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主席的就赢,不听主席的就输,几十次足以折服所有的人!
听主席的就赢,不听主席的就输,几十次足以折服所有的人!
任志刚
今天有一个朋友提醒我说:如果有人把课堂里的毛选导读整理出来自己出版是不是会引发麻烦。我说,这个不怕。如果有人这样做,就说明我们真的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是好事。我写的《为什么是毛泽东》一书出版之后,有人说是畅销书。我当时不以为然。畅销书的标志不是印刷了多少万册,而是看有没有人盗版。所以有一阵,我老是到街边的书摊上翻书。看看有没有盗版的,终于有一天看到了盗版书,心里才觉得自己写的书终于得到了认可,这个感觉很怪异~
其次就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关于我们研究的这部分课题,正式出版起来很复杂的。多数出版社是不接这种书的。这类书需要中央文献出版社专门审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的此类的书多数是一个味道。像我们这样自由地思考的不多。这就是为什么一直缺少动力去写这类的书籍的原因。近代史其实是鲜血、生命和汗水甚至泪水凝结而成!是我们中国几千年集聚的生命和智慧的各种合力爆发而产生的结晶!!就像钻石那样,是经历高温高压才产生出来的!是最高的、最好的东西!甚至是不可再现的神迹!
我们昨天说到,在主席看来,持久战和速决战:
“这是一件事的两方面,这是国内战争的两个同时并重的原则,”
只不过是战略上的持久战,战术和战役上的速决战。估计仅此一项,多数人就无法达成这种境界。因为这是敌强我弱的基本环境决定的。
主席说:
“因为反动势力的雄厚,革命势力是逐渐地生长的,这就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
这和我们后人常常听闻的共产党人是特殊材料制成之类的说法不完全一致。所以革命者多数情况下喜欢犯急性病,总想着以苏俄的暴动方式完成夺取政权的任务。中共领导层中几乎没有什么人接受主席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图,这个路线对不对先不说,光是这个时间之长大家就不接受。
主席说:
“在这上面性急是要吃亏的,在这上面提倡“速决”是不正确的。干了十年的革命战争,对于别的国家也许是值得惊奇的,对于我们却好似八股文章还只作了破题、承题和起讲(52),许多热闹文章都还在后面。”
主席对时间的把握是非常了不起的。大概是1919年的时候,主席给他的同学说,我们一起努力,大概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就能统治中国(萧谕的回忆录)。这个和主席他们新民学会的导师杨昌济教授的教导有关。其次要注意的是主席说了,十年革命战争对其他国家是值得惊奇,主要是指苏俄。列宁的十月革命是很短的。所以中国革命非常非常特殊,把中国革命说成是某种外来理论的指引真的是有问题的。
主席接着说,未来的形势发展可能会更快些。总体而言是向着有利于红军和共产党的方向发展着。
“然而不应该打算明天就会成功。“灭此朝食”(53)的气概是好的,“灭此朝食”的具体计划是不好的。因为中国的反动势力,是许多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革命势力没有聚积到足以突破内外敌人的主要阵地以前,国际革命势力没有打破和钳制大部分国际反动势力以前,我们的革命战争依然是持久的。从这一点出发,规定我们长期作战的战略方针,是战略指导的重要方针之一。”
革命的战争是持久的。此时是1936年。主席清清楚楚意识到革命胜利需要持久战。
很长的一个时间段里,革命者的军队都是处于弱势状态的。这种情况下:
“战役和战斗的原则与此相反,不是持久而是速决。”
而且主席把速决战提升到一般的战争原则上。
“在战役和战斗上面争取速决,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在战争问题上,古今中外也都无不要求速决,旷日持久总是认为不利。”
尤其是进攻的一方。就是主席上面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再而竭。打成持久战了对进攻一方而言就失去了优势。
但是对处于弱势的红军来说:
“惟独中国的战争不能不以最大的忍耐性对待之,不能不以持久战对待之。”
因为红军实在是太弱了,必须以持久的方式拖垮敌人,立三路线时期有人:
“讥笑我们要待头发白了才能看见革命的胜利。”
这里的有人估计就是共产国际的某些大爷。
不过主席说了,这种急性子在战术和战役上却是非常正确的。
“原因在于:
第一,红军的武器尤其是弹药没有来源;
第二,白军有很多支部队,红军只一支部队,打破一次“围剿”要准备迅速的连续的作战;
第三,白军各个虽然分进,但多是比较地密集,打它们中间的一个如果不能迅速地解决战斗,其余各个就都来了。为了这些理由,不能不实行速决战。对于我们,几小时,一天或两天解决一个战斗是经常的。只有在“围城打援”的方针下,目的不在打围敌,而在打援敌,对围敌作战是准备着相当地持久的,但对援敌仍然是速决。”
即使是偶尔打打持久战战役:
“然而这些持久战,只是帮助而并不妨碍主力红军的速决战。”
也就是说红军处于敌人的包围圈中,就不能打成胶着状态,打成胶着状态就会吃大亏的。所以战役上的速决战是通用的原则。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以就需要凑足条件再打。
