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何干强:关于正负改革的三条宏观界限

  关于正负改革的三条宏观界限

  何干强

  内容提要经济体制改革有正负之分,从宏观看有三条重要界限:一是能否保证50%以上的劳动者处在公有制经济中,二是能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三是能否把好人民币资本账户的开放关。这三条界限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是不容突破的三条底线。

  关键词正负改革公有制为主体 耕地红线资本账户开放关

  改革有正负之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公有制基础上促进产品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科学发展、共同富裕,这样的改革就是正改革;而搞私有化,导致收入两极分化、环境污染,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样的“改革”则是负改革。分清正负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看不到改革有正负之分,把改革说成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都违反辩证法。目前舆论主流倾向是,把改革说成绝对正确,不承认现实中存在负改革;然而,如果凡是改革都正确,那就无法解释,原苏联东欧国家正是在“改革”的喧嚣声中亡党亡国的。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到今天,真正反对正改革的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们反对的,主要是负改革,也就是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指导的以私有化为基本方向的、损害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

  当前,应当警惕的是,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重要策略,就是相互配合,打着“改革”的旗帜,大力推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负改革。因此,必须摒弃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的绝对化思维方法,划清正负改革的界限。

  这就提出了如何划分正负改革界限的问题。改革是社会实践,总起来看,应当从改革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促进科学发展、共同富裕来划分。但是这个基本界限还需要细化、具体化。我认为,从宏观看,有三条必须把握的重要界限:

  第一条界限:能否保证二、三产业50%以上的劳动者处于公有制经济中。这里没有提第一产业,因为二、三产业是主导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的。这条界限其实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这个核心的底线。只要坚持唯物史观,摒弃拜物教观念,就不难判断,只有50%以上的劳动者处在公有制经济中,才符合公有制为主体的科学规定。目前,这条界限或底线在实际上已经被“私有化”改制突破了。统计指标显示,我国二、三产业80%的劳动者已处在私营外资经济中被雇佣的地位。私有制控制二、三产业80%的劳动者,这正是收入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也是腐败屡禁不止、群体性事件增多等所有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通过正改革,纠正过来,最主要的就是重新振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构成的公有制经济。

  第二条界限:能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国家有关部门早已科学论证过,这是我国13.5亿人口赖以独立自主生存的底线,一旦突破,后果不堪设想。据国土资源部数据,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这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在中国人口仍在逐步增长的现实情况下,属于土地制度范畴的改革,主要的任务应是维护和力求扩大耕地面积。可是目前关于城市化改革的许多舆论,却把“改革”的文章做在扩大城市建设和工商业建设用地上。可以说,凡是要继续缩小农村耕地的所谓城市化“改革”,都属于负改革,必须制止!推进中国城镇化的正改革,应当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缩小城乡差别的方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通过发展农村集体工商业,促进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这必须以保护和拓展耕地为基本前提。

  第三条界限:能否把好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关。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把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资本账户的开放或自由兑换,说成是完成市场化改革的最后阶段或主要标志。这是维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利益,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十分有害的所谓完成经济市场化的判断标准。应用马克思揭示的国际价值规律和社会再生产规律的原理来分析,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如果放任劳动生产率高的外国投资自由出入,必然给本国造成两大不利后果,一是让外国资本控制本国经济,二是本国产业结构将由于外国资本的自由出入而发生失衡。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基本经济前提,只能是: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已经达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准,可以真正与之实现平等竞争;并且已经建立起能够维护独立自主的民族经济体系的有效宏观调控机制。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中没有受到致命伤害,不能不说,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过早开放人民币资本账户的自由兑换。不过,最近的主流“改革”舆论又主张人民币资本账户尽快彻底开放,并提出了具体日程。看来,这是要在中国还不具备基本经济前提的条件下,硬要突破这条界限了。显然,这不属于正改革,而是负改革。如果是正改革,就要大力提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创造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促进劳动生产率水平尽快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以上三条界限,关乎我们党和国家、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死存亡,是不容突破的三条底线。导致突破这三条界限的改革,只能是负改革。不难看出,负改革的理论来源,主要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大力推行负改革的所谓学术权威和政府部门的智囊、掌权者,共同特征是抛弃、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改革的指导。因此,提出划清正负改革的界限,实质是主张在经济改革领域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应当坚决阻止突破三条底线的负改革。现在,第一条底线已经被突破,第二条底线有突破的危险,第三条底线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不能掉以轻心了!

  2013。6。30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3-07-01/21578.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7-02 关键字:正负改革  公有制为主体  耕地红线  资本账户开放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