最后阶段。所谓积极防御,主要地就是指的这种带决战性的战略的反攻。”
原来如此,积极防御是防御战,是要打的,是要见分晓的。
出手之后,依然要造势,要创造条件和改变敌我形势,然后形成连续效应。
“条件和形势,不仅仅在战略退却阶段中造成,在反攻阶段中继续地造成着。这时的条件和形势,不完全和前一阶段中的条件和形势属于同一形式和同一性质。可以是属于同一形式和同一性质的,例如,此时敌军的更加疲劳和减员,不过是前一阶段中疲劳和减员的继续。但又必然地有完全新的条件和形势出现。例如,敌军打了一个或几个败仗,这时的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条件,就不仅敌军疲劳等等,而是增加了敌军打败仗这个新的条件了。形势也起了新的变化。敌军调动忙乱,举措失当,两军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
这时候就产生了势如破竹的效应,这种打法在主席这里重复了无数次,就是在反围剿的多次战争中,主席都是制造出第一次彻底胜利之后,然后连续地展开反攻,势如破竹,痛快淋漓,不断获胜。创造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7-04-17/4365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