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国危难,更思毛主席:“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每逢国危难,更思毛主席:“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秦 明
河南的暴雨牵动了无数国人的心,暴雨让郑州变成了一片“泽国”,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降雨带的北移并不意味着危险的结束,新乡两小时降雨量超过了郑州,鹤壁科创中心24小时降雨量高达777.5毫米,累计降水量已经达到1072.6mm!
连日来的超强降水,不仅给河南省中北部的群众带来了巨大灾害,也严重威胁着黄河大堤的安全。据媒体报道,在郑州市宣布进入应对自然灾害的一级战备状态之后,2万多名军人和武警官兵已经防守在黄河大堤、常庄水库、尖岗水库等高风险区域。
目前,黄河部分支流已经出现决口,武警官兵正在第一时间加固堤防并转移附近群众。
图据@中部战区官方微博
诸多信号已经提示,保卫黄河刻不容缓!
很多人都知道,黄河有着“地上悬河”之称,所谓的“地上悬河”指的就是河道内的水面高程比周围地区的地面高程还要高。然而,黄河并非全线都是地上悬河,上游的黄河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还一直是清澈的河水;然而,当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便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流向中下游,到了地势平坦的中原地区,河道落差开始减小、河道变宽,泥沙便逐渐沉积,河床不断升高。经过漫长的历史累积,便形成了“地上悬河”。
所以,黄河虽然穿郑州新区而过,郑州却属于淮河流域(事实上河南省51%的面积属于淮河流域),郑州的洪水只能通过淮河排出。洪水最终能够顺利入海,我们还要感谢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开始的治淮工程。(关于治淮工程见笔者之前的文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因为“地上悬河”的缘故,历史上黄河曾改道26次,决口近1600次,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黄河两岸无数民众,家园被毁、流离失所……
中国人民自古依赖黄河,又与水患斗争,早在春秋中期人们就有意识地修建黄河大堤,如今河南省、山东省的交界据说还能看到古老的大堤工程;到了明朝,政府修建大堤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出现了遥堤、格堤、月堤、缕堤多种不同的类别,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
晚清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1855年的那次黄河决口改道,形成了如今黄河的流向轨迹,两岸人民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堤修筑史。然而,从清末到民国,政治上的腐败没有得到丝毫改善,黄河水患给两岸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单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十几年时间里,黄河就数度决口,给沿岸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更加令人悲愤的是,1938年,无能昏聩的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南下,在黄河花园口炸坝,造成黄河水大泛滥。最终日军绕开了黄河的淤泥,而河南、河北、山东等数省人民受灾深重,仅河南一省,被淹死者就有百万之数,饿死、病死者更是众多。对蒋介石的炸坝行为,中共中央早就作过否定性评论;毛主席对蒋介石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更是表示了极大愤慨。
身为革命领袖兼诗人的毛主席,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怀有深深的感情。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红军东渡黄河,面对黄河岸上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诗兴大发,写下了不朽诗篇《沁园春·雪》,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来描写黄河汹涌澎湃、顽强不屈的精神。
早在转战陕北时,毛主席就面对黄河感慨:
“自古道,黄河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说法是因为不能站在高处看黄河。站低了,只看见洪水,不见河流。”“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啊!不谈五千年,只论现在,没有黄河天险,恐怕我们在延安还呆不了那么久。抗日战争中,黄河替我们挡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即使有害,只这一条,也该减轻罪过。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还要利用黄河水浇地、发电,为人民造福!那时,对黄河的评价更要改变了!”
