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价值”
慕 和
1894年10月5日,邓中夏出生于湖南省宜章县。他先后在衡阳中学和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师从杨昌济,并结识了毛泽东。
1917年(23岁),邓中夏随父亲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在北大任教的李大钊的引导下,邓中夏开始了解马列主义,并积极投入爱国运动中,成为学校的积极分子。
1919年3月,邓中夏发起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到街头演讲,旨在"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之自觉心"。随后,他参加了著名的五四运动。
1920年10月,邓中夏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举行罢工运动,这是中共发动工人运动之始。
(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左四)、邓中夏(左七)与湖南“辅社”在京社员于陶然亭合影)
1921年(27岁),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随后成立,邓中夏担任青年团北京地区的书记。
1922年7月,邓中夏出席党的二大,参与制定了二大宣言和党章,当选为中央委员。二大明确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明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
不久,邓中夏任青年团中央委员长,创办了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媒体——《中国青年》杂志。
1923年,在李大钊的推荐下,他参与创办国民党和共产党合办的上海大学,并担任校务长。两年期间,邓中夏倾注了大量心血,使上海大学由一所“貌不惊人”的弄堂大学迅速发展为知名的“红色学府”,时称“武有黄埔,文有上大”。
上海大学培养了王稼祥、任弼时、杨尚昆、秦邦宪、康生、陈伯达、饶漱石、丁玲、田汉等许多耳熟能详的革命人士,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斐然。其中,邓中夏居功至伟。
(邓中夏起草的《上海大学章程》)
1924年(30岁),国共第一次合作,邓中夏以个人名义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
5月30日,两党一同组织学生和工人在上海公共租界游行罢工,结果遭英国巡捕开枪射击,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逮捕150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五卅运动)
五卅惨案后,邓中夏和苏兆征等人,到广州、香港组织罢工,表示抗议。从6月19日开始,数以十万计的工人罢工,离开香港。广州政府也协同封锁了香港的交通。邓中夏组织动员各界把多少万人的吃住都安排妥当,被称为“工人政府的总理”。
罢工持续到第二年的10月,香港一度陷入恐慌,经济萧条,当年的出入口货总值只有往年的一半,大量商户倒闭。香港政府收入大减,向伦敦借款三百万英镑,才渡过难关。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清党”,国共合作破裂。邓中夏坚决主张举行南昌起义,他与叶挺、聂荣臻、李立三等人开会,确定了武昌起义的具体方案。
随后,他参加了八七会议,坚决拥护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帮助中国共产党迈出了生死攸关的大转折。
(这张合影的背面,邓中夏的爱人夏明写下的一行俄文: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
1928年3月,邓中夏赴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1930年7月,邓中夏回国,不久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二军团政委,与贺龙一起领导湘鄂西的武装斗争。
邓中夏带领红二军团,巩固、扩大了洪湖苏区。但不久,他执行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遭到敌人腹背攻击,根据地惨遭摧残。
1931年夏,邓中夏离开苏区回上海“检查”。新近夺取中央领导权的王明,免去邓中夏党内军内的一切职务,还遭受到残酷的批判和打击。邓中夏被闲置,等候发落。
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工作时被捕,随即被叛徒供出身份。蒋介石闻讯后亲自过问,并令立即将邓中夏押往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监狱。在狱中,他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挺住了敌人金钱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摧残。他对狱中地下党支部负责人说:“请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1933年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刑场,邓中夏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英勇就义,时年39岁。
1933年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刑场,邓中夏被枪决,年仅39岁。邓中夏曾说过:“人只有一生一死,要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邓中夏烈士虽然远去,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如今,在位于宜章县城的中夏公园里,邓中夏铜像伫立其中,目视远方,而距离铜像十多公里外的邓家湾更是面貌一新,宽敞的公路,干净的巷道,还有闪亮的太阳能路灯……慕名前来瞻仰的游客,为邓中夏的革命事迹所深深感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gsyz/ylfc/2019-10-05/5908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