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抗疫是全球制度的竞争,中国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
“中国抗疫的成绩和经验,证明我们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只要团结协作,而不是‘甩锅’和不作为,人类就可以战胜病毒。”在8月14日举行的“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全球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并促使人类反思自身的发展理念,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只有在追求人均GDP的同时,坚持“人民至上”,“让每一个人生活得健康幸福,让生命有价值,这才是硬道理。”
抗疫是全球制度的竞争
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李玲指出,中国采取了恢弘、灵活和积极的疫情防控措施,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种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饱和式抗疫”,带来的成果有目共睹。这一过程中,“每个中国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疫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为何中国能够做到这一点?她认为,这一方面得益于强大的制度优势,中国政府拥有巨大的政治勇气,以及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中国迅速果断地采取了有效的抗疫方法,既使用了隔离、中医药治疗等传统防控手段,也借助了现代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将古老的防治方法与现代化的科技防控手段相结合。
“中国有丰富的抗疫历史经验。”李玲解释道,在建国初期,各地疫病流行。1957年,全国兴起“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爱国卫生运动。由此,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天花等疾病,基本消灭和控制了鼠疫及黑热病等传染病,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得到了大幅改善。
到20世纪60年代末,以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合作医疗及赤脚医生为三大支撑,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初步形成,能够以较低成本,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医疗保障服务。与此同时,在城市中,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城市卫生服务机构迅速发展,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街道医院、卫生室等防疫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快速上涨。如今,这一数字正在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美国。“我们1949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到2018年是77岁。”李玲说,“回望这一段历史,领导人的决策足以影响亿万人的生命健康。健康的公民,是国家最了不起的财富。”
除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和科学的决策,中国的文化优势在历次抗疫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全国人民上下同心、守望相助,向世界再次展示了中国精神。“我们的经济和科技实力还不是最强大的,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但我们向世界展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证明了只有团结协作,才有希望战胜病毒。”
国际形势空前严峻
要重构话语权,拒绝走“老路”
疫情的袭击让国际形势更加变幻莫测,发展不确定性骤升,中国面临更严峻的外部环境。对于中国的抗疫举措及对世界抗疫所作出的贡献,国际上也仍不乏偏离事实的声音与评价。对此李玲认为,中国需要建构新的话语权,“我们的重任之一就是如何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人类社会先进的普世价值,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们当今的社会状态、时代境遇有机结合起来,重构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不过,话语权的重构离不开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在多重挑战下,只有继续稳健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化危为机”。
“这一次面对疫情,大家都很担忧经济会怎么发展。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给我们的一个机遇,我们已经到了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而不是走老路的时候。”李玲指出,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表明,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因此要更加重视核心技术的突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大力发展以5G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动能,建立起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巨大的人口规模和70年来改天换地的沧桑巨变,决定了中国必须成为创新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重要参与者。”李玲强调,“我们的共识是中国道路是正确的,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要继续往前走,让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下为讲座实录:
作者:李玲,中信基金会咨询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本文根据李玲8月14日在“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第六十八期的演讲整理摘编。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参加中信大讲堂,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后疫情时代中国面临的危与机》。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我们赶上了一个大的时代,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今年1月份到现在8月份,这7个月或者说半年多的时间,就如同一百年那样漫长。有些网友调侃说:“这半年多什么事情也没干,就光见证时代、见证历史了。”其实,2020年的上半年,基本上是多重因素的叠加——由新冠疫情引发了经济上的“疫情”,社会上的“疫情”和政治上的“疫情”。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很多不确定性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在很多“不确定性”的背后,也是有规律性可循的,这个规律是什么呢?
01
大时代:国际政治经济周期正面临变革
