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军事

打印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宣言——浅评青年学者卢胜君力作《深蓝经略》的四大创新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中山

打开《深蓝经略》,我眼睛一亮,作者开宗明义,彰显大势——

大海,大海,中国必须面向大海,驰骋大海;

大洋,大洋,中国必须经略大洋,穿越大洋。……

经略深蓝,中国必先跨越浅蓝!

跨越浅蓝,中国必须向东!向南!……

俯瞰宇宙,透视地球,十分之七皆是海洋。海洋孕育生命,海洋主宰未来。21世纪是海洋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国际战略的大格局。

由于作文教学任务繁重,我已有18年没有认真阅读写作学、艺术学以外的大部头学术专著了。看到军事科学院青年学者卢胜君邮来的长征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深蓝经略》,厚厚的一本,34万字,有点打怵,能看完吗?

谁知一打开,就被吸引了!就被震撼了!于是,认真读了起来。那是2016年3月10日12点40分。每天必须午睡的我,当天,睡意全无。一页又一页,一章又一章,读到深夜,老伴反复催促睡觉,我才合上了书,一看表,已经是23点37分了。次日早晨4点50分醒来,又打开《深蓝经略》读至晚上,看完《后记》,已是23点40分。我连忙给卢胜君发了一个短信:

“我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大作,兴奋不已!我甚至想用一个字——绝!来作评论!视角新,思路新,语言新!这是我1995年关注南海、台海以来,读到的第一部理想之作,这是一个我国运筹蓝海、经略大洋的宣言。我谢谢你!中国人民谢谢你!徐向东2016年3月11日”。

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古稀之年的我,如此激动呢?

近年来,关于海洋的著作颇多,但真正聚焦海上斗争的思想、战略及策略的专著仍为少见。卢胜君的《深蓝经略》独树一帜,创见颇多:1、识势立论:认清历史潮流,变革思想观念,实行陆海并举,建设海洋大国;2、顺势布局:提出并论证了全球战略格局、南海战略方向、海军战略建设;3、借势设策:创立并论述了一个我国海洋斗争的策略体系!

势者,规律也,《孙子兵法》之魂也。卢胜君同志遵循客观规律,为我国抓住良机,走向深蓝、建设海洋大国、维护海洋权益勾画了清晰的蓝图——建设海洋大国的理论三大块,精品也!

我不敢说《深蓝经略》堪比马汉的《海权论》,但是,他提出并论证的新观念、新战略、新策略,一定能震撼千万读者。《深蓝经略》应当是海洋研究人员、海军官兵、海洋爱好者的必读之书,完全可能成为党和国家高层领导的案头之书。

一、中国海洋观念的重大创新 ——提出并论述了一大根本观念:陆海并举建设海洋大国

作为研究人员,几乎都渴望先知先觉,提出独到见解,形成真知,上升为国家意志。

卢胜君有着炙热的民族情怀和责任担当,能够从辩证的视角和历史的态度,思考国家安全与发展走向。不唯书、不唯上,大胆提出自己的陆海并举的学术观点:跳出陆缘思维,强化蓝海意识。

卢胜君在开篇就直截提出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性,并结合历史的惨痛教训,他一针见血地提出:“千百年来中国人最缺少的是什么?是地缘意识,是蓝色的大洋意识。”他大声疾呼呐喊:“海洋地缘不可忽略!”

“重陆轻海”、“陆主海从”,导致中华民族衰败的重要原因。卢胜君认为重陆轻海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四五百年间由强到弱,大国地位不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驰骋大海”、“穿越大洋”,中华民族复新的必然选择。卢胜君研究认为:海洋时代的全面到来,东西方海权观念必然发生对撞,权力博弈仍将是国际社会的斗争焦点。近年来,海洋话题尤为热烈,围绕着海权,从太平洋到印度洋,从大西洋到北冰洋,在蓝色海洋的波涛中,海上力量无休止的对垒和较量,攸关国家利益。卢胜君大声疾呼:“中国必须经略大洋,穿越大洋。”

 “正义不再软弱”、“和谐必将替代霸权”,中华海洋大国的必由之路。海洋对立,海洋霸权,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卢胜君认为:史实足以证明,海洋和谐替代海洋霸权将成为历史必然。在称霸性、单向性、无限性海权面前,塑造中国“海和观”和武力文明,自控性、融合性、有限性海权必将成为中国海权的准则。卢胜君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坚持积极的武备,才能赢得持久的和平。枪杆子里出政权使中国由胜利走向胜利!这一法宝永远不能抛弃。