1950年夏,淮河大水,听闻百姓为躲避洪水在树上被毒蛇咬死,毛主席嚎啕大哭,彻夜难眠,两个月内连发四份电报,亲自部署淮河治理工程。与之同时上马的还有荆江分洪工程、官厅水库工程等多项水利工程。
1951年初,黄河凌汛来势凶猛,山东省利津县王庄黄河大堤于2月3日决口,口宽216米,淹及沾化、利津两县的122个村庄,倒塌房屋9000余间,灾民达8万余人。
毛主席心急如焚,一边密切关心山东的救灾情况,一边也把很大精力放到了治理黄河之上,开始构思的治理黄河的重大工程,在加固黄河大堤的同时,引黄灌溉,力图要“变患为宝”。
1951年3月引黄灌溉济卫第一期工程开工,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灌溉新乡、获嘉、汲县及延津的农田36万亩,计划输入卫河水量20.0秒公方……至1952年4月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举行放水典礼,整个工程于1953年8月全部完成,灌溉面积达72万亩,被命名为“人民胜利渠”。
1952年10月,中央其他同志考虑到毛主席日夜操劳、身体透支严重,建议毛主席休假,调整好精力以利工作。意外的是,毫不徇私的毛主席,这次竟然同意了休假,不过毛主席却提出利用休假去考察黄河,因为他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牵挂着黄河治理。
10月26日,毛主席的专列到了济南,毛主席盯着窗外的黄河,当看到河水位比济南城还要高,毛主席忧心忡忡;在泺口大坝考察时,毛主席了解到附近十几万群众饱受黄河水患之苦,土壤地质恶劣,“野生碱卤,地尽不毛”,毛主席愤愤地说:“黄患!把这里的人民搞得太苦了。”毛主席叮嘱山东地方的同志,“黄河水坝千万不能出事,出事就是大事,就会对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害。”
10月29日,毛主席的专列到了河南兰封县,立即召集当地基层干部开会,询问治理黄河灾害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还帮助他们拿出治理黄河灾害的办法;30日上午毛主席到兰考县东坝头考察,从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那里听取了邙山水库和三门峡水库的修建规划后,毛主席说:“大水库修起来,解决黄河水患,还能灌溉、发电,是可以研究的。”
30日下午,毛主席来到柳园口大堤,看着大堤内外的悬差和坐落在低洼处的村落,望着远处开封城中隐隐绰绰的铁塔和龙亭,毛主席又一次陷入沉思,再次嘱咐说:“要把大堤、大坝切实修好,修牢固。发大水时,有危险,党政军民要一齐上,万万不能出事。”
31日,毛主席到达郑州邙山,察看了邙山水库坝址和黄河形势;过黄河到北岸后,毛主席来到引黄灌溉济卫工程首闸,在了解到一期工程已经可以灌溉40多万亩后,毛主席高兴地说:“沿黄每一个县都修一座这样的引水浇地闸就好了。”
1952年秋季抗旱保苗,28.4万亩棉粮作物在7月至9月两个多月的酷旱中获得丰收。据引黄灌溉济卫管理局统计,棉花在东一灌区浇过水的每亩平均收181斤,未浇的只收入85斤,西灌区浇过水的每亩平均158.9斤,未浇的只收80斤;玉米全灌区浇过水的每亩平均170斤,未浇的每亩平均只收20斤谷子,浇过的每亩平均收231.5斤。
“人民胜利渠”引黄灌溉的成功经验迅速在其他地区推广,开封甚至靠黄河水种上了水稻;引黄灌溉实施推广过程中,虽然也造成 了土壤盐碱化,但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治理和纠正。总体而言,引黄灌溉工程为新中国的粮食增产、解决中国人民吃饱饭的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初步实现了毛主席变患为宝的设想。
1952年10月31日,毛主席在离开开封北上去新乡看引黄灌溉工程之前,对王化云及河南省委书记张玺、省政府主席吴芝圃、省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等再次说了那句话:“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这句话后来广泛流传,成为整整一代人治理黄河的口号。
其后,黄河沿岸的人民群众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大堤加培工程,宽河固堤,废除民埝,消除堤身隐患,石化险工以扩大河道排洪能力,每年投入劳力20万~25万人,到1957年完成土石方1.4亿立方米,甚至超过了三峡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1.2亿立方米)!
经过不懈努力,黄河大堤不断的加固,升高,普遍高达10米左右,异常壮观,加上兴修沿黄的各大水利工程,1982年九天九夜的大雨致使黄河水位暴涨,如此危机下,都没有发生一处决口!
而“悬河”水患的彻底根治,则离不开清理河床淤积,这就是目前我们知道的小浪底水利工程的泄洪排沙;而更早承担此项任务的就是三门峡水电站工程,排沙设想在毛泽东时代已经成型。有人诋毁说,三门峡水电站工程“彻底失败”了,才有了小浪底水利工程,殊不知小浪底的首次地质勘测是在1954年。
三门峡大坝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验不足,的确会导致三门峡水电站工程在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但是,三门峡工程为新中国培养和积累起了一大批水利方面的专家。更重要的是,今天,小浪底能够成为一项成功的水利工程,离不开三门峡水电站工程的配合。在没有小浪底之前,三门峡一坝的调节能力,不能有效处理泥沙问题;小浪底后,双库联调,才算解决了於在水利人心里半世纪的泥沙!
毛主席逝世后,宵小之辈拼命污蔑、诋毁毛主席主导的新中国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说什么“劳民伤财”,又或如上面提到的,有人说三门峡水电站“彻底失败”,有人说引黄灌溉造成“盐碱化”……
没有毛泽东时代大规模的水利建设,80年代怎么去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单说而今面临“千年一遇”的暴雨引发的水患,至今屹立在那里、默默守护人民群众的,不正是毛泽东修筑和加固起来的黄河大堤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lxff/2021-07-23/7037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