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兵法
下面是我总结的毛主席一生用兵、治军经验的汇总,参考了很多书和视频资料,中华的复兴离不开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如何将毛泽东思想升华以适应当今时代需要还得靠我们这代人提炼和总结,我看过的所有兵书中以毛泽东兵法、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最为经典,其中毛泽东兵法更是活的灵魂,这个灵魂是基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用蒋介石的话说:毛泽东用兵以我国古代的军事哲学为基本思想。讲求奇正虚实,讲求运用变化。寓生活于战斗,寓训练于战场。翻陈出新,千锤百炼,狡诡于詐,神出鬼没,极尽战争艺术化之能事。沿着毛主席的思想,去借鉴和思考或许能为中华文明的复兴找到新的思路。
毛泽东用兵治军思想:
1、枪杆子里出政权:共产主义理论与兵法结合
2、农村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战略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土地革命
(2)根据地建设
(3)武装斗争
4、变: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赢。不能教条主义理论主义。根据实际情况自创战略战术
5、运动战和游击战:运动战中歼敌,不打阵地战,集中兵力打运动战,分散打游击战
6、原则:
(1)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2)慎重初战
(3)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7、战术:
(1)运动战
(2)速决战
(3)歼灭战
8、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作战原则:
(1)分散以发动群众
(2)集中以消灭敌人
9、十大军事原则: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农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盘为目标
(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包围并力求全歼敌人
(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地盘
(8)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地盘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中等程度防守的地盘相机夺取之,一 切敌人守备强固的地盘等条件成熟夺取之
(9)以俘虏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分人员补充自己
(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但尽可能不让敌人有喘息的时间
10、党指挥枪:三湾改编,有主义的军队
(1)政治领导:政治工作
(2)思想领导:马克思主义
(3)组织领导:政委制度
11、政治工作三原则:
(1)官兵一致:生活待遇平等,民主制度
(2)军民一致
(3)瓦解敌军
12、三大民主:
(1)政治民主
(2)军事民主
(3)经济民主
1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纪律
三大纪律:
(1)行动听指挥
(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一切缴获要归共
八项注意:
(1)说话和气
(2)买卖公平
(3)借东西要还
(4)损坏东西还赔
(5)不打人骂人
(6)不损坏庄家
(7)不调戏妇女
(8)不虐待俘虏
14、打圈子战术:打与走相结合
15、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结合根据地建设
16、井冈山红军三大任务:
(1)打仗消灭敌人
(2)打土豪筹款
(3)做群众工作
17、盘旋式打圈子式游击战:一边游击战、一边做根据地建设发动群众
18、集中与分散原则: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聚分集合、循环往复。游击战与发动群众融为一体。打弱敌、偷袭、速战速决。遇强敌用打圈子战术
19、游击战的战略地位:敌后战争大规模的独立作战
(1)防御战中的进攻战
(2)持久战中的速决战
(3)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必须的特点:
(1)进攻性
(2)计划性
(3)速决性
(4)分散性
20、游击战之袭击:有十二条要则、十八条方法(具体不详)
(1)伏击:打预期遭遇之敌
(2)奇击:打预期外遭遇之敌
21、群众性游击战
(1)地道战
(2)地雷战
(3)麻雀战
(4)平原地区村乡联防战
(5)河湖港汊的水上游击战
(6)铁道游击战
(7)沿海地区的海上游击战
(8)搞设施破坏破袭战
22、诱敌深入:诱其孤军深入再消灭,后发制人
诱敌深入以弱胜强的案例:
(1)林冲打洪教头
(2)楚汉成皋之战
(3)新汉昆阳之战
(4)袁曹官渡之战
(5)吴魏赤壁之战
(6)吴蜀彝陵之战
(7)秦晋淝水之战
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保存自己后发制人的条件:
(1)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
(2)有利作战的阵地
(3)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
(4)发现敌人的薄弱环节
(5)使敌人疲劳沮丧
(6)使敌人发生过失
23、战略战术的灵魂:
(1)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2)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折本不干。
四种情况下不能打必须走:
(1)当面敌人太多不好打时
(2)当面敌人虽然不多,但和邻近的敌人十分密接也不打的时候
