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教育

打印

王延隆:网络流行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变革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汉语语言变体,融概括性、形象性、时尚性于一体,丰富了语言表达的内容,使信息传播更为有趣生动,为青年群体所热衷。研究网络流行语及青年话语现象是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网络流行语产生的社会情境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经指出,语言本质上是隐喻的,是一种个体的创新行为。所谓话语隐喻就是在某种社会活动或过程中不使用该种社会活动或者过程所应 使用的规约性、典型性的话语类型,而使用了与该典型话语类型不一致的另外一种话语典型表述或完成该社会活动或过程,其交际意图能够被识别和理解[1]。网 络流行语是话语隐喻在网络时代的异化,而且在整个产生和传播过程中,青年无疑是主要的生产者、传播者和使用者。

1.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青年亚文化的折射

  语言与社会是一种积极适应的关系。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与社会文化背景和发展高度相关,实际上,网络流行语就是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和青年 群体文化的折射。网络流行语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的体现,他与主流话语在社会话语体系构成中是相互联系、互融共生的。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青年的社 会化过程面临巨大的学习、情感、就业等压力,他们更容易将抒发情感的方式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世界。此外,这种不同话语体系之间对话语权的重视和争夺,也会 表现得更加明显。综观网络流行语,他们大多是建立在网民对主流文化的渐次回避、疏离以致抵制的基础上,暗合了亚文化的形态[2]。

2.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话语空间的释放

  新型开放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以其极高的互动性和极快的传播性在青年中得到迅速普及。实时、互动、平等、个性的传播特性,实现了草根与精英的话语 权平等;通讯内容的多样化和形式的娱乐化、大众化,提高了青年群体对传播内容的接受度。这些特点构成了网络特有的交际语境,也对传统的话语传播的方式和效 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网络高度发展之前,人们受技术和道德约束,一定程度上会选择使用传统的典型语言,有意识地制约语言隐喻现象的发生。网络话语空间的充 分释放,网民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话语生产、传播和使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形成冲击。

3.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群体的心理趋同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认为,“有些不同的原因,对这些为群体所独有、孤立的个人并不具备的特点起着决定作用”[3]。社会心理学把此种现象称为“心理趋同”,也就是说 置身于群体社会的人会有一种倾向,他们会用相同的方式看待事物或者采取相同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个体会有意识地将群体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加于自己,努 力使自己与群体保持一致,从而从心理上确定自己是属于某一个群体。青年不仅有这种群体“心理趋同”,而且在知识结构、实践认知、生活经历上的相似性,青年 的创新思维、求新求变的群体特质,很容易使一些能够有共鸣的东西迅速得到响应和传播。青年不仅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者,还是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者和使用者。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流行语类型层出不穷,部分流行语源于网民原创,也有流行语因其所属的相关事件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响力和时效性而逐步推广,也有是来自日常用语经网 络渲染得以传播。一个受到青年追捧的简单热词的背后,一定潜藏了现代人的某些复杂、难以捉摸的情绪。网络流行语从语言规则上来讲,主要分类成句子型、谐音 (拟音)型、字母字符型、文字增缩型等。网络语境下的网络流行语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特点。

1.信息的碎片化,实现语言符号的简化

  信息高度的碎片化,使信息输出的字数与微博限定字数之间产生矛盾。为缓解多字数信息输入与字数限定间的突出矛盾,用户必然需要竭力提高信息传播 效率。通过简化语言符号来丰富在有限字数内所表达的内容显然是有效的。“不明觉厉”、“人艰不拆”、“何弃疗”、“累感不爱”可谓家喻户晓,网民为提高输 入速度,对一些语句加以改造,以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大的信息量。而经过加工后的缩略形式,又体现出原句所不能赋予的游戏性和戏谑性,同时也弱化了原句的严肃 性。语境的虚拟化,过滤实际交流中的诸多要素,短短数字表达特色语境。如“捡肥皂”一词,是肥皂掉在地上,弯腰下去捡的时候,会受到同性背后的攻击,用来 调侃男性同性恋;“也是醉了”一词,是看到奇葩行为无奈的感叹,有嘲讽的意味;“任性”是对有钱人的做事风格的嘲讽。

2.内容的自主化,削弱对言语行为的约束力

  网络相对宽松自由的语境,实现了用户们的高度自主化。网友可以尽情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新颖独特的语言充分展示个性,这在客观上也突显 了流行语的“娱乐”功能。用户通过打出别字,将错就错,通过谐音代替词语、创造合音词、缩写句子等方式,运用生动活泼、风趣幽默的语言,营造诙谐轻松的氛 围,获得高的关注度,如“内牛满面”、“涨姿势”、“雅蠛蝶”、“我伙呆”等。但高度的自主性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部分网民肆意使用粗俗暴力的语言,以此 发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对网络环境造成污染。如:“没图你说个JB”、“呵呵你一脸翔”等都是带有不文明色彩的流行词。