首先,来看当代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国际政治长周期”理论创立者乔治·莫德尔斯的分析。他认为,国际政治经济的周期正面临变革,我们将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欧洲文艺复兴后,西方文明一直主导着世界,这位学者把近代的500年分成了5个时期,每个时期大概持续100到120年。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一个世界的领导者,比如从葡萄牙到荷兰、英国等。其中,英国是工业文明的发源地,它在长达200年的时间中一直引领着世界。之后进入20世纪,又是属于美国人的世纪。而现在,新冠疫情加速了西方领导权的终结,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说的:“我们正面临着西方领导权的终结,而新冠疫情就像一个加速器一样,把所有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了。”
这一次,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中国首当其冲地直面新冠疫情的阻击战。目前各方的研究结果应该已指明,武汉只是疫情最早的爆发地,而并不是源头地。事实上,中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因为是我们首先发现了新冠疫情,同时迅速地动员全国人民打响了抗疫的人民战争。
02
疫情催生中国走出了独立自主之路
所以我们看到,此次疫情催生出来的是什么?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思潮。1840年以来的中国,一直在向西方学习,因为我们确实曾经落后。中国错失了工业文明,一直把西方国家当作我们的老师。然而,面对这一次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没有老师来教导,也没有教科书可以参考。可以说,中国完全是独立自主地做起了新冠肺炎的抗疫工作。一开始我们其实也非常手忙脚乱,甚至仓促应对,还犯下了很多错误,但我们能够很快就调整过来。所以,此次疫情真正推动中国走到了世界历史舞台的中央,我国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生命高于天,中国的成功抗疫,确确实实证明我国走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新冠疫情所引发的整个世界的变化,其实是人类与新冠病毒的一场世界大战,这是一起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和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暴发后,即使当时有所耽误,但中国依旧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较西方国家相比,反应速度已算很快。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来控制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中国迅速地封闭了华南海鲜市场,紧接着就是封城、封省和大规模的隔离。我国采用的防疫方法基本上是“饱和式抗疫”,这是一种最严格、最全面、最彻底的综合施治办法,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总确诊病例不到9万例,死亡病例仅有4000多例。而美国在最高峰期的一天确诊病例就是我国过去7个月确诊病例的总和,且美国连续数天的日死亡病例超过千例,目前死亡人数更已达15万多人,确实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
我们来对比下中国和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第一,从经济上比较,我国经济总量尽管现居世界第二,但事实上人均GDP还远远落后,我国刚超1万美元,而美国人均GDP已达6万多美元。
第二,从医疗条件上来看,我国跟发达国家间也同样存在着差距。2018年,我国卫生总支出费用占GDP的比重不到7%,美国却已花费了近17%的GDP在医疗产业上。美国人均医疗费用超过1万美元,而我国只有1千多美元,有着近10倍的差距。虽然美国GDP总量是我国的6倍,医疗上的支出是我国的10倍,但我们更要看的是这一次抗击疫情的结果。截至8月4日的数据,每10万人中的确诊病例数,中国只有6.3例,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每10万人中的确诊病例数却达到了1472例,是我国的200多倍之多。
第三,从疫区上来做对比,中国最开始暴发疫情的地区是武汉市和湖北省,美国则是纽约市和纽约州。武汉市每10万人口的确诊病例数是449,而纽约的这一数字是2745,纽约州的确诊病例数也远远高于湖北省。
最后,我们以10万人口为单位来进行比较。首先,每10万人口的死亡人数上,中国为0.33例,美国为48.31例,英国为69.62例,后两者均远高于中国。其次,在每10万人口的死亡率上,英国是15.12%;美国为3.28%,中国为5.28%。美国死亡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一个是其确诊病例基数较大,有近500万确诊病例且病患以年轻人居多;另一个原因则是:实事求是的讲,美国的医疗技术仍然处于世界一流水平,更为先进。最后,在疫区每10万人的死亡数上,对比纽约、武汉和纽约州、湖北省,前者均数倍高于后者。
对比这些数据的意义在于,用事实来证明我国抗疫的成果。中国差不多在一个月之内就控制住了疫情,总确诊病例数的曲线是恒定的,基本持平在8万多例,且新增多为输入性病例。而美国的这条曲线却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是从1月23日武汉封城开始到2月23日,在一个月内就基本上控制住了疫情,后续新增病例多为输入性病例和发生在北京、新疆、大连及东北等地的小规模、小范围的疫情暴发。现阶段,我国基本上做到了确诊病例的“清零”。
而美国在我国封城防控政策的实施初期还未发现病例,但从出现首例确诊病例开始,自3月起美国的确诊病例就始终呈上升趋势,到如今可以说已接近完全失控的态势。本次疫情反映出了太多问题,我们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的确诊病例从3月1日的不到80000人到今天的88573人,其中大量新增病例还是输入性病例。事实上,如果没有输入性病例,如果欧美疫情没有失控,中国的抗疫过程其实在4月份就能结束战斗了。但是因为国外疫情的完全失控,所以不断有输入性的病例报告,因此我国仍然在进行防疫工作,但整体处于完全可控的范围。
而反观美国,自其本国疫情暴发后,新增确诊病例就一直处于爆发性的增长中。5月份的复工风波和弗洛伊德事件,又都进一步导致美国疫情的加速发展,而美国也在事实上缺少有效的防控方法。这给我国带来哪些风险呢?因为全球是一体化的,我们每天都面临着输入性病例的风险,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疫情防控的首要任务。可以说,正是由于是美国没能够控制住其本国疫情,才对我国整个的抗疫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巨大影响,否则人们早就可以回归到正常生活当中了。
中国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发展的情况是:初期死亡病例较多,但后来通过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死亡病例数趋向平稳。其中,4月中旬曾出现一个较大的转折——新增病例无论是输入性病例还是包括北京等地在内的本土病例,全部好转未发生死亡病例。可以说,在新冠肺炎的治疗方面,我国拥有着极高的救治能力。
反观美国,其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数却一直在上升。向大家展示这些数据目的,就是用事实来证明中国抗疫的成就,真的是赶英超美、世界一流。我们过去一直说要“赶英超美”,但尽管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可人均GDP仍和英美存有较大差距。反过来说,虽然这场疫情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遇,我们有机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能力——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是最强的,科技实力也不是最强的,在许多地方都仍有不足之处,但是我们将自身能力组合起来的力量无敌。特别是最近北京市“教科书式的抗疫”,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就精准、准确地扑灭了新的疫情,而且在这期间并未封城,甚至北京市民可以说一切生活如常,像高考、北大等各高校的毕业典礼等均如期举行。此次北京抗疫的优异成绩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人类是可以战胜病毒的,但前提是要有效地组织防疫,如果出现美国那样“领导不作为、甩锅、大家都不管”的情况,就很难战胜疫情。
03
中国的抗疫为什么能成功?