(3)遇到拥有非常巩固阵地的敌人,不好打的时候
(4)打而不能解决战斗,不好在继续打的时候
不二过:遇到失败要及时总结经验,一块石头不能绊倒两次。
走与打的辩证关系:打是目的走是手段,一切走都是为了打,以走创造战机,以打达到目的
我的一套: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发建立规则,不受外部干扰。不同层面层次的用兵
24、集中兵力: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战略以一当十,战术以十当一,分兵败集中胜
(1)集中兵力可一战而胜,改变敌进我退的形式
(2)转入反攻,改变攻守形式
(3)能将战略防御中的弱者地位,改变为战斗战役中的强者地位
25、歼灭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兵力才能打歼灭战
(1)分进合击
(2)运动战中集中兵力打歼灭战
(3)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
(4)战略以少胜多,战役战斗以多胜少
26、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败弱者,强的就好打了。
(1)与诱敌深入相关
(2)先打分散孤立运动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
(3)把分散的消灭,集中的又会分散。
(4)零敲牛皮糖,朝鲜战争
(5)战争初期小打,有把握后再打大战
27、速决战
(1)准备充足,不失时机
(2)集中优势兵力
(3)包抄迂回战术
(4)良好的阵地
(5)打运动中之敌,或打阵地尚未巩固之敌
28、持久战
(1)战略上是持久战,战术上是速决战
(2)战略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3)战略相持:决定未来
(4)熬:用游击战消耗敌人,为战略反攻做准备
(5)抗日战争要慢打持久战,解放战争要快
(6)以土地换时间,形式不好时避免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
29、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内线指被包围,外线指包围圈外,就是包围与跳出包围
(1)围魏救赵
(2)内线防御与外线进攻结合
(3)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理论
(4)用集中兵力战法,将战略弱势转化为战役战斗优势
(5)恰当的选择跳出包围圈的时机
(6)刘伯承:敌进我进,大磨盘,摸敌人的屁股
(7)罗荣桓:翻边战术,敌人打到我这里来,我打到敌人那里去
(8)聂荣臻:到敌后之敌后,主力转到日军深远后方作战
(9)粟裕:以进为进,主力撤至清乡区外围随时抓住敌人弱点,机动的予以打击
(10)刘邓:挺近大别山,不要根据地,深入敌人深远后方
30、有生力量原则
(1)保存实力与防御土地,歼灭敌人与夺取土地的辩证关系
(2)睡觉和休息会明天有精力工作,不愿意丧失一部分土地,会丧失全部土地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
(4)一个人背着金银财宝的包袱遇到一个强盗怎么办:扔掉包袱轻装上阵打强盗
(5)守着土地和城市等于背着包袱,只能防守不能进攻
(6)放弃地盘,有打有放,一边放一边打,创造条件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7)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31、走与打相结合
(1)四渡赤水,声东击西
(2)边走边调动敌人,让敌人按照自己的战略意图行动
(3)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走弓弦而走弓背
(4)用对方的情报系统给他们制造错觉
32、点、线、面
(1)你站点线我占面,以农村包围城市
(2)做眼:战略包围与反包围
(3)面制点线,以面取胜
33、围点打援
(1)围城不打阵地战,用运动战歼灭战打援军,
(2)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不是攻城略地
(3)攻城阻援,敌不来援就真攻城
34、战略决战
(1)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
(2)战略上时机不成熟,就战役上决战
(3)只有战役决战的不断胜利,才能改变敌强我弱的局面,为战略决战创造条件
(4)避开不利条件:城市交通线上的决战,选择有利条件:远离城市交通线的战役决战
(5)决战开始要先开辟战略决战的大后方,打锦州关闭东北大门
(6)解放全中国没法总结了,先皇雄才大略太牛逼了
35、战争视角
(1)数据量化
(2)根据现实不断矫正预设
(3)根据不同时机抓住战争的要害“枢纽”:什么时期打什么仗
(4)全局性的战争视角
36、用人:
(1)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3)将能而君不御,放权者胜
37、人民战争:找到人民支撑战争的手段,人民做靠山不依靠外人。
(1)人民主要是农民,五个中国人有四个是农民,农民是主力
(2)支撑战争的根在农村,发动农民参与战争才能赢得战争
(3)土地革命:分土地给农民
(4)共产主义理论:有主义的军队
(5)民族主义:为挽救中华而战
38、蒋介石的反思(原话):
共匪自江西以来,因为兵源缺乏,武器寡劣,谈不上军事科学。故以我国古代的军事哲学为基本思想。讲求奇正虚实,讲求运用变化。寓生活于战斗,寓训练于战场。翻陈出新,千锤百炼,狡诡于詐,神出鬼没,极尽战争艺术化之能事。故其战术思想是基于军事哲学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的统一的一套。
我军则以军事科学为军官学校训练的范本。于是学德国、学日本、学苏俄、学美国,东抄西袭,各鸣其是。头脑先入主观,门户各不相下。对外国的军事科学未得皮毛,反而将自己的传统的军事哲学抛弃无遗。逐渐变成死的训练,死的指挥,死的战法,而无战术思想可言。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s/2013-07-12/2175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