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安全

打印

李慎明 李毅臻 万成才 熊蕾:美国欠下的血债我们绝不能忘记

原编者按:本文整理自专家学者在华语智库58日召开的《深切缅怀邵云环烈士视频追思会》上的发言:

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李慎明(原社科院副院长):我非常赞成华语智库举行这个视频追思会。在这个历史的重要关头,我们来纪念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烈士感到非常有意义。

我曾经是一名记者,在解放军报当过好几年记者,对记者这个行业,有着深厚感情。

23年前,邵云环等三位烈士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唤醒了我们大部分国人。他们的牺牲非常有价值。他们还会继续教育着我们。我刚才静静默哀一分钟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他们的家属和亲属表示亲切问候。人活一辈子无非百年。但是他们的人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非常有价值。

毛主席曾经说过,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我相信大家会永远铭记毛主席这句话。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我们一定会继承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事业。美帝国主义是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我们是斗争,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是铁律,是规律。有些经济学家只是讲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比经济发展规律更高层次的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大规律,是管小规律的。

现在,美国帝国主义企图重新集中力量来围剿中国。国内外都有些人,在挑拨中俄关系。毛主席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十分正确,首先需要坚持,其次,情况发生变化时需要发展,这个异常重要。

作为记者,应该多做些呼吁,只有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了,其他的明显就顺利了。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要为我们这个国家继续做些工作,做点贡献。谢谢大家!

美国欠中国人民的一笔血债!

李毅臻(原参考消息总编室主任):今天是邵云环烈士牺牲23周年纪念日。我深深的怀念这位好同志、好同事、好朋友。她的音容相貌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邵云环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她是一个做过翻译、当过编辑、干过记者的复合型人才!是一个有担当、有作为、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战地女记者!

邵云环同志出国之前是参考消息编辑部二编室副主任、主任编辑,我当时可以说是她的直接领导。邵云环出国前,我和她有一次谈话。我说,你这次驻外有两个选择:一是到已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克罗地亚去建立新分社,这无疑是一份开创性的工作。二是到贝尔格莱德分社,但那儿发生科索沃战争,战区报道任务很重,且会有危险。她当时毫不犹豫地说:我当然选择去贝尔格莱德分社,一个记者应该到真正出新闻的地方去!而且我这人喜欢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邵云环铿锵有力的语言,事业型女性的胸怀,有所作为的豪情壮志,让我永生难忘!

1999315日,小邵到达贝尔格莱德后,立即投入紧张的战地采访。她的战地报道《参考消息》都在特刊的显著位置予以刊登。我清晰地记得,她发回的第一篇报道是《悲壮的贝尔格莱德》,她发回的最后一篇报道是《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没想到她去了53天后的58日,竟传来了她在北约野蛮轰炸我使馆时牺牲的噩耗……她牺牲时只有48岁。这是美国为首的北约欠中国人民的一笔血债!美国和北约将为此永远被钉在战争罪犯的耻辱柱上!

小邵走了,但她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她的名字将永久镌刻在中国新闻记者的凌烟阁!

美国霸权主义的这一血债不能忘记

万成才(原新华社驻莫斯科分社社长):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作为新华社驻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的邵云环同志,会牺牲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宿舍的写稿桌旁。美帝国主义的罪恶轰炸夺去了她宝贵的生命,这一血债我们不能忘记。

1999年,我任新华社国际部编委,分管欧亚地区的公开报道。所以对邵云环同志去分社前后的报道情况有所了解。她的一些优秀品质一直感动着我们。

第一,工作认真,责任感强,参考报道优秀,公开报道也出色。

当年新华社规定,每次出国从事报道的人员都必须到国际部相关地区编辑室了解和践行当时对该国的报道方针。邵云环同志是第二次去南斯拉夫分社工作,但他仍然像初次出国一样,到国际部欧亚编辑室十分认真地工作,从不马虎,从不走过场,所编稿件材料翔实、主题鲜明、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我们审发稿件的同志无需多大修改就放心签发,播发后采用率高。

