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问题 —— 兼论反对新媒体空间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问题 ——兼论反对新媒体空间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储著武
[摘 要] 当前,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显,表现在史学层面就是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问题。新媒体中最容易引起传播的历史信息主要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有重大分歧的历史信息; “碎片化”且颠覆人们固有认知的历史信息;跟人们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历史信息。历史信息传播具有内容的选择性和身份的多元化的特点。然而,历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构建历史信息传播的良好网络生态:要构筑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的强大法治防火墙;要适应新媒体发展变化,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高度重视历史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传播准确可靠的历史信息;要加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宣传教育工作等。
当前,中国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互联网安全问题日益突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人民日报》2014 年2 月28 日。】具体到史学层面,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不只是史学研究者的事情,凡是与史学以及历史有关的信息均应纳入历史信息传播的研究范畴。因此,学界很有必要专门讨论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传播的问题。
一、新媒体转向:当前历史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人类文化传播史表明,从口头文化到印刷文化再到电子文化,传播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会催生新的文化实践。英国社会学家、传媒学家约翰·B . 汤普森指出:“技术变化在文化传输史上始终是重要的:它改变了文化传输过程所依靠的物质基础以及生产与接收手段。”【〔英〕约翰·B .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译林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226 页。】“大众传播机构的迅速扩散和传输网络的发展——商品化的象征形式就通过它们传向日益扩大的受众领域。这就是我所描述的现代文化的传媒化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构成了与现代社会兴起有关的主要转型之一。了解这个过程对于了解今天的世界十分重要,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地被体制化的传播网络所穿越,个人的经历越来越被象征生产与传输的技术体系所中介。”【〔英〕约翰·B .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 12—13 页。】在他看来,文化转型的宏大叙事忽略了新传播技术的变化和大众传播兴起的事实,因此很难完全弄清现代文化的发展问题。中国历史信息传播的发展史,基本符合汤普森所说“现代文化传媒化”的过程。
古代中国,历史学家在撰述历史的时候,往往会考虑传播的问题。如孔子作《春秋》令 “乱臣贼子惧”;司马迁撰《太史公书》要“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清乾隆年间编纂而成的《四库全书》抄录七部分藏于各地。当然,这种历史信息的传播不是面向普通民众的。相反,一些民间故事、历史小说、说唱艺术倒是在传播历史知识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三国演义》广泛流传于民间以至于让人忽略正史《三国志》。这种历史知识的传播虽然具有大众性特点,但其文学化叙事不符合历史真实。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历史知识的传播主要是以口传和纸质为媒介,其传播的范围和影响有限,远未达到大众化、传媒化的程度。
近现代以来,报刊、杂志等新传播方式的流行以及近代教育的发展,使历史信息传播的大众化、传媒化加速发展。1902 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史学》一文,揭开“史学革命” 的序幕。近代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将各种历史知识及现代思想予以广泛传播。广播、电影、戏曲、音乐等也用来传播历史知识。这个时期,历史知识或者说历史信息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得以大众化传播,其所起的作用不仅在于普及历史知识,还在于启蒙民智、传播现代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以“五朵金花”【指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为代表的历史问题的讨论在大众中影响广泛,报纸、杂志、广播等仍然是传播的重要媒介,历史信息传播的大众化、传媒化延续快速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历史信息传播的大众化、传媒化迎来爆发式发展。如 2006 年央视“百家讲坛”掀起通俗讲史风暴。当年 10 月 15 日,《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多媒体传播与史学大众化研讨会”,一些知名历史学者在会上表示历史学者需要参与大众化工作,但同时又对电视媒体“评说历史”“戏说历史”等现象保持审慎态度。当时这场声势浩大的通俗讲史热潮,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电视媒体传播历史信息的巨大优势。
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在历史信息的传播上发展势头很快。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统计,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 6.2 亿。【参见《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年 1 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网。】毫不夸张地说,新媒体时代,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有学者指出:“从电视纪录片、博物馆的口述史视频、历史课堂的数据库,到互联网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换,历史正以多种方式被呈现、消费与吸收。”【孙瑱:《公众的历史求真实践——关于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新环境的思考》,《学术研究》2012 年第 8 期。】新媒体时代,一条看似“普通”的历史消息,只要传播开来就会变得不普通。尽管我们很难准确判断哪些历史信息会成为传播对象,但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传播历史信息是既平常又简单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历史信息传播出现新转向,可称之为“历史信息传播的新媒体转向”。
二、内容的选择性和身份的多元化:当前历史信息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为历史信息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平台保证,其强大传播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虽然当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依然扮演着历史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快速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从技术层面来说,新媒体优势很明显:一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创作、编辑与发布各种信息方便快捷;二是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思想多元化的需求,新媒体传播易于人们寻找适合自己兴趣的信息;三是新媒体使用成本和门槛低,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种简洁、方便、实用的特点使新媒体更加符合大众化、传媒化的现代文化发展要求。可以说,新媒体传播历史信息的优势,表现在它有效克服了传统媒体时效性差、内容展示力不够、传播力不足等方面的局限,使史学研究者以及普通大众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开展历史话题讨论的空间更加自由开放,搜寻和接收各种历史问题的信息更加迅捷便利。
但如若仔细分析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各种历史信息所承载的内容等,还会发现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传播的另一面相。
(一)内容的选择性
新媒体时代,哪些历史信息能迅速传播呢?
