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觊觎中国“私有化”解己之危
美欧日想要债务贬值同时不发生通胀,就要使多印出的货币能够切实地买到好资产,放眼全球,惟一能够与他们天量印钞相匹配,并购买到的优质资产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国私有化,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渡过危机的希望所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
特里芬难题发展到今天变成了“美国要令其债务贬值并解决印钞不通胀”的问题,这就要让美元大量外流到世界,但同时,美国为了继续发行债务要求保持美元信誉、振兴制造业和顺差。这样的新矛盾是导致本次危机的根源之一。
霸权秘密:膨胀的市场
如此矛盾重重,为什么美国还能够维持运转?关键就是市场规模不断膨胀,膨胀的市场需要和消耗更多的美元,膨胀的市场也需要更多的商品。这样一来就可以同时向这个市场销售商品、倾销货币,只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特里芬难题”就会引而不发。对于这个逻辑世界是心照不宣的。
因此维持“特里芬难题”不造成危机,就要让市场规模不断膨胀,甚至不惜造成泡沫。然而,泡沫的埋单者不是美国,美国的产业产能和销售在泡沫中是得利的。美国是货币超发的始作俑者,总是可以在他人之前换取资源。这样的双重泡沫之下,美国是双重得利的,因此美国需要不断地催生泡沫让市场不断地膨胀下去,以泡沫解决“特里芬难题”,以此来消弭潜在的危机。
一个国家要维持世界资本霸权,需要同时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维持共同霸权,而霸权国家金融化以后,制造业就会外迁造成国家空心化,最后迟早导致国家衰落。在不能维持货币和商品双输出的“特里芬难题”之下,国内资本选择了赚钱容易的金融业,从而制造业衰落。
历史上,阿姆斯特丹曾聚集着当时全球的金融家和财富,但是荷兰被英国打败了,英国就开始思考怎样处理金融霸权的问题,重商主义由此产生。
重商主义特别注重贵金属的流入,在金本位时代持有贵金属是维持货币强势的关键,而以贵金属为本位的纸币因为信誉良好而流出,重商主义强调货币和商品双输出。如果没有纸币的衍生,贵金属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在有了信用货币以后,贵金属的作用就不存在了。当年英镑是世界霸主的时候英国就是这样维持霸权的,西方历史上就是以市场膨胀来解决“特里芬难题”的。
历史上英国的特里芬难题
历史上英国的做法是不断开辟世界市场,强迫更多的国家使用英镑。英国拥有庞大的全球性的日不落帝国,殖民地在不断发展,殖民地的市场也在扩大,但仅仅殖民地的市场是不足的,因此英国还不断地在全球推行贸易自由化和金融一体化,具体办法有利诱也有战争,鸦片战争背后就是这样的逻辑。英国人把鸦片战争叫做通商战争,要求中国开放通商口岸,要求中国的白银与英镑结成固定汇率制,也就是所谓的海关两,1英镑等于3两白银。此外,为了贸易的平衡,英国在中国销售鸦片,这些行为总体上也可以理解为把商品卖给中国取得顺差,同时在武力下让一向不承认纸币只认贵金属的中国接受英镑,把英镑货币也输出到中国。
在同样的问题上,英国对待日本则是另外的态度,主要是利诱,支持日本在亚洲扩张,以换取日本开关并使日元与英镑挂钩;日本能够废除西方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的背后,使英国在金融上取得了更大的利益。当时日本在不平等条约下的协定关税被废除,换取的是贸易自由和结盟,换取日本给英国在东亚打代理人战争,替英国制约中国和俄国在东方的崛起,更重要的是日本也要服务于英国的膨胀战略;英国废除协定关税,变成了日本与英国贸易的自由化,这样的贸易自由反而有利于英国,原因就是日元已经彻底地向英国缴枪,日本建立央行发行日元以英镑为储备,把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得到的巨额白银赔款,按照英镑与中国结算,得到的英镑存储于英国央行来发行日元,日本经济扩张货币需求加大,必然要储备更多的英镑,在制度上达到了英镑势力向日本输出的效果。
最后不仅是英国的殖民地、也不仅是日本和中国的东亚,俄罗斯、美国等世界主要国家都纳入了英镑和英国商品的体系,英镑和英国货再也没有扩张的空间了,巨大的危机就来了,世界重组就发生了。
英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输出商品的同时又输出货币的难题无法解决,因为市场膨胀有限,德国等国的崛起和美国的孤立主义,英国再度扩张的步伐被打断了,1929到1933年的危机就是英国衰落和美国崛起的转折。
美国利用对一战参战各国的债主地位,以战争赔款问题为张本发行道威斯债券和杨格债券给战败的德国,用于德国振兴经济和偿还战争赔款,这两大天量的债券发行使得美元走向了世界金融舞台,挤占了英镑原有份额。上述两种美元债券在全球发行,英法等国的资本也大量认购,债券的负担是造成英法后来对德国绥靖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华尔街的影响力在全球崛起关键的一步。
技术与信息革命带来新的市场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美元霸权同样要面临“特里芬难题”,美国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全球霸权的大战略一样是扩大市场、扩大膨胀。英帝国的解体首先给美国释放了空间,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不落帝国市场美国原本是无法进入的,但英帝国殖民地独立以后,就都纳入美元的大市场了。这些原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很多还成为美国的附庸,美国霸权靠巧取豪夺英国的遗产发展起来。