“要的条件是准备充足,不失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迂回战术,良好阵地,打运动中之敌,或打驻止而阵地尚不巩固之敌。不解决这些条件,而求战役或战斗的速决,是不可能的。”
“打破一次“围剿”属于一个大战役,依然适用速决原则,而不是持久原则。因为根据地的人力、财力、军力等项条件都不许可持久。”
但是如果就此认为,红军打仗就是撸起袖子直接干,那就一定又搞错了。
速决战只是原则,真打起来又需要的是耐心。这个在明白人看来是不矛盾的。如果觉得矛盾就说明自己不适合当领袖。
“但在一般的速决原则之下,反对不正当的急躁性是必要的。”
之后主席说:
“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最高军事政治领导机关,估计到根据地的这些条件,估计到敌方情况,不为敌之其势汹汹所吓倒,不为尚能忍耐的困难所沮丧,不为某些挫折而灰心,给予必要的耐心和持久,是完全必要的。”
这里主席说的是最高领导机关,其实主要说的是最高领袖,需要这种特殊的素质。所以主席写文章的时候是非常注意别人的感受的,尤其是对依然待在中央的那些留苏派,主席是很给面子的。但是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依然要把问题讲透了。
主席上面说的,领袖的素质还真的不是随口说的,过去的历史证明了主席有这样的能耐,而其他人没有。没有这种能耐还占据最高领导岗位就是错的。
“江西打破第一次“围剿”,从初战到结束只有一星期,打破第二次“围剿”只有半个月,打破第三次“围剿”就熬上了三个月,第四次是三星期,第五次就熬了整整的一年。”
这个意思是第五次反围剿就打成了持久战。这是第一个错误,然而错误是连续的。一个接一个。
“第五次没有打破“围剿”而被迫突围时,还表现了不应有的仓卒从事。依情况还可以熬上两三个月,用以休整军队。假如这样,又假如突围后的领导稍为聪明一点,情况便将有很大的不同。”
主席说的很清楚,当时长征的时候红军依然有八万多人马。如果是主席指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大溃逃,之后红军依然有机会的,但是博古他们不愿意放开权力,所以导致红军一败再败。
会和不会,差距就这样大。别说这帮子留苏的年轻学生不会。军人们也不会。蒋介石不会,外国额顾问也不会。查边世界军事史,没有人这样完整地思考整理实践验证从小到大以弱胜强。所以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东西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伟大的天才的发明创造。我们绝大多数人面对这样的宝库或是无动于衷,或是入宝库而空返。或是眼花缭乱忘了这些智慧是可以应用的。
为什么说主席会呢?主席说原则是:“力争缩短全战役时间”。
主席说:
“力争集中兵力和运动战等等条件、务期在内线(在根据地)消灭敌之有生力量、迅速解决“围剿””
这就是力求主动。如果没有做到怎么办呢?比如说第五次反围剿打成了持久战。损兵折将之后,依然不能惊慌失措。
“当“围剿”已经证明无法在内线解决时,应该使用红军主力突破敌之围攻线,转入我之外线即敌之内线去解决这个问题。”
蒋介石不是也要总结经验教训吗?他最终选择了堡垒战法。
“堡垒主义发达的今日,这种手段将要成为经常的作战手段。”
就是如果遇到敌人搞堡垒战术,就要突破重围,到敌人的内线去。这样逼得敌人撤掉堡垒追击红军,这就破了敌人的堡垒战术。
主席举例子说:
“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当福建事变出现之时,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用这种方法,就能迫使进攻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地区之敌回援其根本重地,粉碎其向江西根据地的进攻,并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这种方法是必能确定地援助它的。”
这就是主席战法,他既然能把红军从几百人的武装发展到几万人马,怎么会在人更多的时候不会打了呢?但是架不住留苏派不听啊。
我现在有一处不明白的地方,就是红军发展过程中,苏联人到底出了多少枪?以至于中共的产权完全归共产国际,中共的领导人完全是共产国际随意指派的。
在遇到机会的时候,就是福建事变,国民党队伍中有人起兵反蒋,主席建议博古抓住机会。然而却被轻轻拒绝了~~~~
“此计不用,第五次“围剿”就不能打破,福建人民政府也只好倒台。”
“到打了一年之久的时候,虽已不利于出浙江,但还可以向另一方向改取战略进攻,即以主力向湖南前进,不是经湖南向贵州,而是向湖南中部前进,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消灭之。此计又不用,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就最后断绝,剩下长征一条路了。”
看到了吧?主席虽然不在指挥岗位上,没有任何权力,但是依然不断给中央领导人出主意想办法,架不住人家就是不听啊。所以除了主席,其他的最高领导人都是需要对红军的巨大损失负责任的。
很多人光是看到主席无尚的权威,觉得主席指点江山的气魄实在令人敬仰。却不知道这种气势是怎么来的。我们认为主席很多东西是不能学的。因为主席之所以有这样无尚的权威是建立在无数次正确的基础上的。听主席的就赢,不听主席的就输,几十次足以折服所有的人!这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7-04-20/4372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