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听不懂太空授课”是可笑的傻话
太空授课过程中,中小学生展现的科学素养,足够让一些成年人汗颜。(资料图)
(凤凰军事防务短评 陶慕剑)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成功在天宫一号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国内数千万中小学生即时观看了直播。50分钟实时太空授课,体现的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次巨大突破。不过,还是有人对此发出一些怪异言论,其中一个就是“这么难的物理内容,小学生根本听不懂”,进而指出太空授课毫无意义。
对于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傻话,只能指出以下事实。
第一,小学生、初中生接触的科学知识往往比成年人更丰富
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往往是最热切的。在小学、初中时代,阅读的科普书籍往往要超过任何年龄段。反而是高中、大学以后,由于学业紧张和注意力转移,反而会失去对这些科学知识的关注。加上现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的发达,小学生对天文、地理、生物知识的了解程度,超过一般的大人也毫不稀奇。
以笔者为例,小学初中时代阅读的天文宇宙、古生物的书籍,远比现在丰富,10岁前后知道的一些有趣的东西,现在反而淡忘了。
第二,太空授课是用实验现象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天宫一号太空授课,性质上和小学、初中常有的实验课完全一样,只不过展现的是地面上无法模拟的失重等现象。这种课,目的就是通过这些奇特现象,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非把水分子的排列方式都解释个底掉。具体原理也许暂时无法完全理解,但大部分细节已牢牢刻在所有学生的脑海里。对这些现象背后本质的探索,足以让一些学生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第三,一些成年人乃至一些无聊文人丧失了最宝贵的东西
小学初中时代的美好,就在于无限的好奇心。小学初中时代对科学知识的向往,往往成为几乎所有高级理工人才追求上进的最初动力。一些成年人,自己看不懂浅显的科学试验,就想当然以为小学生也看不懂、听不懂。很难想象,这些人的中小学时代是怎么混过来的。这些人不但不顿然反省,反而心安理得,把正常的爱好科学的人们当怪物。
可以明白的指出,一些成年人特别是一些无聊文人,早已丧失了人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求知的心。
太空授课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场生动活泼的太空授课背后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昨日,记者采访备课组专家、“地面课堂”的两位物理老师,探究隐藏在太空授课中的奥秘。”
原题:太空授课为何上午10点开讲 因通信效果最好
疑问一:开课为何精确到10点?
太空授课备课组组长邸乃庸介绍,选择这个时间段出于天地信息传输效果的考虑,最保险。在这段时间,航天器距离地面站最近,地面测控站可以和太空舱里的航天员直接联络,比通过卫星联系的效果好。这一时间天地通信效果最好,画面和声音都很清晰。
疑问二:课堂最担心哪个环节?
邸乃庸说,专家组原本比较担心摄像,因为手持摄像机在地面拍摄画面都不容易,何况是在失重情况下的太空。“这次授课,摄像承担了很大的责任,航天员张晓光拍得非常好,画面非常清晰,一点抖动都没有,地面看到的效果很好。”
疑问三:教具有何特别之处?
邸乃庸透露,航天员演示的实验教具,都不能带磁性,以免影响其他设备工作,此外还要绝对保证航天员安全,比如制作水球的液体用的就是航天员喝的水。带上太空的教具,很多和平时实验课上的一样,比如陀螺,只是外面单独加了框,便于转动时操作。考虑到神舟十号发射时,震动环境恶劣,容易损坏的教具会多带一两个作为备用。
太空授课教案组金声老师介绍,往太空带的物品精确到每一克。为了进行太空教学,带上天宫一号的教具总重量是2.9公斤。
疑问四:太空授课何时开始备课?
金声老师介绍说,太空授课计划其实在一年前就在筹备了,原本想在神舟九号时进行,但神九升空时间较短,还要完成对接任务,所以太空授课计划最终在神十实现。从去年9月开始,太空授课教案组就开始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确定实验计划。昨天在天宫一号中呈现的几个实验,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挑细选的。
疑问五:为何选做这五个实验?
在太空里,到底给同学们讲什么课效果最好?邸乃庸说,备课组的专家们对这个问题经过一番研讨,前期通过收集孩子们的问题,最终敲定了在太空里演示起来比较简单、效果又非常明显的五个实验。实验的选择主要考虑到科普性、可视性、教育性和可实施性四个方面。最终确定演示失重环境中的力学原理和液体表面张力。
疑问六:航天员如何备课?
在人大附中“地面课堂”上的两位物理老师之一、101中学的史艺老师介绍了太空授课的筹备过程。史艺说,春节前接到任务后,和航天员在一起有过一段工作经历。“第一天见到航天员,我心里很激动,也很紧张,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航天员很随和、谦和,后来我们成了朋友。”
史艺说,一起工作时会向航天员介绍中小学生物理知识的储备情况,介绍失重超重、万有引力这些知识点是在什么阶段出现的,也会介绍自己是怎么授课的,还会做一些小实验,航天员听时也很留意。
从音频对话到视频授课
航天员未来怎样“天地对话”?
神舟五号: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与妻子、儿子进行了天地音频对话,并在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
神舟六号: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与国家主席胡锦涛进行了天地音频对话。但聂海胜在天上过生日时,能听到女儿唱给他的生日歌,却看不到女儿的样子。
神舟七号:3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分别与家人进行了“私密对话”。这次通话没有公开,据报道,通话室里不时传出笑声。但是,翟志刚成功出舱时,仍无法看到飞控大厅中庆祝的场面。
神舟九号:3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首次与地面成功进行了双向视频可视通话,地面首次可以向太空发送图像。天地之间还首次互发了电子邮件。
神舟十号:依靠三颗中继卫星构成中国太空数据“中转站”,“神十”任务测控通信的覆盖率得以提升,成功进行了天地之间双向实时的太空授课,以及天地之间的视频提问与回答,公众也得以看到更稳定、更清晰的实时直播画面。
接下来,中国航天是否会继续太空授课?天地交流的方式和能力会有怎样的变化和提升?让我们拭目以待。(记者 雷嘉)
寄语
飞天梦永不失重
科学梦张力无限
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后,又为同学们送来了寄语——
聂海胜:“愿同学们刻苦学习,增长知识,为‘中国梦’添彩!”
张晓光:“深邃太空,奥秘无穷,探索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努力!”
王亚平:“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据新华社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y/2013-06-22/21456.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