中国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抗疫成效?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我们具有制度优势,中国政府怀有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大家想一想,武汉1月23日封城的时候什么都不确定,如果暴发的只是“比较严重的流行性感冒”呢?也有这个可能性。3月份的时候,特朗普还在说“新冠肺炎就是个‘大号感冒’”,当时我们都抗疫两个月了。但是中国政府完全奉行了“生命至上”的原则,为了人民的健康,宁愿承担政治风险,所以政府果断做出了决策,而且事实证明是对的。
二是我们的抗疫方法非常科学。在有效治疗方式还不明朗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隔离。所以,每个中国人其实都为抗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国人民“就地趴下”,14亿人都在家里呆着抗疫,充分证明“不得病就是最硬的道理”。另外,除了传统的隔离方法,中医药也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张伯礼院士最近去武汉回访时还发现,经中医治疗的病患,留下后遗症的非常少,而经西医治疗的病患,有后遗症的却很多,一些人的味觉、听觉甚至肝、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还有大数据也发挥了作用,疫情期间我们到哪儿都得扫健康码,实现了全国数据的统一,这真的很了不起。我们是把古老的智慧和现代文明结合了起来,实现了有效的抗疫。国外一些人士老批评我们的数据不准确,但其实他们根本不理解中国现在的信息化水平有多高,因为他们自己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才会老觉得我们的数据是假的。
三是强大的生产能力。有美国公共卫生专家曾表示:“美国一开始为什么不让大家戴口罩?是因为没口罩,怕让大家戴口罩引起社会动乱。”美国为什么没口罩?其实,中国在一开始也是什么都没有,医院的口罩不够用。大概在最早期的时候,中国一天的口罩生产能力是百万级,但很快就达到了千万级,现在我们每天已经可以生产出几亿口罩,在短期内完成了迅速的动员和转场。而美国到现在都不能保证口罩的供应,他们一方面是政治家不作为,另外一方面实际也是“糊弄”老百姓——因为没有口罩,就说戴口罩不合适。其实防疫就只需要依靠“戴口罩”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法,但因为政客们一开始糊弄了老百姓,所以到现在美国人就是不戴口罩。看着美国这么强大的国家在这次疫情面前“轰然倒下”,确实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四是中国文化的优势。中国人民真的太好了,我们过去习惯于批评自己,根源还是在于:1840年之后中国被打怕了。不管是《丑陋的中国人》还是其他,一些学者会从文化上就“中国的不足”展开论述。但我觉得,中国人可能在一些细节上确实做得不够好,但在大是大非上面,中国人往往拎得清、顾大局、讲大义。中国人这种“集体主义、利他主义、上下同心,守望相助”的精神,在此次抗疫的过程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04
抗疫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世界
最近有一件事情也令我非常感动,就是大陆的医生、护士去香港帮助抗疫,我们都知道,香港的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都不支持大陆的医生过去,认为还是有风险的,不仅仅是疫情的风险,还有其他的风险。但那位医生说:“我是中国人,为国家做事,在哪里都行。”我觉得真的非常感动,每一个中国人都做好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所以在抗疫的过程中,每个中国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疫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这是属于我们的机遇。否则,如果没有这样巨大的疫情,我们怎么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强大呢?我们总说自己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确实有很多不好,但是我们组合起来非常好。中国也在逐渐重新认识世界,我们一直在学习,向欧美学习。但是这次疫情中我们发现,他们也有很多的不好,不是什么都可以学的,所以抗疫是一场全球的制度竞争。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了卓越的执政能力、领导力、组织力、规划力、行动力。世界各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中国还首先遭遇了疫情,可谓是“闭卷考试”、“一边干、一边学”。但是我们很迅速地将全社会组织和动员了起来,治疗方案也很快从第1版升级到了第7版,一直在不断尝试和学习。我们回过头来一看,西方国家在各方面都很先进,但他们向我们展示的更多是傲慢与偏见、固步自封,没有我们这样快速的学习能力,也没有很强的领导力、组织力、规划力和行动力。所以,这一次中国才终于真正实现了前人所说的“赶英超美”。这种超越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抗疫上,我们已把他们甩得太远,成为了绝对的世界一流。
网上有很多网民特别有智慧,说北京和大连的抗疫是“西方国家开卷抄我们的闭卷考试都没抄好,那我再成功好几次次给你看看”。这次大连的抗疫做到了精准定位,利用北斗系统和大数据精准勾画出了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包括乘坐了哪趟公交。这样的精准防控,甚至一点都不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包括新疆也是,虽然连续几天确诊病例超过100,但很快就降下来了。所以我认为,经历此次抗疫之后,全国人民安全感倍增、幸福感倍增,因为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可以说是最安全的地方。
即使14亿人都居家生活,也不愁吃、不愁穿,水电气煤一应俱全,可以生活得很幸福、安全、健康,所以幸福感倍增。与此同时,现在全国老百姓对政府和对中国道路的拥护也与日俱增,凝聚力倍增、信心倍增。在近代,中国人民承受了太多的打击,可谓苦难深重,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会——让我们“翻盘”、让我们有机会能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至于欧美发达国家,大家都知道,英国其实有最好的全民免费医疗体系,但是国家领导不作为,提出“群体免疫”策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甩锅”。对比来看,一个国家的领导非常重要。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时候,形势非常危急,失业率一度超过25%,整个国家几乎要“垮掉”,但当时的美国非常幸运地拥有罗斯福总统,他转危为机,让美国从一个二流国家变成了世界强国。大萧条过后,再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就成功超越英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但这一次,美国人民遭难了,因为国家领导不作为,至今美国都没有出台统一的抗疫措施,疫情也从纽约州不断向美国全国蔓延,一直在蔓延到了佛罗里达,到现在整个国家都“深陷其中”。
最近,中美之间对抗得比较厉害,比如美国不给中国记者发签证,却指责是中国先驱逐美方记者。但其实我们回想一下,中国抗疫最艰难的时期是2月初。而2月3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刊登出了一篇名为《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的文章。明显是美国方面先挑事,中国才愤怒地驱逐了美国的记者,因为《华尔街日报》的行为无异于是在往我们的伤口上抹盐。
05
中国抗疫的历史经验
众所周知,“东亚病夫”是对中国人的蔑称,自1840年被敲开国门后,中国年年战乱、民不聊生,被叫“东亚病夫”是属于旧中国的耻辱。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那时美国的平均寿命已经是68岁,中国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高达千分之二百五十,农村婴儿的死亡率高达50%,相当于“两个孩子就得死一个”。所以,那时人们才会疯狂生孩子,生下七、八个孩子也只能活下来三、四个。