首先,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有重大分歧的历史信息。如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个基本事实的陈述,一般不会引起强烈的传播效应。但是,如果将这个历史事件置于整个 20 世纪中国革命的长时段中,讨论它是否是当代史的分水岭问题,这就从事实层面上升到历史认知层面,引起一些人的热捧且在网络空间传播。【参见〔美〕裴宜理、李里峰等:《再思 1949 年分水岭——政治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学海》2015 年第 1 期。】同一历史事件,事实层面可能没有人去关注,但涉及历史认识和评价且存在重大分歧时就会成为热议话题。
其次,“碎片化”且颠覆人们固有认知的历史信息。如有条“文史女教师”的微博说历史上美国救了中国三次;有条微博认为李鸿章为满清王朝背了所有外交黑锅,等等。这些错误百出甚至十分荒谬的所谓“历史真相”之所以能够传播开来,其特点在于“碎片化”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某些细节,以偏概全,看似言之凿凿,实则与历史事实不符。
再次,跟人们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历史信息。一般而言,历史越是接近当代,敏感话题越多,与人们现实生活联系越紧密,这样的历史信息越容易传播。以搜狐、新浪和凤凰网的历史频道为例,新浪历史热门搜索排名靠前的是: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孙中山、袁世凯、慈禧;搜狐历史“晚清”的关键词是:变法、革命、暗杀、民变;“民国”的关键词是:北洋、北伐、抗战、军统、大学、风月;“当代”的关键词是:土改、整风、反右、“文革”、自卫反击。凤凰网历史频道有“知青”栏目,汇集了大量知青的历史信息。在海量历史信息传播过程中,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之所以引起人们关注,确实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关系很大。一些对现实生活不满意的人,借历史问题发泄个人情绪,比如,慈禧、袁世凯等成为翻案的对象,被指为对近代化具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而毛泽东、邓小平等成为诽谤、污蔑的对象,以此动摇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根基。
通过以上分析,新媒体中海量的历史信息,不是每条历史信息都能够大肆传播以及引起强烈的传播效应,真正能够引起迅速传播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迎合了大众的猎奇心理,二是符合新媒体炒作的利益需要。这样来说,新媒体中历史信息的迅速传播,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和倾向性。
(二)身份的多元化
新媒体上历史信息的传播者,既有专业的历史学者,又有非专业的史学爱好者;既有个人用户,又有史学研究机构和门户网站。因此,新媒体历史信息的传播者身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专业历史学者利用新媒体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众传播思想和观点,进而影响大众,不仅有利于发挥史学研究的社会价值,还有利于深入开展研究工作。2015 年 8 月,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在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所指出:“今天职业史学家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是媒体角色的问题。我们的学术研究正在与通常由非职业史学家创作的流行表演、电影、录像和电视节目相竞争。我不得不问:我们时代的历史将由电影制片人、BBC 或 CNN 来书写吗?电影、文件和互联网上的论坛可能比我们的论文、书籍和其他出版物更能影响历史的形象。经常有记者或媒体人分不清职业和非职业史学家。我们需要与非职业史学家进行更为有效地合作。我们需要把我们的研究成果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我们可能需要记者和媒体人咨询我们,阅读我们有关他们关心话题的最新解释,尽管对于新事实他们显然依赖于我们。”【《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 希耶塔拉在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近代中国研究网。】专业的历史学者可以开设自己的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并通过自己的“粉丝”或者好友加以广泛传播,由此造成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当前,学术界对于大众史学的讨论,一方面反映了新媒体时代专业历史学者对于自身处境的担忧,另一方面又发现了新媒体时代史学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史学爱好者已经不再是历史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或从事历史书写,或参与各种历史话题的讨论,以不同的方式成为历史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彻底打破了原有的史学生态,导致史学话语权向大众转移,进一步挑战了当下历史研究者的话语地位。一些研究机构和门户网站,如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的官方微博提出 “构成新媒体时代的历史表现范式”“人人皆可能参与历史话语竞争”、凤凰网历史频道微博提出“让历史照亮现实”等,都在积极利用新媒体来传播历史信息,参与历史话语的构建和竞争。
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当前历史信息传播的问题
关于历史学与新媒体的关系,有人认为历史学与新媒体关联越多越好,新媒体为历史学发展打开新空间;还有人认为新媒体介入历史学太多太深不是什么好事,主张对其加以限制。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偏颇。
首先,历史信息所承载的内容值得分析。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在新媒体中传播任何历史信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15 年初,有些人借助新媒体热炒“张灵甫是抗日名将”问题,一时间舆论哗然,官方后来还出面澄清谣言。这则事例之所以引起大众强烈反应,根本原因还在于这些历史信息本身所承载的内容。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如今进入了信息社会,国内外的政治斗争也突出表现在网络等各种新媒体上,思想多元化的现状也为一些敌对势力展开信息舆论进攻和思想渗透提供了空间。特别是有些‘逢共必反’的人活跃于一些媒体上,故意颂扬中国革命打倒的人物,如称上海流氓头子杜月笙也是‘抗战有功’,川西一霸刘文彩 ‘造福乡里’,祸害河南的汤恩伯和张灵甫一样是‘抗战名将’。这种鼓噪的目的,只是想说中国革命的对象都是些‘好人’,就此来否定当年的革命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合理性。这根本就不是追求史学‘公正’,而是一种政治斗争手段。”【徐焰:《拔高张灵甫,有人认识错乱》,《环球时报》 2015 年1 月26 日。】由此看来,新媒体时代,有人传播历史信息,不是无意为之,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有所侧重。这正是前文所说的内容的选择性。