3.信道的线性化,迫使网络语言传递信息人性化

  网络通过提供表情图案,方便用户利用已有的表情传达信息,为用户提供快捷便利的交际方式,使网络语言趋于符号化、表情化,更贴近人的实际交流。 人们在现实生活的交流中往往采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副语言来完成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递。在网络交际中,副语言传递的信息须转化为某种特定的视觉符号才能达 到最终的表达效果。

  “→_→”表示不正视等。

  这些字母字符型流行语,弥补了青年网民依赖键盘操作而导致面对面交流时手势和面部表情等信息的缺失这一不足,从而取得不言而喻的表达效果。

三、两种不同青年话语形态的互融共生

  青年并非指一个既定的人群或年龄概念,而是包含着社会文化意涵的相对概念。青年话语蕴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主流话语对于青年基础语言的构建;二是 青年自身的话语表达方式,而网络流行语是青年大学生自身的话语表达的一种异化。二者之间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影响了青年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在主流社会 对青年的描述与青年的自我叙述之间,素来存在着差异甚至冲突,这样就构成了两种青年话语形态,而且这两种话语形态在青年身上的互融共生,构成青年的话语生 态。

1.主流话语对于青年基础语言的建构

  主流话语对青年基础语言的构建,是基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原则下,通过共青团思想引领、主流媒体对青年宣传动员以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实现的。总体上看,主流话语对青年基础语言的构建是政治化、媒体化、教学式的。

  (1)政治化的话语形态。政治化的话语形态是我国青年的主流话语形态,主要是群团组织的先进引领。团章明确规定:“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 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共青团作为青年先进性的群体组织,始终将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职 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的要求和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致力于向青年传播具有正能量的青年话语,引导青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奉献青春。网络流行语的存 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青年的个人思想和政治觉悟。与此同时,主流话语极大地加快了青年模范人物的形成。借这些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的青年奋发 有为,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2)多媒体融合的话语形态。主流话语无疑是一元的,受多元文化思潮影响,青年的思想是丰富的,而且是极具个性的。网络空间的开放和微博微信等 新媒体移动应用软件的普及,为多元的话语生产、传播提供了平台。本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则,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网站等媒体 利用其在青年群体中的权威性与影响力,将主流话语全面渗透于各种主流话语媒体中,建构特定的“话语场域”。为了达到更直接有效的社会效果,主流媒体转向构 建更加积极的话语体系,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属于自己的话语平台和舆论阵地,深刻地影响和塑造青年群体。

  (3)崇尚教化的话语形态。传统上学校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源于现实,运用符合主流的形象和话语,将国家和社会对青年的期望蕴于教育过程。 学校的师德规范、校园文化、学风班风以及教学活动等,都会对青年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话语形态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价值观就 是主流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各级学校都会开设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课程教学的形式来强化青年一元为主的价值取向,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实践,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2.青年自身的话语表达

  美国学者理查德·弗拉克斯(Richard Flacks)曾经指出,“青年的反叛是社会文化转变的基本征候”[4]。在这个信息快速膨胀、这个属于他们的年代,青年自身的话语充满了时代的特点,反 映了社会的面貌,表达了这一代青年心中的诉求。有些话语虽并非为青年所创,但换一个角度看,却是青年不同于主流舆论,结合自身的个性而形成的独特的话语形 式。青年的自身话语体现出创造性、社会化、自由性的特点。

  (1)创造性的话语表达。由于互联网是个虚拟的社会,网民无须担心身份的曝光和遭受他人非议,因而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打破常规,最大限度地发 挥自身的创造力,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利用方言、俗语、谐音、外语等形式,突破性地创造与自身所表达内容相一致的属于自己的语言,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例 如,“也是醉了”、“整个人都不好了”、“也是蛮拼的”等,从创造到广泛应用,此类网络语言大大方便了青年的沟通及信息的传播,让他们在快捷中享受归属的 乐趣,在自嘲中重新审视社会,满足了青年的自我需求,促进了青年网络文化的发展。

  (2)个性化的话语表达。语言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因表达人的不同,表达内容的不同,其表达形式、表达方法也不尽相同。青年都是网络语言的创 作主体,他们拥有对网络语言自由选择与创作的权利,因而每个人所选择的、所创造的网络语言形式,也都包含其相应的行为偏好、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其语言 的个性化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每个人创作的同时,其思想及目的中,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的某一特定方面,无论是时事或是流行的趋势,均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社会 化。其中,使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方法来表达情意就颇受青年欢迎。如“蛇精病”即昆明口音的“神经病”,“酱紫”则是台湾腔调中的“这样子”。用方言这一地区 性语言变体的字词腔调谐音来代替相应汉字词,使得原本“流通”局限的语言因其自身或短小精悍或隐晦讽刺的特点,在网络交流中逐渐占据了流行的一角。

  (3)自由化的话语表达。网络语言在交流使用中既可以被频繁广泛地重复使用,也可以无限制的自由组合,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调查发现,约有八成以 上的青年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是被它轻松和搞笑因素所吸引,语体狂潮被认为是一场“认真你就输了”、自由化、休闲化的网络语言游戏。在遭遇社会不平现象时, 青年也喜欢自由地用他们自己的话语来表达对社会的情绪。他们发自内心地宣泄对现代社会以及自身生活状态的某种情绪,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屌丝” 等,这些看似“无厘头”的内容,实际上是青年的一种情感与思想的寄托,但同时也隐含着对主流社会的自我评鉴。“你×××,你家里人知道吗?”、“不能愉快 地玩耍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一类带有调侃又适合于对话聊天的句型,普遍受到青年的欢迎。