但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独创了适合于中国的卫生方针,叫“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用“一穷二白”来形容还有点浪漫,但如果真是一张白纸就好办了,新中国的状况其实是一张破纸,即污染了的纸,你要把它漂白了再来画画,等于什么都没有,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解决,9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那时要想解决老百姓的医疗卫生问题,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提倡“讲卫生、减少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今天的抗疫也是一样道理,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疾病,隔离也是为了让人们不得病,这才是最硬的道理。
所以建国初期,毛主席、朱德总司令的题词都是“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这背后就是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新中国建立伊始,我们和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打了一场战役,我们叫“抗美援朝”,他们叫“韩战”。在那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军除了没用原子弹以外,所有的新式武器都用上了,包括细菌。在那样的背景下,背负着“东亚病夫”耻辱的新中国,医疗卫生条件非常差,还要去应对细菌战,所以才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通过这项运动,政府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预防为主的基层组织,动员大家一起讲卫生。
“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振奋精神,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口号,也是那时提出的。今天我们老百姓的很多卫生常识,就是爱国卫生运动时期奠定的基础,比如戴口罩。当初,预防鼠疫、预防一些烈性传染病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只不过是纱布口罩,没有今天这么高级的口罩,但据说纱布口罩实际上更管用。其实,美国如果有像中国政府这样的动员能力,即使造不出口罩来,号召民众带纱巾、带纱布也比什么都不带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没有条件也创造出了条件,把大家都动员、组织了起来。
另外,我们还在全国建立了“三级预防保健法”。全国2000多个县的标配是:每个县有一个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还有防疫站。“医疗、保健、防疫”叫“医防结合”,三级“预防保健法”的三级就是“县、镇、村”,城市则是社区二级、三级,它们就形成了一个体系。农村缺医少药,这是中国几千年都没解决的问题,其实也是全世界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按照传统,几千年来农民都靠天吃饭,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怎么可能有多余的钱去看病、去接受教育呢?没有。所以中国当时发明出了“赤脚医生”,这是中国人的制度创新。实际上,“赤脚医生”们本身就是农民,只是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在经过短期培训之后,就上岗边干边学。赤脚医生的主要治疗手段就是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其实就是传统的中医药。在此次抗疫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李兰娟院士,就是赤脚医生出身。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农村插队的时候,其实也是赤脚医生。
我们中国人非常幸运,领导的决策往往影响到亿万人的健康。当时中国有一个危害非常大的传染病叫血吸虫病,几千年来都没办法解决。就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政府组织、动员农民消灭掉了血吸虫病。当时毛主席读到了报纸上的报道,说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后,大家对身为一国领袖的他表达感谢。得到这个消息后,他“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意思就是农村消灭了血吸虫病后,他激动得夜不能寐,在诗中间写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主席充分相信老百姓,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生产者,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大家就能一起消灭所有的疾病。此次抗疫是一个证明,当年中国消灭那些烈性传染病也是证明。可以说,当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基本消灭了所有烈性传染病,还令人们逐步形成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耻辱”的社会风尚,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从“六亿神州尽舜尧”到今天“十四亿神州尽舜尧”,抗疫的成功更是中国人民共同取得的成就。
如果各位网友有机会出国,你们就会发现:只有中国人习惯于把水烧开了喝,除了泡茶外,哪怕喝水也要把水烧开了喝,这其实就是当年“爱国卫生运动”所倡导的,因为生水里有很多不干净的东西,可能会引起各种肠胃疾病。简单的一个“把水烧开”的做法,就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其实,现在很多国家还没有形成这个习惯,这其实是一个健康的习惯,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所以,“爱国卫生运动”是充分利用我国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个典范。2017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政府颁发“社会健康治理杰出典范”奖章,以纪念中国“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表扬中国在此取得的成效。大家也看到,此次疫情发生之后,很多国家都在“甩锅”中国,但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坚定地站在中国这一边,说中国的做法是对的,中国的抗疫经验值得全世界学习。为什么?因为我们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好孩子、好学生,中国不仅今天抗疫表现好,在70年代一穷二白的时候,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推广的、解决老百姓基本医疗问题的典范。那时世界卫生组织特地进行了总结,说中国卫生工作有三大法宝:分别是三级预防保健网、赤脚医生和农村合作医疗。今天,国际卫生学界一直倡导“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社区是疾病防治的第一线”,这些都是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一直是好学生,一直受到表彰。而由于世界卫生组织坚定地站在中国这一边,所以特朗普恼羞成怒,干脆让美国退出了世界卫生组织。