“跳出陆缘思维”、“强化蓝海意识”,中国人海洋观念的创新思路。针对当前我国海权的实际,作者从体制意识台、治理意识、动力意识、执法意识等领域,提出了在浩瀚的世界海洋潮流面前,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必须挣脱“片面的黄土心态”,立足陆缘,面向蓝水,融入海洋。

1、由陆缘向海缘体制转变。在书中,卢胜君对体制到意识作出了深层次的分析,指出只有转变陆缘为主的意识形态,确立陆海兼备的格局,中国才会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发展动力。当代中国,必须强化蓝色领海、濒海治海、由陆向海、以海制海的时代思维。

2、由德治向力治模式转变。作者以史为例,以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古今中国在海洋治理上的区别,一个追求以德治海,一个注重以力治海。作者指出“德治”对外难有影响力;力治突出力量威慑。对此作者提出了全新的现代海洋治理主张:以政而治,以法而治,以文而治,以武而治。

3、由道义向利益认知转变。卢胜君深刻地看到了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及竞争的本质。因而在事关国家利益上,他主张应从权力出发,维护蓝色海洋权益,应扭转思维和动力认知,从道义驱动转向利益驱动,确立斗争意识:竞争界定合作,权力超越道义,自利优于共享。

4、由多元向一元主体转变。卢胜君不仅注重纵向分析,而且兼顾横向比较,他提出中国应建设一个专职的海洋管理机构,而不是简单的力量组配。自上而下调整海洋维权体系,整合海洋执法力量,加强海上军民融合、保障支援、突出行动能力建设。

二、中国海洋战略的重大创新——提出并论述了全球、南海、海军三大战略布局的运筹

卢胜君重点阐述了中国如何走向深蓝、经略深蓝的战略思路,他主张应着眼整个海陆空间,实施海洋大联动,掣肘美日在我南海的干涉行为,回击美国的挑衅和打压。

(一)布设海陆统筹格局,推进东西南北战略。他强调,在战略布局上中国应构建一个海陆兼备、重心稳固、海路引领的攻防兼顾的“菱形”大棋局,拓展“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两洋两圈”战略。

东扩战略——太平洋战略。书中指出:中国必须成为一个太平洋国家!必须冲出传统的陆缘势力范围,挤压强权势力的战略空间,摆脱岛链牵制。

西进战略——欧亚圈战略。胸怀天下,统筹全局,这是战略研究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卢胜君从“点——线——面”的思维出发,俯瞰世界格局,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桥梁和纽带的建立,连通欧亚非,对接海陆,贯通大洋,构筑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牵引的大欧亚地缘圈,以此超越强权势力对我的离岸制衡。

南下战略——印度洋战略。这是中国走向海洋、复兴崛起的重要一翼,是事关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重要运输线。运筹深蓝,经略深蓝,作者认为不能仅仅局限于地区之内和单一的战略方向,应盘活海陆,多路并举。

北上战略——北极圈战略。作者认为,北冰洋至北极圈,事关中国的能源安全及航道利益,日益成为世界大国竞相争夺的控制区。中国不能坐看群雄逐鹿而取局外中立。应尽快将北极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借助争端问题,转移我海上斗争方向,分散美日对我核心利益的干涉和介入。

(二)打造环南海经济圈,坚持和平解决与武力收复并用。作者以宽广的气魄和远大的目光,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结合内外需求,提出了南海斗争的根本战略。

首先,利用区位优势,联动“一带一路”的海上路网,打造环南海经济圈,以合作来化解争端。环南海经济圈主要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东南沿海四省,港澳台三地区及东盟十国。当局部争端陷于僵持时,可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继续合作,创造和的条件,一旦局部争端解决,便可推进区域合作。其思路是两线工作,一是在环南海国家及地区进行双边和多边接触合作,二是在南海争端区域内探索争端解决渠道。对此他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以我为主,建立支柱。第二步拓宽层次,扩大对象。第三步触及争端,力求共识。

其次,作者特别强调和平解决与武力收复,均是维护领土主权的主要手段。他通过分析南海地区力量结构,一语道破了“南海地区安全罪魁祸首在于美方,长期的军事存在是构成这一地区紧张的核心因素。”由于美国介入的不断加剧,南海地区安全越难以建构。为此,他主张和平解决与武力收复均是维护领土主权的主要手段。作者指出在解决南沙群岛问题上,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办法是我们用武力统统把这些岛收回来;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维护国家利益,不能只讲一面之词、断章取义,必要之时要敢于拿起武器施以维权,这才是邓小平解决南沙问题的应有含义。

(三)打造世界型一流海军。卢胜君反复强调:为实现民族复兴,找回失落已久的中国海权,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未来中国海军必须从近海走向远洋,必须具备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北冰洋四大洋海域执行战略任务的能力。必须建立世界一流的大海军,强我国威,纵横深蓝,塑造划时代的中国海权。疾呼——呐喊——召唤……作为研究者,一颗拳拳爱国之心,可敬可佩!