其次,传播者动机值得考虑。新媒体使用者,究竟抱什么目的和动机来进行历史信息的传播需要进行分析。专业历史学者利用新媒体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阐述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普通大众则偏爱传播一些所谓的历史之谜、历史真相、历史解密之类的东西,至于历史事实是什么,恐怕他们并不怎么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对于历史信息的传播动机显然不一样,有些人有意为之,有些人无意为之。毕竟大多数人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不会像历史学者那样抱有审慎的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恐怕只有那些颠覆性的说法、观点才能吸引大众眼球并广泛传播。
目前,国内思想界一些现象值得注意。部分网络大 V 以及打着“公知”旗号的人士利用新媒体,将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观点加以包装,堂而皇之地在新媒体平台大肆传播,影响极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利用普通大众的好奇和围观心理,使其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观点的积极传播者。这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观点,直接指向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欲全盘否定而后快。即便学术界有学者站出来辩护,新媒体背后推手也会主动挑起事端,进行人身攻击。这就是新媒体空间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成灾的重要原因。新媒体空间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已经引起了部分学者的高度关注。有学者指出:“历史虚无主义者的各种论调和言论,在传播上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传播手段上,更加注重新媒体。……二是在传播内容上,更加注重碎片化。……三是在传播形式上,更加注重隐蔽化。”【 李殿仁:《不能任由历史虚无主义虚无我们的历史根基》,《求是》2015 年第 3 期。】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时尚”表现。【[参见李方祥:《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时尚”表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年 4 月 10 日。】
利用新媒体来散布和传播历史谣言以及错误信息,歪曲、捏造以及碎片化各种历史问题以误导大众,制造思想混乱和舆论攻击等,直接干预大众对历史问题的认知,这是当前历史信息传播中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主要表现。
四、多管齐下:互联网安全视域下历史信息传播的构建
当前,针对新媒体历史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法制建设。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具有内在统一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离不开。习近平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人民日报》2014 年 2 月 28 日。】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安全,实质是各个层面信息本身的准确和安全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中央专门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国家网信办先后发布“微信十条”(即《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等,加强了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管理。全国人大也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适时启动了网络安全的立法工作。这就是说,包括历史信息在内的传播必须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管理。二是从学术研究层面深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国内主流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讨论并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各高等学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召开主题为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研讨会、座谈会,或发表专题批驳文章,或出版专门论文集,从不同层面形成了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强大舆论氛围。三是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依法关闭一批有害的新媒体历史信息传播平台。2015 年初,国家网信办依法关闭了 133 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的微信公众号,这些微信公众号以“揭秘”“真相” 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等违法和不良信息。【参见《国家网信办:依法关闭 133 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公众账号》,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网。】上述举措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新媒体历史信息传播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并未完全消除。这里面有较为复杂的原因:首先是目前各种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大都局限在学术研究层面,并没有完全传导到社会大众层面,这就大大降低了批判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是真正弄清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如对狼牙山五壮士事迹中一些历史细节的厘清就颇费周折;最后是网络安全管理的法治化进程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对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划分、官方管理机构的职责界限等。
