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报:一旦开战军人能否给老百姓安全的承诺?
解放军报2月17日刊发署名文章
一个越想越沉重的道理
■伍正华
很多时候,真理就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诚如英国著名思想家布莱克所言:“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军队的根本职能是打仗,检验军队建设的标准自然是战斗力。这本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道理,就像不需要讨论农民为什么要种地,工人为什么要做工一样。
一个似乎根本无需讨论的问题,为什么要拿出来进行全军大讨论?这不仅充分说明了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的极端重要性,而且深刻反映了当前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战斗力标准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背离战斗力标准的现象和问题还依然存在。
什么叫标准?标准就是衡量事物的准则。众所周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标准。只有一把尺子量长短,才能分出高下优劣来。
那么,战斗力标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习主席在定义这个标准时,特别使用了双重定语——“唯一的”“根本的”。
这两个定语,就像两条垂直相交的横纵坐标,一下子把战斗力标准在军队建设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界定清楚了。所谓唯一,就是舍此以外而无其他!所谓根本,就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偏移!
但是,在有些单位和部门,战斗力标准不是“唯一”,而是“之一”,其余还有安全标准、考核标准、演练标准、生活标准、任务标准、政绩标准等。有的对战斗力标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其它工作与中心工作争时间、争人员、争场地、争装备、争经费、争地位、争荣誉,偏离主业各自为战,导致工作空转、虚转、白转;还有的牺牲战斗力消极保安全,危不施训,险不练兵,不愿冒该冒的险,不愿担应担的责。
如果说忧患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么和平则是最大的腐蚀剂。我军已经几十年没有打过仗了,情况刺激的缺乏,导致一些官兵把练兵当虚拟,给敌情加引号,始终紧张不起来,认为“和平是主流,打仗不可能”“不在第一线,打也轮不上”;“当兵只有两三年,只想平安把家还”“打仗不缺我一个,家里只有我一个”等。这些思想上的锈蚀,比枪口炮管锈蚀更可怕。
今年是农历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一战,最为惨烈的莫过于那些因战败而不愿苟活的将领们。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左宝贵……他们或服毒自杀,或饮弹自尽,或沉波殉国。经此一战,“天朝上国”彻底沦落,直至被瓜剖豆分,“蕞尔小国”借机上位,从此兴祸为患。有感于此,中国近代史开山学者蒋廷黻得出的历史结论字字泣血:“在近代的世界,败仗是万万不能打的。”
正因为“败仗是万万不能打的”,所以我们必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手段作为保底手段,如果用起来没有底,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就不能面对风浪挺起腰杆,就只能被迫吞下苦果;军事斗争作为最后选项,如果最后选都没得选,甚至在战场上吃了败仗,那么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都会搭上,我们军人就会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恩格斯说,军队虽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军人就是安全的代名词。有一个小品的细节耐心寻味。一位老大妈刚从银行取了钱,公交车上空位置很多,但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坐在了穿军装的军人旁边。道理很简单,安全!
我们每一位军人都要认真想一想、经常想一想,一旦战事爆发,一旦“强盗”和“歹徒”不再躲在暗处窥伺,而是明火执仗逞凶,我们能做到给人民这两个字的承诺吗?
一流军队主动寻找对手,二流军队疲于应付对手,三流军队捂起眼睛不愿意认真看对手。五角大楼曾流传一则“招聘敌人启事”,前提条件是“必须有足够威胁”,且“具备核战能力者优先”,并戏称“但如果拥有重要生化武器资源,非核候选人也可考虑”。
中国现在希望和平发展,没时间也没心思去“招聘敌人”,即使有一天“发达”了也不会贴这样的告示。但是,你不把别人当敌人,不等于别人不把你当对手。虽然他们暂时不敢再进中国家门,但在我们家门口探头探脑、鼓噪叫嚣、烧火放狗的事还少吗?
战斗力标准既是指引部队建设方向的“指挥棒”,也是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它让我们在认真打量“战争究竟离我们有多近”的同时,也不得不凝重思考“打赢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不把明天“打什么仗”“和谁打仗”“怎么打仗”等问题搞明白,不把未来战争制胜机理研究透,哪能取得领军打仗的资格,领取明天战场的入场券?!
标准有高有低、有虚有实、有真有伪、有正有误。跟自己比、过去比,是一种标准;跟强手比、将来比,也是一种标准。标准不实,即便立起来了,也还是在自我评价、自我循环、自我满足的圈圈里打转。标准假了,整个军队建设的根基就会倾斜失重。标准错了,军人该想什么、干什么、该追求什么,军人以何为荣、以何为耻等一系列根本价值取向就会被扭曲,军队这辆战车就会脱轨倾覆!
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既是演绎战争活剧的力量基点,又是贯穿军队的建设的醒目红线。这个标准立不起来,军队建设的四梁八柱就立不起来;这个标准真正立起来了,其他“标准”才会无立锥之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s/2014-02-17/2484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