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军: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作者:宋晓军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根据美国之音报道,最近美国一些智囊机构纷纷进行了关于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研讨,美国一些中国问题专家都表示出了对中国军事力量发展不确定性的担忧。而由此引发的“中国军事威胁论”很容易对国内民众造成一种误解:就是认为中国目前的军事力量已经十分强大了。
巧合的是,我两天前刚刚与广州、佛山、南海、东莞和香港的朋友,面对面地就“中国和平崛起与军事安全”的话题进行了交流。交流中,很多人似乎不太容易从历史和宏观的角度看待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历程,而更注重眼前的宣传。我是从1949年到1993年概括地回顾了中国军事装备发展的历程。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在这期间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的引进仿制阶段;60~70年代的自行研制、国产化装备的列装阶段;80年代后追赶高技术和实用技术的阶段。其实问题就出在80年代的停滞阶段。这段时间过分强调了经济建设,特别是1985年5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军队从事生产经营和对外贸易的暂行规定》使军队经商合法后(这其中也有从1979年军费逐年开始下降物价高涨弥补军队生活的原因),忽略了对国防工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这段时间我在交流中和谁还记得80年代中国军工的那些产品? 一文已经作了归纳描述。
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我军才审视自己的装备、特别是常规武器装备的落后状况,此时恰恰赶上前苏联解体,我们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从俄罗斯引进战斗机、水面舰艇、潜艇、远程防空导弹等常规武器,从新开始新一轮的吸收、消化、仿制、独立研制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到了1993年中国的军事战略才提出“由应付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转变”的原则。而这期间正好是中国经济过热,当年的军费开支仅为432.48亿人民币,占GDP的1.23%。这就需要军队经商收入(规模已经从一般性农副业生产发展为工业、商业、服务、外贸等经济实体)对通货膨胀对冲。1995年经济实行软着陆后,军队才停止了集团军以下的单位的经商活动,而1995年7月~1996年3月,因为李登辉访美爆发了台海危机。这时军队的常规武器装备换装远远没有完成,只好采用“杀鸡用牛刀”的办法,向海峡试射了弹道导弹。随后为了弥补停止经商的亏空,从1995~1997年军费支出有35%以上都是为了维持人员生活费用。后来又通过裁军50万以减少人员开支的方式维持装备的研制。
事实上,1998年的《国防白皮书》中“国防政策”一章中还有这样的描述:“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而这句话在2002年的《国防白皮书》中才消失,改为:“中国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坚持走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的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了2006年12月的《国防白皮书》中是这样写的:“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解读从2002年取消“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到2006年强调“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我们可以看出,到了2001年,中国重工业比重才超过1978年的57.8%达到60.6%,二十几年中实际上相当一段时间是在下降的。而到了2006年重工业比重已经上升到了70%。也就是说,我们在工业化最后的阶段重工业比重占工业产值70%以上的二十年里,军事装备要在对90年代初期引进俄罗斯装备的基础上,完成我军装备的消化、吸收、仿制、独立研制过程,期间要加速军队装备的换装周期。正如2006年《国防白皮书》中所指出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
实际上,在这个阶段中国军事安全恰恰还有许多弱点和漏洞,而这也是不希望中国强大、崛起的势力在安全上对中国发起密集挑衅的时机。在这个意义上看,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别动不动就喊着“中国已经能打信息战了”、“中国的弹道导弹能打航母了”等等,如果看看我军整体装备的换装周期,你就会发现:中国武器装备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s/2013-05-02/1257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