关闭微信公众号、网站以及删除历史信息的做法,短期内能很快减少错误历史信息的传播空间,但长期来看,关闭的微信公众号“改头换面”后又会“死灰复燃”,删除的信息又会通过其他途径重见天日。笔者认为,有效解决新媒体历史信息传播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需要在互联网安全视域下重新审视历史信息传播的问题,多管齐下构建历史信息传播的良好网络生态。
第一,要构筑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的强大法治防火墙。当今世界,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管控,是国家互联网监管部门的职责所系。偌大的网络空间充斥着海量信息,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倾向需要尽快构筑国家信息安全的强大法治防火墙。国家要尽快通过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将信息传播者的责任和权利纳入法治管理的笼子里;互联网监管部门要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疏导工作,有效消除各种错误思潮泛滥的空间;互联网治理要与时俱进,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判,做好互联网安全的顶层设计和有效应对。
第二,要适应新媒体发展变化,主动作为,精准发力。新媒体历史信息的大量传播,倒逼我们在史学研究以及历史信息传播等方面作出改变。国家主流机构一方面应该重视新媒体空间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全面收集整理新媒体空间中各种似是而非的历史信息,辨析其中存在的错误;一方面应该积极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变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也不能总是处于被动应战的局面,而是要就新媒体空间存在的集中问题公开阐明立场、观点,并向全社会公布,做好正本清源工作。
第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者要造谣和传讹确实比一般人更加容易。不容否认,新媒体传播的一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观点确实同部分历史学者的参与有关。正因为这样,历史学者更应该增强职业责任感,坚持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不造谣、不传讹,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四,要高度重视历史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传播准确可靠的历史信息。新媒体平台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与历史信息传播者密切相关。有的门户网站及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编辑在利益驱使下陷入“标题党”的误区,传播具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的信息;有的信息使用者利用新媒体,胡乱转发各种历史信息,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马前卒”。对此,新媒体历史信息传播者一方面要加强对历史问题的学习,尤其是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提高对各种历史信息的分辨能力,去伪存真,自觉地遵守国家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第五,要加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宣传教育工作。新媒体时代,历史教育工作要在传播的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使得人们易于接受。利用新媒体来为历史信息的传播服务,能够更好地进行历史教育工作,增强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最好教科书,理应予以广泛宣传,成为凝心聚力、汇聚共识的思想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传播的问题和解决路径逐渐明晰。新媒体传播历史信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具有巨大的传播优势,是以往任何时期传统的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又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观点提供了传播的空间,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既然人们已经身处于新媒体时代,就应该适应这个趋势,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限制或者消除其不利方面。习近平指出: “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人民日报》2013 年 8 月 20 日。】 “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传播优势。”【《人民日报》2016 年 2 月 20 日。】 这些论断完全适用于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尽管新媒体时代历史信息的传播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但只要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方面做足功夫,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一定会得到有效遏制乃至消除,历史信息传播的清朗网络空间最终会形成。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 2015 年研究项目“新媒体党史国史信息传播中的历史虚无主义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 2015mgchq010)
〔作者储著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博士后,北京 100009〕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https://www.hswh.org.cn/wzzx/llyd/jy/2016-05-04/37587.html-红色文化网