而美国在成为全球独大的超级大国、市场扩张达到饱和的时候,“特里芬问题”就又出现了,这也是在敌对阵营的不断攻击下出现的,而美国并没有立即出现制造业的空心化,在石油危机中美国又度过难关,奥秘就是冷战胜利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给了美元扩张的空间,也给世界扩张了市场,世界市场在持续膨胀,因此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取得了全球的超级霸权。
此外不要忽视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市场新泡沫,互联网就是新的泡沫,美国的资本社会能够如此持久,也与20世纪的科技发展有关。在此之前市场的膨胀主要依靠不断拓展疆域,在地球的全图绘出、地理大发现的机会没有以后,很多人预测西方资本模式将进入垂死阶段,但在科技大发展的基础上,人类有了飞机、有了汽车、还有了空调、电视、微波炉等,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进入了工业化生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之下,大量新的市场创造了出来,从而维持了西方资本社会的发达。
在技术革命以后,整个世界在面临“特里芬难题”的时候又出现了信息革命,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信息爆炸等也提供了爆炸的市场,网络市场、虚拟空间等概念出现,网络虚拟货币已开始交易。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拓展了西方市场的空间,维持了西方货币与商品的双输出。
停止膨胀之后
金融衍生品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成为一种信息产品、金融产品,达到商品与货币的双输出。
2008年的危机中,金融衍生品被认为是造成危机的罪魁祸首,但金融衍生品的泡沫实际上也是信息泡沫和科技泡沫共同的结晶,如果没有技术和信息网络支持,无比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是难以构建的。他们都是存在于电子设备和信息体系中的数据,在没有电子条件、纸面人工的情况下,金融交易的频次较低,现在西方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已经大量依据数学模型自动交易,每秒钟可以交易上万次,这样的交易速度和计算能力,是金融衍生品出现泡沫的前提。
美国在不断制造泡沫—先是半导体泡沫,然后是科技泡沫、网络泡沫,后来是金融衍生品泡沫,这些泡沫都是支持美国全球经济霸权地位的保障。一旦没有了泡沫,没有了膨胀的市场,美国的问题立即随之而来:美国人消费的财富来源在哪里?仅仅输出货币是难以为继的,输出商品又没有产业,美国的传统制造业已经外移,“特里芬难题”就要出现了。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石油危机,就是“特里芬难题”最困扰美国的时期,当时的石油价格飞涨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压力,现在美国多轮量化宽松,印钞规模远远超过越战,美国真正的危机就要发生了。
鼓吹私有化的阴谋
目前美国与欧洲、日本都债务缠身,要让自己的债务贬值同时不发生通胀,只有靠其他巨型经济体崩溃才可能实现,或者使超发货币都能切实地买到东西!那么买什么呢?放眼全球可以看到,惟一能够与他们天量印钞相匹配、可以购买到的优质资产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
西方国家靠印钞来购买中国的资产成本较低,而付给中国的钞票却成为通胀的来源。中国货币超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外汇占款,央行发行的货币超过80%是由于外汇占款被动发行的。
中国坚持不卖国有资产,给美国设了道坎儿,于是美国提出“私有化”,国企私有化以后,将便于美国从私人手中购买资产,中国私有化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渡过危机的希望所在。
因此当前历史时期的关键是要保护中国的核心资产。若金融领域无条件无原则地对外门户洞开,容易改旗易帜、缴械投降。
为了应对“特里芬难题”,霸权国家维持霸权就要不断地让市场膨胀,网络泡沫、金融衍生品泡沫就是不断泡沫化的过程,如果膨胀的泡沫不能继续,危机就接踵而来,危机过后市场重组,释放了空间以后再膨胀。
中国崛起也得益于世界市场的膨胀,中国也占用了世界市场膨胀所带来的好处,这也是中国能够快速崛起的保障。但现在中国、美国和欧日面临共同竞争空间不足的难题,债务危机更是提出紧缩的要求,市场不增反缩。世界各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大家都期望有人轰然倒下来释放市场空间,现在世界的博弈是看谁倒下的殊死博斗。
中国要认识到特里芬难题的严重性、世界资源和空间的有限性,中国想要占有资源,就要有人释放,战争的压力会增加,因此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同等重要的大事。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3-05-02/1538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