回望这段历史,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70年来艰苦奋斗的不易,看到了我们走过之路的不易,也看到了今天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国人通过70年艰苦奋斗所取得的成果。大家来看,1949年时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而2018年的数据是77岁,达到了“古来稀”。平均寿命都能够实现“古来稀”,真的了不得。另外我们的人口基本上翻了两番,也很了不起。
以上就是我们在卫生和健康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什么要专门讲这些?因为这是今天中国最大的竞争力——有了人,什么都能解决,有了健康的人,更是一笔了不得的财富。
06
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综合对比:中、美、印
接下里,我们来做一下国际对比。中国和美国现在是在竞争中,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我们的邻居,中、印之间最近也有一些微妙的问题。
大家看,在1949年我们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美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远远高于中国,但我们跟印度当时差不多,印度是1948年独立,和我们建国的时间所差无几。但中国在建国后独立自主创造出一条医疗卫生道路,人均寿命一直快速地垂直向上走。到现在,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花了10倍于我们的医疗费用,但平均寿命只比我们高1.5岁。今年中国应该有希望近一步缩小这个差距,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很多死亡,美国的平均寿命应该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印度离我们还有些距离。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每个农业国都想完成工业化,但几乎所有西方国家包括我们的邻居日本,都是靠侵略别国才完成了这一过程。甲午战争为日本奠定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甚至连日本的近代教育都是靠中国的赔款才办起来。也就是说,农业国要想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农业的剩余支撑不了工业化,除非靠抢别人的才能积累出资本。但中国是唯一一个独立自主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我们在1949年才好不容易结束挨打的局面,不被别人抢就不错了,何谈“抢别人”?我们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工业化。
大家看我们和印度之间的差距。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时候,中国推行“全民扫盲”,义务教育早已普及,全民都能接受教育,而且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66岁。按照我们做的研究,以中国当时的经济水平来看,预期寿命应该在50岁左右,就像当时的印度一样。印度在1978年的人均寿命是52.8岁,而我们是66岁。改革开放以后,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能够得到飞速发展?就是因为我们在前30年靠中国人的办法解决了全民教育和医疗的问题,所以等到改革开放后,中国拥有的是世界一流的人力资本。尽管当时经济不行,但是人行,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接受过教育,既健康又勤劳能干,可谓“价廉物美”。
所以在抗疫期间,美国的纽约州州长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最大的教训是口罩需要中国造,防护服需要中国造,面罩需要中国造,连4G网络也是中国造,一切都要靠中国。”中国制造为什么这么强?这与我们七十年来的发展是连在一起的。作为同样的人口大国,印度为什么还是个农业国?他的人口为什么没有变成红利?就是因为没受过教育,而且身体健康不行。人均寿命50多岁和66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它意味着每个人的有效工作时间能够一下增加至少15年。
中国实现经济增长奇迹的奥秘,一定要追溯到三十年之前。是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办法达成了这样的成就。其实,正是像习近平一样当初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以实际行动组织起了广大群众,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都知道人往高处走,但几千万知识青年却从城市来到了农村,大量转换成为农村的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彻底地重塑了农村的教育和医疗,这是一个最广泛的社会变革。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世界一流的人力资本,在前30年就为今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人力资本基础,这是我们依靠制度优势而得来的成果,并不是靠钱。因为中国在那个时候没有钱,饭都吃不饱,只能搭便车向人家学习。所以在这次抗疫中,中国不仅自己做得非常好,也真心实意地帮助全球抗疫,向国外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输出了抗疫措施、经验教训、物资、信息和国际援助等。但有些中国人心里还是挺不爽的,当我们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时,可能都没得到表扬,而是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批评,这也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07
“美国模式”面临挑战?
此次疫情为全球带来巨变,所以二战以后的全球体系将可能不再继续。其实二战之后的全球体系是以美国为领袖而建立的,它是最大的受益者。现在美国发现它吃亏了,所以不断在退出,已经退出了世卫组织。自二战后特别是苏东解体以后,美国引领世界的国际模式和西方文明第一次遇到如此重大的挑战。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美国模式,就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中国现在连一个普通老百姓都会问:“美国怎么会选出特朗普呢?”中国老百姓认为特朗普是美国选出来给中国的礼物。大家设想一下,如果现在的美国总统是当年的罗斯福或者其他的英明领袖,可能美国会化危为机,因为“危”险中往往蕴藏着最好的“机”遇,很多平时很难改革的事情,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就能改。但我们看到,特朗普政府没有推出任何有效的举措,所以美国现在的债务危机越来越严重。除此之外,他还赤裸裸地从贸易战开始就抛弃了市场经济,最近又以举国之力围剿华为、抖音,这完全不是市场经济。我觉得可能老百姓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特朗普就是送给咱中国的礼物,他一点都不作假,赤裸裸地把美国“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面纱全给撕掉了,真是中国最好的反面教育。
其实,过去历代的美国精英们,虽然高举的旗帜都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但其背后支撑是“美元、美军和美媒”,这才是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现在看来,美国的这些东西都有问题,所以西方其实也在反思,比如法国总统在审视民主制度的缺陷,也在审视市场经济能不能解决老百姓的健康等基本需求问题。但是美国真的在固执的路上越走越远,完全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抗疫失败的根源。
最近,蓬佩奥已经和中国公开“撕破脸”,直接推翻了中美自尼克松访华以来所建立的良好关系。对我们来说,美国政客意识形态化中国制度的公开摊牌,也许是种机遇。我今天讲的主题就是“危与机”都具有双面性,为什么?
