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申鹏:是谁掏空了联想?

是谁掏空了联想?

  

  长久以来,联想一直没有正面回应社会上的质疑。

  有人高高在上,精英气十足地批评普通网友,说他们:“不知过去,不念未来,目光短浅,不懂得柳传志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觉得吃第五个馒头饱了,就觉得前四个馒头毫无价值......第五个馒头才功勋卓著一样。”

图片

  这是何等傲慢无知的言论,简直让我气笑了,前四个馒头是被谁吃了?联想的柳传志、朱立南、杨元庆、香港股东、外籍高管们吃撑了肚子,普罗大众吃到馒头屑了没有?

图片

  是啊,我们现在远远没有吃饱,杨元庆一年1.7亿的工资收入,足够一个普通联想员工从南宋打工打到现在,那这是谁造成的?馒头都到哪里去了

  此外,你们把今天社会发展进步的成绩,都归功于柳传志这些“XX先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那之前,有人真正为人民做出了前四个馒头

  我们从头说起吧!

  联想的前身,是1984年中科院计算机所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注册资本130万元,是一家全民所有制的国企。有着国家资本和中科院的科研技术支持。

  说到联想的历史,总绕不开一个人,这个人很重要,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当初的联想,然而这个人在中国IT和商业界,几十年间就像被遗忘了一样。现在大家都只知道“商业教父”柳传志,而忘了他的名字。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他是联想的创始人之一,是当年联想的总工程师。

  当年计算所公司创业团队排序是:所长兼董事长曾朝茂副研究员,总经理王树和,总工程师倪光南副研究员,副总经理张祖祥,副总经理柳传志实习员

  倪光南当年所在的联想当年有多厉害?我简单说,他们在1985年,就设计研发出了“联想式汉卡”和微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在1988年开始研发芯片,到1993就研发出五个ASIC芯片,实现了产业化。

  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关村如果只是靠做贸易中心就长久不了,硅谷不是贸易中心,硅谷是新技术的发源地。”

  联想式汉卡的发明,让他帮助联想掘到了第一桶金,在前三年汉卡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利润。在联想式汉卡的10年寿命期中,总共销售出16万套,利税上亿元。

图片

  背景资料:

  早期的计算机使用中,因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有限,为了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减少在汉字输入过程中对存储器的频繁访问,研制了汉卡。使用汉卡可以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的速度,尽可能的减少占用计算机内存空间。

  联想汉卡,是一种软硬件结合的技术,用硬件芯片的方式,搭配专用软件,去解决汉字输入的问题。

  联想汉卡硬件用来存储汉字字库并提供高速汉字显示功能,当使用者用键盘输入汉字的编码时,汉卡软件会自动将它们转换为汉字或词组,然后进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包括汉字信息的处理结果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或打印出来。而联想式汉卡和其他汉卡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提供联想功能,就是利用中国文字的上下文关联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中国青年报》马役军这么描述到:“我看到操作人员打出一个‘记’字,屏幕会自动闪现出‘记者’、‘记录’、‘记分牌’等一连串联想出的词组。”这样的功能在现在来看并不算什么,因为现在有搜狗、有科大讯飞之类,但回到20多年前,这样的性能为联想式汉卡赢取了大量的市场。

  从中科院计算所1968年参与研究汉字显示器开始,联想汉卡的设计师倪光南就开始了联想式汉字输入方法前期研制工作。而后来在1983年,采用Z80芯片开发出来的“LX-80汉字图形微型机”就具备了联想汉卡的基本功能。

  “联想”这个公司名字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倪光南院士研发的“联想式汉卡”

  联想式汉卡硬件共八个型号,软件数十个版本,其核心技术是软件和芯片。1990年推出了采用自行设计的超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就是上图中的ASIC)芯片的7型卡),性能价格比很高,成为各型号中销售量最大的一种。

  这也让他成为当时IT界的风云人物,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当时的中科院奖励了他50万元人民币。

图片

  但是,倪光南院士把这50万捐了出来,他用这些钱,给中科院研究生院装电脑、为国家教委装配电子教室、建立其他奖项、奖励开发者.....科学家的思维,就是这么简单。

图片

  自1988年以来,联想自主研发了5个ASIC芯片并成功地应用于汉卡、微机和汉字激光打印机,一切都生机勃勃。

  当年联想的ASIC芯片,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工艺上,都算得上先进。ASIC技术的7型卡,就是DLX9000芯片,集成了约6000个门,采用1.5微米工艺。ASIC的9型卡,采用TLX9200芯片,其上集成了21000个门,采用1微米工艺。ASIC芯片LXCG9000的联想激光打印卡,使打印汉字的速度提高十倍左右。在那个时候的时候,联想在自研芯片的产业化和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到了1994年,倪光南在联想领导层参与下又与复旦大学和长江计算机公司达成合资建立芯片设计中心(“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的意向,准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的时候,柳传志唱了反调。

