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副会长忽培元捐赠红色书库在大荔成立培元书院
本会副会长忽培元捐赠红色书库在大荔成立培元书院
——忽培元小说《家风》首发仪式举行,本会副会长胡澄代表研究会与刘润为会长到会祝贺
忽培元先生在仪式上致辞
近日,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忽培元捐赠红色文化书籍建立的渭南市大荔县“培元书院”揭牌仪式暨忽培元先生小说《家风》首发仪式在大荔同州湖生态新区举行。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忽培元,大荔县人民政府县长翟玉宝,中共大荔县委副书记杜鑫,大荔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德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华艺出版社社长石永奇、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毛传兵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培元书院以忽培元先生名字命名,既是贯彻全民阅读,为大荔县老百姓提供优质阅读环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之地,亦是大荔县委、县政府为大荔籍著名作家、书画家、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先生设立的优秀红色文化展示窗口。书院建筑面积90平方米,藏有各类红色书籍4000余册,所有图书均由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及忽培元先生及相关方面精选捐赠,主要展现忽培元先生各个时期的文学和书画原创作品以及忽培元先生推荐的我国当代红色作家经典作品,倾注了忽培元先生数十年的创作成就和心系家乡的故土情怀。培元书院秉持阅读经典、弘扬正气、陶冶情操、走进崇高的宗旨,致力于向读者提供高品位的文学艺术类读物,还将不定期举办忽培元先生新书发布、书画展示及当代优秀作家经典作品阅读等文化学术活动。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胡澄代表研究会与刘润为会长致词(全文另发附后)。
忽培元在揭牌仪式上介绍,书院门外由他手书的楹联“放眼西岳含真趣,聆听黄河唱大风”代表了他梦中的故乡,犹记得儿时站在老屋后院的老枣树上,望得见华山莲峰,听得见黄河涛声,这幅景象是他的文学风韵和故乡情怀的启蒙。忽培元表示,这些年来大荔县的发展足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而他在所有的文学艺术创作中,恰巧也反映了新中国诞生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所以也可以说是放大了的故乡历史 。希望培元书院这个平台可以成为他随时亲近和回报故乡的绿色通道,今后将继续努力奉献,回报桑梓厚爱深情。
华艺出版社社长石永奇在致辞中表示,书院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下,文化承担着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培元书院的成立,必将为延续中华文化血脉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将为渭南市大荔县的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在揭牌仪式上,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生态公益慈善基金秘书长张一凡代表忽培元向大荔县捐赠10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100名留守儿童的教育阅读,大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红林作为代表接受了捐款。随后,忽培元以及红旗出版社、华艺出版社、石岗书院等单位代表向大荔县捐赠了一批图书,原渭南市政协副主席白浪等作为忽培元作品的读者代表也先后进行了主题发言。仪式结束后,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还对忽培元新作《家风》进行了座谈研讨。(李志强、实习生麦文雄)
延伸阅读1:
忽培元,陕西大荔县安仁镇人。1956年生。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文化学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曾先后任延安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协主席、无锡市委副书记、大庆市委副书记、国务院研究室司长等职务。出版著作三十余部,计一千多万字。《群山》、《修军平传》获全国优秀长篇传记奖。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获中华铁人文学奖。古体赋文《大庆赋》被铸为巨型铜质孪生宝鼎陈列于大庆市世纪广场。作品先后被译为英文、俄文在国外出版。曾被陕西省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家”荣誉称号。
延伸阅读2:
雄风浩荡振桑梓
——在大荔县培元书院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胡 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今天,大荔县培元书屋隆重开幕暨忽培元同志新著《家风》作品首发式召开,我谨代表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与刘润为会长表示热烈祝贺!
我们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同志,多年以来不辞辛劳,沐风栉雨,到祖国各地传播红色文化,培育红色基因。今天,又将他呕心沥血创作的几十种著作,数千册图书捐赠给了故乡大荔,这体现了他浓厚的桑梓深情与热烈的赤子情怀。
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忽培元同志的新著《家风》,这部书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历程中形成的那风尚高标的家风与情操。其实,这种家风正是忽培元同志自身风格与情怀襟抱的写照。那么这种“家风”风从何来?它来自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它是《诗经》中《周风》《秦风》的遗响;它来自于百年来壮怀激烈的革命奋斗,它是革命先烈那伟烈雄风的和鸣。这种风,来自于陕北大地上那朴茂峻厚的《群山》;这种风,来自于共和国历史上那洪波涌起,风云际会的《长河》;这种风,来自于改革开放那风云激荡的《浩海》。
这种风,更来自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令人敬仰的风范熏陶。忽培元同志曾在陕北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马文瑞同志身边工作多年,他的名著《苍生三部曲——群山、长河、浩海》,就是马文瑞同志革命经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史诗。
忽培元同志曾在习仲勋同志的谆谆教导下起草过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其中,收入《习仲勋统一战线工作文选》中的《怀念班禅大师》一文就是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名篇,至今传颂不绝。忽培元同志创作的反映习仲勋同志革命生涯的名著《难忘的历程》序言《两棵不老华山松》,在这篇序言中他以深沉而激越的笔调讴歌了习仲勋、马文瑞“两棵华山不老松”那松柏风骨与云水情操。可以说忽培元同志就是在“两棵华山不老松”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株“新松”——“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须应斩万竿”!可以告慰习仲勋、马文瑞两位老革命家的是,忽培元这株“新松”在前辈老革命家的哺育下,已经成长成为人民共和国的长天大木,正在孜孜不倦的把前辈的革命遗风播散于祖国大地、红色故乡,并与历史虚无主义与鄙薄革命文化传统的歪风做着殊死斗争。
忽培元同志这种风格胸怀更来自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嘱托。当年,还在浙江任职的习近平同志不忘家乡父老,把梁家河脱贫解困的重担郑重地托付给了时任延安市委副书记的忽培元同志。忽培元牢记嘱托,情系乡亲,把习近平同志当年倡导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知之愈深,爱之愈切”的爱民情怀落在了实处,使梁家河脱贫解困,走上了小康之路。
同志们!从咱们陕西大地,红色故乡走出去的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习近平同志,正以风雷万钧的魄力,风卷残云的气势,反腐倡廉,扫黑除恶,兴国利民,更以他那卓越的治国理政的艺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心民心为之大畅,党风国风为之大振。今天《家风》又吹拂到了华山脚下,黄河岸边——“遥望西岳含真趣,聆听黄河唱大风”!这必将鼓荡起大荔人民意气风发的斗志,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四个伟大斗争”的号召下奋勇前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hyzx/2018-10-16/5300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