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7)的评奖不要闹出国际笑话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7)的评奖不要闹出国际笑话
子 越
资料图片
据悉,素来以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公开反马克思主义著称的清华大学蔡继明教授,他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申报2017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审专家第一轮的结果是获得37票的高投票,暂时排名第三位。
何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由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命名的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奖项,旨在推动经济科学的创新和进步,鼓励原创性成果,促进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该奖的评选极其严格,是经过经济学家广泛民主选举、社会公众投票参与,并由近200位重要的经济学家最后评审投票表决,公开选举。因此,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可谓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界的大事,也是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方向标。
既然是经济理论创新奖,那什么是理论创新?还是让我们看看这位清华大学蔡教授的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创新究竟在什么地方。
一、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贩卖西方要素价值论是理论创新?
众所周知,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宣扬资本主义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截然对立的。蔡继明教授过去一贯否定劳动价值论,参加评选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就是否定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理论,宣扬要素价值论和重复资产阶级学者按要素贡献分配的话语权。
这种理论根本谈不上创新。要素价值论,即各种非劳动要素都创造价值,一直是西方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和学者们为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辩护词。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们摈弃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选择萨伊的三位一体的要素价值论作为信条,即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和工人创造工资,把财富和价值创造混淆并等同起来,目的在于掩盖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实。因此,蔡继明教授除了和西方“主流”经济学者的立场和观点一致外,却很难看出他的理论有独到创新之处。
蔡继明教授的要素价值论不仅毫无创新,而且根本上是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2年视察中国人民大学《资本论》教学与研究中心时就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追本溯源,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指导之下取得的。” [1]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才能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就包括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反对马克思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毫不稀奇,然而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位有名的教授否定劳动价值论就有点匪夷所思,而且无论是作为教师在清华课堂上,还是作为政协委员在各种场合,他丝毫都不加掩饰。蔡继明教授不仅坚持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辩护词作为“合理的”论据用来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错误,而且经常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不惜“篡改”论据,这就突破一个学者的学术底线。
比如,他在《改革》2016年第2期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辩证法》中讲到,“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以此为据否定劳动价值论。而配第原话是“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社会的生产都需要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生产要素的结合创造物质财富,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劳动创造价值还是要素创造价值是坚持和否定劳动价值论的标准。
二、违反了宪法和中央文件提法是理论创新?
蔡继明教授参评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主张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否定按劳分配。不仅同宪法相矛盾,而且同十六大以来中央文件的提法相违背。显然这种所谓的理论“创新”并没有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及分配关系做了明确规定。在第六条中,“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 根据宪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一直是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只是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这种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分配方式。蔡教授竟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当作对分配理论的“创新”,歪曲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生产要素创造的是财富,而不是价值。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在生产财富的贡献分配,而不是指价值创造的贡献分配。很显然,把财富的源泉是指使用价值的源泉,与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混淆和等同起来,这是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以及蔡继明教授广义价值论错误的根源。中央提出的按要素贡献分配,是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为前提,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报告中一再提到“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此,中央从来没有调整分配制度“从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按要素分配”只是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一种。
三、贩卖陈旧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是理论创新?
蔡继明教授参评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不仅不是什么理论上的创新,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咀嚼过的陈旧理论,而且单就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本身来讲,本身也是不科学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实际上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按要素贡献分配事实上是西方资产阶级及其学者们的话语权。即便撇开价值论的分歧,即劳动创造价值还是要素创造价值的分歧,按生产要素分配或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本身也是违反事实的。
第一,按要素分配并不是分配给生产要素,而是要素的所有者。具体来讲,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所得的利润,不是分配给资本的,无论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还是商品资本,而是分配给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参加分配所得的地租,不是分配给土地,而是分配给土地的所有者——地主。比如,养鸡场养了一群母鸡,生产鸡蛋,按照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母鸡作为生产要素,卖鸡蛋的收入按要素贡献分配给母鸡了吗?显然不是,而是分配给了母鸡的所有者——养鸡场主。因而,从生产资料本身来看,资本和资本家是可以分离的,土地和地主是可以分开的,所以资本家是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获得利润,地主凭借土地的私有权获得地租。因此,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提法是不科学的,不是直接分配给要素本身,而是按要素的所有权分配。
第二,参加生产的要素是多方面的。自然力作为生产要素也参加生产,包括风力、水力、电力、太阳能等等。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离不开阳光、雨露,离不开风调雨顺,自然力做了很大的贡献,但作为生产要素不参加分配,阳光、水力、风力都不参加分配。为什么?它没有所有权,没有被人私人占有,是可以公共使用的,所以按要素贡献分配不符合实际。
第三,历史上看,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也不符合事实。无论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经济,只要生产要素所有权掌握在同一个主体手里,就不存在按要素贡献分配。奴隶制不存在按要素贡献分配,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奴隶都掌握在奴隶主手中。我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公有制经济中,也没有按要素贡献分配。
总之,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西方资产阶级和学者们的话语权,是为他们自己获得剩余价值进行剥削的辩护。蔡继明教授居然用这个即使在西方也已经是陈旧的老观点,搬来作为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观点,把资本主义分配的原则当作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蔡继明把《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参加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申请,居然获得37位经济学家评委的投票。如果这种理论获得创新奖,那是整个国际经济学界的大笑话,是新中国理论界的耻辱。
注释:
[1]《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新浪网财经频道,2012-06-26,http://finance.sina.com.cn/emba/embaruc/20120626/105812401693.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7-09-21/4632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