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挑战医疗极限,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方法”

挑战医疗极限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方法”

唐闻佳

微信图片_20190611070011.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门前,始终人来人往,这里是中国最大的烧伤救治中心之一,年门急诊量高达8万至10万人次。这里也多次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点名”承担重大突发烧伤救援任务,堪称中国危重症烧伤救援领域的一支“铁军”。

年轻人或许不知,这支有着显赫战绩的烧伤医学队伍,其起点与一次轰动世界的突发事件有关,那就是1958年抢救“钢铁英雄”邱财康。这次抢救不仅成为世界烧伤医学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标记,新中国一批重要医学学科因这次抢救而诞生,且始终汲取着那股迎难而上的精神不断奋进。

工人兄弟危在旦夕,没抢救先例也要迎难而上

邱财康,1951年被招进上钢一厂,1956年转到上钢三厂,是一名优秀的青年炉长。1958年5月26日深夜11点,行车吊运时主扣松了,10吨半300℃的铁水掉下来爆炸了。瞬间,邱财康的表皮好像焦炭,头很快肿得像个气球,生命危在旦夕。这年,邱财康年仅31岁。

经检查,邱财康全身89.3%面积的皮肤被灼伤,Ⅲ度灼伤面积达23%。烧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受伤组织的范围和深度,其中Ⅲ度烧伤深度最深,损伤到皮肤全层,甚至皮下组织。

以当时的医学水平、设施条件,邱财康这样的病例没有存活的先例。医学的极限似乎已划好生死线,但是医院、邱财康和家属都没打算放弃。当时的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迅速组织抢救小组,由普外科董方中任组长,史济湘任副组长。

参与抢救的专家名单上还有傅培彬、邝安堃、杨之骏、戴自英、张涤生、裘法祖、屠开元、李鸿儒、崔之义、蓝锡纯、王耆令、李杏芳……这些后来都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名医大师。据统计,医院当年派出40多名最顶尖的专家成立专门救治小组,还有庞大的护理团队和后勤小组。

在那个物质贫乏、但精神高昂的年代,大家只有一个单纯的目标:全力以赴抢救这位工人兄弟的生命。

微信图片_20190611070016.jpg

汇聚智慧勇闯生死三关,一举改写世界权威公式

严重烧伤后的病人要经历三个生死关:休克关、感染关、创面修复关。

在最初两天,烧伤后的休克关尤其致命。因为烧伤后创面大量体液流失,需要补充体液,但补多少,难以计算。为此,医护人员创新提出增加补液尤其是血浆的方法,以维持正常血容量。在此过程中,救治小组日夜不眠,每4小时用1%的肝素冲洗一次,以防血栓形成……邱财康顺利渡过休克关。

另一个挑战紧随而来。邱财康患上了绿脓杆菌败血症,并且出现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感染关若处理不好,不仅邱财康的右腿保不住,还会很快被夺走性命。

为有效控制全身感染,董方中、史济湘决定紧急为邱财康施行右下肢坏死组织切除和植皮术。但当时邱财康仅有腹部一块完整皮肤,可以说是“体无完肤”,需要异体皮作为补充。

皮从哪里来?这事关抢救第三关——植皮!医院对外发出“为邱财康献皮”的号召。“社会反响热烈,每天有成百上千名献皮志愿者涌入医院。”救治小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涤生生前曾向记者回忆。最终,医院采用冷藏方法短期保存捐献的皮片,这不仅解决了邱财康的植皮来源难题,也成为瑞金医院“烧伤皮库”的雏形。

历经三个月的移植补皮,在医患共同努力下,几乎没有生还可能的邱财康奇迹般痊愈了。这年11月,邱财康康复出院,在国内外医学界引发轰动。100多个不眠之夜,瑞金医院乃至上海医学界的大胆创新、群策群力,一举改写了世界权威公式。这一非凡成就被国际烧伤学会称为“瑞金方法”“瑞金公式”,被永远载入世界烧伤医学发展史。

微信图片_20190611070021.jpg

书写传奇不止步,开启新中国一批重要医学学科

1958年后,“钢铁英雄”邱财康的故事被编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成为许多文艺作品中的主角。著名作家巴金曾到医院看望邱财康,并以他的故事为蓝本创作了报告文学《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纪录片《生命的凯歌——抢救邱财康的胜利》,由柯灵编剧、白杨主演的电影《春暖人间》,孙道临等排演的话剧《共产主义凯歌》等,讲的都是抢救邱财康的感人故事。

重生后的邱财康亦没有止步,他重返钢城,分管安全生产。2007年,瑞金医院百年院庆,邱财康写下“感谢瑞金医院给了我新的生命,祝愿瑞金医院再创百年辉煌”的祝福。2014年3月,86岁的邱财康走完一生,告别队伍里除了家人、同事,还有一群特别的“战友”——瑞金医院的医护人员,大家难以忘怀这名九死一生、却始终笑对人生的老病人。

正如邱财康不断进击的人生,我国烧伤医学事业由此崛起。正是经历了这次成功抢救,瑞金医院烧伤科从普外科独立出来,建立起中国危重烧伤救治学科的雏形,为后来我国烧伤外科治疗水平跃居国际领先地位打下坚实基础。

抢救邱财康还推动了我国整形修复外科的发展。1961年,邱财康抢救小组成员张涤生在广慈医院成立整形外科,1966年,该科室迁至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更名为整复外科,成为中国整形外科四大发源地之一。

“走到今天,像邱财康这样的严重烧伤病例在国内外的总体发病率都呈下降趋势,这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但群体性烧伤事故、儿童意外烧伤等仍是我们持续面临的挑战。”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分会副会长、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主任刘琰告诉记者,如今,瑞金医院的烧伤救治任务并没有减轻,不仅要参与国内许多重大突发烧伤救治事件的抢救,也肩负着区域烧伤救治中心的重任,全国各地患者纷至沓来。

刘琰说,从抢救邱财康到今天,瑞金医院灼伤整形团队面临着根据时代需求的学科转型,不变的是,大家始终怀揣着与当年一样的开拓精神,铭记着原点和初心,挑战最难的伤情,承担最紧急的救治,希望将我国烧伤整形学科推向更高峰,也期待向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方法”。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19-06-17/5715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6-18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