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吴宣恭: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消极作用日益彰显

 

摘要:我国当前阶段出现大量改革开放前没有的、有悖于社会主义性质和原则的经济现象和问题,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社会里,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其他一些规律,不仅支配着我国私营经济的全部活动,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公有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们围绕生产资料结成的权、责、利关系,具体一点说,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占有、支配、使用以及行使这些权能产生的利益归谁所得,责任由谁承担的关系。它是任何社会生产和交换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方式,决定了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的地位和相互关系,进而影响了人们在交换和分配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我国经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消灭了各种剥削制度,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到2。世纪70年代末,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的生产力,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一方面鼓励和发展国内的私有经济,引进境外资本,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生产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在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实现形式,调整产权配置格局,克服公有制产权过分集中的弊病。于是便逐步形成了当前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主要是以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为主的公有制和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的私有制。在二元化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存的二元结构,出现了经济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两类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各自按照自身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的趋势发展并互相影响,演绎出变幻万千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由于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确分析我国生产关系的剧烈变化并将它们纳入理论体系,在改革前形成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改革后的现实产生明显的脱节,引起人们认识上的一系列困惑,动摇了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如何解决新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上也出现了许多分歧意见。

这些悖离社会主义原则的问题虽然表现为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在本质上却蕴含或者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不同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加以分析,便能发现上述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疑虑和困惑就容易解决和消除。下面让我们从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出发,看看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源。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和生产关系的二重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所有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者的个体所有制得到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迅猛发展壮大,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这样,原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几乎笼罩全社会就变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存在;原来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全面支配社会经济运动的状态被打破,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经济规律同时发挥作用并互相影响的局面;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关系到经济规律和社会主要矛盾的二元化显示,我国经济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二元经济”,它客观存在,表现明显而且突出。我国当前阶段出现大量改革开放前没有的、有悖于社会主义性质和原则的经济现象和问题,都应该从这种二元化去寻找根源和得到有说服力的解释,也要从这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首先观察在我国社会发挥作用的经济规律。在不同所有制的基础上,我国社会同时存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两类生产关系各有不同的经济主体和权利关系、不同的生产目的,各自按照不同性质的经济规律运行和发展。

当前阶段,我国不仅同时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经济规律,它们还互相影响。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社会里,都在统一的市场里活动,结成紧密的经济联系。它们虽然各自按照其本性运行和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却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在它们互相联系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对方,产生经济学所说的正效应或负效应的外部性。因此,所有制不同的经济关系除了自身运行规律起作用以外,还会受到其他所有制经济规律的影响。

首先看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对私有经济有重要的正外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有经济中劳动者成为企业和生产的共同主人,根据按劳分配规律享有自己创造的部分剩余,它发挥重大示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主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关键部门、国有企业在贯彻国家政策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带动作用,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规范私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减少私人逐利冲动对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的破坏作用。第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国有经济,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在科技创新、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带头作用,有利于引导私有经济转换发展方式。第四,国有经济上缴巨额的利润和税金,能更有力地充实国家的财政收人,增强国家对公共品的供给能力,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对改善私营企业劳动者的生活起补充作用。

再看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影响。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其他一些规律,不仅支配着我国私营经济的全部活动,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公有经济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第一,面对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强大竞争压力,国有企业还要争取更多的利润,以求增强自身竞争力,这就使企业不能过大过快地提高工资和福利,难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无法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目的。第二,资产阶级追求最大利润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会影响某些国有企业,使其为增加企业利益而进行一些不合理的投资和不规范活动,不利于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协调国有企业间的协作关系。第三,生产无限发展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和生产相对过剩,本来是由资本剥削导致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特有表现。但私有经济的劳动者的收人低下,购买力萎靡不振,必然拖累与它共处同一个市场的国有经济,使一些国有企业的产品由于内需不足而卖不出去,出现产能过剩,限制国有经济的发展。第四,在私有企业主获取暴利的物质诱惑下,特别是受到不法厂商的拉拢腐蚀,有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堕落腐化,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甚至在性质上发生异化或蜕变。

总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中,公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同时还互相竞争,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规律也存在互相影响、互相矛盾的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决定我国未来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体人民的高度关注。

在所有制和生产关系二元化的基础上,我国也出现了两类不同的社会主要矛届一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矛盾,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社会矛盾。要解决它们只能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日。”必须遵照这个讲话的精神,认识和掌握当前阶段的经济规律,抓住主要矛盾,从解决全局性问题人手,解决其他问题。

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明确我国社会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坚持所有制社会结构的底线。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虽然由于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和旧社会思想意识的影响,我国将相当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可是,社会总要继续前进,社会主义必然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社会公有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最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本性和要求的。随着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持续提高,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必然要不断壮大,非社会主义经济所占比重必将逐步消减。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和顺应这种趋势,社会主义事业就能少走弯路,顺利发展。因此,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必须坚持,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朝着正确方向和目标不断完善。完善必须以坚守社会主义的底线为前提,坚持是为了达到完善的目标。离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受到挫折。

那么,要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呢?根本的方法还是从实际出发,认识实际的巨大变化,具体分析,与时俱进。

我国的社会生产以世界瞩目的高速度增长。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对我国经济的消极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还不明显,但随着私有经济力量的强大,它们就日益彰显了。如果让它按照当前的势头继续膨胀,超过一定的边际,它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消极影响就可能成为主导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生产关系的地位就会发生逆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无法坚持。所以,一定要改变不分主次对待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的做法,扭转实际挤压公有经济而偏护私营经济并使其比重不断增大的局面,真心实意地发展公有制经济。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这是进人新时期以来,总书记针对经济形势发出的高瞻远瞩的宣示。“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是我国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主导力量和可靠保障。

其实,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完全符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为此,要充分认识和宣传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国家所有制的优越性和重要作用,批判所谓国有经济“低效论”、“包袱论”、“垄断论”、“腐败论”以及“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行业”的叫嚣,驳斥混淆视听的“所有制歧视论”,实行有效措施,大力支持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因此,国有经济要通过自身的积累争取较快的发展,国家也要给子必要的投资,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要切实以国家所有制的完善和壮大为目标深化改革,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今后,国家所有制的改革不能只着眼于归属权的改变,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我国经济朝着正确方向,持续健康发展。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6-07-26/3917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7-27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