近日,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一篇美国人自己写的文章,说:“中国年轻人都相信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走向未来的最好领导者”。在这次的抗疫一线,其实充斥着我们的年轻人,80后、90后甚至00后,不论是社区的义工还是各行各业,都是年轻人冲在一线。我认为,这次抗疫对他们来说是一次巨大的锤炼,因为他们身处一线,所以知道干事情有多艰难,但事成之后能有多大的成就感。中国抗疫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他们也发挥出了非常大的作用。
特朗普越是这样打压中国,越起不到他所期待的作用。前段时间他居然提议,考虑不再给进入美国的中国共产党员及其亲属发放签证。这说明他根本不明白中国的制度,共产党和老百姓是站在一起的,没有一个国家能有近一亿人是共产党员,一个共产党员家里总有四五个亲属,你想想这得覆盖多少人。所以我想这一次疫情过后,大家会越来越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起这个庞大的国家。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确实是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把整个国家凝聚了起来。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才能维持住这个国家的发展势头。大家现在的共识就是:中国如今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路线。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我们要继续往前走,让人民的生活水平稳定提高。
08
新冠疫情的“危”与“机”
1、坚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价值观
疫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回望历史,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到现在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民族,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还在传颂着2000多年前的文章、诗歌。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而我们看特朗普的治国,全都是赤裸裸的交易,其实美国这个国家从最开始就起源于交易,现在如此也是因为没东西可交易了。美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为了崛起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的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就是由于“天下为公”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灵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些都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
所以我前面讲到,中国老百姓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这其实要把古代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马列主义思想融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从来不固步自封,也从不教条主义,它在不断地修正自己。从1921年到现在的99年间,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很多,它在不停的与时俱进。从半年的抗疫过程中,大家也能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改变,当然根本的东西不变,但是方针和战略战术都在不断地变化着。
所以在这些年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里面,我觉得我们不断的在学习人类社会最先进的东西,我们现在形成的是一个天下为公的这样的一个社会制度,选贤与能的管理制度,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还有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你说我们是什么主义,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综合体,管用的才最好,我觉得中国人非常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
就是说我们不是固化的僵化的,其实大家想想对比国外,其实他们真的是比较教条主义,我们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所以我们现在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们现在国际形势确实是空前的艰难。
2、新的话语权
现如今,美国在全面打压中国,我们需要新的话语权。我认为,我们今天非常大的任务就是:如何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人类社会先进的普世价值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们当今的社会状态、时代境遇有机地结合起来,来重构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巨大的人口规模和七十年来改天换地的沧桑巨变,决定了中国必须成为创造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重要参与者。
当今的中国已经综合和超越了中华传统文明、马列主义和西方文明,因为我们在九十多年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实现了极大的成长,而且我们还在继续不断的成长。目前,我们又赶上了信息化的机遇,在努力实现新的生产力变革,创建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
3、中国和西方发展已不在同样的层次
这次抗疫给中国带来的机遇还有:抗疫彰显出中国和西方的发展已不在同一个层次——我们不惜代价、以人民为中心,而他们还是以资本为中心。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尊崇“以人为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这次抗疫的过程里,中国也真正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再辅之以现代科技、现代信息技术,两者结合以后,我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处于智能化的初级阶段。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本来就是智能化的,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整体的思维方式。1840年的战争失利,让我国错失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机遇。但工业文明遵循着西方的逻辑方式,是一种还原论,它是“非白即黑”的微观逻辑方式,而中国的逻辑方式则更宏观。这使得中国文化变成了所谓“不科学的甚至是迷信的”。但我认为,信息化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中国近些年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正得益于信息革命。信息技术虽不是我国原创的,但信息的应用跟中国思维和中国文化是匹配的,现在抖音都能做到世界前列。在全世界,中国是唯一一个人们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生活中一切的国家。未来,我们也会不断升级,互联网能应用的场景会越来越多,现在连交税都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完成了。我们能在信息化革命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中国大一统思维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人传承千年的“天下为公”思维和信息化的先进技术之间达成了匹配,当“道”与“术”结合在一起,中国就升级成为了新型强国。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都对美国的表现感到费解,我在美国生活学习过很多年,也没想到美国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如果从规律上来总结的话,美国确实固步自封了。200多年前,美国当时立国的宪章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那时他们总结了人类社会所有的智慧结晶,建立出了最先进的制度。但200多年前还没有工业文明,那时最先进的制度,到今天还是最先进的吗?当然,美国人自己认为还是最先进的,但其实他们的变革很少,反而是固步自封了。今天,中国已经步入智能化的初级阶段,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还处于传统资本主义的后工业化时代,在玩虚的“金融资本主义”。