  他以一纸200字的便条,终结了倪光南的努力,使得芯片设计中心胎死腹中。

图片

  此后无论倪光南如何努力,如何分析芯片“产学研”结合的前景,甚至四处奔走,帮助筹措资金,还得到了国家经贸委1100万元的科研费和数千万元的贷款支持。但柳传志依旧不置可否,白白浪费了一次宝贵的机会。顺便还否决了倪光南刚刚起步的程控交换机项目。那时候,联想的程控交换机,其实比华为起步更早。

  当年,自研芯片、程控交换机、其实都是联想《1995年发展规划》中的项目,规划中曾明确提出“建成专用芯片,ASIC开发设计中心,集团公司内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重点是高性能接口芯片,多媒体用芯片,全定制VLIC专用芯片,使联想集团在芯片设计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带动国内IC产业发展。”

图片

  可惜,柳传志亲手把一切,扼杀在萌芽状态。相比技术,柳传志更热衷于挣快钱,所以跟上了90年年代房地产的脚步,他从1992年开始,就在在烟台、福州买地,1993年柳传志更用8000万港元在惠阳买了大块地,后来成为“联想惠阳工业园”或“联想大亚湾科技园”

图片

  如果1994年倪光南筹划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能够顺利组建起来的话,凭借联想、复旦等的“产学研相结合”,在国内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倪光南于1992年立项研发联想程控交换机。1994年7月,联想与华为同时取得了入网证。联想程控交换机已经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所在的中南海电话局采购使用,本来前景巨大。但随着倪光南在后来的内斗中被扫地出门,联想直接取消了程控交换机事业部,也就错过了ICT融合的战略时机。

  作为国资背景的科技企业,有着中科院的技术、资金、人才支持,为了国家的高新产业搞研发、攻克核心技术,本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柳传志说:“那个时候搞核心技术,我们连饭都吃不上”。从这个时候开始,联想开始转型。

图片

  一般人所知道的“倪柳之争”,都被描写成路线之争,也就是“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

  大家读到的故事是这样的:

  1994年,由于在研发路线上产生意见分歧,时任联想总工程师的倪光南与时任联想总裁的柳传志渐生不合。倪光南认为,联想应该对标英特尔“芯片”技术,希望全力开展“中国芯”工程,走技术路线。而柳传志则认为,联想应该发挥制造成本优势,芯片、操作系统造不如买。最终导致了倪光南被扫地出门。

  这是一半事实,还有另外一半事实,大家都讳莫如深,那就是联想上市的问题。

  1988年,“北京联想发展”(计算所公司)、中国技术转让公司(贸促会下属公司)和香港导远公司一起在香港成立了合资企业“香港联想”,此“香港联想”即为后来上市的“联想集团”前身。

  香港联想成立以后,北京联想和中技转公司两家国企共持股67%,吕谭平等四名港商控制的导远公司持股33%,原始股本为90万港元,三家公司各出资30万港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中技转”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柳传志的父亲,柳谷书。

图片

  “中国技术转让公司”是中国贸促会下属的公司,技术转让公司是创建香港联想的中方股东之一,当时,港方吕谭平等四人是平民,北京联想(1988年创建香港联想时还叫计算所公司)规模也不大,在香港借不到钱,因此全靠贸促会方面提供成亿元的贷款,扮演了风险投资者的角色,柳的父亲柳谷书先生就是技术转让公司的领导

  当时香港联想虽然仍然是国有控股,但是中技转公司由于是在香港注册所以按“外资”入股,吕谭平等人则按“外商”入股,实际上当时的香港联想已经是国有民营三分天下。香港联想成立以后,借着北京联想微机总代理的身份,以及中技转公司的巨额贷款,很快就发展起来了。

  1993年6月28日,柳传志背着北京联想董事,将3000万美元专项贷款中的1270万元借给南明公司,再由南明公司将这1270万美元中的552.58万元借给导远,作为港商对香港联想的增资。

图片

  1994年2月14日香港联想挂牌上市,总共发行6.75亿股,其中北京联想得到2.618亿股,港商得到2.08亿股,技转公司实投股本金和港商相同仅得0.15亿股。上市后的股份比例中方从67%变为40%左右。

