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领袖风范

打印

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为什么伸出小拇指?

毛泽东生前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为什么伸出小拇指?

 

 

原编者注:为迎接“八一”的到来,为纪念建军90周年,政知见的东家北京青年报以每天两个整版的规模推出“再造军魂”系列报道,敬请关注。本篇是其中之一,关注海军发展。因原文篇幅较长,经过重新编辑。

人民解放军是从陆地战场诞生和发展壮大的,至新中国成立前夕追击逃敌时又迫切地感到没有海军就难以解放台湾,新生共和国的万里海疆也无法防卫。

于是,一批人称“旱鸭子”的解放军指战员开始接收和学习操作破旧舰船,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创建海军。

“你这个海军司令还跟我借船啊?”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当天,中央军委决定利用国民党江防第二舰队起义的舰艇,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成立华东海军,国民党军随即出动飞机将起义舰艇纷纷炸沉。被任命耿华东海军司令员的张爱萍对此就感叹说:“我名为海军司令,实际却是‘空军司令’”,意思是手下空空如也。

新中国成立后不到半个月,毛泽东就在北京召见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强调指出:“我们把海军搞起来,就不怕帝国主义欺负了。再说,我们要解放台湾,也要有海军。海军一定要搞,没有海军不行。”

不久,萧劲光调配干部,在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部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军领导机构,不过此时只有在修船厂内找到或接收到起义的少量残破舰艇。萧劲光要到重要军港威海视察时,想上刘公岛还要向当地渔民租用手摇的小船。渔民在摇船时就说:“你这个海军司令还跟我借船啊?”听到此话的这位海军首任司令员心中很受刺激,登上码头以后就语气沉重地对身边的随行人员说:“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萧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

1950年万山海战时,解放号炮艇向敌舰队群发起攻击(油画《垃圾尾岛海战》)

1950年夏天,作为南海舰队前身的广东江防部队为打通广州经珠江口出海的通道,向国民党海军盘据的万山群岛发起进攻。人民海军在广东的舰只吨位不足国民党海军的十分之一,有的还是木壳船,却敢于在海战中靠近钢铁的敌舰用冲锋枪扫射,跳过去抓俘虏并擒敌舰,取得了以小打大、解放万山群岛的成就。将陆军近战拼搏的打法用于海战,是那个特定条件下的产物,然而人民海军最早一代人那种英勇精神,却是值得永久传扬的。

毛泽东长江转舵轮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等领导人就积极向国外购买海军装备和技术。1950年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时,谈妥了3亿美元的贷款,马上决定把其中的一半给海军买装备。只是因随后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集中财力建设空军,海军建设只能在缺少经费和技术力量的情况下艰难起步。国内无钱外购军舰,就生产小炮艇,并打捞起一些沉没的舰只予以修复。

武器装备未到时,解放军海军又以培养人才先行。于是,在列宁格勒的涅瓦河畔有了一批新中国的海军留学生,在旅顺口苏联海军潜艇基地里也有了大批中国实习学员。许多参加过万里长征,在陆战场上身经百战的老将,此时都以初入校的学生和普通一兵的身份,从头开始学习海军专业技术。

1953年2月,毛泽东在武汉登上军舰,轮流乘坐“长江”、“洛阳”这两艘各重1000多吨的护卫舰,顺长江下驶南京,在舰上的三天四夜里视察了大小炮位、雷达室、驾驶室。这位共和国航船的舵手还亲自握住军舰的舵轮,按照舰长的介绍转动了几下,同时风趣地说:“看,我今天也学习海军技术了。”

1953年,毛主席与身着50式海军舰艇部队冬季呢服的“洛阳”舰官兵交谈

在长江内乘坐军舰时,毛主席为海军写下了著名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此时,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人民海军建设的蓝图也同时构画出来。

“小艇打大舰”

自1953年起,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有计划地全面展开,海军建设也伴随着国家造船工业的发展起步。此时美国对华构成了最大的威胁,其世界上最强的舰队和造船能力是任何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的,中国新建的海军在战时不可能对等与之交锋,只能采取“以小搏大”的不对称打法。于是,海军党委经过研究和中央批准,提出了概括为“空、潜、快”为重点的海军建设方针,即“以发展鱼雷快艇、潜水艇和水鱼雷轰炸机为海军建设重点”。

根据这一建设方针,解放军海军在建立的20多年间没有发展2000吨以上作战舰只,而重点建造小吨位的鱼雷艇、导弹快艇和潜水艇。这些小型舰艇难以出航风浪大的远洋,只适合在近海作战,有时还是在江河入海口的黄水区活动,因此许多人将那时的新中国海军称为“黄水海军”。此时海军执行的战略任务,只能是近岸防御和近海防御。事实证明,只要能充分发挥本身优势,“小艇打大舰”的战法也是能够发挥威力的。