三、中国海洋策略的重大创新——创立并论述了一个我国海洋斗争的策略体系

伟大领袖毛主席特别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卢胜君在《深蓝经略》中,用大量的篇幅提出和论述了我国海洋斗争的策略,将先进的海洋观念、海洋战略变成了富有新意的行动路线和方式方法,这是本书的又一精华。海洋战略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研究课题。作者没有从理论到理论,而是运用“需求——政策——应用”这一逻辑思路,沉下身子搞调研。围绕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创立了我国海洋斗争的策略体系。

(一)灵活机动的海洋斗争基本策略

卢胜君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结合实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斗争策略:1、和武兼备,双管齐下。立足于和平解决海洋问题这一主线,他提出了“和武兼备”的运筹方略,并针对当前“主权属我,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遇到的挑战,丰富发展了既有方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行动策略:“主权属我、不容侵犯,区别对待、分而治之,和平为主、武力为辅,择机收复、分段推进。” 2、以静制动,多方布局:在当前的斗争布局上,他提出,应在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推行渐进挤压、敌进我进的策略,建构以南海为重心,以北冰洋、日本海,印度洋、地中海为两翼的斗争格局。3、区别对待,分而治之:在斗争对象上,卢胜君认为地区内越、菲、马等与我有直接的岛礁归属和海域划界之争,是我主要斗争对象。域外美、日、印等势力与我无直接争议,是重要斗争对象。对待与我有争议的个体上,应采取单向出击,剿抚并用。对待东盟这一整体,应坚持全面接触,分而治之。对于域外强权势力,应纵横捭阖,重在震慑。4、待机造机,择机收复:针对当前菲越等在南海不断利用国际法等进行挑衅的行为,卢胜君提出“伺机而动、择机收复”的斗争策略,开发为先,分段推进。难点在于战略时机的把握,一旦可行,痛打匪首,顺势收复被占岛礁,进而摧毁侵占分子的心理防线,形成敲山震虎之势。

(二)扭转目前海上斗争困局的基本策略

书中认为,应统筹东南西北四大方向,多路出击,反制美日。1、在北部海域,突出并强化日本海斗争,拖日阻美;2、在东部海域,切断岛链对我东进围堵,挤美封日;3、在南部海域,操控南海延至北印度洋,慑美顶印;4、在西部海域,联络地中海及加勒比海,拉欧抑美。强权威慑结构难以保证南海周边地区安全,紧要之时果断亮剑是择机收复的关键。

(三)创造实施区位大融合的基本策略

一是倡导海洋和谐论,塑造威慑性海权。作者认为,欲使海洋平静,就必须使世界海上力量达到平衡。我无力则偏。二是尝试开发新模式,贯彻实地开发方针。他建议坚持海陆大统筹,推进海洋开发南移,应创办南海开发服务基地,选准南海开发具体路径,提升实质性的维权效果。三是建立南沙协作区,拓展两岸合作空间。卢胜君认为,两岸同属一家,理应携起手来共同维护主权祖产。应跳出隔阂,在政治、经济、文教、军事领域开展协作,加强协防,实现两岸的优势互补。

 (四)提出了当前制定斗争策略的基本原则

1、反对不加分析的盲目主义。一个方针政策的最大生命力就是因时因势而变,不受时空地域所限,能够根据斗争的实际情况作出变化和调整。在收复南沙被侵占的岛礁时,对不同国家必须有不同的方针、对策,视情况而灵活处置。2、反对不加警惕的和平主义。在同南海周边国家及域外势力斗争中,书中指出:不能一讲和平就视和平居于绝对地位。不加警惕的和平主义会使国家陷入危亡境地,没有斗争的和平则是假象的和平。3、反对不加限制的让渡主义。互相退让是有其道理的,但仅靠一方的无限退让那就没有道理。卢胜君强调 “经济至上理论,无限慷慨理论,割地有理等等,统统是霍乱民心的歪理邪说,必须坚决反对。4、反对不加维权的维稳主义。对维权与维稳,谁重要的问题上,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做出了深刻的论述:不加维权的维稳主义是保守的投降主义。一味地把维稳看得至高无上,不但不能维稳,相反,却可能因为权利的丧失而导致不稳。最终换来的稳定,只是危患之稳。在事关国家利益上,要突出维权,维权就是维稳,维权越坚实,维稳越牢固。

