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百年大庆:回归毛泽东思想
最好的百年大庆:回归毛泽东思想
付欣宇1
100年,风雨征程。从南湖一艘小小红船发展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如今,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
建党伊始,他并不伟大,许多人都没有看好她,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来开会,开过会的许多人又脱党了,有的人甚至做了叛徒、汉奸,是毛主席立党为公忍辱负重始志不渝坚持斗争,用自己的文韬武略伟大思想伟大实践伟大精神,一手把这个“不成气候的小孩子”拉扯长大培养成人的……因此可以说,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其作用没有第二个人能与之比肩。
一部党的历史,是毛泽东思想胜利的历史。一百年来的世界历史已经证明,毛主席是改变世界政治格局、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思想家,毛主席最伟大的作品是缔造了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毛主席为中国人民永远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洗刷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倍受外国侵略者支配和摆布的屈辱史,消灭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存在的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为人民获得自由和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辟了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天地。
在这片新天地里,“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主席使工农兵学商各界和一切向往正义、追求民主和自由的人们当家作主、尽显才华、扬眉吐气;使剥削阶级和一切反动派不寒而栗、规规矩矩、甘拜下风。
在这片新天地里,“六亿神州尽舜尧”,“试看天地翻覆”。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荡涤了几千年来留存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丑陋现象,铲除了匪患、恶霸、贪官……建立了“均贫富,等贵贱”、互爱互助、遵纪守法的“大公无私”的社会新秩序,在广大群众中营造了见贤思齐、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热爱生活、热爱健身的社会新风尚。
在这片新天地里,“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主席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创业,以革命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创造出了“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人间奇迹,描绘出了“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喜看稻谷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社会主义的美丽画卷。
在这片新天地里,“冷眼向洋看世界”,“战地黄花分外香”。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空前的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建立了强大的国防,用短短的27年时间就建立了初步完整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文化、教育体系,并逐渐向全方位的“现代化”迈进。中国凭借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智慧,造成了既无内债也无外债、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中国人不再受外强欺辱和压迫的可喜局面。
在这片新天地里,“五湖四海皆兄弟”,“环球同此凉热”。世界被压迫的民族、被压迫的人民紧密地团结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同帝资封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树立起爱好和平、不畏强暴、伸张正义、扶弱济贫的国际形象。“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中国赢得了第三世界的同情和支持,通向世界的大门从此打开,中国赢得了世界。
在这片新天地里,“不管风吹浪打”,“风景这边独好”。毛主席受到了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进步人士的尊重和景仰,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和经贸往来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声望得到了扩大,中国人民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自豪感、幸福感。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骄傲,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毛主席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
“尔曹名与身俱毁,不废江河万古流”。毛主席是历史巨人中的巨人。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早已名垂青史。毛泽东思想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正像黄克诚大将所预言的那样:任何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人,最终都会碰得头破血流!
网上流传这样的一段对话:
孙子问爷爷,你总是怀念毛泽东时代,那什么是毛泽东时代?
爷爷回答,简明总结就是: 国有振世良方,党有崇高威望。工是领导阶级,农是依靠对象。兵是青年梦想,学是新生力量。商是供给保障,医是救死扶伤。官是人民公仆,民是服务对象。校是育人净土,军是钢铁城墙。女是擎天半壁,孩是早晨太阳。亲是情义深重,友是诚信善良。地是山青水秀,天是一片晴朗!
这段对话简明扼要,充分反映了伟大的毛泽东时代的社会面貌。
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亲人毛主席。
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
坚持毛泽东思想就是前进,就是胜利;背离毛泽东思想就是曲折,就是挫败——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主席思想万岁!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祖国万岁!
伟大的人民万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21-06-30/6998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