所以,与100多年前比,中国和西方换了位置,他们现在拿的是我们晚清的“剧本”——傲慢偏见、自以为是;而今天的我们是充满活力的。现在,换他们拿着长矛大刀,而我们拥有的是智能化的新型武器。当然,中国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这个趋势已经形成。当西方世界还沉浸在“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虚幻二维空间中时,我们已经进入了集大成的三维空间,坐拥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和有机的社会。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不论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不论领导干部还是老百姓,大家都万众一心,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我们是个三维的空间,而且又有信息化、智能化的有效武器。
4、未来的世界将是“智能世界”
连马云都说,未来计划经济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我们过去搞计划经济搞失败了,是因为过去没有支撑计划经济的生产力,只能拍脑瓜,那种计划经济肯定不对。计划需要信息,当我们缺乏信息手段的时候,计划经济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今天,5G在引领未来,近来最令人骄傲的北斗系统也已经出现,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在高科技领域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北斗已经成为了世界一流的全球定位系统。由此,北斗加上智能化的5G、6G,中国将会在未来的智能化社会里战无不胜,其实现在我们已经在领跑了,在朝着这个方向走。
我自己的老师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研究领域是市场设计,得诺奖是因为他提出了“器官移植”理论,比如有一个肾源,怎么能够匹配到最需要的人手上呢?不能靠市场,不能说谁出钱高,把肾拿过来就对你有效,因为肾脏要跟人的各种生命条件要匹配,包括血型等各方面。所以他的研究就是要设计市场,这个设计不仅限于单纯的价格,更包含多种因素。
他去年来了中国无数趟,今年因为疫情不能来了,要不然他还会来。他跟我讲说,他的那套理论用在中国最合适,他认为中国未来大数据智能化的前景一片光明。我问他,此话怎讲?他回答说:“美国尽管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提出能够得诺奖的市场设计理论等,但美国缺乏的是数据集成的能力。”老师特别给我举了个例子,他得诺奖时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但因为自己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所以得诺奖后他就转到斯坦福大学去当教授了。大家知道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都是顶级的学校,也是高科技的中心。老师回到斯坦福的时候要求把自己的电子病历转到斯坦福,但是竟然转不过去,不是出于技术原因,而是因为美国是联邦制,各个州的法律不一样,所以他在哈佛的电子病历没办法跨州转过去,是法律阻碍了信息的整合。最后,看在他是诺奖得主的面子上,哈佛大学的医学院还是给了他一个装有PDF病例的光盘,老师非常愤怒地跟我讲:“这不就是死档吗?和打印出来是一个道理,只是刻了一个光盘而已,和没法转的死档案一样。”反观中国,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明显看到,不同地区的信息瞬间就可以整合,当然中国在隐私保护方面也在逐渐进步,政府也在一步步地跟进。
面对此次疫情,大家都很担忧说:美国现在跟中国展开全面对抗,那么我们将来的经济会如何发展?我个人认为,这其实是给我们的一个机遇,中国已经到了经济转型升级、不能走老路的时候,我们过去其实是大进大出,挣的实际只是一点辛苦钱。而现在,我们必须对经济进行转型升级。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方面都做得很好的国家,社会秩序基本都已恢复正常,我们还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发展新经济、新动能,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现在,我们要构建一个“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其实简单来说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4亿人是个巨大的市场,欧美国家发展200多年,整个现代化体系内其实都没有超过10亿人,而中国仅一个国家就有14亿人口。人人都想过好生活,所以现在我们以自我为主,做好自己的事情,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满足国内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还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强核心技术的攻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中国现在大力发展新科技、新经济,包括5G、金融网点、煤矿、农业、海洋、智能化等,目前在建的“5G+工业互联网”的项目超过600个。这次疫情其实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就比如我们这次的云上大讲堂,过去都只能现场听,但现在都可以远程进行,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加速上线、上云。我自己在家过生日都是“云上”过,因为回不了家,所以只能“云上”开生日party。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中国高科技的制造业增加值由一季度的下降3.8%变为增长9.8%,成为增速最高的板块。同时,半导体、高性能化学纤维、太阳能工业等行业的增速都达到了33%到80%以上,所以这些行业的发展空间其实非常大。
我认为,在疫情面前,在美国对中国的打压面前,能够化危为机就要依靠我们的新动能,而且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很多优质的人力资本,所以人工智能归根结底是“有了人才有智能”,需要依靠大量的工程师在背后编程和计算。
我们正处于智能化的初始阶段或者说初级阶段,并正在迈进更高级的阶段。未来是一个智能化的社会,叫它什么我觉得并不重要,叫“智慧中国”、“智慧社会主义”或者“现代经济体系”都可以。它将重新构建人与人、产业、地域以及国家之间的传统关系,最终实现全球一体化。未来的全球一体化,是一种新的一体化,是高科技、智能化带来的。我们都知道,二战以后的全球化其实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而未来的智能化社会将实现“各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会回归我们中国人的理想——“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形成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5、必须坚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这一切的落脚点还是健康。健康是一种新经济、新模式。这次疫情过后,我们共同的一个感受就是:活着才是最硬的道理,健康是最大的财富。而我们这次抗击疫情所取得的成效,其实还是要感谢政府提早布局。中国其实在2016年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就提出了“健康中国”的理念,把以往“治病救人”的模式转化成为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活动。所以这次我们才能够迅速响应,打响抗疫的人民战争,这与前些年所奠定的基础是有关系的。
挣钱当然重要,但我们未来要走的一条新路,可能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所以十九大以后,我们将计划生育国策取而代之,换成了新的“健康中国”战略。那么健康是什么?健康不是没有病,没病也不等于健康。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健康方面所积累的智慧是最深厚的。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福利之间的完美状态。如果我们以健康来考核这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话,它其实是最为综合的指标。社会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一定代表这个社会的发展是健康的,反之如果人均预期寿命在下降,这个社会肯定是“有病”的。