图片

  在“国退民进”后,吕谭平等变成与北京联想并起并坐的大股东,香港联想破天荒地连续二年(1995年4月—1997年3月)出现巨额亏损,合计达二亿五千万港元,1996年公司财务无法周转,靠国家巨额贷款渡过难关,港商未出一分钱支持,未承担任何风险。

  由于香港联想的“AST总代理”业务因北京联想销售自有品牌PC而衰落,海外板卡业务因连续二年亏损而大伤元气,香港联想已无从恢复嬴利能力,变成“鸡肋”,1996年8月16日股票最低曾降到0.29港元。

  其时,杨元庆领导联想微机取得了亚洲第一的业绩,再加上当时股市大势有利,北京联想具有极好的上市前景。但柳传志不采用北京联想单独上市,也不买壳上市,而是在港商负债持股的情况下,决定将北京联想注入香港联想,实行“整合”。

图片

  倪光南闻讯后实名向上级反映,希望立即纠正因“负债持股”造成港商侵占大量国有股的情况,认为“匆忙地再向香港联想注入巨资,势必造成国有资产的继续流失”。

  1997年北京联想注入香港联想实行整合后,股价不断上升,2000年3月6日最高价曾升至70港元。由于港方已退出香港联想,可自由买卖股票,离开联想时,港方按每股1.33元抵债,化了0.32亿股,最后净剩1.76亿股(香港联想股票一分四后,相当于7.04亿股),所以这些股票套现后有可能得近百亿元港币。

  “倪柳之争”的真相是,作为联想集团企业董事的倪光南发现大笔公款被挪用,按组织程序给董事长反映。

  我简单解释一下,香港联想上市的时候,港商股东们没有钱,是负债持股的,而这时候,柳传志是让“港商从联想借钱,买下联想”,合并上市,最后让港商们风风光光套现走人,这就是倪光南后来一直说的——联想最大的贡献,就是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

  所以,倪光南在1994年向组织反应:联想香港上市的做法,有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然而他多次反映情况,最后换来了一纸中科院的文件,请他走人。其间,有八位院士联名上书支持倪光南,要求中科院调查联想股权事件,甚至还有全国人大代表联名上书......结果中科院的答复都非常强硬,“柳传志没有问题,倪光南必须离开”。

  当年宣读这份文件的人,是计算所所长曾茂朝,多年之后,他也颇为坦诚地表示:倪光南的出局并非由于贸工技的路线出了问题

  曾茂朝曾经激动地对一个记者说,“你知道方正吗?你知道王选吗?你知道方正的总裁经常换吗?为什么经常换?换总裁的动力在哪里?王选是院士,倪光南也是院士。”

  还有当事人说了一句更为贴近真相的话——90年代的中国,相比科学家,大家更喜欢企业家

  大家记住“曾茂朝”这个名字,实际上他才是整个中科院计算所的一把手,是柳传志的领导,也是联想的领导,此后的联想的变化,和他脱不了关系。

  2009年9月,中科院旗下的国科控股将29%的联想控股股权以27.55亿元转让给泰山会会员卢志强的泛海控股。联想控股在2008年底的净资产为139.49亿元,29%的资产就是40.45亿元,国有资产被贱卖了12.90亿元。

  2009年,在中科院为其量身打造的受让条件的护航下,名不经传的民营企业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从中国科学院手中接过联想控股29%的股权,泛海集团成为联想控股第三大股东。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接替中科院的曾茂朝升任董事长,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出任联想控股董事

  卢志强与柳传志是多年的老朋友,卢志强认为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杰出的企业家。除了卢志强与柳传志的个人友谊之外,联想也曾在2005年的时候帮过泛海,而泛海也如期偿还了联想的债务,这让柳传志对泛海的信誉赞不绝口。卢志强坦言:“经过十几年的磨合,联想基本上把泛海看透了,泛海也把联想看透了;柳总把我看透了,我也把柳总看透了。”

  从此,柳传志正式成为了联想控股的掌舵人,有人要问,当年的国企老领导曾茂朝哪里去了?曾茂朝成了联持志远的股东,而联持志远,是联想的第二大股东,曾茂朝的妻子胡锡兰,赫然也在股东之列。

  你以为,这29%的国有资产,真的是给泛海的吗?其实泛海和卢志强只是个“中转站”,2010年,柳传志、曾茂朝等人成立“联持志同”,然后以14家联持会为主体成立“联持志远”,用“联持志远”合并吸收联想职工持股会,联持志远持股35%。2011年12月,泛海控股以协议方式转让9.6%股权给柳传志3.4%、朱立南2.4%、陈绍鹏1%、唐旭东1%、宁旻1.8%;2012年2月,泛海控股以协议方式向联恒永信(联想控股员工持股平台,股东有杨元庆、曾茂朝等人)转让8.9%股权

