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赤脚医生”与医改之路

李玲教授多次提及的医改,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李玲教授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教授,是北京大学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她对中国医改存在的问题、症结及未来发展方向,有许多专业而独到的见解。比如,我们投入医保的钱太多,再不改变,医保基金就很难维持。比如,未来10年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大,医疗保障费将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比如,我们对医保的投入,钱花了,但分配不均匀,导致群众获得感不同。再比如,医疗费的增长远高于工资增长速度,迫切需要改革弥补差距。

李玲教授一直认为,医院和医生应该回归公益本质。名义上的公立医院,各级政府给他们那么多的创收任务,你让医院怎么办?让医生怎么办?过度检查、过度医疗,是医院和医生迫于生存压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导致医患矛盾的根本原因。因此,国家应该高度重视目前医疗卫生体制存在的问题,看到人民群众对于医改的期望,走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群众路线。

谈到这里,我想到了“赤脚医生”。时间回到1965年,毛主席在听到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汇报后勃然大怒:“你们卫生部干脆改名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按照钱信忠的汇报,那时每年大部分医疗经费都花在城市,大部分医生护士也集中在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五亿农民长期面临缺医少药物的境地,生病只能自己扛。毛主席是依靠农村和农民打天下的,而在工业化的初期,又是农民用粮食积累支援城市工业化建设,他怎么忍心看到农民生了病却得不到救治。但是,卫生部的经费对于巨大的农村医疗需求,只能是杯水车薪。

于是,毛主席下决心把卫生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在公社指挥下,各村能识字的村民被集中起来,统一前往城市接受培训,学成后就返回家乡为老百姓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热烈欢迎,被称为“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的优势,一是熟识,乡里乡亲,一样是农民,老百姓感到亲近;二是方便,走几步村路就能看病,不耽误农活;三是省钱,老百姓看病基本不需要花钱,用公社工分相抵就行。赤脚医生的功劳非常之大。第一,解决了广大农村的基本医疗需求;二是极大减轻了国家的医疗经费负担;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赤脚医生把党的群众路线走进了最广大的老百姓心里。他们用脚步丈量广袤的农村土地,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党中央和毛主席没有忘记他们,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1965年的赤脚医生,是60年前的免费医疗改革方案。新中国建设刚起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即便如此,也能把医疗卫生问题解决的很好,说到底,是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在我们又面临医疗改革困境。难在哪呢?我觉得还是没有彻底回归基本医疗事业的纯粹公益性。医疗不能当生意做,药方不能当商品卖,因为老百姓是弱势群体,他不会因为药品价格而讨价还价,也没有能力更改医生的医疗方案。所以,医疗改革,首先改的是观念,是以人为本的初心。就像60年前的赤脚医生一样,一定要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情实意送到千家万户,送到老百姓的炕头上,送到他们的心坎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j/2024-07-28/8924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4-07-28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