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变革

  在网络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年网民旁征博引、大胆创新,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发展了网络语言,形成了属于他们的自身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悄然变迁。作为教育者需要与时俱进,重视青年话语变革现象,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

  一是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网络语境下教育者应采取自由平等的对话模式,坚持双向交流、换位思考,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接受程度,考虑他们的理 解能力,使双方既能阐明各自的观点,又能理解对方的意见,达到有效沟通。二是要尊重青年的网络话语权。青年求新求异、追求平等对话、注重生活体验等话语特 点,其实质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回应。网络空间的包容和相对自由宽松的管理环境,让这些热衷于网络社交方式的青年群体通过网络得以表达。因此,要允许青年充 分表达思想和观点,以一种包容心来正确对待青年的网络话语形态和话语表达。若只是一味简单地压制其网络自主话语权,将会遏制自由的思想表达,破坏轻松的语 言环境,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时的“被压迫”感。三是要掌握青年的话语体系,在包容中增进沟通和理解。伴随着青年话语空间释放,既要正确对待青年网民中的 “众声喧哗”的舆论生态,也要掌握青年话语体系的特点,对原有的理论和思想体系以青年热衷的形式来表述。网络流行语灵活地运用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面, 一方面让青年对这些枯燥的内容不反感甚至是产生共鸣,引起兴趣;另一方面,结合网络流行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说明了教育的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而非 墨守陈规不知变通。

2.贴近青年话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

  一是寻找共同的话语源,赢得教育对象的理性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讲,只表达了信息的表层意思,而深层次内容传递的实际效果则 十分有限。要提升教育者创新话语的能力,运用富有个性色彩的话语拉近与青年的距离,改变传统中的权威姿态,实现双方平等有效的沟通,以真诚包容的姿态引导 启发学生。二是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主动营造融洽的话语环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过程,如果不了解青年大学生的话语体系,作为 个性化较强的青年学生难免对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太感兴趣。要摒弃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放弃原本一味灌输的方式,激励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在思想政治 教育话语中融入情感、信任等因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三是构建教育对话新范式,强化教育主客体的话语交往。课堂上教师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贴近学生的语言 形式更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关注度。因此,要顺应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的价值诉求,根植于青年学生所处的生活和社会关 系,积极开展接地气的话语交往实践,提高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内容建设,构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阵地

  一是积极构建主流宣传思想阵地。建立并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加强网络新媒体建设,实现“双网互动”,占领思想宣传阵地。在坚持基本主流意 识形态的前提下,教育者应积极了解学生生活,强化参与青年网络生活的意识,体验他们在网络空间的学习、交流、娱乐方式,把握青年的行为、心理以及思想上的 发展变化,积极参与网络活动,充分挖掘贴近群体、易被吸收的话语资源,进而改变传统的教育话语方式,使话语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二是丰富青年的网络话语资 源。要积极利用和借鉴网络话语资源,提升教育对话的感染力。一方面要敢于借鉴青年在网络话语中的语气方式、表达方法和修辞习惯等,增强传授者的语言魅力, 拉近与受众的关系,利于其接收和了解。同时也要致力于规避由非理性、随意性等网络话语弊端带来的说服力衰竭和公众认同危机,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 乐、情理兼备。三是创新青年的话语描述与诠释。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话语形式上的僵化式和教条式倾向,建立一定的转换和翻译机制,通过一定的转换机制 将教材上的学术话语转换成青年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探索话语转换机制创新。比如将高深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成如图像、PPT、视频等大学生热衷的内容 和形式,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增进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有效加强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交流积极性。

4.坚持科学管理,净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

  一是发挥青年网络“话语领袖”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年的网络话语表达。网络中的青年“大V”往往也是青年大学生网民的“朋辈”,在话语形态、话语 心理上更加贴近青年。要通过发挥他们作为青年“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青年找准在所处的时代和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以一种先进性来引导他们的行为选择。在共 同的网络实践和体验过程中,培养青年的价值判断能力和理性认知能力。二是要坚持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相结合,构建系统的网络管理体系。通过网络云平台,采取 AMPL、Mahout等大数据分析,对网络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监管,推进网络实名制、“微博立法”、“公众微信认证”等,对蓄意散布虚假、垃圾和 不健康信息以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网络推手,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关注青年话语中的舆情动态。教育工作者要针对网络信息“把关人”缺 失可能带来网络空间的秩序失序和青年网民的行为失范等负面效应,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社会现实问题给予高度关注,针对网络上一些不当言论要敢于交锋,“不当绅 士当战士”,主动与青年受众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美霞.话语类型理论的延伸与实践[M].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2010.153.

  [2]王清杰.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44.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9-50.

  (文章选自《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3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y/2015-11-16/3497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只等闲 更新时间:2015-11-17 关键字:教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