第二,主动奔赴前线,为总社、分社分忧。

1999年年初,新华社有关部门举行有关科索沃问题形势研讨会认为,美国、北约进行武装干预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建议提前作好这一重大报道的人员安排工作。当时邵云环同志正在国际部欧亚编辑室作出国前的实习。她得知消息后,立即要求启程去分社。她到分社后,不但加强了分社报道,也使我们对搞好前所未有的战役性报道增强了信心。在她牺牲前,她是分社发稿最多的记者,尤其综述性稿件和评述性稿件多半是出自她手。

第三,牺牲在写稿桌旁

战争进行到4月中旬,总社考虑到分社同志昼夜连续工作近两个月,决定乘战争间隙,让其他分社抽调到贝尔格莱德分社帮助工作的记者返回原分社休整十天左右再返回。57日,贝尔格莱德分社首席记者杨成明夫妇准备了晚餐,为从柏林分社、维也纳分社返回的记者接风。

杨成明打电话给在使馆的邵云环,通知她回分社与大家共进晚餐。邵云环回答说:我稿子还未写完,不回分社吃晚饭了。

晚餐后,一位南斯拉夫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告诉杨成明:老杨,你们大使馆被炸了。杨成明不敢相信。他刚放下电话,又有一位南斯拉夫朋友打电话来:老杨,你们大使馆被炸了

杨成明立即驱车去使馆,见到的是我大使馆同志抬出的邵云环同志的遗体。

在此前,所有人都认为大使馆是最安全的,再疯狂的战争贩子也不至于炸别国大使馆。可是,美国这个霸权国家却公然不顾国际公理炸我国大使馆,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公愤。当时中央全体常委同志一起到新华社出席邵云环烈士的追悼会,代表了全国人民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抗议,对三位烈士的敬意。

今天,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一历史,必须坚持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三位记者的牺牲唤醒了中国人民

夏林(原新华社副总编辑):我今天参加这个活动,特别受教育。

我们三位记者在美国军机轰炸中国大使馆中壮烈牺牲,当时在全国震动很大,在新华社新华园内的反响尤其大。大家都很悲痛。当时国家领导人都到新华社来了。江泽民,李鹏,朱容基、胡锦涛等领导同志都来了,我看到朱镕基同志当时流泪了。

大家也都明白,我们对这件事都憋了一口气。

刚才有的老师也讲到了,三位记者的牺牲唤醒了我们的军队,唤醒了中国人民,这个事件直接带来很深刻的影响。

23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忘记我们这位付出生命的新华社女记者,我们非常怀念她。

美国和北约的战争罪犯必须受到审判和惩罚

熊雷(原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书面发言):58日,是美国和北约轰炸我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23周年,也是我们新华社及光明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牺牲23周年。

23年过去了,美国和北约欠我们的血债并未偿还。

我哭邵云环,一个孝顺的女儿,一个慈爱的母亲,但更是一个负责任的新闻工作者。

在遇难前10天,她在一篇新闻分析中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方面不断为它们的失误”“道歉,一方面又在杀害着越来越多无辜的平民。在北约的失误中,还要有多少无辜的南斯拉夫平民会被杀害?她问道。

然而,她却被北约们所称的一次错误残忍地杀害了。

我无法相信,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记者竟会被北约的战争贩子们所杀害!北约凶残地使她失去了生命,使她的儿子失去了母亲,使她的丈夫失去了妻子,使她的父母失去了女儿。

多年来,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在人权等问题上教训我们。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他们的虚伪。我谴责这种虚伪。我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和中国在贝城大使馆的轰炸。美国和北约的战争罪犯必须受到审判和惩罚,他们对我们欠下的血债必须偿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aq/2022-05-11/7535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5-12 关键字:安全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