  也就是说,通过泛海这一波兜兜转转,把国有资产,通过各种交叉持股、股权转让,变成了柳传志、曾茂朝等人自己的股权和资产。

  在2011年,还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柳传志的得意门生杨元庆买下了联想8%的股权,杨元庆并没有那么多钱,当时他贷款31.5亿港元,买下了联想8%的股权,柳传志在电视节目中对此大加赞赏,甚至说:“我就放心了”。

图片

  31.5亿港元,不是个小数目,杨元庆作为个人,没有哪家银行敢贷给他这么多钱,这个套路大概还是老套路,“向联想借钱,买下联想”。

  我们不妨猜想一下,柳传志之前担心什么?杨元庆买下8%股权之后,他又放心什么?杨元庆增持之后,他直接和间接所持有的股权为9.62%

  而2014年联想控股在香港上市之后,中国科学院的股权被稀释为29.05%,名义上还是联想第一大股东,而我们知道,联持志远是联想第二大股东,占股权20.37%,而柳传志是联持志远的第一大股东。中科院虽然名义上是联想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实际上所占股份少于三分之一,已经失去了投票权。

图片

  联想控股是“联想集团”的母公司,占联想集团股份33.34%,而这时候中科院占“联想集团”的股份经过穿透之后,只剩下9.71%。也就是说,中科院在联想集团的股份,和杨元庆个人差不多了。

  当年就有人当面问过柳传志,这算不算“国有资产流失”?柳传志大方回答:“那时候都不提这个概念”........

  从2011年开始,杨元庆连续三年蝉联福布斯“中国最贵CEO”薪酬榜,至今还以1.7亿元的年薪高居中国上市公司中“最贵CEO”。贷款几十亿买下联想股份,然后给自己开每年上亿的工资?

  杨元庆在2012年至2021年,累积薪资高达1.96亿美元。以当前汇率计算,约12.6亿元。除了天价薪资,杨元庆每年还从联想拿走大量分红。举个例子,去年杨元庆从联想集团分红可以拿到3.46亿港元,约2.8亿元。加上1.77亿元的工资,杨元庆一年可以从联想拿走4.57亿元

图片

  联想高管中,其实杨元庆薪资还不是最高的,还有两个美国人,一人年薪1.95亿,另外一人年薪1.84亿。

  2021年3月31日,联想集团的净资产只有237.3亿元,而资产负债率高达90%,比恒大还高

  联想集团2021年负债高达2259.22亿元。这一数据连续三年以高于10%的速度不断增加,2019年负债金额为1743.40亿元,2020年增长14%,至1988.71亿元,2021年继续增长13.6%,至2259.2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高达1798.67亿元,占比79.6%;非流动负债460.55亿元。

图片

  联想的负债率越来越高,但公司高管的薪水却越来越高。3年报告期内,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领取的税前薪酬为9.33亿元,这一数字去年是9.09亿元,在前年只有5.64亿元,也就是说,高管总薪酬在2年间上涨幅度超过65%。

  “联想集团为独立董事每人提供的薪酬和股票奖励也十分不菲。比如2020年5月成为联想独立董事的前主持人杨澜,她获得的年度董事酬金为33万美元(约234万元人民币),包括现金10万美元及价值23万美元的股权权益。”

图片

  “杨澜是独董中得到酬金最少的,目前联想集团共有6名独董,其余5名独董的持股权益占比均在0.01%以上,最多的WilliamOttoGrabe拥388万股普通股和401万股奖励股份,约为人民币5754万元。”

  我不知道联想的这些“独立董事”对联想到底有什么贡献,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能拿到这么多的股权和分红?

  自2006年以来,联想累计盈利是67.21亿美元,至今一共进行了16次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额为41.22亿美元,其平均分红率达到了61.33%。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也就是说过去十几年联想所赚到的钱,一大半都拿去分红了,进了股东和高管的口袋,联想还有多少钱去搞科技研发?

  从整个联想的历史来看,我们不由发出如下疑问?

  1、联想还是一家国有企业吗?

  2、创办联想,是为了中国的科技发展,还是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3、他们搞了几十年,是为了做大做强企业?还是为了掏空联想?

  有人经常讲:“不要翻历史的旧账”。

  我认为偏要翻,因为真理不辩不明,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不搞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如何指导当代的工作?不拨乱反正,给大家一个交代,如何团结大众、安定人心?如果因为当年的历史局限性,就对问题一直避讳下去,那么问题就会不断发生,将来谁来负责?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21-11-23/7245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1-11-24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