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求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成就与实践经验核心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制造强国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包括:顺应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紧紧依靠战略谋划引领工业发展;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动力和主动权;聚焦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坚决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持续增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激发新活力与拓展新空间并举。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工业转型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制造强国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 顺应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紧紧依靠战略谋划引领工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工业发展的环境和动力发生深刻变化。
我们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加强战略谋划,于2015年5月推动出台《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分“三步走”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为制造强国建设第一个十年提供了行动指南。
两年来,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编制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5大工程实施指南,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发展服务型制造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信息产业、新材料、医药工业、制造业人才4个规划指南,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和工程陆续落地实施,一批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稳步推进。
目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以11个专项规划为骨干,以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绿皮书为补充,以全国各地落实文件为支撑,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政策体系。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和实施,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在明确目标方向、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 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动力和主动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强劲动力。着力加强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以产业化应用为导向,成立了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重点培育了增材制造、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指导各地培育建设了19家省级创新中心。
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性能计算、新型显示、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等取得重大突破,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长江三峡升船机刷新世界纪录,多轴精密重型机床、数控冲压生产线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移动通信历经“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全产业链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实施工业强基工程,解决了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卡脖子”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
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并不断完善,核与航天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迅速。扎实推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嫦娥三号圆满完成既定工程和科学目标,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首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我国工业科技创新步入跟踪、并跑和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三 聚焦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要做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
我们坚持把“两化”深度融合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路径,制定并组织实施了50个规划及专项行动计划,形成了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
突出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制造专项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建立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车间,初步形成了若干可复制可推广模式。
推动出台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有机结合起来,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大量涌现。
制定“两化”融合企业管理体系并成为国家标准,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714家,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企业超过7万家。2016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1.8%、45.4%,比2013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
推动出台促进有关信息消费、“互联网+”的两个指导意见,制定了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协同研发、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分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2016年底,全国光缆线路长度达到3041万公里,建成了世界最大的4G网络,所有地市基本建成光网城市,网络提速降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网融合在全国稳步推进,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 坚决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持续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稳则经济稳。
面对近年来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克服、解决工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坚持分业施策,推动出台了石化、机械、纺织、建材等行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方案。推动实施涉企收费清单管理,为企业减轻负担1000亿元以上,取消涉企保证金项目150项以上。
着力稳定有效投资,推动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民间投资环境,工业投资规模从2012年的15.5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2.8万亿元。
着力增强有效供给,努力扩大信息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2013—2016年,信息消费年均增幅高达21%,为同期最终消费增速的2.4倍;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2800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7万辆,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通过积极努力,我国工业克服重重困难,顶住了下行压力,保持了平稳增长,2012—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以上,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0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4.8万亿元。
着力改善市场环境,企业效益水平整体良好,单位劳动产出明显提高。2013—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8%,利润总额年均增长3.1%;电信业务总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37%和17%。
五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确立的战略思路,是一场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攻坚战。工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
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推动建立上下联动、行之有效的过剩产能市场化退出机制,开展淘汰落后产能、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在全面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基础上,20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分别超过6500万吨、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完善技改升级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技术水平和先进产能比重不断提高。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重点消费品的定制化、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显著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上升。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打造以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2年下降约18%,超额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布局规划,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新疆、西藏等重点地区发展,因地制宜、区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六 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激发新活力与拓展新空间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我们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坚持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为“中国制造”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消、下放、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0项,占原有行政审批事项的53.6%,全部取消了非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建立法治化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实施公正监管,强化行业自律。深化电信、军工等重点行业改革,推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和宽带接入业务对民资开放,电信业务分类目录中的全部10项增值电信业务均向民资开放;军工开放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承制资格的民口单位数量占比分别达到68.5%、68%;积极配合“营改增”等重大改革,推进装备制造、电力、钢铁等重要领域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促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研发、投资和技术改造政策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方面。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以终端产品产能合作、重大工程总集成总承包等为牵引,加快产业链全球布局。2016年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达310.6亿美元。多家钢铁、铜等冶炼企业在海外布局资源开发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企业纷纷到沿线国家投资,涌现出海尔、华为、联想、中国中车、三一重工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令人振奋;面向未来,使命光荣,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工业转型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求是》2017/12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7-06-29/44889.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