四、学术专著语言风格的重大创新——将文学美、真情美、哲理美熔于一炉

真理和表述真理的语言都是真理的组成部分。

语言新美,这是《深蓝经略》作为学术专著难得的一个亮点。本书一扫我国学术专著普遍存在的板着面孔说教,读来味同嚼蜡的通病。运用了清新优美的语言,将文学美、真情美、哲理美熔于一炉,赏心悦目,读来欲罢不能。请读此书《后记》的最后一段:

青年毛泽东曾这样说:“夫以五千之卒,敌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如此而欲图存,非奋斗不可”。今日中国之青年仍须为之不懈努力!胜君当然不能例外,斗胆以《沁园春•南海》作为自勉,并以此缅怀毛主席老人家。

南海风云,千里迷雾,万里波涛。望九州内外,暗流滚滚;深蓝碧透,百舸竞发。机翔长空,舰游潜底,域内域外试比高。待时日,看南沙大地,必回怀抱。

美日如此邦交,看昔日东亚战火爆。恰国际动荡,周边繁忙;中国文革,两岸对告。练兵西沙,剑指赤瓜,可惜当年鱼虾逃。曾记否,到中沙击水,浪遏大潮。

妙悟弥漫东方,军科思想正畅。眺望南中国海,中华必主沉浮……

这是散文,这是诗词!却是一部学术专著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在书中可以信手拈来。

请看书名:“深蓝经略”,而不是“海洋战略策略”。

请看该书第一章《海洋地缘不可忽略》的开头语“陆地是干涸的大洋,海洋是不见泥土的大地。陆地也是海洋,是更大的岛屿,只是高出海平面而已。”

来看此书最后一章《正义不再软弱》开头话:“全球政治在觉醒,中国人民必须觉醒!挺进深蓝的斗争,需要正义的力量永久捍卫。”该章的结束语:“我们希望南海问题继续朝着扩大共识、增进互信的方向发展……真正以热爱和平之心,崇尚和平之志,打造和平之海的远大目标、博大胸怀,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蓝色海洋,努力缔造公共的蓝色文明。

再看全书的结语《追寻深蓝的涌动》最后一段话:“蓝色星球,蓝色海洋,南海是一颗璀璨耀眼的聚光星。很多人都在关注它,研究它,牵挂它。作为一名军人,同时身为一名学者。报效国家的最好方式就是投笔从戎,一手提笔,一手持剑。文者,是用笔蘸着墨在写;兵者,是用剑蘸着血在写。捍卫领土,收复岛礁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收复南沙,天经地义!扬我国威,崛起中华!

学术专著运用文学语言,是我国古代学者优良传统,史学巨著《史记》,又是文学经典。卢胜君在《深蓝经略》的创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可贺可嘉。不要一味地埋怨人们不读学术专著,反思一下自己的文风如何?

另外,本书作为探索性专著,还有一些观点需要商榷完善。如,美日等国能坐视中国这样深蓝经略吗?必定会与中国对抗。 那么,中国怎么办呢?我们有没有胆识、决心、魄力能力排除干扰,真正走向深蓝?这个问题不回答、不解决,一切都是、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也许另写一部专著了。

哲人云《孙子兵法》一个字:势,二个字:布局。《深蓝经略》,识势立论,顺势布局,借势设策,承兵法要旨,扬兵法神韵。读之评之,其乐融融;荐之扬之,意在与人分享快乐。——作者寄语

                                            2016年3月25日于上海

徐向东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退休干部。曾任全军院校语文教育专家组成员,政工副教授、中文教授、公文学研究员。长期关注南海和台海问题。1995年他写的《关于南沙建设成果急需巩固和扩大》的建议,先后刊登在1995年6月8日《海军政工信息》和1995年8月2日《军报内参》上,得到军委、海军首长重视,海军政治部组织了关于南沙建设的大讨论,南沙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南沙部队为徐向东颁发了“南沙卫士”臂章。海军陆战队是首批驻守南沙岛礁的部队,解放军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了徐向东的专著《海军陆战队政治工作学》,海军陆战队授予徐向东“海军陆战队荣誉队员”称号。海军给徐向东记了三等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s/2016-07-07/3882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6-07-08 关键字:军事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