再从产业的链条上来看,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商业文明再到现在的信息网络社会,人类所有发明创造的最后目的,都一定是让每个人活得更久。每个人都想再活五百年,所以我们正在迎接的是健康革命的时代。中国在打造“健康中国”的同时,也在构建新的健康生态系统,融合农业、工业、商业、信息技术等领域,打造出一个新的增长点,或者叫“新健康”。
在这一点上,我们在和美国的竞争中一直保有优势。下图是1980年人均预期寿命与GDP的相关性图表,中国在1980年时经济水平还比较低,但是我们的健康水平远远超过我们的经济状况。国际规律是“越有钱,活得越久”,但中国打破了这个规律,我们不是单纯靠钱,而是可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健康绩效。
我们再来对比各个国家的健康数据,1960年到1980年的这一段时间,也是中国比较穷的时候,但我们的人均寿命还能保持平均每年长一岁多,这是史无前例的奇迹。但是大家再看1980年改革开放后到1992年的这一段时间,中国人均寿命的改善数据下降了,但那段时间是我们经济创造发展奇迹的时候。然后在非典之后,“新医改”开启,健康改善又开始提速。
在和美国的竞争中,我们在很多方面确实距离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在健康方面,中国可能是最有优势的。美国一直解决不了医保问题,历代美国总统都想搞医改而改不动,奥巴马在任八年唯一就搞成了“奥巴马医改方案”一件事,但特朗普一上任就给它废除了。
所以,医疗健康基本上是美国模式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这次疫情也让大家看到了这一点。因为健康和整个社会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都连在一起,单纯的靠医院、靠医生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所以,在中美人均预期寿命的对比中,我们要充满信心,美国最近4年每年人均寿命都在下降,下降的原因有吸毒、酗酒、枪杀、肥胖、生活不健康等,背后的原因是“社会得了病”。而中国一直以“为人民健康服务和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为己任,我觉得我们是可以赢的。
美国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经济要崩盘,因为他们瞎抓钱、瞎印票子,那钱从哪儿来?下图是2016-2019年美国财政的收支情况,美国每年都是赤字,且每年赤字都在上升。美国所有支出最大的一项是社会保障即养老金。为什么历代美国总统都要搞医改呢?因为美国昂贵的医疗费用把政府和美国企业都几近拖垮,人均医疗费用达到了1万美元。大家想一想,如果你要雇佣一名工人,还要给他花超过1万美元来买保险,你还雇得起吗?那工厂当然挪到中国等其他地方去了。所以美国的医改其实根本没法改,谁要改谁选不上总统,因为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
在中国的内部循环中,老百姓非常关注的也是健康,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地依靠我们的制度优势。包括这此次抗疫过程中,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医务人员是多么得优秀,技术好、人心好,白衣天使,大爱无疆。我认为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来打造健康中国。
综上所述,我认为新冠疫情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们可以转危为机,通过集成、超越、创新,打造新模式、新经济、新健康、新文化,然后在国际上高举起“人类健康共同体”的旗帜。未来,我们的新模式是以人类健康和幸福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不需要很高的人均GDP,而是让每一个人都生活得健康、幸福,生命有价值,这才是硬道理。另外,我们的新文化奉行“人民至上”,所以中国在崛起后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我希望大家一起在这条道路上努力,见证和参与中国的崛起。谢谢大家!
Q&A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李玲教授的精彩演讲,听完您的讲座,我们这边也有一些问题想请您解答一下。第一个问题是:这次疫情可以说是一场全球健康危机,也可能并不是最后一次,从目前各国的抗疫举措来看,您觉得我们该如何尽快形成一个健康共同体来战胜疫情?目前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李玲:非常好的问题,全球各国的抗疫模式确实参差不齐。我们现在基本可以看到,东亚圈的模式都还比较有效,也就是说中国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包括像意大利、西班牙、伊朗等国、都是在中国的援助下取得了成效。其实中国的方法就是隔离、降低感染,这才是最硬的道理。但是我觉得现在也有些国家把抗疫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缺乏虚心学习的态度。所以我们也希望美国的政治家们应该向中国学习,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至于人类健康共同体,是因为此次疫情才令大家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全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因为疫情而停摆。我认为,应该在现有的国际框架即世界卫生组织这个框架下,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全世界各国应共同学习优秀国家包括中国的防疫经验,迅速地先把疫情控制住,然后再通过未来的疫苗、新科技等建立“医、防融合”、“平时和战时结合”的健康体系,以此来防范第二波、第三波乃至更多波疫情的卷土重来。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第二个问题是:近期新疆疫情引发社会关注,杭州近日也通报出现了一例无症状感染者,另外输入性病例也一直在出现。在您看来,我们的疫情防控会持续常态化吗?普通人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来适应这种新常态?
李玲:这也是非常好的问题,我想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我前面也曾讲到,其实如果欧美等外部国家控制住疫情,没有持续的输入性病例,中国的疫情在4月份就可以结束了,但是现在又延长了4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的会议也定调称:抗疫是一场持久战,因为我们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合作和联合防控机制,所以当国外失控了,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防止输入性病例的发生。“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可能是场持久战。所以其实海关、边境的工作人员和相关医务人员非常不容易,因为打持久战是非常辛苦的。我们每个老百姓都应该保持在疫情期间养成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和锻炼……我们自己不得病,不让病毒传染出去,就是对防控疫情的最大贡献,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健康负责任。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中国一直以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但国际上对中国的贡献仍有消极、不实的评价,我们该如何增强话语权?
李玲:是,我觉得现在怎么说,其实别人好像都会觉得我们另有企图,无论我们怎么做,别人都觉得我们有所企图。但我想日久见人心,中国要做好我们自己的事。首先自己的疫情要控制住,我个人认为中国不会再形成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中国要形成自己的诺亚方舟。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很幸运,因为我们是很安全的,政府能够“稳、准、狠”地扑灭新疆、北京、大连的疫情,小规模的疫情暴发没有一点问题,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中国不会再有大规模的疫情暴发,但国外的风险确实非常大。所以我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适应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状态,然后努力地做好自己。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李玲教授的精彩演讲,也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中信大讲堂·中国道路系列讲座》,我们的讲座预告会在中信基金会的微信公众号中推出,谢谢大家,再见!
李玲:谢谢大家,再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aq/2020-08-16/6452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