1954年秋冬之季,解放军展开了解放浙江东部群岛的作战,美国海军掩护国民党军舰只实施了拦阻作战。解放军在缺少大舰参战时,先以飞机炸沉炸伤敌军多艘舰艇,11月14日又出动6艘排水量仅15吨的小型鱼雷艇,在夜间击沉国民党海军主力舰只之一——排水量1430吨的“太平”号。解放军鱼雷艇部队取得这一首战胜利后,又接连击沉“洞庭”号等军舰,使国民党军的大中型军舰在夜间不敢靠近大陆沿海,白天活动又往往遭受空中打击,解放军就此夺取了一江山岛作战的制海权,为登陆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8年8月解放军炮击封锁金门时,海军又以鱼雷艇为主的小型艇队参战,主要在视线不良的夜间出击,一再击沉击伤国民党军大型运输舰和登陆舰,配合地面炮兵切断了对金门守敌的补给。在1965年的两次海战中,解放军海军的护卫艇和鱼雷艇配合作战,又取得击沉台湾方面军舰3艘、击伤1艘的战果,使其不得不停止袭扰窜犯大陆沿海地区的行动。

一举收复西沙三岛

随着新中国造船工业的发展和引进苏联的技术,国内造船造舰能力在上世纪50年代有了快速发展,已能建造上万吨的货轮。1956年国产第一艘千吨级护卫舰“成都”号下水,1957年国内建造的第一艘潜艇服役,随后又开始仿制苏联的反舰导弹。自1960年以后,由于苏联停止对华提供军事装备和相应技术,我国舰船制造工业遇到极大困难,此后完全靠自己探索前进。

1974年1月,当南越伪政权的海军在中国的西沙群岛挑衅时,解放军力量还比较弱的南海舰队又采取了“小艇打大舰”的方式,以猎潜艇、扫雷艇打击吨位4倍于己的敌舰,靠近距离开火射击甚至是接舷投手榴弹的方式,打败了南越海军并击沉其军舰1艘。西沙海战获胜后,陆军又在空军和海军掩护下,乘海轮一举收复了西沙三岛,取得了保卫我国海洋权益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胜利。

1975年5月,病势沉重的毛泽东在考虑国防建设时,特别感到应加强海军的建设。他出席生前最后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就郑重地对海军第一政委苏振华说:“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这位愿意用手势来做形容的领袖又伸出小拇指说:“我们海军只有这样大。”

为争取解决台湾问题,海军迅速制定了一个建造大量军舰(包括较多中型战舰)的规划,两周后,毛泽东就在建设规划的报告上批示:“努力奋斗,十年达到目标。”这十个字成为毛泽东留给人民海军的最后嘱托。

从“忍耐”期到大发展时期

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海军部队担负了赴火箭溅落点打捞运载舱的任务。一支由导弹驱逐舰、远洋救生船、远洋综合补给船、远洋科学考察船等18艘舰船组成的海军特混编队穿破第一、第二岛链,跨过赤道,进入南太平洋,其中就包括6艘导弹驱逐舰。这次中国航海编队在太平洋腹地航行30多天,胜利地完成保障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即洲际导弹的发射试验任务。

《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表现了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以潜艇在水下发射弹道导弹的情景(油画秦文清)

国家海洋观念的增强,推动着中国海军“走出去”,由传统的保卫大陆的“海防”观发展到“海权”观。1984年我国开始了南极考察,既是为了和平利用南极,也是表现国家的科技和海军力量。当时海军一艘远洋救生船参加了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由青岛起锚航程1万多海里到达南极。又经过海军官兵和建站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1985年在南极终于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考察基地。

上世纪80年代,为保障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费大幅压缩。在海军缺少经费订购军舰的情况下,国内造船业采取了大量出口护卫舰、导弹艇等装备以创汇的方式,既提高了造舰水平,又积累了科研资金。这不仅走出了一条“以民养军”的国防工业发展的新道路,也为后来达到厚积勃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全军处于“忍耐”期的情况下,人民海军仍有所作为。1988年中国舰艇进入南沙群岛,在六个重要礁盘上设立考察站,并通过一场激烈的斗争站住了脚,为有效在南海行使主权和下一步经略开发建立了重要的战略支点。笔者曾采访过最早到南沙礁石上建立“高脚屋”的官兵,他们说那时只能住茫茫大海中的礁石上临时架起的竹棚子里,晚间伴随着波浪摇摆如同小孩坐摇篮,遇到大风又极其危险。他们进驻并坚守在这种恶劣艰险的环境中有几年之久,不仅是靠继承了老一代人民海军的光荣传统,也在于他们开拓了视野,看到那片蔚蓝的海洋国土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已经能够为国防建设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和技术保障,军队结束了“忍耐”期,海军建设又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发展时期。自2003年以后中国新型驱逐舰一再下水,自2006年以后又连续下水万吨级的大型两栖舰。更令国人兴奋的是,2012年9月25日中国改建而成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交付海军,同年11月23日又实现了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舰上成功起降。2017年4月26日,第一艘全国产的航空母舰在大连造船厂下水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

2008年12月,中国首次派出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这是人民海军首次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而且这一护航至今已持续了近九年。中国的航母战斗群也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其他战斗舰艇编队也不断在印度洋巡航,最后又通过大西洋进入波罗的海同俄罗斯海军举行联合演习。(本文作者徐焰,系国防大学专业技术二级教授,少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17-07-29/4540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7-30 关键字:领袖风范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